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SFB语音业务端到端精细优化研究
一、 项目背景
CSFB是LTE网络语音业务的重要解决方案,业务流程从核心网到无线网贯穿网元设备众多,CSFB业务感知直接影响LTE网络整体质量感知。根据集团3月份统计,吉林省CSFB被叫回落成功率和被叫寻呼成功率指标较低,与全国均值有较大差距,CSFB质量亟待提升。
2015年3月份CSFB关键指标
CSFB被叫回落成功率
CSFB被叫寻呼成功率
吉林省
97.2%
97.0%
全国
97.7%
98.1%
同时,为响应集团“打造LTE精品网络”专项工作,吉林移动在省公司网络部统一组织下,联合省网优、省网维、地市分公司,成立网络健康度联合提升项目组,并由省网优中心牵头开展CSFB精细化优化研究,提升CSFB业务感知。
针对CSFB业务质量,本项目通过开展核心网及无线网的端到端分析研究,制定并在现网实施了大量的精细优化方案和组合优化策略,从小区维度开展精细参数调整,解决了现网中存在的小区维度的CSFB精细优化问题。
此外,本项目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2/4G覆盖类问题的协同分析方法,极大缩短了覆盖类问题的分析定位时间,为网络深度覆盖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二、 技术方案
本项目开展的CSFB端到端精细优化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15子项,具体如下:
大类
子项
无线基础精细优化
基础参数准确性核查
特殊场景TAC合理配置研究
外场RF精准优化
跨POOL/2G高质差/4G-2G邻区频点精细优化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对CSFB影响及优化
互操作参数优化
创新型深度覆盖评估及针对性优化
无线性能参数优化
无线寻呼码率优化
公共控制信令CCE聚合度优化
无线二次寻呼优化
寻呼信道发射功率优化
核心网参数优化
CSFB时延优化研究
CSFB回落等待定时器调整优化
主叫早释场景下CSFB回落统计优化
爱立信MME流程冲突研究
各项内容优化实施及示例说明详见下文。
三、 优化实施
(一) 基础参数准确性核查
整理CSFB相关4G及2G侧的参数配置,并定期核查,确保现网所有站点基本的参数配置正确。
案例1
盲切换开关这一项从华为eRAN8.1版本开始,除了通过原有的eNodeB级开关控制之外,还新增了小区级的开关,如果该开关关闭的话,eNodeB也将无法正常处理CSFB流程,如果是从老版本升级的站点,该开关默认开启;如果是在新版本新开通站点,这个参数默认关闭,需要手动开启才行。通过核查现网配置,发现部分新开启站点没有开启此开关,导致CSFB盲重定向方式回落存在问题。
长春城区在7月22日16点30分时定位出该问题,并将现网配置存在问题的小区数据修改后,LTE侧CSFB执行成功率恢复正常:
从话统数据统计,在未修改之前,该部分站点失败次数为5075次;修改数据配置之后,该部分站点的执行失败次数下降至15次。
案例2
从省内中兴区域现网配置来看,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参数涉及如下几项:
涉及参数
建议值
空闲态用户CS Fallback目标系统优先级
100,0,0,0
连接态用户CS Fallback目标系统优先级
0,100,0,0
GERAN载频数目
按实际配置,一般为1
如上几项正确配置,才能保证eNB在收到ESR后正确判断回落的目标系统,否则会导致eNB无法下发回落频点,CSFB失败。
长春郊县草根超市及草根超市2两个室分站点在开站时按模板配置导致如上几个参数配置错误,从无线侧统计,CSFB成功率为0%。
在核查出以上参数存在配置错误后及时完成修改,从无线侧统计CSFB成功率可接近100%。
(二) 特殊场景TAC合理配置研究
当前LTE网络TAC的划分以2G LAC为依据,LAC、TAC要保持一致。但是实际网络环境复杂,尤其是pool边界,可能存在TAC划分与实际地理位置不符问题;此外,个别地市由于历史因素存在LTE和GSM共址插花,导致CSFB寻呼及回落失败概率高。此时,需要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对相关站点进行更合理的TAC划分。
案例3
长春郊县与长春城区MSC pool边界站点TAC调整:
长春郊县“华正食品”“农安拉拉屯”“华能电厂北”站点频繁出现在CSFB回落成功率ToP10小区中,查看此3个站点发现它们的地理位置均处于TAC 17153和TAC17278交界处。其中17153为郊县的TAC,17278为长春城区的TAC。“农安拉拉屯”和“华能电厂北”虽然为郊县站点,但查看其地理位置完全落在城区TAC内。由于这三个站点的地理位置及实际站点归属的特殊性导致其回落时流程较复杂,回落成功率极低。
经过前台测试及问题的详细分析定位后,由于该区域MSC pool内2G存在弱覆盖,且相关4G站点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城区MSC pool,测试发现该处收到2G强信号多为城区MSC pool内信号,因此修改郊县几个相关小区的TAC为城区TAC(长春郊县和长春城区归属于同一MME pool,因此4G上的寻呼不会受影响),回落频点设置为城区MSC pool内2G频点,修改效果如下:
前台测试效果:
小区名称
修改前
修改后
测试次数
失败次数
测试次数
失败次数
CCNA_华能电厂北_ZLH_22F6_1
10
10
10
1
CCNA_华正食品_ZLH_22F6_2
10
8
10
0
CCNA_华能电厂北_ZLH_22F6_2
10
10
10
0
信令平台统计后台指标:
小区名称
修改前回落成功率
修改后回落成功率
CCNA_华正食品_ZLH_22F6_2
18.75%
94.92%
CCNA_华能电厂北_ZLH_22F6_1
19.08%
78.36%
CCNA_华能电厂北_ZLH_22F6_2
19.66%
81.48%
综上,该方法无论从前台测试还是后台指标的统计上看,效果都比较明显。修改TAC后,UE在MME上注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仍能保证被寻呼到。同时联合位置注册,MME会根据TAC、LAC对应表完成该UE在MSC上的注册,即此时该UE注册的TAC及LAC都是修改后的值,回落时添加的频点也为城区MSC pool频点,所以UE在回落时不存在跨pool回落导致语音通话失败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了CSFB寻呼及回落成功率,也保证了实际用户的语音通话感知。
案例4
松原LTE和GSM共址插花场景TAC调整
共站插花小区88个,分布在松原各区域,其中最严重的插花为LAC17396;4G侧在规划TAC时按TAC/LAC一致性原则保持与共址2G站点的LAC一致,故导致松原LTE侧的TAC形成插花,GSM与LTE的LAC与TAC使用情况如下所示:
GSM网络LAC使用情况
LTE网络TAC使用情况
由于目前2G站点LAC插花整改存在一些困难(松原的2G插花现状是华为的2G室分站点,插在卡特的2G宏站区域内,如果进行2G LAC割接,存在异厂家操作和卡特区域BSC容量限制问题,短期内整改难度较大),因此考虑仅修改4G TAC,减少频繁跨TAC、LAC重选/切换/位置更新带来的寻呼及回落失败。选取21个小区进行TAC调整,修改后相关小区指标变化如下:
回落成功率
修改前
96.14%
修改后
97.50%
提升
1.36%
前台测试结果统计如下:
前台定点测试表明该方案会增加0.9s回落时延(回落后发生位置更新),所以应用该方案时需要均衡考虑CSFB成功率与时延。
(三) 外场RF精准优化
针对覆盖类问题进行RF调整,主要分为4G侧的调整和2G侧的调整。4G侧主要涉及寻呼阶段,保证UE能够正确接收并解析寻呼消息。2G侧主要是保证UE回落后可以正常接入2G侧并进行后续的寻呼响应、振铃、接通等操作。因此CSFB整个流程要完整顺利完成,需要4G侧和2G侧协同优化。
案例5
对长春城区2G基站CCCC_兴通25_HG409_3_71B1_GC进行RF优化调整,主打测试发现的2G弱覆盖区域,增强该小区对问题区域的覆盖能力,调整前后测试对比如下:
调整前后该区域周边小区(CCCC_南城家园C区_HLH_F29_1、CCCC_南城家园C区_HLH_F29_2、CCCC_南城家园C区_HLH_F29_3、CCCC_南城家园G区_HLH_F29_2、CCCC_南城家园G区_HLH_F29_3)CSFB回落成功率有所提升:
调整状态
时间
回落成功率
调整前
9/19-9/21平均值
91.19%
调整后
9/22-9/24平均值
94.38%
指标上升
3.19%
案例6
对长春郊县25个4G小区进行针对性RF调整,调整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调整原则为适当加大下倾角并将方位角朝向用户密集的区域覆盖。详细调整方案如下:
各TOP小区处理效果如下图所示,CSFB指标均有不同幅度提升:
(四) 跨POOL/2G高质差/4G-2G邻区频点精细优化
案例7
跨pool 2G同频问题整改
由于UE回落后在2G侧接入时,主要识别2G小区的BCCH,若周边2G小区的BCCH相同,不仅会存在同频干扰,还会导致UE在回落后接入时接入到同频小区,若同频小区跨pool,在核心网未开启MTRF功能的情况下,用户无法成功进行被叫接续,导致CSMT失败。
长春郊县与长春城区交界处,2G核心网分属不同厂家,属于2G侧跨MSC pool。在此范围内,出现的CSFB TOP小区,回落失败次数比例较高。以“三道东”为例,统计其几天的回落成功率如下表所示:
前台测试验证时,eNB对UE正确下发了2G回落频点,如下图所示:
随后UE接收2G小区的系统消息,并发起LAU,但后续通话无法建立。2G小区的BCCH为80,BSIC为74,所处LAC为17387,与之前驻留的LTE小区TAC 17317不同。与后台确认,在LTE侧添加2G频点时仅添加卡特区频点,并未添加跨LAC的华为区频点。但是终端在回落时却回落到了跨LAC的2G小区并进行接入,同时此LAC边界区域恰好处于两个MSC pool,导致终端回落失败,通话无法建立。
查询工参,发现BCCH为80的2G小区在卡特区和华为区均存在,即pool两边“双阳新立村”和“嘉路喜”存在2G小区同频。
发现该问题后,及时重新规划相关2G小区频点,完成修改后,CSFB回落成功率指标明显改善,“三道东”的回落成功率已经达到97.73%,提升近20%:
进一步对长春郊县和长春城区的pool边界2G小区进行全量同频核查,核查出的问题如下表所示,并对同频频点进行了重新规划调整:
案例8
2G高干扰、拥塞、低接通小区问题整改
由于CSFB全流程涉及4G及2G多个网元,所以必须保证4G及2G小区均正常才能顺利完成CSFB通话。若2G小区存在高干扰、拥塞或低接通,则UE在回落后无法高成功率地接入2G小区完成后续流程,所以必须及时对2G侧的高干扰、拥塞、低接通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或采取一定的规避手段。
以长春郊县为例,日常监控2G干扰、拥塞、接通率等指标,4G侧在保证正常回落的前提下采用在回落频点中删除此类问题2G小区频点的方式进行规避,同时跟进2G侧问题小区整改进展。部分回落失败次数较多的TOP小区优化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案例9
4G-2G回落频点精细优化
在进行CSFB业务时,eNB会根据后台配置的回落频点指示终端选择相应2G小区进行接入以完成语音业务,合理的配置回落频点会使UE尽快完成2G侧的接入以及寻呼响应,漏配或者配置频点过多,会导致UE回落失败或回落时间过长,因此回落频点的合理规划是无线侧可控制的保证CSFB回落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四平为例,6月整月主要进行CSFB回落频点细致优化工作,参考站址距离、天线对打关系,兼顾精简原则,对全网4556个4G小区的2G邻区进行核查,其中涉及到调整的小区共计4110个,总计删除不合理2G邻区19658条,添加合理2G邻区14409条。对比频点优化前后的指标走势,四平CSMT回落成功率提升效果明显(图中6月指标较大波动主要为中高考开启干扰器造成,干扰消失后指标已经恢复正常):
(五)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对CSFB影响及优化
CSFB被叫业务在4G网络上完成寻呼过程,空闲态UE收到CS寻呼后,会发起RRC接入过程, RRC连接建立失败的网管话统原因大部分为定时器超时,若原因值统计为定时器超时,则可能由覆盖、干扰、解调及检测性能、门限问题或定时器设置不合理等导致。为挖掘RRC建立成功率与CSFB回落成功率的相关性,开展了如下关联分析:
案例10
长春郊县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与CSFB回落成功率渲染图如下:
从两个图层的对比可以看到,回落失败问题严重区域与RRC连接建立失败问题严重区域基本吻合,由于回落过程还涉及后续2G侧的接入等其他原因,因此部分区域存在差异。但从图层对比可以看到,若能有效提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则对CSFB寻呼以及后续的回落过程均能带来较大提升。
9月10日长春郊县进行了eNB软件版本升级(升级至P02版本)操作,该版本优化了物理层的解调性能,提升了RRC建立成功率,进而提升了CSFB相关的寻呼及回落成功率。
升级后RRC建立成功率稳定增长:
升级后CSFB寻呼、回落成功率指标有所提升(竖线标记为eNB版本升级时间):
(六) 互操作参数优化
长春城区现网部分小区互操作参数配置偏低,使边缘用户在4G弱场区域依然能够接入,同时,原有4-3和4-2重定向门限仅相差1dB,在现有“测3盲2”(连接态测量重定向到3G,盲重定向到2G)的策略下,没有预留出充分的4-3测量空间,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同时,调整4G侧互操作参数需注意和2/3G互操作参数的协同,防止出现系统间乒乓现象。
案例11
对长春城区TAC 17389、17333、17307、17308进行互操作参数调整:将最小接入电平由-128调整为-124,4-2重定向门限由-128调整为-122,4-3重定向门限由-127调整为-119,进行调整前后指标评估,各TAC CSFB指标均有不同幅度提升:
TAC=17307,回落指标提升0.98%:
调整状态
时间
CS Call第一次寻呼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Paging response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Cancel Location次数
回落成功率
调整前
09/14/2015 19:00:00
7397
6514
363
3
92.57%
09/15/2015 19:00:00
7693
6665
462
1
09/16/2015 19:00:00
7832
6821
391
0
调整后
09/21/2015 19:00:00
7408
6525
358
2
93.55%
09/22/2015 19:00:00
6955
6181
341
0
09/23/2015 19:00:00
6200
5538
291
1
指标提升
0.98%
TAC=17308,回落指标提升0.45%:
调整状态
时间
CS Call第一次寻呼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Paging response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Cancel Location次数
回落成功率
调整前
09/14/2015 19:00:00
4518
3991
200
1
92.42%
09/15/2015 19:00:00
4155
3580
220
1
09/16/2015 19:00:00
4141
3669
181
0
调整后
09/21/2015 19:00:00
3737
3265
199
0
92.87%
09/22/2015 19:00:00
3737
3381
135
1
09/23/2015 19:00:00
3309
2900
133
0
指标提升
0.45%
TAC=17333,回落指标提升0.36%:
调整状态
时间
CS Call第一次寻呼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Paging response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Cancel Location次数
回落成功率
调整前
09/14/2015 19:00:00
6724
6011
507
0
96.80%
09/15/2015 19:00:00
6630
5933
485
0
09/16/2015 19:00:00
6609
5926
462
0
调整后
09/21/2015 19:00:00
6927
6249
483
0
97.16%
09/22/2015 19:00:00
6945
6273
492
1
09/23/2015 19:00:00
6251
5652
400
1
指标提升
0.36%
TAC=17389,回落指标提升0.34%:
调整状态
时间
CS Call第一次寻呼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Paging response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次数
CS Call寻呼收到Cancel Location次数
回落成功率
调整前
09/14/2015 19:00:00
5129
4015
835
3
94.39%
09/15/2015 19:00:00
5252
4203
735
0
09/16/2015 19:00:00
5386
4210
879
3
调整后
09/21/2015 19:00:00
5282
4225
770
4
94.74%
09/22/2015 19:00:00
5127
3988
852
0
09/23/2015 19:00:00
4699
3766
706
2
指标提升
0.34%
(七) 创新型深度覆盖评估及针对性优化
现网存在的一些网络问题,是由住宅区、无室分楼宇等区域的深度覆盖问题引起的,针对覆盖类问题引起的CSFB感知劣化,创新性的结合2/4G工参、2G仿真图层和2/4G MR地理化结果对2/4G弱覆盖及2/4G覆盖不一致的区域进行分析,以“有4无2”(4G覆盖正常2G弱覆盖,对CSFB回落影响较大)区域为例,分析筛选方法如下:
第一步:工参及仿真结果分析
(1)通过4G及2G工参筛选出有4G室分,无2G室分的站点。
例如:4G室分站点:CCCC_瑞邦家居广场_HLW_E29_1,没有2G室分:
注:(蓝色方块代表4G室分、蓝色扇形代表4G宏站、褐色剑型代表2G宏站、褐色圆形代表2G室分)
(2)通过4G及2G工参筛选出4G宏站350m范围内,没有2G室分的站点。
(3)结合2G室内仿真图层,将2G室内覆盖良好的站点剔除。
例如:剔除的4G基站“CCCC_辰瑞商贸_HLH_F21_GC”,其周边虽然没有2G室分站点,但2G宏站覆盖室内效果尚可,可以从“有4无2”的清单中剔除:
(4)结合2G室内仿真渲染图层,筛选出有4无2的区域。
例如:底层网2G室内弱覆盖:CCCC_欧亚超市净月二店_HLW_E29_1。核查2G仿真图层得知,在CCCC_欧亚超市净月二店_HLW_E29_1上存在较明显的弱覆盖现象,平均楼层内2G电平为-90dBm左右,导致该区域内2G覆盖较差,影响回落。
第二步:结合2G+4G的MR地理化栅格分布分析
(1)由于目前终端上报的MR中不包含经纬度信息,无法精确定位到具体位置,借助华为IDART工具采用MR聚合、用户方位判断、用户距离判断及定位结果修正的MR定位技术,可以将2G/4G MR地理化成50*50栅格经度的结果:
具体如下,左图为2G晚忙时MR地理化结果,右图为4G晚忙时MR地理化结果:
(2)通过2G的MR栅格覆盖图,查找出2G覆盖差的区域,并对照4G的MR栅格覆盖图,查找重合区域。
例如:从2G 小区CCCC_净月监狱_HG40_1_21B1周边的MR覆盖图层中观察到该区域2G覆盖偏差:
查看该区域4G覆盖,该区域存在4G站点“保利蔷薇”,从MR图层中发现该区域4G覆盖明显优于2G覆盖;“保利蔷薇”及周边小区CSFB回落成功率普遍偏低(平均65%左右)。
综上分析,本方法结合地理化工具进行网络覆盖问题的可视化呈现,同常规性的测试手段相比,大大缩短了问题发现时间,可基于分析出的网络覆盖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RF精细调整、测试、补点建设、故障处理等,提高深度覆盖问题的定位及处理效率。
例如,长春城区之前通过覆盖可视化分析,提出了一些补点建设方案,以2G新建站点城建工程学校为例,站点开通后周边4G站点CSFB回落指标提升了5.48%,效果明显:
状态
时间(晚忙时)
寻呼成功次数
寻呼失败次数
寻呼成功率
回落成功次数
回落失败次数
回落成功率
开通前
2015/10/30
405
5
98.78%
370
40
90.24%
2015/10/31
391
5
98.74%
362
34
91.41%
2015/11/1
441
4
99.10%
414
31
93.03%
总和
1237
14
98.88%
1146
105
91.61%
开通后
2015/11/3
331
1
99.70%
322
10
96.99%
2015/11/4
152
1
99.35%
149
4
97.39%
2015/11/5
167
2
98.82%
164
5
97.04%
总和
650
4
99.39%
635
19
97.09%
指标提升
0.51%
5.48%
案例12
结合可视化覆盖分析,对2G 1800频段覆盖优于900区域,调整回落起始频点为512
前期优化过程中发现对于2G 1800频段覆盖优于900频段的区域,将4G侧配置的回落起始频点由0修改为512,有利于提高回落成功概率。采用上述可视化覆盖分析方法,利用2G 900和1800 晚忙时MR地理化图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起始频点可以修改为512的小区进行筛选(左图为GSM900 MR地理化结果,右图为GSM1800 MR地理化结果):
将每个栅格900和1800的电平数据整理如下格式:
LONGITUDE
LATITUDE
DSC-DLCOMPLTRXLEVAVG
DSC-GRIDMRCNT
type
GSM-DLCOMPLTRXLEVAVG
GSM-GRIDMRCNT
1800采样点大于900采样点的为1,否则为0
125.3025
43.47788
-74.71
21
1
-85.71
107
0
125.3118
43.50573
-72.55
110
1
-79.41
95
1
125.3167
43.50617
-58.06
77
1
-58.29
31
1
125.3173
43.50662
-70.33
104
1
-69
21
1
125.2981
43.51875
-89.8
15
4
-88.95
154
0
并将1800覆盖的电平强度设定如下区间阈值:
type
代表阀值
颜色
1
大于-75
浅绿
2
(-75,-80)
深绿
3
(-80,-85)
黄色
4
(-85,-90)
褐色
5
小于-90
红色
如果栅格900和1800都有数据,则需要900和1800的采样点都大于10个;如果900的覆盖是N/A,则需要1800的采样点大于5个;把上述选取的栅格做图层选取覆盖绿色网格较多的小区,作为起始频点待更改为512的小区。
筛选结果举例:4G CCCC_宽城政府公园_HLH_F13_GC_2小区覆盖区域内,2G 1800频段覆盖优于900频段:
按上述方法,筛选出623个修改起始频点512的小区,并分批次进行修改,其中486个小区修改之后指标有所提升,其余效果不明显小区的起始频点进行了回退;结合信令平台统计数据,有效果的486个小区修改前后CSFB回落指标有所提升:
调整状态
日期
被叫寻呼回落成功次数
被叫寻呼回落失败次数
被叫寻呼回落成功率
调整前
2015/10/6
97648
3455
96.58%
2015/10/7
87766
3663
95.99%
2015/10/8
99569
3513
96.59%
总和
284983
10631
96.40%
调整后
2015/10/29
104962
2820
97.38%
2015/10/30
114717
3328
97.18%
2015/10/31
98233
3469
96.59%
总和
317912
9617
97.06%
指标上升
0.66%
(八) 无线寻呼码率优化
寻呼失败主要原因有网络弱覆盖和网络干扰,业务数据根据无线环境采用自适应编码方式和速率。寻呼编码速率越高,寻呼容量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差,寻呼编码速率越低,寻呼容量越小,抗干扰能力越强。而基于编码速率调整的寻呼增强算法,可提升寻呼成功率。将寻呼消息编码速率由117调整为35之后,寻呼信道占用的RB资源增多,为了不影响下行业务的速率,还需要降低寻呼信道容量。
参数中文名
对应参数名(华为)
调整值
最大寻呼用户数
MaxPagingRecordsNum
16->6
随机接入与寻呼编码速率
RarAndPagingCR
117->35
eNodeB的寻呼能力是由PO和PF的分布以及一个PO中最大可包含的用户寻呼消息数决定的,由参数nB和MaxPagingRecordsNum配置。以nB=T, MaxPagingRecordsNum=16为例,1个系统帧最多寻呼16个用户的寻呼消息,即576万用户每小时。调整MaxPagingRecordsNum配置为6后,nB配置不变,寻呼能力下降为216万用户每小时,但每个寻呼消息所用的符号数增加了1倍以上,抗干扰能力相应提升。
案例13
为了提升CSFB寻呼成功率,长春城区5月20日对寻呼消息码率、寻呼记录最大数目参数进行了调整,通过全网调整前后指标的观察,CSFB寻呼指标提升0.10%:
调整前
调整后
日期
SGs接口语音业务请求次数
SGs接口语音业务一次寻呼次数
CSMT呼叫寻呼成功率
日期
SGs接口语音业务请求次数
SGs接口语音业务一次寻呼次数
CSMT呼叫寻呼成功率
2015/5/19
2021495
2066473
97.82%
2015/5/21
2177484
2223646
97.92%
通过21网格参数调整前后的对比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参数调整对4G速率没有影响:
21网格测试
测试时间
RSRP
SINR
PDCP Thr'put DL(m/s)
调整前测试
19:00-22:20
-75.541
14.254
36.167
调整后测试
23:15-02:40
-77.933
14.43
37.183
白山市通过对寻呼消息码率、寻呼记录最大数目参数进行调整,4月相对3月指标提升0.2%左右:
(九) 公共控制信令CCE聚合度优化
CCE聚合度决定了控制信道传输信息所用资源粒子的大小,CCE聚合度大,如由4CCE调整为8CCE,则在传输控制信息时携带冗余消息多,编解码可靠性提高。
案例14
长春郊县部分站点调整广播寻呼CCE聚合度(中兴网管参数名)由4CCE+3DB至8CCE+3DB,旨在增强寻呼消息的解调可靠性,进而提升CSFB寻呼成功率。
以TOP小区市医院2小区为例,在修改前后指标对比如下,效果良好:
通常情况下,一个小区的容量瓶颈在控制信道,且较大的CCE聚合度不利于控制信道承载更多的用户,因此该方案需适度使用,尤其对于多用户场景。
案例15
长春城区选取两个LAC17310和17386,分别为CSFB寻呼指标较差区域和CSFB寻呼指标已经较好的区域进行试点,将公共信令聚合级别参数(华为网管参数名)修改为CONGREG_LV8。
6月25日调整后,17310指标变化:
开始日期
回落成功次数
寻呼成功次数
CS Call第一次寻呼次数
寻呼成功率
回落成功率
06/22/2015
70640
73369
76241
96.23%
92.65%
06/23/2015
81360
84844
88135
96.27%
92.31%
06/24/2015
80956
83732
86825
96.44%
93.24%
06/25/2015
78455
81088
83775
96.79%
93.65%
06/26/2015
81521
84010
86865
96.71%
93.85%
06/27/2015
70758
72783
75278
96.69%
94.00%
06/28/2015
70642
73017
75289
96.98%
93.83%
06/29/2015
37025
38292
39375
97.25%
94.03%
修改前平均
77652
80648.33333
83733.66667
96.32%
92.74%
修改后平均
75344
77724.5
80301.75
96.79%
93.83%
指标提升
0.48%
1.09%
7月1日调整后,17386指标变化:(因该区域中考、会考原因,去除对应日期的指标,不做对比)
日期
寻呼成功
回落成功
CS Call第一次寻呼次数
寻呼成功率
回落成功率
06/22/2015
112324
110015
114601
98.01%
96.00%
06/23/2015
135663
133136
138274
98.11%
96.28%
06/24/2015
133803
131216
136601
97.95%
96.06%
06/25/2015
130893
128472
133495
98.05%
96.24%
07/03/2015
132178
129643
134658
98.16%
96.28%
07/04/2015
114395
112109
116562
98.14%
96.18%
07/05/2015
111967
109974
114304
97.96%
96.21%
07/06/2015
136538
133954
139176
98.10%
96.25%
修改前平均
512683
502839
522971
98.03%
96.15%
修改后平均
495078
485680
504700
98.09%
96.23%
指标提升
0.06%
0.08%
从修改效果来看,该参数对CSFB寻呼指标较差区域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对于CSFB寻呼指标已经较好的区域,效果不明显。
同样的,公共信令聚合级别参数设置的越大,公共信令的PDCCH聚集级别越大,PDCCH解调性能越好,但可支持调度的用户个数更少,可能增大公共控制信令CCE分配时的阻塞概率。对于多用户场景应适度使用。
(十) 无线二次寻呼优化
为了减少寻呼消息对无线信道的资源占用,当前无线侧基站对于寻呼消息的转发次数仅为一次,但是考虑到无线环境的复杂,可能存在寻呼消息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无法解析、或解析错误等情况,也可能存在终端接收后无响应或有响应但是在上行传输中丢失、强干扰导致eNB无法正确解析等多种原因导致寻呼失败,因此,无线侧增加一次寻呼重复次数会使上述问题出现概率降低。同时考虑到无线信道资源的占用情况,为防止站点负荷增高,可优先考虑农村场景下应用该方案。
案例16
长春郊县全网1523个站点,修改农村区域789个站点的寻呼重复次数从1次变为2次,修改前后,从全网CSFB寻呼成功率角度进行指标对比,有明显提升。
(十一) 寻呼信道发射功率优化
本方案操作实施时采取修改pa for PCCH的方式进行,通过调整PCCH信道功率与参考信号功率的偏移来达到调整寻呼信号在PCCH信道上功率的目的。提升该功率,可以增强寻呼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抗衰减能力,待信号到达终端后使UE更易正确解析相关信息,完成寻呼响应过程,进而提升寻呼成功率。该方案对部分超远覆盖站点有效,实际使用时要依据不同站点区别对待,并考虑是否需要同步进行上行prach初始前导发射功率增强。
案例17
长春郊县国家屯村3小区长期出现在TOP10小区中,该小区为农村孤站,站间距较大,TA主要集中在40-50,由于严重弱覆盖而带来CSFB寻呼成功率低。将paforPCCH从(-3)修改为(0),调整前后该小区寻呼失败次数有41.11%的减少,效果明显。
(十二) CSFB时延优化研究
CSFB全程呼叫时延涉及多个网元,下图为主叫呼叫信令流程:T1分为LTE回落和GSM回落、T2分为GSM鉴权加密和TCH指配及振铃。
除常规优化之外,进一步开展2G鉴权不携带AUTN信元、关闭CHECK_IMEI、开启扩展BCCH、关闭3G Class Mark功能、开启TCH立即指配等研究,详情如下:
案例18
2G鉴权不携带AUTN信元、关闭CHECK_IMEI
为了缩短呼叫时延,提升用户感知,5月份长春城区MSC CCGS13修改了两个时延参数:1、使2G鉴权请求不携带AUTN信元(当鉴权携带AUTN信元时,BSC会分帧向手机转发鉴权请求消息,引入了额外时延235ms),缩短呼叫时延;2、关闭 CHECK_IMEI功能,缩短呼叫时延。
参数调整前后指标对比:
1、通过21网格4月份与5月份的ATU拉网测试进行对比:4月份参数未调整前的呼叫时延:10.26秒,5月份参数调整后的呼叫时延:9.93秒,比调整前缩短0.33S。
参数调整前后
格名称
平均呼叫建立时延(s)
调整后效果
参数修改前(4月份)
网格21
10.26
比调整前缩短0.33S
参数修改后(5月份)
网格21
9.93
2、通过20网格4月份与5月份的ATU拉网测试进行对比:4月份参数未调整前的呼叫时延:10.44秒,5月份参数调整后的呼叫时延:10.11秒,比调整前缩短0.33S。
参数调整前后
格名称
平均呼叫建立时延(s)
调整后效果
参数修改前(4月份)
网格20
10.44
比调整前缩短0.33S
参数修改后(5月份)
网格20
10.11
参数试点效果较明显,6月初核心网完成省内推广。
案例19
开启扩展BC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