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业办公室的工作总结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人口,农村的工作也是非常艰巨的。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以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如下:
1、新农村建设工作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制定了《石家庄市桥西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积极组织召开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经验调度会,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性和各项工作快速、高效、和谐的开展。为实现 “城郊村主动接受省会城市辐射、增加村民可经营性资产、改善村居环境”的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 “三年大变样”优惠政策的出台,各村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规划,以适应 “三年大变样”的新形势。到目前振一街、西五里、东五里、北杜、小谈等村的拆迁补偿方案已经表决通过并实施了拆迁,旧村改造完成后将大幅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也带动了其他村利用自身土地资源或区位优势,谋划发展。项目完成后,村民将拥有更多可经营性的资产,完全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精神,为村民长期稳定增加财富奠定了基础。
2、抓村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
村务公开是实现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还村民以知情权、监督权。为适应新形势,把每一项公开内容都制成了统一表格,让村民看的更明白。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政、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四项制度。目前村务公开满意率达98%以上。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加了村务管理的的透明度,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维护了农村稳定。
3、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近年来可以说是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进行到现在,村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先后有小谈、北杜、西三教、振四街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使全区改制总村数达到19个,在市内五区名列前茅。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农业加工企业——珍极酿造集团晋升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月乳业集团被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我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家。二是农业项目超计划完成投资,其中总投资2000万元的“石家庄市蔬菜农副产品仓储配送园区”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际完成1100万元,运营顺利,当年见效;总投资1100万元的“清凉山父母代种鸡分场”项目,今年计划投资250万元,实际完成260万元,建成了占地50亩,种鸡舍20栋,并配套种鸡10万套的规模种鸡场。西三教花卉市场改建项目,今年计划投资400万元,实际完成750万元,建设10栋温室大棚,又规划建设一栋综合服务楼,现主体已完工。双鸽集团有限公司种猪基地的瘦肉型种猪扩繁场项目,今年计划投资250万元,实际完成350万元(其中市财政补贴100万元),提前完成了猪舍及水电路改造、重新铺设排污管道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另有大谈和石桥两个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万元。
5、抓好农村财务审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为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全面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我们与区财政局、审计局、档案局一起,对全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进行了全面的审计检查,检查的25个村中集体资产总值为23.27亿元,固定资产5.38亿元,总收入18381万元。通过审计检查,规范了全区农村财务管理,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
6、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为民排忧解难。
坚持“一岗双责”制度,把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做为工作重点,通过宣传政策、耐心引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等方法化解矛盾22起,协调了干群关系,稳定了群众情绪,加强了“三资”管理,促进了全区农村稳定。参加了区委、区政府组织的“百日会战”专项活动,对我区涉及到农业农村问题的矛盾纠纷进行了认真排查摸底,共排查矛盾纠纷24 起。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出发。有效地克服了上访事件发生。
7、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居民增收架起了桥梁。截止2008年底,被市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农业信息应用示范点”的村和龙头企业9家,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建有自己的网站。今年重点又培育2个信息应用示范点,同时完善已有示范点的网络信息应用,为农村居民增收拓宽信息渠道,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特色网站,目前珍极酿造集团公司的网站基本建成,部分原材料已实现网上订购。石家庄市市政花木场实现了微机联网,延伸了销售距离,拓宽了销售渠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8、圆满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积极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动员会议。传达农业部及省、市防控会议精神,制定 2008年桥西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正确分析疫情形势,安排部署我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建芳同志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搞好六种病疫情普查、统一订购发放疫苗、统一强制免疫、统一建档。实施四个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防疫进展周报制度,重大疫情速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圆满完成了动物防疫任务。重点开展了全方位摸底排查,对畜禽等六种病进行了强制免疫接种;加强免疫效果监测;严格坚持了消毒制度;严格了疫情报告制度;制定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做好资金和物资储备;搞好防疫工作的督导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并圆满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确保实现了“力争不发生,确保不蔓延”的省市防控目标。
根据省市要求,积极邀请省市有专家对村级防疫员有关动物保定、免疫接种、疫情巡查与报告;免疫、疫苗基础知识;动物寄生虫的防治、样品采集;法律法规、消毒等知识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六种强制免疫病种防治技术规范进行了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基层动物防疫员掌握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了解疫情动态和养殖业信息统计的相关技能,提高村级防疫员的综合素质,重大动物疫情快速处置与防控能力。
9、积极开展“迎保促”工作,全力抓好农牧产品质量安全
为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保障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给奥运会、残奥会的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制度,把全区农牧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狠抓农资市场整顿,从源头上杜绝农产品的安全隐患。把种畜禽、饲料、兽药、化肥、农药等农牧业投入品纳入统一性、经常性、规范化的日常监管中,建立了全区种畜禽、饲料、兽药、化肥、农药生产经营企业监管档案,重点开展了“瘦肉精”、“苏丹红”、“五种高毒农药”、“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剂查处活动。特别是年初的“毒饺子”事件和今年9月份的“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面启动农资市场整顿工作。通过联合执法,对辖区内15家规模养殖场、150家养殖专业户、2个批发市场、22个肉类市场、22个农资经营店、6家农药生产企业进行了彻底清查。共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抽检兽药5个批次、饲料22个批次、牛奶12个批次、猪尿1个批次、鸡蛋3个批次,圆满完成了省市交给的抽检任务。经市专业检测饲料、牛奶均合格,没有出现三聚氰胺等违禁品。同时,对全区范围内的15家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32家农资经营单位,区农办建立了监管档案,有力地净化了农牧业投入品市场。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把“五查一打”作为重点。处理群众举报扑杀、贩卖、出售野生动物案件8起。加强了全区37家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管理,使其规范经营。加强野生动物管理,实现平安奥运。对我辖区195个饭(酒)店小吃馆、71家药店、30家医院诊所、19个集贸市场、94家商场超市烟酒商店、6家特种养殖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野生动物实行依法管理。
桥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区农产品质量工作步入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轨道。自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成立以来,加强了桥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检测及管理,全区开展了全面的蔬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该监测站对辖区内的26个蔬菜生产基地、14个超市便利店及24个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测,到目前为止已经检测蔬菜1215份,检测率达到100%,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菜。
二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把好最后一道产品质量关。桥西蔬菜批发中心市场担负着全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蔬菜供应任务,为此,我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即凡是进入桥西区的蔬菜产品、畜禽及水产品等农产品,实行企业自检、政府抽检、执法人员复检三层把关体系,做到“逢进必检”,全天24小时检测。由于我区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工作行动快,成绩突出,在今年8月10日市政府召开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工作会议上,我区做了典型发言,受到各界同仁的好评。
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年初毒饺子事件发生后,桥西区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成立了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生产基地、农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进行重点查处并全面清查高毒农药。严格进行两账一卡的检查和五种剧毒农药的检查,建立举报制度,签定了责任状。通过协调联动对辖区农资部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生产基地进行一户不落的拉网式检查,圆满完成了清缴任务。
积极开展饲料和养殖环节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9月11日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积极开展了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环节专项整治行动。安排部署对辖区内饲料生产、奶牛生产养殖环节拉网式排查行动,以及奶牛饲料、牛奶的抽检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奶农扶持政策,积极做好奶农的思想稳定工作;结合我区所处位置、城市化进程以及奶业管理要求的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为实现散养奶牛进小区饲养,奶牛挤奶进奶站(厅)的目标,强力推进奶牛养殖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奶牛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进程奠定了基础,目前,散养奶牛进小区搬迁工作正在加紧实施,确保年底完成搬迁任务;认真做好省局紧急通报的64家企业含三聚氰胺饲料产品的排查工作;加大了对辖区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坚决查处在饲料或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的违法行为;加强了规模畜禽养殖场专项检查,养殖场(户)、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建立了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开展了动物卫生专项执法检查,加大了对辖区2个批发市场,22个肉类市场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加工、经营病死动物、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对病死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了牧渔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配合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在专项整治期间做好兽药、饲料、鲜奶等其它畜产品的抽检工作,兽药抽检5个批次、饲料抽检22个批次、牛奶抽检12个批次、猪尿1个批次、鸡蛋2个批次,圆满完成了省市交给的抽检任务。经检测饲料、牛奶均合格,没有出现三聚氰胺,确保了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
10、全面开展农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根据国务院及省市要求,我们全面开展了农业、畜牧污染源普查工作,我们从2007年12月份至2010年5月底,认真做好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数据录入员等设置及培训工作;深入到5个涉农乡街道办事处,47个农业种植户和82个规模养殖场(专业户),认真搞好农牧污染源普查数据调查、数据填报、录入、数据审核、汇总,普查结果抽查审核,数据上报等,特别是进入五月份后,由于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等因素农办有关人员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调查数据的录入工作,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11、农林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畜牧业生产积极向畜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积极搞好无公害畜牧产地认定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严格九项纪录十项制度,建立健全养殖场档案。目前我区双鸽集团瘦肉型猪良种繁育基地已先后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畜牧产地认定和省级畜牧标准化示范区验收以及国家农业部无公害绿色畜产品认证。今年石家庄新大牧科技有限公司种鸡场也先后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畜牧产地认定和畜牧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及国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进一步加快了规模养殖和集约化饲养发展步伐。截止目前有四家规模养殖(场)达到标准化要求,并通过了省、市验收。另外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及省市畜牧项目:生猪良种扩繁场项目一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两个,累计争取资金200万元,为进一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积极为西三教花卉市场、玉苑花木场争取省、市资金8.5万元;依靠科技创新,帮助仙客来园艺有限公司积极申报研究课题,此项科研项目成功,将填补我国育种空白。桥西蔬菜市场项目今年投资400万元进行蔬菜检测系统升级改造,有力保证了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12、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根据省市集体林权改制精神及总体要求,我区集体林地进行了改制工作,发放林权证书40个,完成了集体林权改制工作。
认真做好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根据我区林木和农作物种植品种,重点对美国白蛾等检疫虫害的查防检测、预报和防治。组建了查防员队伍,在孔宅、大谈安排两盏诱蛾灯,实行了定点监测。
13、南水北调中线桥西段核查工作全部完成。南水北调中线桥西段全长5469米,途径大谈、张营、孔寨、石桥4个村。永久占地1509.1亩(其中耕地1042.3亩,果园31亩,林地383.2亩)。目前已对该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附着物进行了彻底清查、登记,连同农村水利等有关设施恢复、企事业单位搬迁安置方案、交通恢复方案以及通信、电力等专项设施恢复方案上报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为工程开工做好了准备。
14、积极开展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搞好农业从业人员的法制和诚信教育培训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刻反思三鹿事件的惨痛教训,深入查找农牧业从业人员在守法诚信、行业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农牧业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道德意识,倡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提高职工法律道德素质。通过开展集中教育培训,使农牧业从业人员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明显增强,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明显提高,科技知识得到优化,整休素质明显提升,为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奠定良好基础,重塑行业良好形象,促进全区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09年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力度发展建设大谈都市农业建设观光园项目,努力提高都市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国家及省市项目,抢抓农业发展机遇,着力抓好项目的谋划与实施。搞好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
二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法制及诚信教育培训,加大农牧业执法工作力度,开展农牧业投入品市场整顿工作,搞好无公害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确保农牧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积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及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努力实现“争取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确保发生不蔓延”的防控目标。
四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首先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干部理财以及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按照《桥西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扎实认真的搞好农村集体资产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和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实行村级项目统一决算审计,更好促进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