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教案 _年级 _班 姓名 _课题留取丹心照汗青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复习课主备人朱万军授课人重点准确默写诗歌、会赏析诗句、体会表达的情感难点分析诗歌主旨和作者的感情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诗歌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诗人借此抒发一腔爱国之情,读来令人敬仰。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赏析、品味三首爱国的诗篇。二、明确目标 1.会正确默写诗句。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学会选准角度赏析词、句。 4.培养写作能力。二、我能写指名前面默写,三首,三个人。其他同学在默写本上完成。学生评析,同桌互评。师点拨。(书写,正确、美观、标点)三、我能读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评价,师指导。(字音、节
2、奏 、感情)四、我能品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赏析词、句。赏析角度: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炼字、思想感情等。我认为 词(句)好,好在我喜欢词(句、联),因为(一)、过零丁洋 1、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在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已度过四年。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都历经艰辛危苦。2、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1分)。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1分3、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零丁”有双层
3、含义:一是地名;二是心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4、尾联句直抒胸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1分)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1分)。(二)、己亥杂诗 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表达离别的忧伤之情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
4、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 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三)、雁门太守行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
5、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五、我能写有我的笔,写我的心:读完这三首诗,你心中一定会想起许多古今爱国志士,屈原,杜甫、顾炎武、岳飞、范仲淹、辛弃疾、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朱自清等等。请你写一段文字,表达你此刻的心情。可以用:我敬佩杜甫,虽身居草堂,却能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我敬佩学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