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 爷爷和小树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热”7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偏旁“灬 、刂、冫、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好是有感情的)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10个生字、词语,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初识“自然段”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设疑导入
1.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听个温馨的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就在这儿呢。(出示爷爷和小树的图片)故事的题目就是
《爷爷和小树》。(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以后,你想了解什么?——爷爷和小树什么关系。——爷爷和小树发生了什么故事······是啊,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想知道吗?那就赶紧自己读课文吧!注意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把拼音读准了。
二、 学习生字词
1. 自读课文,一句一句“认”生字。
我家门口有一颗小树。
看到这一句,谁想读?
好的,我们把生字宝宝请出来。谁认识他? 颗 (一颗) 先读生字再读生词,读对了咱们就跟着读一遍。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谁想读这两句?好,老师请这组同学读。 嗯,我们来请出一组生字朋友。 换另外一组读。读对了跟读。
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谁想读四五句啊?小组读。 咱们还请出一组生字朋友。请另外一组读。
全班齐读。
2.小组卡片检测。
这些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那我要考验你们了,有没有信心啊?这些卡片上的生字宝宝都是去掉拼音帽子的。四人一组,一人拿卡片,其他三人读。互相检测一下。(将卡片发下去)相机纠音“暖和”huo伞 平舌音 爷 整体认读音节 穿 翘舌音
2. 认字游戏“摘果子”
大家都认识了是吗?那如果我把生字宝宝从词里单独请出来,你还认识吗?那我们就来一个认字游戏“摘果子”吧!
老师家乡的苹果长熟了,看,树上都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呢!谁想得到它?推荐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
找一组同学轮流读苹果上的字,两个人抢果子。谁抢到了就归谁。
啊,你得到了这么多果子,老师可羡慕了,同学们也羡慕极了。 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好,你想给谁,就让谁读这个果子,读对了再送给他好吗?
三、研读文本
过渡:小朋友们表现真棒,看来生字真是都认识了。那小朋友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前面的二三四课有什么不一样吗?看到前面的二三四课。
——前面的课文都是一句一句的,我们今天学的课文都是一段一段的。这篇课文里第一次出现了“自然段”。板书。跟读。
那到底什么是自然段呢?我们边读边学。
1. 学习自然段
谁来读第一段?(出示句子)
他读的这句话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像老师这样,在这段前面写上一个“1”字。
谁接着读课文啊? 请一大组读。他们读的就是第二自然段。写上一个“2”字。
你们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啊?3个,在第三段前面写上一个3. 那咱们读的时候怎么发现这是一个自然段的呢?你怎么发现的?
开头的时候空了两个格。每个自然段都是另起了一行。(再找例子,说明另起一行)
3. 学习第一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手指点读,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
质疑:读了这段,你明白了什么?——在什么地方:我家门口,我家门口有什么?一颗小树。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想读的一起读
那谁来读第二自然段啊?那想读的同学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句
谁想读这里面的第一句?
(3)暖和的衣裳。出示图片。
小树的衣裳是什么样子的?谁上来指一指。
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做的?——稻草。
那在这个地方,你有没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要给小树穿上衣裳呢?(找人解答,引出冬天到了)
(4)创设情境感知
是啊,冬天到了,(出示下雪刮风图片) 天空下起了鹅毛大的白雪,从北方吹来了一股股凛冽的寒风。“我”和爷爷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小树在寒风中,在雪花里那感觉怎么样呢?——冷。 同学们,你们冷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啊?会说什么话啊? 那小朋友能不能读这一句话啊,读出冬天很冷很冷,爷爷给小树穿上衣服以后,小树很暖和很暖和的感觉?
(5)有感情朗读
学生试读 (暖和吗?)
师范读 ,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强调了哪些词语才读出冷、暖和的感觉。 (强调读 暖和 冬天)
再试读。
齐读。
(6)那穿上衣服以后,小树不冷了,自己读读第二句。我们应该重点读哪个词呢?——不冷。 自己读读“小树不冷了”。 那小树想对爷爷说什么呢?——谢谢~~~······
(7)再齐读第二段 有感情。
(8)板书
同学们读得太动听了,这个自然段写的是冬天。爷爷为小树干了什么呢?
爱护
爷爷————————————————→小树
那我们可以说爷爷什么小树?用个什么词儿?
4. 学习第三段
(1) 自读第三段
那夏天到了,小树又为爷爷做了什么呢?自己读第三段。
(2) 交流答案
把你想到的告诉同桌。谁想告诉大家?——夏天小树为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
(3) 演示撑伞,理解绿色的小伞。
老师这儿有一把伞,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撑伞的。 和图片上的树对照着看看,什么像什么?
伞面像树叶
伞柄像树枝
伞杆像树干。
那我们知道夏天的小树长得都绿绿的油油的,整个小树都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现在同学们都是一颗颗小树,请你站起来撑开你的小伞,怎么撑开啊? 能不能再读这一段呢?自己读读。
(4) 想一想这一段要怎么才能读出感情来?
读出夏天的热,爷爷不热了。强调不热。
(5) 四人自由读。四人试读。
(6) 夏天来了,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事? ——夏天到了,小树用叶子给爷爷遮太阳。(板书完整)那这边是小树对爷爷的~~~帮助。
爱护
爷爷————————————————→小树
帮助
(6)自由读。有感情的读。
想不想有感情的读整篇课文? 大声读吧。
(7) 表演读。 (可换成背诵读等。)
找三名同学,戴上头饰。一名演我,一名演小树,一名演爷爷。 想想我、爷爷、小树的表情,表演读。
四、拓展
(1)刚刚我们讲的是冬天和夏天的故事。那春天和秋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仿照课文编故事好吗?
春天到了,爷爷给小树浇水,小树长高了;
秋天到了,小树给爷爷送来了果子,爷爷笑了。
(2)读着自己编的故事,美不美啊?这是爷爷和小树的故事,其实啊,我们人和树木,和大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呢,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大自然才能回报我们,是不是这样啊?那爱护大自然,就从我们身边的小树和花花草草做起,再也不去爬树踩草地了,好不好?
五、作业
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巩固生字,巩固生字的同时复习偏旁木字旁、日字旁、绞丝旁、穴宝盖,认识笔画竖弯和偏旁“灬 、刂、冫、人”
2、 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3、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4、 做读读说说。
可以用悠悠课堂。
教学过程:
一、 填空复习课文
(1) 上节课爷爷和小树之间亲密的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老师把《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里的一些词语抠掉了,一起把它补回来好不好?(生边读边填空)
(2) 再有感情的齐读课文,能背诵的诵读。
二、 巩固生字,学习新偏旁
(1) 小火车载来了一车生字,谁来代表我们打打招呼?你读对了名字,生字朋友就脱掉拼音帽子给你敬礼了呢!(指名读,读对了当小老师读)
(2)认识新偏旁
咦,有四位生字朋友衣服好像很特别啊!原来有几个新偏旁让我们认识啊~可适当拓展其他 带此偏旁的字
(3) 其它几个生字朋友也要来炫耀自己的偏旁了,你们还认识它们么?指名读。 师带读。
(4) 这些词语会读吗?自己读读,词语接龙读。齐读。
三、学习不、开、四、五
不,要注意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竖的交叉点上起笔
开:第三笔是竖撇
四,先外后内再封口。 认识第四笔竖弯,竖要直,转弯要圆。
五,第一笔是竖,行笔略向左斜。
五、做读读说说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暖和的衣裳。它是指?其实生活中暖和的可不仅仅是衣裳。还可以是暖和的阳光。 看看这个句子,谁能够填空呢?
············略
(2)加上暖和的这个词以后啊,我们就感觉热烘烘的,有了绿色、白色这个词以后,我们就能感觉到那种颜色,这些词语啊,真是让人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事物的样子、颜色,我们把它们叫做形容词。大家说话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这些词语,让我们说出的话更动听,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你要说的东西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