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怎样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呢?
老师对学生美德的培育要高度重视。比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或讲故事时,不仅要注重知识性,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会识别真善美、假恶丑,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让学生学会爱护大自然,讲卫生,关心弱小的同学等。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天长日久,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美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犹如细雨润物,悄无声息,人文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也许一二十年后才能见到人文教育的效果。所以,教育者要经得起耐心的考验。而且那个时候,学生才会明白,才会感激老师对他的一番苦心。
要多指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文精神的书籍。健康的、贴近学生心灵的课外书,对学生的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能起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优秀的书籍中,学生能够找到滋润自己心灵的东西,积累起人类的精神财富。
调查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只有20%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在非智力因素中,其主要内涵就是人格,就是人文素养。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专业人员,通常在专业活动中创造力更强。历史证明,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很高的人文素养。新奇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和闪光的灵感,一向爱光顾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情趣丰富的人。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要想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必不可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