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验操作工作单
项目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位图描绘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小组
日期
一、目的
1. 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原理说明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改变。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电位图是一种平面坐标一、四两象限内的折线图。其纵坐标为电位值,横坐标为各被测点。要制作某一电路的电位图,先以一定的顺序对电路中各被测点编号。以图6-1的电路为例,如图中的A~F, 并在坐标横轴上按顺序,均匀间隔标上A、B、C、D、E、F、A。再根据测得的各点电位值,在各点所在的垂直线上描点。用直线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电位点,即得该电路的电位图。
在电位图中,任意两个被测点的纵坐标值之差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使用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0~30V
二路
屏上
2
万 用 表
1
自备
3
直流电压表
0~300V
1
屏上
4
电位、电压测定实验电路板
1
HE-12
四、操作内容
利用HE-12实验箱上的“基尔霍夫定
律/叠加原理”线路,按图6-1接线。
图6-1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
令 U1=6V,U2=12V。(先调准输出电压
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6-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
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
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BC、UCD、UDE、UEF及UFA,数据列于表中。 图6 —1
3.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电 位
参考点
φ与U
φA
φB
φC
φD
φE
φF
UAB
UBC
UCD
UDE
UEF
UFA
A
计算值
—
—
—
—
—
—
测量值
相对误差
—
—
—
—
—
—
D
计算值
—
—
—
—
—
—
测量值
相对误差
—
—
—
—
—
—
注:1.“计算值”一栏,UAB=φA-φB,UBC=φB-φC,以此类推。
2. 相对误差=100 (%)
五、注意事项
1.本实验线路板系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中不使用电流插头和插座。HE-12上的K3应拨向330Ω侧,三个故障按键均不得按下。
2. 测量电位时,用指针式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向偏转或数显表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为正(即高于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或数显表显示负值,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然后读出数值,此时在电位值之前应加一负号(表明该点电位低于参考点电位)。数显表也可不调换表棒,直接读出负值。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分别A、D为参考点),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原理。
4. 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不必测量,只要文字回答)
七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与要求
考核办法
扣分
备注
小组长
指导教师
(1)纪律性(10分)
纪律和考勤制度。
a. 在实训时间追逐、打闹、喧哗、打盹睡、干私活(如阅读其他的书刊、听音乐、室内接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等): -5
b. 迟到: -5
c. 早退:-5
d. 旷课:不及格
(2)安全性(10分)
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
a. 穿拖鞋和妨碍安全的服饰:-5
b. 吸烟、吃食物等:-5
c.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0
d. 安全事故: 不及格
(3)态度与团队合作(10分)
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强。
a. 态度不端正,自觉性、积极性不高:-5
b. 我行我素,不服从组长:-5
c. 缺乏团队精神:-5
(4)卫生(10分)
现场整洁。
a. 随意堆放仪器、工具等,工位脏乱差: -5
b. 随地涂痰,乱丢废物: -5
c. 结束前未认真进行整顿、整理、清洁:、清扫:-10
得分
(40-Σ小组长扣分)30%:
(40-Σ教师扣分)70%:
(5)应知应会(60分)
(仅由教师评价)
a. 实训前无预习,准备不充分:-5
b. 没有正确掌握仪器操作:-5
c. 没有完成项目:-10
d. 回答教师提问:
优:-0、良:-10、中:-12、及格:-15、不及格:-20
e. 撰写报告:
优:-0、良:-10、中:-12、及格:-15、不及格:-20
——
应知应会得分
——
60-应知应会扣分
总评
小组长得分+指导教师得分+应知应会得分:
小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
扣分累计不超过本项的总分(其中“旷课”、 “安全事故”为一票否决)
得分:a.小组长: (40-Σ小组长扣分)30%; B.指导教师:(40-Σ指导教师扣分)70%
总评=小组长得分+指导教师得分+应知应会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