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1.《蝙蝠和雷达》微课教学设计
水口镇中心小学 孙银萍
学习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朗读、分析、图示方法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学习方式: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分析交流。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仿生学”引入,阅读课后“资料袋”,理解“仿生学”。
《蝙蝠和雷达》是介绍仿生学研究的一个范例,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对“蝙蝠”和“雷达”及“超声波”的认识(也可结合课文插图)
二、展标定向:
了解雷达的发明过程,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三、导学达标:
1、自读课文7、8自然段。
2、合作探究,并用“图示”方法板书帮学生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蝙蝠
雷达
启示示
嘴
耳朵
障碍物
荧光屏
天线
超声波
超声波
无线电波
师引导学生口述:受到蝙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夜间探路的启示,科学家发明了雷达。(模仿蝙蝠嘴的功能给雷达装上天线,耳朵的功能给雷达装上荧光屏。)在飞机上装上雷达,就使飞机像蝙蝠一样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相机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7、8自然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达标测评:
1、口述蝙蝠探路的秘密及其与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之间的联系。
2、完成课后习题《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篇幅的( ),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五、矫正补标
说一说学习了本文后受到的启发。(即科学家为什么看到蝙蝠就会发明雷达)
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乐于探究、分析研究、勇于实践的精神,才会有所创造发明……
作业布置:
阅读“仿生学”相关图书,了解科学家研究、创造发明的过程。
蝙蝠
雷达
启发
嘴
耳朵
障碍物
荧光屏
天线
超声波
超声波
无线电波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