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答: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是使群体某一部分个体能产生较多的后代,另一部分个体不产生或少产生后代,前者在以后的世代中出现的几率会越来越多;而后者随着世代的进展出现的几率却越来越少,乃至消失。
2、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群体遗传组成及其大小。2、性状的遗传特点。3、基因与环境互作
4、选择的标准和鉴定的准确性:①根据育种目标,确定选择的性状及其标准,作为选择的依据;②育种工作者具有敏锐的鉴别力,才能准确地识别优劣选出符合的类型。
5、遗传参数在选择中的应用。
①遗传力;②遗传相关;③遗传进度;④相关遗传进度;⑤选择指数。
3、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1、选择的遗传原理:①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变异。育种的基本程序:创造变异,稳定变异和选出具有优良变异的类型培育成新品种。②选择改变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选种程序:一般要设置原始材料圃、株系圃、品比预备试验圃(鉴定圃)、品种比较试验圃、生产试验与品种区域试验,抗性试验圃和栽培试验圃等圃地。
4 引种的意义?
1、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引种所需的时间短,见效快,投入的人力物力少,因而是最为迅速而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一种有效方法。
2、现今世界各地栽培的植物,最初都是从野生状态经过驯化而成为栽培植物的,并通过相互引种,不断地加以选择、改进而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
①我国的很多药用植物是从国外引进的。
②国内开展南药北种、北药南移的引种工作,不仅扩大了药用植物的栽培区域,还解决了过去一些药材必须依靠外地的局面。
③由于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一些药用植物以近枯竭,为此全国开展了野生变家植的引种工作。
5 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答:1、植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适应能力);②生态环境条件对植物的制约
2、反应规范。植物具有适应一定环境变化的能力,同一基因型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范围称作反应规范。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应性范围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间也存在适应性广窄的较大差异,因而在引种中就有不同的表现。
3、潜在基因。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
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6 引种成功的标准?
①与原产地比较,不需特殊的保护能露地越冬或越夏,没有严重的病虫危害,生长良好;
②没有降低原有的药效成分、含量及医疗效果;
③能够用常规的、可行的繁殖方法(有性或无性)进行正常的繁殖。
④引种后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 有性杂交育种的意义?
答:1、杂交育种是重要的传统育种方式。
①杂交后基因重组,产生各种变异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②基因重组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从而可以选育优良性状比亲本更多的品种。
③杂交可改善基因间的互作,产生新的性状。
④杂交育种比选择育种更具创造性和预见性。
2、杂交育种是创造新品种、新类型的重要手段。杂交育种方法简便,效果好,投资少,适合于绝大部分植物。
8 有性杂交技术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的要点。
一、调节植物开花期
1、分期播种;2、光照处理;3、春化处理;4、花序摘心或去侧芽
5、利用生物激素调节花期;6、利用高、低温处理
二、杂交用花的选定。选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植株作母株。同一植株上不同部位的花朵,其结实率有很大差异,所以要选健壮的、容易结实的花枝和花蕾。
三、控制授粉
1、去雄,除去母本花药或杀死其花粉,而雄蕊不受伤害,雌雄蕊未成熟时进行。
2、隔离,防止外来花粉的污染,父本和母本都需隔离。
3、授粉,柱头分泌粘液发亮时进行,授粉须在柱头有效期的盛花期进行。
四、花粉采集、储运和生活力检验
1、花粉的贮藏:花粉阴干,分装于小瓶于阴凉、黑暗条件下保存。
2、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①直接授粉;②形态鉴定法 ③染色法;④花粉发芽试验
五、授粉后的管理
1、除套袋:柱头枯萎后进行
2、加强管理:①可喷施生长素防止落花、落果; ②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③对一些无限花序,要继续摘除非杂交花序和花,以促进杂交果发育。
3、杂交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①尽量延迟采收期,写明编号和收获日期,然后分别脱粒、晒干和妥善保管。
②杂种应按不同种子特性保存。
9 亲本选择的原则?
答:①要掌握大量的原始材料,并研究其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
②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作亲本,以利优良性状互补
③选用生态型差异大的材料作亲本,以丰富杂种的遗传基础
④选用药效成分(有效成分)相近的材料作亲本,以保持或提高有效成分。
⑤选用地方优良品种作亲本之一,以提高杂种适应性。如:
⑥选用遗传力强,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以提高基因的累加效应。
10 亲本选配的原则?
①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尽可能互补。
②亲本之一应是当地的推广品种,而又综合性状好。
③两亲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
④注意亲本性状的相关性,目标性状的遗传力要。
⑤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11 回交亲本的选配应注意哪些方面?
①轮回亲本的综合性状优良,第一代作母本。轮回亲本要求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有丰产潜力。应选用在当地栽培时间长,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
②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突出,并且目标性状要有很强的遗传力,同时最好
是由一二对主基因控制。供体亲本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它必须具备轮回亲本所缺少的非常突出那一、二个优良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能有一、两个,最好是显性的,以利于回交后代的选择。尽可能没有严重缺点。
1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克服途径。
答: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指远缘杂交常出现花粉不萌发、花粉管不能伸入柱头、花粉管生长缓慢或破裂、花粉管不能达到子房、雌雄配子不能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胚不发育,幼苗死亡等现象。
克服途径:
1、适当选择、选配亲本。①以栽培种为母本;②以染色体数目多的物种作母本;③以品种间杂种为母本;④广泛测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
2、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① 混合授粉 ② 重复授粉 ③ 射线处理 ④ 提前或延迟授粉
3、染色体加倍法,可提高杂交结实率。4、生理接近法。5、柱头移植和花柱短截法。
6、化学药剂的应用。7、试管受精。8、应用温室或保护地改善授粉条件。
13 远缘杂种的不育性及克服途径?
答:远缘杂种受精卵不能发育成健全种子;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长成正常植株 ;不能形成正常的雌雄器官;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无法繁衍后代。
克服途径:
①利用化学药剂处理杂种合子,促进幼胚发育。②幼胚离体培养。
③杂种的染色体加倍。 ④回交法。 ⑤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⑥其他方法,如嫁接,特殊基因利用,广泛测交,选择合适亲本等。
14 优势育种与常规育种杂交育种相比有何不同?
①遗传理论上:常规杂交:利用加性效应+部分上位效应
优势育种:利用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
②育种程序上:常规杂交:先杂后纯(杂交——自交分离选择)
优势育种:先纯后杂(自交系——杂交种品种)
③种子生产上:常规杂交:简单,直接在生产田、种子田收种
优势育种: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生产用种地
优点:杂种优势明显,一致性强;育种者的权益易保护
15 怎样进行优良自交系的选育?
1)原始材料:
2)自交系选育方法—系谱法
①人工套袋自交技术。
②对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选择是重要的和多方面的。
3)亲本系(自交系)的改良。为了提高优系的利用价值,有必要对有个别缺点的优系进行改良,即在保持优系全部或绝大部分优良性状和高配合力特性的前提下,改良它的不良性状,以便更有效地利用。
16 优良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 ①基因型纯合,表现型整齐一致。②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③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④具有优良的繁殖与制种性状。
17 利用杂种优势必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①强优势的杂交组合。②有纯度高的优良亲本。
③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
18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哪些?
答:①人工去雄制种。②化学去雄制种 。③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
④利用单性株制种(1、利用雌性系 2、利用雌株系 )
⑤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⑥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19 有应用价值的不育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 1、不育系的四点基本要求:
第一: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度和不育率达100%,自交不结实;
第二:不育性能够稳定遗传,不因环境变化和多代回交而改变;
第三:群体的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与它的保持系相似;
第四:雌性器官发育正常,能接受可育花粉而正常结实。
2、优良不育系还应具有:①配合力好,具有高产潜力,优良性状多,不良性状少;
②恢保面广,可恢复性好;
③具有良好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异交率高;
④品质好,能配出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均高的杂种品种;
⑤抗性好,在抗逆性和抗病性均有较好表现;
⑥细胞质不具严重弊病。
20 辐射育种的特点?
答:①突变率高,变异谱广 ;②辐射常产生点突变。
③育种程序简单,变异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④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改变植物的授粉、受精习性
⑤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以掌握,有利突变频率较低
21 影响辐射诱变的因素有哪些?
答: ①遗传因素:不同的科、属、种及品种,敏感性有差异。
②不同的器官组织和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③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及生理状态 ;④外界环境条件
22 诱变后代鉴定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植物损伤鉴定:致死效应;生产势下降;活力指数下降。
②细胞学效应鉴定:染色体观察。③突变体性状鉴定:统计分析。
23 化学诱变的特点。
答:①化学诱变较为经济方便;②化学诱变剂有专一性
③诱变机制及突变谱与辐射诱变不同;④学诱变剂通常有剧毒。
24、影响化学诱变效应的因素?
①不同的植物结构不同,如种皮厚薄、大小等,对诱变剂的敏感性亦有差异。
②种子成分不同,特别是药用植物,由于含有各种不同的药效成分,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化学诱变剂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诱变作用或阻止诱变剂的吸收。
③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同一植物不同品种对诱变剂的浓度要求均有差异。
④植物体本身所处的生理状态的差别,也会带来诱变效果的不同。
25、人工诱导多倍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①物理方法:温度剧变、机械损伤、射线处理、高速离心等。
②化学方法:秋水仙素、富民隆、笑气、一些除草剂等
③生物方法:杂交、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等。
26、多倍体的特征有哪些?
①细胞与形态的巨大性。叶片变宽增厚、茎粗壮;花、果实、种子增大;气孔与花粉增大等。
②生理特征与新陈代谢产物的变化。叶色浓绿,花色鲜艳;生长缓慢,发育延迟;呼吸和蒸腾作用减弱,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
③育性变化。同源多倍体表现很大程度的不育性;异源多倍体具有高度可育性。
④生长发育与抗逆性的变化。多倍体在所有的生长发育阶段上都表现缓慢,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病性、耐寒性及耐湿性等均比二倍体强。
27、多倍体鉴定主要采用哪些方法?
①直接鉴定。染色体计数: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芽等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
②间接鉴定:根据植株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细胞学特性、育性等进行判断。
③流式细胞术:利用流式细胞光度仪测定单个细胞的 DNA 含量,再根据 DNA 含量比较推断出细胞的倍性。
28、简述芽变细胞学基础的梢端分生组织的组织发生层学说。
答:梢端:位于茎和枝条的顶端,包括生长点及幼叶原基的一个区域,是新梢的生长起始部位。
各组织发生层的特性:L I 层:垂周分裂,衍生表皮、茸毛、皮刺、果皮。
LⅡ层:垂周分裂+平周分裂,衍生皮层的外层、孢原组织、果肉。
LⅢ层:垂周分裂+平周分裂,衍生皮层的中内层及中柱、输导组织和髓心组织、不定芽、根。
29、良种繁育的任务包括哪些方面?防止品种退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任务:①迅速繁殖新品种种苗,进行品种更换。
②保证品种纯度和种性,定期品种更新。
措施:①严防机械混杂;②防止生物学混杂;③加强人工选择、施行科学留种
④建立完整的良种繁育制度
30、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③自然突变和品种遗传性变异
④长期的无性繁殖和近亲繁殖;⑤不科学的留种;⑥病毒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