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8916736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4.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4.2 探究加速度与力、 课题 时间 质量的关系 一、知识与能力  课型 设计教师 新授课 授课教师 课时 教材处理 师:上节课的学习中我 们还了解到: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惯性越大就代表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运动状态难改变就是说速度变化慢,即加速度小。所以质量也将决 师生活动 1.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定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在实验中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用法 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和质量有 3.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关,而且大体知道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 二、过程与方法 其加速度越大。例 如,竞赛用的小汽车,质量与一般小汽车相仿, 教学 目标 1.根据所学知识及日常经验初步分析 a、F、m 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定性分析) 。2.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对 a、F、m 三个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 研究;运用列表法及图象法处理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归纳、推理实验结论(定量 但因为安装了强大的发动机,能够获得巨大的牵引力,可以在四五 秒内从静止加速到 100km/h;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例如,同样牵引力下空车的加速比装满货物的车的加速度大。但是 分析)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重点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物体学研究不满足这样的定性关系。我们还想知道它们之间有怎样 的定量关系。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师:如果某个物理量与好几个物理之间均有关系,那如何单独 研究它与其中一个物理量的关系呢? 生: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要研究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必须保证其它所有的量 都不变。比如我们如果要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一定要保证 重点 难点  难点 3.实验数 据的分析和处理。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误差来源分析 这两个量之外的所有量均不变,这样才能确定加速度的变化仅仅是 由合外力的变化引起的。 [进行新课] 师:本节课我们探究的内容是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那实 验中肯定要测量计算加速度、质量、合外力这三个物理量。 教法 探究、讨论、讲授  教材处理 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 打点计时器、小车、电源等 师生活动 师:对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计算,哪位同学有好的建议? 生:可以跟前面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一样 用打点计时器。 师:不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本节探究实验我们就是采 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师:对于小车质量的测量,我想大家应该知道用什么样的测量 【新课导入】 仪器吧? 师: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描述了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当物体 受到的合外力不为 0 时,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物体运动状 态(也就是运动速度)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加速度,所以 说物体受到 的合外力不为 0 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 因。  1页 生:用天平! 师:很好,就是用天平。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两个物理量的测 量计算。那还有最后一个,就是如何测量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这是今天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在思考如何测量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前我们先思考如何才能给小车 提供一个恒定的合外力。大家可以根据老师给你们的实验仪器来思考回答 这个问题。 生: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与小车相 连,一端绕过滑轮,下面挂上钩码。小车在钩码的牵引力下运动。通过增 师生活动  教材处理 解:因为匀速,所以合外力为 0。物体受重力 G、支持力 N、摩 擦力 f。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0。如何利用这个关系呢?我们可以将重 力分解,分解后则有 mg cosq = N ,  师生活动 减钩码数改变小车的受力;通过往小车上增减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 师:回答得非常好,非常全面。通过增减钩码数改变小车的受力,那 我们如何来测量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呢?是不是钩码的重力就是小车所受的  mg sin q = mN = mmg cosq Þ m = sin q = tanq ,所以动摩擦因 N cosq 数为 tanq。 合外力呢? 生:小车受四 个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支 问:如果此时给物体加上一个沿斜面q 下的力 F,那物体现在受 Gsin 向 到的合外力是多少? 持力相互抵消,物体的合外力就等于绳子的拉力减去摩擦力。小车所受的 合外力不是钩码的重力 师:那看起来比较麻烦,还要再去计算摩擦力,算摩擦力时又要m和 压力 N。总之这样要得到合外力的实验数据太麻烦困难了。能不能有好一 点的解决方法呢?这里主要是摩擦力惹的麻烦,有没有办法把摩擦力的影 响给消除了呢? 解:加了一个力以后刚才的那三个q力都没有变,所以它们的合 Gcosq G 力还是 0,再加上一个力 F,所以物体现在的合力是 F。 平衡摩擦力: 我们将长木板倾斜一定角度q,q应该等于 arctan m ,此时物 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为 0。做实验时肯定无法这么准确,我们只 要把木板倾斜到物体在斜面上大致能够匀速下滑(可以根据纸带上 生:不可能吧?物体在现实中不可能不受摩擦力! 师:我们虽然不能消除摩擦力,但我们可以消除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相互抵 消的,我们能不能用一个与摩擦力平衡的力来抵消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呢, 使摩擦力有等于没有。 师:其实答案我早就给你们了,大家还记得这样一道题吗? 如图一个木块正在倾角为q为的三角斜面上匀速下滑,试求斜面的 动摩擦因数。 的点来判断) ,这就说明此时物体合外力为 0,摩擦力被重力的沿斜 面向下的分力(下滑力)给抵消了。由于小车的重力 G、支持力 N、 摩擦力 f 相互抵消,那小车实验中受到的合外力就是绳子的拉力了。 师:那如何来测量绳子的拉力呢? 生:看钩码的重力就行了,钩码的重力不就是绳子的拉力吗? 师:是吗?那请同学们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绳子的 拉力等于钩码的重量?或当绳子拉力等于钩码重力时,钩码做的是 什么运动? q 2页 教材处理  教学过程设计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师生活动  (2)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的基本思路:保 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相同, 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  教材处理 a  师生活动 生:当绳子拉力等于钩码重力时,钩码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 师:实验钩码做的是 匀速直线运动吗?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生:不是!钩码与小车一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子的拉力应该小于钩码的重 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力。 设计第二个表格,把不同物 师:那怎么办呢?理论计算发现当砝码质量比小车质量小得多时(£1/6) , 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的重力,即小车受到合外力近似等于砝码的重力。这个 结论在我们学完本章之后自己就可以证明。 体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的加 速度填在表中。根据我们的 经验,在相同力的作用下,  0  F 三、探究过程 质量 m 越大,加速度 a 越小。这可能是"a 与 m 成反比" ,但也可能 1、第一种方案 是"a 与 m2 成反比" 甚至更复杂的关系。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 , 实验装置图 (1)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检验是否"a 与 m 成反比" 。 按照初中的知识,检查 a 与 m 图象是不是双曲线,就能判断它 们之间是不是反比例关系,但检查这条曲 线是不是双曲线并不容易。 实验基本思路: 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 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合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设计一个表格,把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 速度填在 表中。为了更直观地判断加速度 a 与合力 F 的数量关系,我们以 a 为纵 一、你并不知道这条曲线延长下去是否会与坐标轴相交;二、你并 不知道是与 m 成反比还是与 m2 成反比。 是否成反比不容易看出来,但是否成正比还是比较容易看了,只要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那两个变量就是成正比。所以在数据处 1 坐标,F 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 线上,说明 a 与 F 成正比,如果不是这样,则需要进一步分析。 理时我们用下面的技巧: a "  1 与 m 成反比"也就是"a 与 m 成正 实验次数 实验数据 a F 比" 如果以 a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根据图象是不是过原点 , m 1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的直线就可以判断 a 与 m 是不是成反比。要不是再用 2 m2 来试。 m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3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