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探讨
李晓娥 杨小宁 彭 海
(陕西省宝鸡供电局 721004)
【摘 要】本文对宝鸡供电局2010年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典型故障及薄弱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确保宝鸡供电局2011年度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资源优化利用能最大限度满足业务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宝鸡供电局2011年度信息系统运行方式,对探索信息系统调度运行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系统 运行方式 探讨
1. 前言
“十一五”期间,宝鸡供电局依据建设“一强三优” 现代公司的战略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中的重要作用,信息网络建设逐渐趋于完善,以光纤链路为主的信息网络逐步扩大,网络架构日趋合理,SG186工程业务系统成功上线运行,信息化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2010年为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宝鸡供电局重点加强了信息系统的障碍异常分析,关注系统薄弱点,对存在隐患的运行设备,分析制定运行方式,编制应急方案,开展应急演练,提升运维人员应急能力。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重新修订完善专业管理制定及技术标准,规范系统巡检记录及过程管理记录,进一步强化专业规范管理。2011年,为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提升信息网络及业务系统可用率,特编制2011年度宝鸡供电局信息系统运行方式。
2. 2010年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2.1 系统设备装备情况
(1) 广域网设备
宝鸡供电局广域网往上与省公司三级网互联,往下与信息四级网互联,实现局与省公司、各驻外单位及班站业务系统的互访。
目前,广域网有核心路由器HW NE40 1台,2004年投入运行。安全设备3台,其中,广域网防火墙NGFW4000-UF 2台,以热备方式运行;财务防火墙ANGEALLTRO-4000 1台。
广域网三级网络及拓扑图如下,图中可以看出,广域网络以NE40路由器为核心,主干光纤链路2条(局至省公司通过段家变、庄头变中继节点路由器千兆接入省公司NE80,局经硖石、汉中百兆接入至省公司通过陕南串接链路回省公司),窄带备用链路1条(5*2M窄带备用链路直接接入省公司NE16路由器)。
图1 宝鸡供电局广域网拓扑图
(2) 局域网设备
截止2010年年底,宝鸡供电局接入汇聚路由器2台(四级网HW-NE40路由器1台、VPN核心路由器1台)、接入路由器22台、核心交换2台(H3C S9508)、汇聚交换5台、接入交换84台、防火墙48台,共接入设备163台。在组网技术上沿用国网信息数据网BGP/MPLS VPN技术,规划16个VPN实例,实现各业务的纵向互通,横向隔离。
宝鸡供电局局域网实现了以千兆光纤链路为主、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速以太网络,边远驻外班站通过VPN接入信息网;核心设备实现了双机热备,视频等主要业务应用具备冗余链路,信息网络运行可靠性大大提高。
2.2 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信息系统发生障碍异常及缺陷共35次(发生影响系统指标运行的障碍及缺陷共30次),较去年相比减少4次。其中,网络系统21次,与去年持平;服务器及应用系统7次,较去年减少3次;空调辅助设备6次,较去年增加3次;电源系统1次,较去年增加1次。主要网络系统故障分析如下:
全年发生21次,其中由设备质量或硬件故障引起占8次,由设备配置数据错误引起占2次,病毒攻击占3次,由设备工艺、材料原因引起占2次,运维不到位占6次。
2.3 系统运行总体评价
2010年,信息系统广域网平均运行率100%,局域网平均运行率99.998%,服务器平均运行率99.999%,系统各项运行指标均优于去年。
通过2010年信息系统运行指标统计分析,宝鸡供电局信息系统运行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⑴核心网络采用统一的H3C 设备。宝鸡供电局依据上级单位相关要求,坚持核心设备的三统一原则,即“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统一配置”,形成了核心设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格局。根据实际需求,核心设备基本以双引擎、双电源主流配置为主,主要核心及汇聚设备基本实现了双机热备。同型号设备选型为信息组网、统一策略配置、统一配备备品备件提供了方便,体现了宝鸡供电局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特色。
⑵驻外班站接入设备选型性价比高。为节约成本,在对驻外班站信息网接入设备选型时,考虑到网络节点数较少因素,宝鸡供电局选择多电口光纤收发器作为接入设备,即节约了成本,又满足了用户功能需求,体现了针对不同组网技术功能需求,设备选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特点。
⑶网络优化成效显著。通过开展网络设备配置专项检查活动,清理无效策略配置,优化网络架构,实现关键网络链路主备互补方式,组网路由不断得到优化,网络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不断得到提高。
⑷对系统设备接入电源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针对UPS电源容量有限,而信息设备不断增加,造成设备供电电源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实施每个机柜部分交流备用电源,使机柜拥有3套供电电源(30kVA UPS电源、6kVA UPS电源、交流电源),确保了设备的可靠运行。
2.4 典型故障和薄弱点分析
2010年共发生网络系统故障21次。典型故障分析如下:
² 设备质量或硬件故障造成网络中断分析
此类故障发生主要由于一些设备运行年限在5年以上(占总设备的17.7%),有些故障开始发生。此外,由光纤收发器及尾纤损坏造成的网络中断次数占全年故障次数的11.4%。针对部分老旧设备损坏问题,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结合新建项目实施,对部分设备进行更换,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² 设备数据配置错误造成网络中断
2010年四级网访问邮件系统故障、95598座席网络故障均由网络设备地址配置错误导致。此类故障的发生,引起了专业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因此重点开展了网络设备配置专项检查活动,清理无效策略配置,合并、优化应用系统的配置策略,逐步实现开通策略的标准化、作业的规范化管理。
² 病毒攻击造成网络中断分析
2010年发生了一起病毒攻击造成局网络阻塞、相关业务系统访问中断事件。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系统运维人员优化网络层次架构及配置策略,如将不清晰的网络层次改造成信息核心网络层、局域汇聚网络层、终端接入网层,明确网络层次功能。通过优化改造后,再未发生病毒攻击造成网络中断事件。
² 运维不到位造成网络中断分析
2010年网络设备告警故障明显增多,主要表现在主控板告警、电接口板告警、光板告警等故障。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设备运行时间长,有些故障开始发生;另一方面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到位引起的,例如,设备过滤网不能及时清扫、设备灰尘多、机房运行环境较差等,都是造成设备部件故障的因素,需要引起运维人员高度重视,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的运行环境,减少设备故障。
2.5 改进措施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和杜绝由于信息设备故障引起的应用系统业务中断,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⑴规范信息系统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管理和监督应加强,一旦发现工程施工不规范,应立即进行整改。加强工程资料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标识,确保工程资料规范、准确。
⑵加强系统规范化巡视,规范巡视内容,及早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修订完善规范化巡视制度,完善巡视内容,确保信息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⑶加强信息机房空调运维管理。中心运维班组应加强信息机房环境温度及信息设备管理,保证机房空调正常运行,按时清扫设备过滤网,减少设备故障机率,同时加强环境温度监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扩大故障。加强信息机房网管监视,及早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⑷加强电源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坚持对开关电源进行定期巡检和测试,减少设备故障率;坚持蓄电池规范化充放电试验,确保蓄电池质量可靠;加强设备电源参数监控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制定措施。
⑸加强应急管理。作好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工作,开展系统危险点分析及评估工作,提高运维人员应急抢修能力。
⑹重视网络优化工作。应采取建设与优化并举的原则,随系统工程施工,不断优化网络架构,对重要业务系统网络链路做到冗余,重视资源整合,针对网络链路薄弱点,应充分发挥备用链路作用,确保网络链路运行可靠。
2.6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信息网建设,网络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与业务系统深化应用对信息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随信息网通道及带宽资源的不断丰富,对网络架构进行不断优化,以满足业务系统深化应用对信息网建设需求。
⑴信息网主干网架不够坚强,各个业务应用网络的保障能力不满足要求。部分驻外班站信息网接入无光缆通道资源,网络带宽及优化受到限制,存在安全风险。
⑵机房运行环境亟需改善。从2010年信息系统发生障碍异常情况来看,空调故障异常较去年大幅度增加,同时,部分变电站四级网设备电源接入存在隐患。电源没有UPS保护,有的与其它设备电源并接在一起。随着信息系统设备的不断增加,机房电源、空调的压力越来越大,信息系统运行中环境因素越来越突出,应引起重视。
⑶整体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部分网络设备存在设备老化、功能不足等问题,安全性低,给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一定压力。
3 2011年度计划新建信息化项目
3.1 信息网络完善项目
宝鸡供电局信息网络完善工程主要包括:北生产区网络汇聚双机热备实施,四级网核心路由器双机热备实施,调度大楼网络汇聚、营业楼汇聚、服务器群网络汇聚建立,三分局核心交换双机热备实施,局域网接入优化、网络层次架构优化等。
3.2 信息机房综合治理
宝鸡供电局信息机房改造工程主要工作包括:机房基建改造部分、机房精密空调配置及空调新风系统处理、40kVA UPS电源主备系统实施、安防及环境动力监控实施等,确保信息机房符合《国家电网公司信息机房设计及建设规范(试行)》B类标准。
5 2011年度信息系统运行方式
5.1 信息网络冗余链路建设情况
目前宝鸡供电局信息网络核心主干已建成1000M带宽主用联网通道、100M或N*2M带宽备用联网通道。具体表现在:建成局核心交换至北生产区核心、营业楼汇聚千兆冗余链路;建成局至蔡家坡变8M链路、段家变至蔡家坡百兆冗余链路;建成局至马营千兆链路、硖石至马营千兆链路、雍成至马营2M冗余链路;建成局至雍成千兆链路、硖石至雍成百兆、马营至雍成2M冗余链路;建成汉中变至硖石变千兆链路、马营变至硖石变千兆链路、雍成至硖石百兆冗余链路。
以上冗余链路的建成,提升了信息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为网络优化和网架结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各业务系统深化应用提供了可靠保证。
5.2 信息网络运行现状
目前,宝鸡供电局至北生产区、营业楼及驻外单位汇聚具备双通道信息网数据传输需求,网络运行稳定可靠。四级网枢纽站马营变、硖石变及雍城变已建成信息网传输双通道,但段家、蔡家坡、姜城变由于受通信资源限制,信息网传输只有单通道,网络运行基本稳定,传输带宽基本满足业务需求。
5.3 部分链路接入方式的优化和调整
信息广域网路由器双机热备实施方面:部署一台H3C SR8808接入路由器,与现有路由器NE40形成双机热备,与现有两台防火墙全连接,提高网络运行可靠性。连接方式如下图:
图2 宝鸡供电局广域网优化后拓扑图
结合先行电气搬迁工作,优化调整先行电气信息内、外网接入方式,采用单模、单芯光纤收发器,将先行电气信息内、外网组织回局,减少网络中继节点,提高网络运行可靠性。
5.4 信息网络主设备运行方式
局域网核心交换目前以双机热备方式运行,比较稳定,设备运行方式不变。
结合信息网络完善工程实施,部署一台H3C SR8805核心路由器,与现有四级网核心路由器NE40形成双机热备,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由于现有四级网防火墙Juniper-SSG-550运行比较稳定,所以仍采用现有单机运行方式。
部署3台H3C S7503E核心交换,与市区分局HW-S3526、市东分局HW-S3526、凤县分局HW-3952现有核心交换形成双机热备,提高分局信息网接入核心设备运行可靠性。
部署3台WS-C3750G-48TS-S接入交换,与北生产区汇聚交换、营业楼汇聚交换、驻外班站汇聚交换形成双机热备,提高信息网络运行可靠性。
宝鸡供电局信息系统运行方式编制,对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探索信息系统调度运行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但运行方式的编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项工作开展还需大家共同努力促进。
作者简介:
李晓娥,女,1968年出生,陕西兴平人,高级工程师,陕西省电力公司在聘计算机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
杨小宁,女,1979年出生,陕西岐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彭 海,男,1970年出生,陕西宝鸡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
Email:bjgdjlxe@
电话:0917-3822571 13609270181
通讯地址:陕西省宝鸡供电局信通中心
邮编:72100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