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流媒体服务器
安 装 使 用 手 册
*本使用手册适用MPEG4系列CIF 4路/8路/16路、 D1 4路/8/16路流媒体服务器*
* 本使用手册所有操作说明均以JIAFAKEJI 流媒体体服务器JF-E16产品为例*
目 录
目 录 1
第1章 媒体服务器安装与连接 3
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
1.2 安装过程 3
1.2.1 安装硬盘 3
1.2.2 关于刻录机 3
1.2.3 鼠标 4
1.2.4 外接VGA显示器或监视器 4
1.2.5 外部电源的连接 4
1.2.6 在机柜中安装流媒体服务器 4
1.3 音视频输入输出连接 4
1.3.1 视频输入的连接 4
1.3.2 音频信号的输入 5
1.3.3 视频输出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5
1.3.4 音频输出 6
1.4 报警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 6
1.4.1 报警输入端口说明: 7
1.4.2 报警输出端口说明: 8
1.4.3 报警输出端继电器参数 8
1.4.4 云台与流媒体服务器的连接方法 9
1.4.5 网络连接 9
第2章 操作指南 9
2.1 前面板介绍 9
2.2 前面板操作功能表 9
2.3 鼠标操作 11
2.4 后面板介绍 12
第3章 系统操作 12
3.1 开机与关机 12
3.1.1 开机 12
3.1.2 进入系统菜单 13
3.1.3 关机 13
3.1.4 断电恢复 13
3.1.5 更换流媒体服务器钮扣电池 13
3.2 注册中心网络设置 13
3.3 录像操作 16
3.3.1 如何进行录像 16
3.3.2 如何设置定时录像 17
3.3.3 如何进行动态检测录像 19
3.3.4 如何进行报警联动录像及报警布防 23
3.4 录像功能操作 27
3.4.1 如何实现录像回放操作,包括快速检索回放和列表检索回放 27
3.4.2 查看录像回放时如何实现文件备份 28
3.4.3 日历功能 28
3.4.4 如何实现录像回放的快进及慢放操作 28
3.4.5 如何实现录像快进、快退、逐帧播放功能(飞梭键配合的录像操作特殊功能) 28
3.4.6 如何实现录像倒放及单帧回放 29
3.5 录像文件的备份操作 29
3.5.1 设备检测 30
3.5.2 备份操作 30
3.6 云镜控制操作及图像颜色控制 32
第4章 菜单高级操作指南 35
4.1 菜单系统结构图 35
4.2 菜单选项一览 36
4.3 主菜单操作 37
4.3.1 文件回放 37
4.3.2 系统信息 37
4.3.3 系统设置 40
4.3.4 高级选项 46
4.3.5 文件备份 52
4.3.6 关闭系统 52
第5章 技术指标及主要功能 53
5.1 技术指标 53
5.1.1 CIF产品技术参数 53
5.1.2 D1产品技术参数 56
第6章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8
第1章 媒体服务器安装与连接
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当运输公司将您所需的流媒体服务器送到您手中时,首先请检查它的外观有无明显的损坏,然后打开包装箱,按配件清单检查配件是否齐全,保管好保修卡,除去流媒体服务器的保护膜。
除了检查流媒体服务器是否有明显的损伤痕迹外,请打开机壳检查前面板数据线、电源线、风扇电源和主板的连接是否松动或脱落。
1.2 安装过程
安装前,请注意流媒体服务器的外壳接地问题。
1.2.1 安装硬盘
出厂时, 流媒体服务器没有安装硬盘,如果你需要进行本地存储请加装硬盘, 推荐使用7200转、160G~500G大小的硬盘。机箱内最多可安装8个硬盘,建议使用我公司推荐的硬盘型号。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为:总硬盘容量(M)=通道数×需求时间(小时)×每小时占用硬盘空间(M/小时)。
你可以根据上面公式估算你所需的硬盘个数,请按下列步骤安装硬盘,需要注意的是当安装硬盘数少于等于4时可不用拆卸硬盘托架直接安装在上硬盘托架。同PC机硬盘安装相同,硬盘接口为SATA接口。
硬盘安装步骤
1拆卸主机上盖的固定螺丝
2把硬盘对准硬盘支架的四个孔放置
3用四个螺丝将硬盘固定
4解开硬盘录像机内部的硬盘电源线
5用专配数据线连接硬盘和底板的SATA接口
6插上硬盘电源线,最后合上机箱盖,予以固定
1.2.2 关于刻录机
如需安装内置刻录光驱请按下列步骤安装, 经过测试的光驱品牌详见公司网站公布或向技术支持部索取。
1拆下前面板刻录光驱档板
2连接好数据线及电源线
1.2.3 鼠标
用户可用鼠标进行菜单功能操作,将USB接口鼠标插入机器面板的USB接口即可
1.2.4 外接VGA显示器或监视器
本机型支持标准VGA显示器和通用监视器,将显示器或监视器连接线插入机器后面板接口即可
1.2.5 外部电源的连接
在连接电源线时请确认,电源要求为220V±10% /50Hz。
确定供电的输入电压与设备电源的拔位开关是否对应,确认与电源线接好后,再打开电源开关;建议您提供电压值稳定,波纹干扰较小的电源输入(参照国标),这将有利于流媒体服务器的稳定工作和硬盘使用寿命的延长,对外部设备比如摄像机的工作也会有极大的好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UPS电源将是最好的选择。
1.2.6 在机柜中安装流媒体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为标准的2U机箱。要求机柜能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适宜的湿度条件;避免流媒体服务器在高温、高湿、重尘的条件下工作。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应用干燥的软刷清除风口、风扇等处积聚的灰尘。
1.3 音视频输入输出连接
1.3.1 视频输入的连接
流媒体服务器的视频输入口为BNC头,输入信号要求为:PAL/NTSC BNC(1.0VP-P , 75Ω)。
视频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有较高的信噪比、低畸变、低干扰;图像要求清晰、无形变、色彩真实自然、亮度合适。
保证摄像机信号的稳定可靠:
摄像机安装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避免逆光、低光照环境,或者采用效果良好的逆光补偿摄像机、低照度摄像机。
摄像机电源应和流媒体服务器共地,并且稳定可靠,以保证摄像机的正常工作。
保证传输线路的稳定可靠:
采用高质量、屏蔽好的视频同轴线,并依据传输距离的远近选择合适型号。如果距离过远,应依据具体情况,采
用双绞线传输、添加视频补偿设备、光纤传输等方式以保证信号质量。
视频信号线应避开有强电磁干扰的其他设备和线路,特别应避免高压电流的串入。
保证接线头的接触良好:
信号线和屏蔽线都应牢固、良好地连接,避免虚焊、搭焊,避免氧化。
1.3.2 音频信号的输入
音频输入口使用BNC口连接;矩阵、环通都使用BNC口连接;支持语音对讲,使用BNC口连接。
音频输入阻抗较高,因此拾音器必须采用有源拾音器。
音频传输与视频输入类似,要求线路尽量避免干扰,避免虚焊、接触不良,并且特别注意防止高压电流的串入。
1.3.3 视频输出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视频输出分为BNC(PAL/NTSC BNC(1.0VP-P ,75Ω)输出、VGA输出和HDMI输出,支持三种输出同时使用。
在选择使用计算机用显示器替代监视器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 不宜长时间保持开机状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经常性的消磁,利于保持显示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3、 远离强电磁干扰设备。
使用电视机作为视频输出设备是一种不可靠的替代方式。它同样要求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和严格控制电源、相邻设备所带来的干扰。劣质电视机的漏电隐患则可能导致其他设备的损毁。
1.3.4 音频输出
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信号参数一般大于200mv 1KΩ(BNC),可以直接外接低阻抗值耳机、有源音箱或者通过功放驱动其他声音输出设备。在外接音箱和拾音器无法实现空间隔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输出啸叫现象。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1、 采用定向性较好的拾音器;
2、 调节音箱音量,使之低于产生啸叫的域值;
3、 使用环境的装修多使用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改善声学环境;
4、 调整拾音器和音箱的布局,也能减少啸叫情况的发生。
1.4 报警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
在进行设备连接前,请注意以下情况:
1、报警输入
A. 报警输入为接地报警输入。
B. 报警输入要求为地的电压信号。
C. 当报警设备需接入两台硬盘录像机或需同时接入硬盘录像机与其它设备时,需用继电器隔离分开。
2、报警输出
硬盘录像机的报警输出不能连接大功率负载(不超过1A),在构成输出回路时应防止电流过大导致继电器的损毁。使用大功率负载需要用接触器隔离。
3、云台解码器连接
A. 必须做好云台解码器与硬盘录像机的共地,否则可能存在的共模电压将导致无法控制云台。建议使用屏蔽双绞线,其屏蔽层用于共地连接。
B. 防止高电压的串入,合理布线,做好防雷措施。
C. 需在远端并入120欧姆电阻减小反射,保证信号质量。
D. 硬盘录像机的485的AB线不能与其他485输出设备并接。
E. 解码器AB线之间电压要求小于5V。
4、前端设备注意接地
接地不良可能会导致芯片烧坏
5、 报警输入的类型不限
可以是常开型也可以是常闭型。
产品使用接地报警(当报警回路与地导通时报警)
报警输入输出描述:
a) 图上从左到右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对应报警输入ALARM1~ALARM16,报警输入为低电平有效;
b) 图上16路报警输入再往右所示NO1 C1,NO2 C2,NO3 C3,NO4 C4为四组常开联动输出(开关量),NO5 C5 NC5为一组常开、常闭联动输出(开关量);
c) CTRL 12V为控制电源输出,报警解除需要关闭电源的设备;
d) +12V为外部电源输入,需要外部设备提供+12V电源,要求外接1A以下的报警设备电源;
e) “”:地线;
f) A、B为控制485设备的A,B线,用于接控制解码器等录像机控制设备。如果云台解码器数量较多,请在A,B线并入120Ω的电阻。
1.4.1 报警输入端口说明:
·报警输入类型不限,可以是常开型也可以是常闭型;
·报警探测器的地端(GND)与com端并联(报警探测器应由外部电源供电);
·报警探测器的接地端与硬盘录像机接地端并接;
·报警探测器的NC端接到DVR报警输入端(ALARM);
·如果需要对已经触发的报警远程复位时,需由硬盘录像机的可控 12V对报警探测器供电,如烟感探测器;
·当用外部电源对报警设备供电时需与硬盘录像机共地。
常闭报警输入示意图
1.4.2 报警输出端口说明:
·6路开关量报警输出(常开触点),外部报警设备需有电源供电;
·为避免过载而损坏主机,连接时请参阅继电器相关参数,相关的继电器参数见附表;
·可控+12V说明:可用作某些设备,如:复位烟感报警探测器的电源;
RS485的A、B线说明:用于云台解码器的A、B线的连接;
1.4.3 报警输出端继电器参数
型号:JRC-27F
触点材料
银
额定值
(电阻负载)
额定开关容量
30VDC 2A, 125VAC 1A
最大开关功率
125VA 160W
最大开关电压
250VAC, 220VDC
最大开关电流
1A
绝缘
同极性触点间
1000VAC 1分钟
不同极性触点间
1000VAC 1分钟
触点与线圈之间
1000VAC 1分钟
浪涌电压
同极性触点间
1500VAC (10×160us)
开通时间
3ms max
关断时间
3ms max
寿命
机械
50×106 MIN(3Hz)
电气
200×103 MIN (0.5Hz)
工作环境温度
-40~+70℃
1.4.4 云台与流媒体服务器的连接方法
1、将球机的485线接到DVR的485口;
2、将球机的视频线接DVR的视频输入;
3、再让球机通电。
具体的详细操作见第三章软件操作指南中的云台设置。
1.4.5 网络连接
流媒体服务器提供了标准的RJ45接口,可以方便的连入局域网或者广域网。在进行网络连接时应保证足够的带宽。例如在组建局域网的过程中,请采用交换机而不推荐使用集线器,避免过长的布线距离等。在连接入广域网时则请选择合适的宽带接入方式。
网线做法请严格按照标准制作(568B标准)。
第2章 操作指南
2.1 前面板介绍
按键形状都有相对应的位置 ,具体按键说明可参考前面板操作功能表
2.2 前面板操作功能表
键名
标识
功能
电源开关
按此键将执行开机、关机操作
数字键区
0-9等数字
数字输入
通道切换
10+键
-/--
切换10以上的通道时按下此键,再按个位数字键
切换键(shift)
£
在预览界面,按住该键3秒钟,进行TV/VGA切换
文本框被选中时,连续按该键进行数字、英文大小写、符号、中文(可扩展)切换(在用户输入状态下,可完成数字键、字符键和其他功能键的切换)
开启或暂停轮巡
慢放键
录像文件回放时,多种慢放速度及正常回放
快进键
8
录像文件回放时,多种快进速度及正常回放
倒放/暂停键
;t
正向回放或回放暂停时按该键倒向回放
倒向回放时按该键暂停回放
播放/暂停键
;
倒向回放或回放暂停时按该键正向回放
正向回放时按该键暂停回放
暂停时恢复回放
在实时监视状态时,按该键直接进入录像查询菜单
播放上一段键
│|
录像文件回放时,播放当前播放录像的上一段录像
播放下一段键
│
录像文件回放时,播放当前回放录像的下一段录像
上、下方向键
p、q
对当前激活的控件切换,可向上或向下移动跳跃
更改设置,增减数字
辅助功能(如对云台菜单进行控制切换)
左、右方向键
t、u
对当前激活的控件切换,可向左或向右移动跳跃
录像回放时按键控制回放控制条进度
取消键
Esc
退到上一级菜单,或功能菜单键时取消操作(关闭顶层页面或控件)
录像回放状态时,恢复到实时监控状态
确认键
Enter
操作确认
跳到默认按钮
进入菜单
功能辅助键
Fn
单画面监控状态时,按键显示辅助功能:云台控制和图像颜色
进入云台控制菜单后按键切换云台控制菜单
动态检测区域设置时,按Fn键与方向键配合完成设置
退格功能:数字控件和文本控件可以删除光标前的字符(清空功能:长按Fn键(1.5秒)清空编辑框所有内容)
硬盘信息菜单中切换硬盘录像时间和其他信息(菜单提示)
各个菜单页面提示的特殊配合功能
录像键
Rec
手动启/停录像,在录像控制菜单中,与方向键配合使用,选择所要录像的通道
画面切换键
Mult
切换监视画面到单画面或多画面
飞梭外键
实时监视时为左右方向键功能
回放时右转为快进功能,左转为快退功能
飞梭内键
上下方向键功能,回放时为单帧回放功能(根据产品系列版本支持)
USB接口
外接USB存储设备、鼠标、刻录光驱、等
通道指示灯
1-16
显示灯亮意为正在录像状态
遥控指示灯
Act
遥控指示灯
状态指示灯
Status
前面板中有Fn指示灯时,该指示灯不起作用
电源指示灯
PWR
电源指示灯
通道画面提示:
1
监控通道录像时,通道画面上显示此标志
3
通道发生视频丢失时,通道画面显示此标志
2
通道发生动态检测时,通道上画面显示此标志
4
该通道处于监视锁定状态时通道画面上显示此标志
2.3 鼠标操作
*本文档以右手使用鼠标习惯为例
除前面板键操作菜单外,用户可用鼠标进行菜单功能操作。将USB接口鼠标插入机器面板的USB接口即可。
单击鼠标左键
如果用户还没有登录系统则先弹出密码输入框;实时画面监视时,单击鼠标左键进入主菜单
对某功能菜单选项图标鼠标左键单击进入该菜单内容
执行控件上指示的操作
改变复选框或动态检测块的状态
在输入框中,可选择数字输入、英文大小写输入、可扩展中文输入。直接鼠标左键点击面板上的符号即可完成值的输入;X表示清零,√表示确定输入的数值,并关闭面板
点击组合框时弹出下拉列表
双击鼠标左键
执行控件的特殊操作,例如双击录像文件列表的某一项,回放该段录像
多画面时对某通道画面双击鼠标左键使该画面全屏;
再次双击该单画面恢复到以前的多画面状态
单击鼠标右键
实时画面监视时,弹出快捷菜单:多画面模式,多画面模式与机器路数有关,如4路只显示单画面、四画面;及云台控制(使用云台控制前提是用户必须设置好云台协议否则弹出相关提示信息)、图像颜色、录像查询、手动录像、报警输出、报警输入、主菜单等快捷方式。其中云台控制和图像颜色是对光标所在的画面的通道进行设置,设置前如果是多画面模式,则会先自动切换到对应通道的单画面上
对设置菜单内容不作保存并退出当前菜单
转动滚轮
数字框设置数值时转动鼠标滚轮增减数字框的数值
切换组合框内的选项
列表框上下翻页
鼠标移动
选中当前坐标下的控件或控件的某项进行移动
鼠标拖动
框选动态检测的区域
框选区域设置区域覆盖
2.4 后面板介绍
( 接口形状及位置每种型号有所调整,请以产品实际接口为准)
1.电源开关 2.电源输入孔 3.风扇 4.环通视频输出 5.1-4路音频输入 6.视频输入 7. DB25接口 (5-16路音频输入) 8.音频输出 9.语音对讲输入 10. 语音对讲输出 11.网络接口 12.eSATA接口 13.RS-232接口 14.USB接口 15.HDMI接口 16. 视频VGA输出 17. 报警输入、报警输出、RS-485接口 18. 视频CVBS输出 19. 矩阵视频输出
以太网口的连接时请注意:当与电脑的网卡接口直接连接时,使用反线;当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与电脑连接时,使用正线。
第3章 系统操作
*开机前,确认硬盘已经装好,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无误,接着就可以启动进行配置了。
3.1 开机与关机
3.1.1 开机
用户在检查线路都接好后,按电源开关开启流媒体服务器,开机后视频输出默认为多画面输出模式,若开机启动时间在定时录像设定时间内,系统将自动启动定时录像功能,相应通道录像指示灯亮,系统正常工作。
3.1.2 进入系统菜单
正常开机后,按Enter确认键(或单击鼠标左键)弹出[登录]对话框,用户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密码安全性措施:每30分钟内只能试密码5次,否则帐号锁定。
注:为确保安全使用,用户应及时在用户管理选项中更改(增加用户组,用户及密码等选项)。
流媒体服务器是通过用前面板可配合输入操作外,可按按钮进行数字,英文大小写,中文输入(可扩展)之间切换输入法,并直接在面板上的字符值进行鼠标选取输入相关值。另外还可以接入鼠标,用鼠标进行操作这样操作十分简单易懂。
3.1.3 关机
*如果用户更换新的硬盘,并先切断电源,再打开机箱方可更换*
关机时,先停止流媒体服务器的所有工作,再按住面板上POWER键3秒钟,方可按下后面板的电源开关,关闭电源。
3.1.4 断电恢复
当流媒体服务器处于录像、定时录像、报警录像工作状态下,若系统电源被切断或被强行关机,重新来电后,流媒体服务器将自动保存断电前的录像,并且自动恢复到断电前的工作状态继续工作。
3.1.5 更换流媒体服务器钮扣电池
更换流媒体服务器的钮扣电池建议选用相同型号的电池。定期检查系统时间,一般每年更换一次电池以保证系统时间的准确性。
3.2 注册中心网络设置
网络设置图:
【IP地址】按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然后设置相应的该IP地址的【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TCP端口】默认为9901,用户可以自定义端口设置。
【UDP端口】默认为37778,用户可以自定义端口设置。
【HTTP端口】默认为80
【网络用户连接数】 连接数量:0-10,如果设置0则不允许网络用户连接,最大连接数为10个。
【网络传输QOS】性优先或画质优先或自适应,根据设置,网络自动调节码流。
使能框反显有效,双击该选项可进行网络QOS策略选择。
【网络高速下载】网络带宽允许的情况下,高速下载速度是普通下载速度的1.5~2倍。
设置完毕后保存并重新启动系统即可生效。
管理中心相关设置:
【公网IP】:流媒体服务器通过公网进行注册时,填写注册服务器的公网IP
【公网端口】:默认为9901
【转发服务器设置】流媒体服务器需要主动连接转发服务器IP(如保密室需要流媒体服务器以ADSL拨号方式时),系统端口为9911(根据管理中心填写的数据为准)
【管理中心IP】:填写SIP服务器的IP地址,学校级为三合一服务器的IP,【管理注册中心端口】为9902
【中心登录用户名】、【中心登陆密码】根据管理中心分配给该流媒体服务器的来填写,当流媒体服务器与SIP服务器连接成功时,【连接成功】和【登录成功】前的小方框显示为白色。
[巡考管理中心地址],[巡考管理中心端口]
[中心登录名],[密码]
设置完毕后保存并重新启动系统即可生效。
PPPOE拨号设置图:
在【网络设置】选项中,双击【PPPOE】,弹出对话框,输入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提供的PPPoE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后重新启动系统。拨号成功时,【IP地址】和【DNS地址】自动显示相关IP及DNS地址。
3.3 录像操作
流媒体服务器有多种录象的方式,但对于不同地方的不同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动态检测录像或者报警录像时间不能与定时录像重叠;
2、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动态检测录像,而使用稳定性较高的报警录像并且联动灯光的开关,以保证录像的质量和硬盘空间的合理利用;
3、动态检测录像的灵敏度必须依据现场环境测试调整,以防止漏报误报。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录像模式。对不同模式的录像,通道发生录像时,在通道画面上显示录像标志。
3.3.1 如何进行录像
·有两种方式
面板上的“REC”键可以直接进入录象控制,
[主菜单]>[高级选项]>[录像控制]中
·查看录像菜单中各通道的状态,对应的通道下反显为白色,则为选中的通道
1、 方向键 pq 相应的数字键或鼠标按键,反显为白色,为开启通道录像
2、 按键可切换录像通道
3、 按 确定 保存
录像模式分:用户可以选择(自动、手动、关闭)其中的一种。
手动:设置通道录像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设置,也可全部设置为录像或不录像。
自动:设置通道录像由定时界面里设置的定时、动态检测和报警的设置条件进行录像。
关闭:没有录象生成。
用户选择需要设置的通道号和状态进行设置,按确认键保存设置,取消则退出。
3.3.2 如何设置定时录像
流媒体服务器初始化是默认24小时录象。可进行定时时间内的连续录像,即对录像在定时的时间段内录像:详细设置在[主菜单]>[系统设置]>[录像计划]
录像计划
包括对普通、动态检测、报警 录象计划。
[通道]选择相应的通道号进行通道设置,统一对所有通道设置可选择“全”。
[星期]设置星期1-7或者设置(全)。
[预录]可录动作设置状态发生前3-5秒录像(时间视码流大小状态)。
[冗余]用户需先在[主菜单]>[高级选项]>[硬盘管理]里设置某硬盘为冗余盘(冗余盘可设置多个)。选择冗余功能可择是否冗余。如果所选择的通道没有在录像, 则选择和不选择冗余的效果都将在下次录像时才体现出来。如果所选择的通道正在录像, 则当前的文件将会被打包,然后按新的策略(冗余或不冗余)记录录像。
[时间段]表示当前通道在该段时间内进行某种状态录像,设置后在普通、动态检测、报警录像前面将需要的反选勾上,可以单选或多选,用户可以设置6个时间段。同一种录像状态在不同时间段设置的时间允许重复,时间设置范围为00:00-24:00。所有通道设置完毕后请按保存键做保存确认实现录像文件双备份功能即将某通道的录像同时记录到不同硬盘上的两个文件, 这两个文件具有同时性可以进行创建,打包,关闭等工作, 对所有类型的录像文件效果相同。当其中一个硬盘损坏时, 在另一个盘上仍有备份文件, 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页面下方显示的是时间段示意图, 颜色条表示该时间段对应类型的录像是否有效。 绿色为定时录像,黄色为动态检测录像有效,红色为报警录像有效。
快捷设置
用户对通道甲的设置可以复制到到通道乙实现相同录像设置。如选择通道1,设置录像状态后择[复制]按钮,然后转到如通道5直接选择[粘贴]按钮,可发现通道5的录像状态设置同通道1里的相同。
3.3.3 如何进行动态检测录像
通道发生动态检测时,通道画面上显示动态检测标志。
·对通道进行动态检测区域设置。
·在菜单中进行相应的设置来启动动态检测录像,如何设置在[主菜单]>[系统设置]>[视频检测]中
通过分析视频图像,当系统检测到有达到预设灵敏度的移动信号出现时,即开启动态检测报警。
操作方法:
注意:图中的使能开关需要反显■选中(见图3-1-11),否则设置的该功能无效。
【事件类型】选择检测类型:动态检测。
【通道号】选择要设置动态检测区域的通道。
【使能开关】反显■表示选中。
【区域】移动光标到【设置】,按<ENTER>键进入。设置区域分为PAL22X18/NTSC22X15个区域(见图3-1-12),绿色边框方块代表当前光标所在位置,蒙色区域为动态检测设防区,黑色为不设防区。按<Fn>键切换可设防状态和不设防状态。设防状态时按方向键移动绿色边框方格设置动态检测的区域,设置完毕按下<ENTER>确定退出动态区域设置,如果按<ESC>退出动态区域设置则取消对刚才所做的设防。在退出动态检测菜单时必须按下【保存】才是真正保存了刚才所做的动态检测设防。
图3-1-1
【灵敏度】可设置为1-6档,其中第6档灵敏度最高。
【布撤防时间段】设置动态检测的时间段,在设置的时间范围内才会启动动态检测。
选择相应的星期X进行设置,每天有六个时间段供设置。
时间段前的复选框选中,设置的时间才有效。
统一设置请选择【全】。
图3-1-2
时间的设置除了对每天进行逐一设置外,也可按如下方法进行设置。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设置:
1、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工作日或非工作日(图3-1-14),再点击右边的设置按钮,出现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划分的设置(图3-1-15),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即可。如设置星期一至星期五为工作日,星期六与星期日为非工作日,设置完毕点保存按钮回到图3-1-14界面。
2、这时只需选择工作日或非工作日对录像时间进行设置。
图3-1-3
图3-1-4
【报警输出】发生动态检测时启动联动报警输出端口的外接设备。
【延时】表示报警结束时,报警延长一段时间停止,时间以秒为单位,范围在10-300间。
【屏幕提示】在本地主机屏幕上提示报警信息。
【报警上传】报警发生时将报警信号上传到网络(包含报警中心)。
【发送EMAIL】反显■选中,表示报警发生时同时发送邮件通知用户。
【录像通道】选择所需的录像通道(可复选),发生报警时,系统自动启动该通道进行录像。
【云台联动】报警发生时,联动云台动作。如联动通道一转至预置点X。
提示:动态检测报警只能联动云台预置点。
图3-1-5
【录像延时】表示当动态结束时,录像延长一段时间停止,时间以秒为单位,范围在10-300间。
【轮巡】反显■设置有报警信号发生时对选择进行录像的通道进行画面轮巡显示,轮巡间隔时间和模式在菜单输出模式中设置。
【抓图】见1.8.2。
【视频矩阵】反显■设置有报警信号发生时,矩阵输出显示该报警通道画面。
视频丢失:
如果发现通道发生视频丢失情况时,用户可通过[报警参数]及[屏幕提示]:在本地主机屏幕上提示视频丢失信息。
遮挡检测:
由于光线等原因导致视频输出为单一颜色屏幕时可选择[报警输出]和[屏幕提示]。
[区域]项移动光标到[设置], 按<ENTER>键进入。设置区域分为192(16X12)个区域,绿色边框方块代表当前光标所在位置,蒙色区域为动态检测设防区,颜色正常的为不设防区。按<Fn>键切换可设防状态和不设防状态。设防状态时按方向键移动绿色边框方格设置动态检测的区域,设置完毕按下ENTER确定退出动态区域设置,如果按ESC退出动态区域设置则取消对刚才所做的设防。在退出动态检测菜单时必须按下[保存]才是真正保存了刚才所做的动态检测设防。
提示:
用鼠标直接进行拖放区域选择动态检测区域时不用Fn键配合,点击鼠标右键保存退出当前设置区,用户退出动态检测菜单时按下[保存]做确认。
注:通道相同设置可采用快捷复制粘贴的功能,但视频检测设置中,使用复制功能时动态检测的区域参数是不被复制的, 因为各个通道的视频内容一般不一样。
3.3.4 如何进行报警联动录像及报警布防
报警设置
具体设置在【菜单】>【系统设置】>【报警设置】。
·按照报警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中的介绍接好报警输入与相应的报警输出(例如灯光、蜂鸣器等)。
·用户可分别对每个通道设置完成后分别保存,也可以对所有要设置的通道全部设置完成后统一进行保存。
注:图中的使能开关需要反显■选中,否则设置的该功能无效。
图3-1-6
【事件类型】选择本机输入或网络输入方式,本机输入指一般的本机发生的报警输入,网络输入指通过网络输入报警信号。
【报警输入】选择相应的报警通道号。
【使能开关】反显■表示选中。
【设备类型】选择常开/常闭型(电压输出方式)。
【布撤防时间段】设置报警的时间段,在设置的时间范围内才会启动报警。
选择相应的星期X进行设置,每天有六个时间段供设置。
时间段前的复选框选中,设置的时间才有效。
统一设置请选择【全】。
图3-1-7
时间的设置除了对每天进行逐一设置外,也可按如下方法进行设置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设置:
1、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工作日或非工作日(图3-1-21),再点击右边的设置按钮,出现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划分的设置(图3-1-22),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即可。如设置星期一至星期五为工作日,星期六与星期日为非工作日,设置完毕点保存按钮回到图3-1-21界面。
2、这时只需选择工作日或非工作日对录像时间进行设置。
图3-1-8
图3-1-9
【报警输出】报警联动输出端口(可复选),发生报警时可联动相应报警输出设备。
【延时】表示报警结束时,报警延长一段时间停止,时间以秒为单位,范围在10-300间。
【屏幕提示】在本地主机屏幕上提示报警信息。
【报警上传】报警发生时将报警信号上传到网络(包含报警中心)。
【发送EMAIL】反显■选中,表示报警发生时同时发送邮件通知用户。
【录像通道】选择所需的录像通道(可复选),发生报警时,系统自动启动该通道进行录像。
【云台联动】报警发生时,联动云台动作。如联动通道一转至预置点X。
图3-1-10
【录像延时】表示当动态结束时,录像延长一段时间停止,时间以秒为单位,范围在10-300间。
【轮巡】反显■设置有报警信号发生时对选择进行录像的通道进行单画面或多画面轮巡显示,轮巡画面类型以及时间设置在菜单输出模式中设置。
【抓图】见第三章1.8.2。
【视频矩阵】反显■设置有报警信号发生时,矩阵输出显示该报警通道画面。
3.4 录像功能操作
3.4.1 如何实现录像回放操作,包括快速检索回放和列表检索回放
录像回放窗口
录像查询
说 明
屏幕显示
进入录像查询菜单
1、播放/暂停键} 按该键一次,进入录像查询菜单界面。
2、从主菜单选择录像查询进入菜单界面
提示:若当前处于注销状态,须输入密码
录像回放操作
本地单画面回放与多画面回放
根据录像类型:全部、报警、动态检测、全部报警录像,通道、时间等进行多个条件查询录像文件,结果以列表形式显示,屏幕上列表显示查询时间后的32条录像文件,可按 t、 u键上下查看录像文件或鼠标拖动滑钮查看显示文件。选中所需录像文件,按ENTER键或鼠标双击左键,开始播放该录像文件。
提示:文件类型号的意义为:R—普通录像; A—外部报警录像;M—动态检测录像
选择是单画面回放或多画面回放,选择1通道或2通道回放。选择2通道回放则用户可以同时回放两个窗口的录像文件。(注:(部分机型无多画面回放和多通道回放功能)
回放操作区
回放录像(屏幕显示通道、日期、时间、播放速度、播放进度)对录像文件播放操作如控制速度、循环播放(对符合条件查找到的录像文件进行自动循环播放)、全屏显示等。
隐藏/显示回放状态条提示:全屏显示时自动隐藏状态条,移动鼠标即可显示状态条。
回放时其余通道同步切换功能
录像文件回放时,按下数字键,可切换成按下的数字键对应通道同时间的录像文件进行播放
局部放大
单画面全屏回放时,可用鼠标左键框选屏幕画面上任一大小区域,在所选区域内单击鼠标左键,可将此局域画面进行放大播放,单击鼠标右键退出局部放大画面(注:CIF机型无此功能)
3.4.2 查看录像回放时如何实现文件备份
在文件列表框中选择用户需要备份的文件,在列表框中打“P”可复选(可在两个通道同时选择需要备份的文件),再点击备份按钮,出现备份操作菜单,单击备份按钮即可,用户也可在备份操作菜单中取消不想备份的文件(在要取消的文件列表框前取消“P”)(单通道显示列表数为32)。
3.4.3 日历功能
点击日历图标会显示用户录像的记录(蓝色填充的表示当天有录像, 空的框表示那天没有录像,如下图所示),再点击其中用户要查看的日期,文件列表会自动更新成该天的文件列表。
3.4.4 如何实现录像回放的快进及慢放操作
按键顺序
说明
备注
录像回放快进:快进键8(或飞梭键外圈顺时针)
回放状态下,按该键,可进行多种快放模式如快放1,快放2等进速度循环切换快进键还可作为慢放键的反向切换键
实际播放速率与版本有关
录像回放慢放:慢放键►
回放状态下,连续按该键,可进行多种慢放模式如慢放2,慢放1速度循环切换慢放键还可作为快进键的反向切换键;
3、播放/暂停键►
慢放播放时,按该键,可进行播放/暂停循环切换。
4、播放上一段、下一段
在回放状态下有效,观看同一通道上下段录像可连续按|键和} 键。
3.4.5 如何实现录像快进、快退、逐帧播放功能(飞梭键配合的录像操作特殊功能)
飞梭键的特殊功能
说 明
备注
快进(飞梭键外圈顺时针)
回放时,飞梭键外圈顺时针转一次以快放1快进播放录像文件,再转一次以快放2快进播放,呈依次类推快放速度。
快退或快进状态,按两次暂停/播放键恢复正常速度回放
实际播放速率与版本有关
快退(飞梭键外圈逆时针)
回放时,播放一段时间后,可进行快退,飞梭键外圈逆时针转一次,即是快退1快退播放录像文件,再逆转一次以快退2快退播放录像文件,呈依次类推速度。
D1机器此功能为可扩展。
手动逐帧播放
回放状态时,按一次暂停/播放键,然后慢慢转飞梭键的内圈向右转(顺时针),可进行逐帧播放。逆时针慢慢旋转飞梭键内圈进行I帧回播。
CIF/D1机器此功能为可扩展。
3.4.6 如何实现录像倒放及单帧回放
按键顺序
说 明
备注
倒放(回放控制条面板“ |”)
正常播放录像文件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