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伯牙善鼓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750056 上传时间:2025-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善鼓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善鼓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牙善鼓琴》 【学习目标】 1、识记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试背诵课文。 3、掌握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4、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有一天,他乘船来到汉阳江口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打柴人钟子期,两人相谈甚欢,视彼此为知音。于是约定,明年的这个时候再相聚于汉阳江畔,畅谈对音乐的理解。可是第二年,当俞伯牙再次来到汉阳江畔时,迎接他的却是钟子期的一座孤坟,俞伯牙在子期坟前弹完一曲《高山流水》后,把三尺瑶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有关古人友情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 1.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2.人物介绍 (1)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2)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3.字音字形 峨峨(é)       卒逢暴雨(cù) 更造崩山之音(gēng) 舍琴(shě) 4.积累文言字词 伯牙善鼓琴(擅长) 志在登高山(意念,心情) 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啊) 三、合作探究 (一)理解内容 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明确:六次;“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擅长;“善哉”中的“善”:好。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6)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3.后人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明确: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4.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二)品味语言 作者形容伯牙琴音动听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琴音是抽象的,稍纵即逝。而正因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才使得伯牙美妙的琴声成了永恒。如“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借钟子期之口表现出琴声的高亢、明丽、流畅,气势宏大,由此也看出伯牙志向的高远。再如“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再现了伯牙弹琴时的内心感受。 四、板书设计 伯牙善鼓琴 五、课外拓展 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并写下了一首短歌,请你反复朗读积累。 明确: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伯牙善鼓琴》一课时,我在教学设计中加进了延伸阅读等方面内容。由我给学生讲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决然摔琴的一段故事,然后给学生深情朗读伯牙所做的短歌,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绝弦”。但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授课结束之际,我不得不忍痛割舍,没有让学生从文本中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我本节课的一个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