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太平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784588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太平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探索新机制 示范推动新跨越 中共太平乡委员会 太平乡人民政府 太平乡素称鹤峰“西大门”,国土面积316平方公里,辖18个村,90个村民小组,5362户,16573人。自我乡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以来,省、州、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督办,各个部门全力支持,全乡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轮驱动战略,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实现了产业发展有特色、基础建设有成效、村庄整治有亮点、文明新风大提高,走出了一条富有太平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产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我乡重点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下功夫,着力建板块基地、抓龙头企业、创特色品牌,建成了烟、茶、畜、林、生态型商品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一是通过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探索形成了以千家万户农民为主体整体推进的“龙潭连片种植模式”,建成了优质茶园基地5000亩;二是实行土地流转,推行农业招商,实施集约经营的“奇峰关现代农业种植模式”, 建成了现代烟草农场2000亩、优质林业苗圃基地500亩、食用菌基地200万筒、黄金梨基地3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2000亩、草食牧业养殖基地2000亩,形成了“鸦来线绿色产业长廊”。三是不断完善“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逐步建成了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培植了一批骨干农产品企业,开发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增强了全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抓创业园区建设,搭建工业发展平台 我乡抢抓作为鹤峰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的机遇,一手抓小城镇建设,一手抓做大做强企业,城镇化和工业化呈现相互推动、循环加速的局面。商贸物流园、建材工业园土地收储涉及近600户、240座坟、15栋房屋、1000余亩土地,我乡干部充分发扬“白+黑”、“5+2”的工作精神,短短一年时间,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没有一户到县级以上上访。与此同时,华新水泥、天力鸿实业、海安矿业、圣龙茶业、香源箬叶、立野农贸、长新牧业、兴华牧业、景发牧业、诚旭矿业、裕达苗木等企业相继落户太平,实现了每年建设1-2家规模企业,招商1-2家企业的目标。今年6月,又一家上市企业(湖北德邦(繁荣)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园区,8月份正式投产,该公司的国漆工艺和环保胶提炼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也是我县唯一一家以木材终端产品开发面世的森工企业。目前,我乡建材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完成,商贸物流园基础建设已经动工,年内可完成道路硬化工程。太平正在向全县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平台和“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明星乡镇迈进。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针对我乡交通、通讯、电力和就学、就医现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鹤峰县委县政府在我乡实行资金拼盘,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我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捆绑资金建设太平集镇和工业园区供水工程,解决安全饮水12000人,实现了乡域内村村通公路;建成太当线110千伏供电线路;投资2700多万元实施低丘岗地改造,新增耕地664.25公顷;投资8000万元实施茅坝流域和官田坪流域治理,上万亩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的“路运站一体化”建设,开通了全县首条村级客运线路;实施“六改三建”、“两把扫帚一块抹布” 和“文明小区建设”工程,引导培养了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四、抓村容村貌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村庄整治工作中,我乡推行了“迁村腾地”和“依山而建、就地改造”的两种建设模式,做到了抓规划、抓建设、抓管理同步进行。一是按照依山而建、相对集中、体现特色的要求,大力实施“迁村腾地”工程,按照 “六个统一”的模式,在奇峰关、龙潭村新建特色民居90栋,并配套修建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卫生室、便民超市和休闲广场。二是按照 “室外整齐美观、室内干净卫生”的要求,实行依山而建、就地改造,做到“一户一个景”、“一村一幅画”,建成了奇峰关、中坪和龙潭村的民居改造3个样板示范基地。全乡还选择了人口相对集中的9个村作为村庄整治试点村,拆除违章建筑物24处,清理改造主河道3条,硬化道路25公里,添置垃圾车2辆、车载密封式垃圾箱9个,配套建设了户用垃圾池和垃圾收集屋。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农户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村庄不断净化、美化、亮化,全乡创建省州级生态村1个。青山绿水间,生态、美观的新农村已成为鹤峰的一道亮丽风景。 五、抓和谐社会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我乡以“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强力推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着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了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县委书记亲自到太平参加素质提升动员大会,为800余人作了动员报告,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各村组建了农民健身艺术团,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打牌赌博、扯皮拉筋的现象明显减少。三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开展文明单位(村)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农民的建设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乡风文明进一步好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风正气顺促发展、心齐劲足创大业的生动格局已在我乡形成。 201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可实现4.5亿元,比2008年净增2.7亿元,年均增幅达35%;财政收入可达1000万元以上,比2008年增长6倍,年均增幅80%以上;工业总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比2008年增长3.5倍,年均增幅50%;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4680元,比2008年净增2000元,年均增加700元。2009年以来,我乡相继被评为全州“五好”乡镇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乡镇、“三万”活动先进乡镇、全省生育文明建设先进乡镇,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2011年,太平乡党委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乡将围绕“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乡”的总体思路,以“富民强乡”为核心、创业园区为平台、项目建设为抓手、改革创新为动力,用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聚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乡、武陵山试验区先行乡和新型城镇建设示范乡建设,乡域综合实力进入全州前列,争创全省楚天明星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