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雎》课后作业设计
东安县花桥学校 邓超 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师
一、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收录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 篇,当时称为 ,也称 ,到了汉代被尊为 家经典,才定为《诗经》。它分为“ ”、“ ”、“ ”三个部分。“风”又叫“ ”,是各地的歌谣,和屈原《 》里的《 》并称为“风骚”。《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 。
二、朗读课文,完成以下的注音或写字题。
1、雎鸠( )一种水鸟。
2、( )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3、好逑( ):配偶。
4、荇莱( ):一种可食的水草。
5、( )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6、( )mào:挑选。
三、自主探究:
1、诵读这首诗,说说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知识点巩固: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关雎》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五、名句默写
1、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 。 , 。
2、默写这首诗。
- 2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