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茶马古道上传承千年的藏茶制作技艺.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89409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马古道上传承千年的藏茶制作技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茶马古道上传承千年的藏茶制作技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马古道上传承千年的藏茶制作技艺  来源:中国网四川 摘要:藏茶在青藏高原藏区人民的生活中已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四川雅安为藏茶的中心产地。唐宋时期,产自此地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南边陲运往西藏,形成初具规模的“南路边茶”。 ...    2008年,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雅安藏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藏茶在青藏高原藏区人民的生活中已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四川雅安为藏茶的中心产地。唐宋时期,产自此地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南边陲运往西藏,形成初具规模的“南路边茶”。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是藏族同胞对雅安藏茶的深切体悟。雅安藏茶,是载入史册的千年古茶。自唐以来,在长达1300余年间,雅安所生产的藏茶成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上谕中指出:“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低朵甘、乌思入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说明了藏茶的重要性。作为最具特色的藏文化饮品,是养育藏民族的民生之茶,是世界上工序最复杂的茶,是孕育自雨城雅安的茶,拥有极其包容的口感,含有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30多种矿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   雅安藏茶素有“黑茶鼻祖”之称,其传统制作技艺极为复杂,历经制茶工匠世代口授心传以及近代才有的文字记载而传承至今。2008年,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雅安藏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据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掌门人、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朝贵介绍,雅安藏茶历史悠久,依照古法制茶,技艺精湛。“现在,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上,始终坚持32道传统工序,每一步都匠心独具,以近乎偏执的态度来生产藏茶,炼就藏茶完美品质。”   据了解,2011年四川雅安市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是四川省市州第一个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单位。目前全市8个县区已有7个县区成立了县级非遗保护中心,形成了全市非遗保护体系。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在技艺不段创新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培育一代代技艺传承人,只要后继有人,且队伍不断壮大,就能够让雅安藏茶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川雅安友谊茶叶有限公司甘玉祥讲到,雅安藏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归根到底,是靠人完成的,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是一种“活态”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