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小课题阶段性体会
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每一幅地图,都已注明了地图的属性,图例给出了主要地理事物在地图中的标记,正确的方向。无论阅读哪类地图,学会看标题、图例和方向都是最基本的前提。所以,在整个小课题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地图标题、图例和方向的重视是一个基本的技能培养,并在此强化的基础上将有意识的教师培养转化为无意识的自觉运用,为学生快速有效的提取地理信息奠定基础。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在面对分层设色地形图、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等常用地图时,无需教师刻意强调对标题、图例和方向的阅读,已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准确判断出地势起伏和地形分布的状况、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并综合气温和降水简单分析出当地的气候特征。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先实行“一读、二记、三分析”的方法。
本阶段我总是先带领学生读图,让学生明白一读和二记。其中重点在二记上。二记即记忆地图,包括记忆地名和记忆位置。
(1)记忆地名:因为初一地理主要以世界地理为主,大多数地区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在课堂上都要为学生出示一些地区的实景图片或播放视频,介绍地区的特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们在这个阶段,想出了许多办法,很有创意,而且很幽默、很贴切,也确实很有效果。例如:在讲波罗的海的时候,先出示波罗的海的图片,学生很快联想到了“菠萝的海”。这样视听结合,大部分同学记忆的都比较好。
(2)记忆位置:根据不同的读图技巧和方法来记忆不同的位置:比如:记地理位置,学生觉得把各个大洲的半球位置总结后再加以观察大洲轮廓,可以很快记忆大洲的位置;记地形河流时,这要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讲亚洲地形图时,可直接让学生运用图例在图中找出不同颜色的分布规律,来帮助学生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用橡皮泥塑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别重要的地形的模型。让学生在看到此类地形图时就有立体化的印象。
(3)记忆国家和地区:这类地理事物的记忆采用拼图等方法,最好借助旅游线路。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广泛性,提高其兴趣的同时运用游戏加深印象。并用填图比赛加以巩固。
这些只是这一阶段的小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在这期间,我觉得学生读图基本不具备自己的分析能力,所以在所有的问题中最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1. 地图应用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对读图、填图技能的培养还是对绘图、制图技能的培养,都是为了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效的运用地理地图,这也是本次小课题的最终的目的。一学期的学习已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读图技能,但是其灵活运用地图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要注重学生对地图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2. 分析解决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
能够有效的运用地理地图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整个地理课程培养的终极目标,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读图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对提取出的地理信息的进行综合分析,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完整统一、不可分割的过程,也是一个层层深入、步步提升的过程,虽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但相信有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和耐心,我们定能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