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2整式的加减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去体会进进行整式加减的必要性,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
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
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概括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并灵活、准确地运用法则.
教法:互动探究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过程:
复习:
去括号法则
教师总结: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一、情境引入
如图,用火柴棍拼成一排正方形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1、2、3或4个正方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
师生合作探究:有几种求解方法
教师总结:
方法一: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火柴棍,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火柴棍,搭n个正方形就需要[4+3(n-1)]根火柴棍.
方法二: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看成用4根火柴棍搭成的,然后再减去多算的火柴棍,得到需要[4n-(n-1)]根火柴棍.
方法三:第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3根火柴棍加1根火柴棍搭成的,此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搭n个正方形共需要(3n+1)根火柴棍.
想一想:这三种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
上几节课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它们是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
二、范例学习
例6计算:
(1);(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总结: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解:(1) (2)
完成课本69页练习第1题
例7 笔记本的单价是 元,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小红买3本笔记本,2支圆珠笔;小明买4本笔记本,3支圆珠笔。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数量关系.
教师合作探究:小红和小明总花费由哪些费用组成?你能从不同角度考虑总费用的组成吗?
用不同的式子表示相同的总费用.
教师总结:
一种是:小红买笔记本和圆珠笔费用+ 小明买笔记本和圆珠笔费用
一种是:两人买笔记本费用+圆珠笔费用
解:小红买笔记本和圆珠笔共花费元,
小明买笔记本和圆珠笔共花费元。
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
另一种解法:
解:小红和小明买笔记本共花费 元,买圆珠笔共花费元。
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 +
例8 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
长
宽
高
小纸盒
大纸盒
1.5
(1)做两个长方体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2)做大纸盒比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师生合作探究:大小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用式子表示?
解:小纸盒的表面积是cm2
大纸盒的表面积是cm2
(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
(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
-
.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例9求的值,其中,.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
师生合作探究:先化简,再求值.
教师总结:
当时,原式
三、巩固拓展
1.计算:(教科书69页练习第2题)
(1)
(2)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