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海底世界》模拟上课稿
【教材版本、章节】
《海底世界》是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中的第一篇主题课文。
【课程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训练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在阅读中了解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海洋中的鱼类都会有所了解,但由于年龄和知识面的关系,海底世界对学生来说,基本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特别是对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及海底的丰富矿产更是知之甚少。为此,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教学目标】
1、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并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2、3、4自然段,学生要了解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应用课件】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课文开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出示: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生齐答))结尾又作了总结性地回答(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生齐答))
师: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师:是啊,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大海深处看一看?(想)好,那就跟老师一起去畅游神秘的海底世界吧!(课件)
师:快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
【设计思路】通过课件展示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师:是不是没看够呀?不过,没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品味书中的文字,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也会让你流连往返的。快把书翻到第97页,轻声读第2、3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海底景色的奇异?并用笔勾画出来。再读一读。)
生:读书
师:来,把你读书的收获,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谁先发言?
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板书:宁静
师 :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色呢?我们去欣赏一下。(课件)
师:谁能把这种奇异的景色给大家读出来?
师:“依然”一词可以用哪些词代替?
生:仍然、依旧、还是
师:选一个替换的词再读这句话。
师:海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反差呢?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吗?
生:因为----所以----
师: 海底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色?
生:海底一片黑暗,却有许多光点。
师:板书:黑暗——光点
师:真的很奇异欸,我们再去看一看吧。(课件)
师:(出示)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如果老师把 像闪烁的星星 去掉可以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汇报?
生:汇报。
师:说得很好。以后作文时,我们不但要把句子写完整,而且要学会把句子写得形象、生动、具体。
我们现在就来仿写这样的句子?出示:秋天到了,山楂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山楂(像一个个小灯笼)。
师:咱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后两句话,男女生比赛。男生先读。(男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女生有信心吗?老师为你们加油!(女生读)
师:在这黑暗的海底,是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呢?
生:不是的。
生: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生:私下里小声说话。
师:好,下面请同桌间窃窃私语点什么吧。
师:老师刚才想听大家说些什么,可是使劲听也没听到。那作者是怎样听到动物们的窃窃私语声的呢?
生:用水中听音器听。
师:作者听到了哪些声音呢?谁愿意读?(课件)
生:一生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声音大,不是窃窃私语。
师:你真正理解了窃窃私语的意思。你能给大家读一下吗?
生:读
生:老师,我读各种动物的声音时,可不可以模仿它们的叫声?
师:好啊!你就给示范一下吧!
生:(分别模拟声音读句子)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
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
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师:你真了不起,既能大胆想像,又能贴近生活。那这样,我们合作。老师读前面的文字,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读声音的部分,咱们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好吗?
(师生合作读)。
师:太精彩了!你们是勇敢的富有创造力的实践者,为自己鼓掌!
师:现在我们就来大胆想像,海底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仿造课文中的句式来说。
生: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
有的像刮风一样(呼呼);
有的像下雨一样(嘀嗒);
有的像老牛一样(哞)……
师:还有,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侯(),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还会()。”
师:是啊,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看来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想)那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请大家练读第3自然段。
生:读。
师:海底不仅景色奇异,而且——
生:物产丰富。
师: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海底丰富的物产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4、5、6自然段,从中寻找答案。
师:来,把你读书的收获,说给大家听。
生:海底动物多。(板书:动物多)作者用数字来说明动物之多。
生:海底有高山,峡谷,森林和草地。(板书:植物多)。
生:海底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少有的稀有金属。(板书:矿物多)。海底的石油就是陆地上的3倍。
师:海底动物多、植物多、矿物也多,物产真是丰富!作者在第4自然段里写了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要求:请看大屏幕。课件
要求:
1、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
2、思考: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文中列举了哪几种?用笔勾画出来;
3、扮演你喜欢的动物,向同桌做自我介绍。
生:自学
师:来,把你读书的收获,说给大家听。(课件)
生:文中列举了5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我最喜欢海参。我就扮演海参。大家好,我是胖乎乎的海参,我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爬4米。虽然我爬得很慢,但是我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呢?
师:同学们,海参可不可爱啊?
生:可爱——
师:还有哪个小动物想做自我介绍?
生:介绍
师:棒极了。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海底动物的哪些特点?
生:我知道海豚靠超声波行进,它是不会撞墙的海洋生物。
生:海马是这样行进的,(表演)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多。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
现在,请你们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对方听,让你的同桌能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他们的有趣!(同桌互读)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让听课的老师也分享它们的有趣。(师引读)
【设计思路】教学中紧紧抓住“朗读感悟――欣赏课件――品味体验――美读感悟”这条阅读主线,使学生经历阅读的整个过程,并在读中思,思中读,读中悟,悟中情,使学生与教材之间展开真正的对话。同时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渗透,学生张弛有度,有目的地在阅读,在探索。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宁静中有小动物们的窃窃私语声,黑暗中却有光点在闪烁,各种动物活动方式不同,植物色彩多,海藻大小悬殊,矿物资源更是丰富。难怪作者发出赞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这也是赞美海底,赞美大海,赞美神奇的大自然。再读!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海底不但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它还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世界。对于海底,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它,一大批有胆有识的勇者,正运用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这个秘密仓库!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同学们,立下大志,加紧学习,准备着: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士吧!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树立了探索大海奥秘的志向。
板书设计:
宁静——声音
景色奇异
黑暗——光点
海底世界
动物多
物产丰富 植物多
矿物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立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确立了“朗读感受――欣赏课件――品味体验――美读感悟”的语言学习策略,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了读,学会了思,学会了想,使教材变成了鲜活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丰富多彩的课件丰富了学生想像的空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热爱大海,树立了探索大海奥秘的志向。
教学中我虽然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学生读的还是不够,尤其是没有读出奇异的情趣来,我想还是教师引导得不够。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和学生都深深的爱上了海底世界,开阔了眼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图形符号的意义
图形(Symbol)
意义说明
开始,结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决策,判断
重要教学内容
一般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流程线
西关小学:孙爱琳
教学流程图
谈话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