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单项选择题 A
1.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
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 A )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2.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因素是( A )
A.社会文化影响 B.移情 C.性别角色认知 D.同伴相互作用
3.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B )
A.外部原因 B.根本原因 C.客观原因 D.主客观原因
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0~2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C )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5.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 B )
A.0~3 岁 B.3~6 岁 C.6~12 岁 D.12~15 岁
6.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D )
A.社会性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7.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 )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得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8.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这
种心理活动属于( C )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9.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C )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10.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D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11.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 )
A.2~3 岁 B.3~4 岁 C.4~5 岁 D.5~6 岁
12.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
种注意的品质是( D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13.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B )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偏正复合句
14. "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是用于测查婴儿的(A )
A.深度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方位知觉
15.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D )
A.0~6 岁 B.0~12 岁 C.0~15 岁 D.0~18 岁
单项选择题 B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D )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
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成体系的
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2.2 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C )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D.想象力不够丰富
3.( B )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
A. 2~3 岁 B. 4~5 岁 C. 6~7 岁 D. 5~6 岁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托马斯•切斯根据 9 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 D )
A.适应型、迟缓型、分离型 B.适应型、冲动型、迟缓型
C.活动型、适应型、分离型 D.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
5.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B )?
A. 1~2 岁 B. 3~5 岁 C. 12~13 岁 D. 5~7 岁
6.9 个月左右的孩子,会不断地抛玩具,以认识玩具本身,这说明孩子处于( B )
A.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 B.新异性探索阶段 C.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 D.兴趣广泛发展阶段
7.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 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A )
A. 15 分钟 B. 5 分钟 C. 7 分钟 D. 10 分钟
8.某幼儿能按物点数,然后说出物体的总数,这说明该幼儿( B )
A.已掌握数的组成 B.已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C.已形成数概念 D.已掌握数的表面意义
9.( A )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A.表象 B.符号 C.表征 D.再现
10.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C )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11.( A )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份。
A.想象 B.直观行动思维 C.情绪 D.感知觉
12.( B )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年龄。
A. 3~4 岁 B. 4~5 岁 C. 5~6 岁 D. 6~7 岁
13.某幼儿在给鸟下定义时说, 是一种飞禽" 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 )
"鸟 。该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14.某托儿所训练刚入所的孩子早上来时向老师说"早上好" ,下午离所时说"再见" 结果 ,
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 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 ,
愿与父母分离。这是( C )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的分化
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D.情绪的社会化
15.某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快,原因是他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飞得很慢。说明该幼
儿在进行( C )
A.内容判断 B.间接判断 C.直接判断 D.形式判断
16.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D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幼年健忘
17.从( D )开始,能够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
A. 1 岁左右 B. 2 岁左右 C. 6 岁左右 D. 4 岁左右
18.( C )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 3 岁儿童 B. 6 岁儿童 C. 5 岁儿童 D. 4 岁儿童
19.电报句一般出现于( D )
A. 1 岁至 1 岁半左右 B.2 岁半至 3 岁半左右 C.2 岁半至 3 岁左右 D. 1 岁半至 2 岁半左右 20.( D )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
三大方面。
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
21.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D )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2.青青听妈妈说, "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 "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青( D )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纯洁性 D.思维的表面性
23.( D ),儿童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
A.幼儿末期 B.幼儿早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中期
24.某孩子看见人生病时要打针吃药,当她看到小树长虫时,就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棍给树打
针。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A )
A.经验性 B.固定性 C.抽象性 D.近视性
25.( D )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
A.个性调节系统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的结构系统 D.个性倾向性
26.眼手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B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27.幼儿在认识 b 和 d、土和士、方和万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说明( A )
A.幼儿方位知觉不够精确 B.幼儿观察的概括性不足
C.幼儿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D.幼儿感觉的适应能力不强
28.知道苹果是甜的,听说"桃子是甜的" 不用去尝,就知道它的甜味这种特征。这反映了 ,
(C )
A.知觉的恒常性 B.言语逻辑性的发展 C.语词的概括作用 D.言语的表情技巧
29.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是( C )
A.有意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分散性注意
30.写字活动属于儿童学识字的( B )
A.第三阶段 B.识字阶段 C.第一阶段 D.接受性言语活动阶段
单项选择题 C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做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D )。
A.任何时候 B.关键期 C.最佳期 D.敏感期
3.下列属于 5~6 岁幼儿特征的是( B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B )。
A.5 分钟 B.10 分钟 C.15 分钟 D.20 分钟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C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 会去找妈妈 ,就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D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C )
A.爸爸告诉孩子: 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
" " "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 "爸爸没听见。 "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B )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