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70379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 年 5 月刊1414科 研 试 验1.4.2 防治效果。5 月 16 日(小麦蜡熟期)调查各个试验小区内小麦赤霉病病情。采用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在各试验小区内取样,每点调查 40 穗,按照表 2 中的调查标准分级记载,按照下列计算式计算小麦病穗率、病穗率防效、病情指数以及病指防效。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刘肖蒙(安徽省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安徽 蒙城 233500)摘要:该试验以“生选 6 号”品种小麦为试验材料,比较 6 种常见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 种杀菌剂对小麦均较为安全,其中 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

2、病防治效果最好、产量最高,是蒙城县小麦赤霉病较适宜的防治药剂。关键词:杀菌剂;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蒙城县刘肖蒙.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3):14 15.小麦赤霉病又名红麦头、麦穗枯,是由多种镰刀菌感染而引发的真菌性小麦病害1。小麦赤霉病发生后,轻则减产 15%,重则减产 80%,此外染病麦粒中含有镰刀菌代谢产生的真菌毒素,食用后可能引发急性中毒甚至出血,导致生育及免疫力受到影响2。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小麦年种植面积达到 194 万亩,是产粮大县,2015 年以来当地小麦产量逐年降低,受小麦赤霉病危害,农民种麦效益降低,部分农民甚

3、至出现亏损。为筛选出小麦赤霉病的高效防治药剂,2021 年 4 6 月在蒙城县开展了不同药剂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田间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安徽省蒙城县,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4.8,降水量 732.63 mm,无霜期 214 天,日照时长2410 h,相对湿度 72%。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1.2 试验材料试验用小麦品种为“生选 6 号”,2019 年 11 月 20 日播种,每公顷播种量 180 kg,整地播种前每公顷基施复合肥 450 kg作基肥,2020 年 2 月 25 日每公顷分别施入尿素、氯化钾 150、112.5 kg 作为返青

4、拔节肥。小麦长势中等、均匀。试验药剂详见表1,喷药器械为3WBD-16/18型电动喷雾器。1.3 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置 7 个处理,用药情况详见表 1,CK 为空白对照处理,喷施等量清水。每个处理重复 3 次,共 19 个试验小区,各小区面积均为 150 m2,小区周边设置保护行。2021 年 4 月 12 日首次喷药,当日为多云天气,小麦处于齐穗期;4 月 19 日下午第 2 次喷药,当日为晴天,小麦处于盛花期。2 次喷药均采取机械喷药,药液量均为每公顷 480 kg,各处理严格按照药剂施用剂量用药,2次施药结束后24 h 内均无降雨。1.4 测量指标及方法1.4.1 安全性。施药后3、7、

5、15天观察各处理小麦生长状况,以明确各药剂使用的安全性。作者简介:刘肖蒙(1969-),女,汉族,安徽蒙城,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表 1 各处理药剂应用量表 2 小麦赤霉病病穗分级标准处理药剂厂家施用剂量CK-T1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2250 mL/hm2T2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四川稼得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500 g/hm2T3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 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750 mL/hm2T420%咪鲜己唑醇悬浮剂菏泽北联农药制造有限公司600 g/hm2T5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350 g/hm2T625%

6、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河北伊诺生化有限公司600 g/hm2级别分级标准0无病1病小穗占小穗总数的 25%以下2病小穗占小穗总数的 25%50%3病小穗占小穗总数的 50%75%4病小穗占小穗总数的 75%以上%1004=调查总穗数相应级数)(各级病穗数病情指数1.4.3 产量。6 月中旬小麦成熟收获后室内考种,计算小麦产量。1.5 数据统计本试验各数据采用 Excel 2010 和 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安全性观察发现,各处理用药后 3、5、7 天小麦均可正常生长,未出现明显畸形、褪色等异常现象,表明本次试验的 6 种杀菌剂均%100%=调查总穗数病穗数)病

7、穗率(%100%=调查总穗数病穗数)病穗率(%100%=对照区病穗率处理区病穗率对照去病穗率)病穗率防效(%100%=对照区病穗率处理区病穗率对照去病穗率)病穗率防效(%100%=对照区病指处理区病指对照区病指)病指防效(%100%=对照区病指处理区病指对照区病指)病指防效(DOI:10.16815/ki.11-5436/s.2023.13.007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 年 5 月刊1515科 研 试 验对小麦较为安全。2.2 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不同药剂小麦赤霉病防治情况详见表 3,可知 6 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防效差异较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 T1(79.47%)、T2(57

8、.60%)、T3(40.92%)、T5(40.84%)、T4(18.95%)、T6(18.02%)。病指防效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T1(81.55%)、T2(71.55%)、T5(55.54%)、T3(54.02%)、T6(38.54%)、T4(37.01%)。可以看出,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较佳,其次为 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其中 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基本一致。T1、T6、CK,其中处理 T3、T4、T5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 T2、T1、T6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小麦千粒质量 T1 处理最高,

9、达到 42.13 g,CK 处理最低,仅 37.11 g;各施药处理小麦实际产量均显著高于处理 CK,处理 T1、T2、T6、T4、T3、T5 分别比 CK 产量增加 60.94%、56.94%、44.00%、40.94%、37.65%、34.82%。本原则,加快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创设共享信息平台,完善标准体系、风险监测评估以及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动食品安全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宣传与普及力度,积极开展综合利用秸秆、农膜与农药包装回收行动,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0、创建。5、加快市场化发展坚持“市场提要求、政府抓监管、企业抓质量、协会管标识”。举办各类苹果展销会暨“昭阳红”品牌推介会,打造以“昭阳红”为核心的苹果公用高端品牌,制定相关生产技术标准,从源头保证优良品质。建立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信息系统,内含昭阳区苹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苹果产地准出、产品质量追溯、市场准入等信息化管理,明确属地管理与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为昭阳区生产的生态精品苹果建立“身份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与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物流服务网络衔接,推动县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引导大型电商平台企业进行农村电商服务,并给予一定支持。构建与电商发展相符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以及包装配送等

11、标准体系,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四、苹果产业绿色化发展展望昭阳区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只有不断注重和借助科技的强大力量,坚持“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引导建立农资、农机、农技、植保、包装、冷藏和销售等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组建实力强劲的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统一制定全区苹果生产技术标准,创建绿色高端品牌,才能生产出“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绿色产品,实现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战略。参考文献1 李旭华.通渭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649(20):104 106+110.2 赵 涛,王长安.长武县苹果

12、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和对策 J.果树资源学报,2022,3(4):70 73.3 沈前伟.通渭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J.现代农业科技,2022,816(10):47 50.(上接第 11 页)表 3 各处理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表 4 各处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处理调查穗数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CK60036.63a24.99a-T16007.52e4.61e79.47a81.55aT260015.53d7.11d57.60b71.55bT360021.64c11.49c40.92c54.02cT460029.69b15.74b18.95d37.01dT560021

13、.67c11.11c40.84c55.54cT660030.03b15.36b18.02d38.54d处理株高(cm)有效穗数(万穗/hm2)穗总粒数千粒质量(g)理论产量(t/hm2)实际产量(t/hm2)CK80.23a416.37d35.53c37.11c5.49d4.25dT182.46a511.46a37.29b42.13a8.04a6.84aT282.73a499.26b37.72b41.43ab7.80a6.67aT381.35a461.12c38.53a39.48b7.01bc5.85cT480.49a473.02c38.46a39.18b7.13b5.99cT581.42a4

14、62.02c38.04a39.01b6.86c5.73cT679.95a511.88a37.25b38.05bc7.26b6.12b2.3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杀菌剂处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详见表 4,可知不同杀菌剂对小麦株高无明显影响,各处理株高在 79.95 82.73 cm;小麦有效穗数 T1 处理与 T6 处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小麦穗总粒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 T3、T4、T5、T2、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 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3 结论通过比较 6 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发现 6种杀菌剂对小麦均较为安全,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 种药剂防治效果好、产量高,是蒙城县小麦赤霉病较适宜的防治药剂。参考文献1 刘 芳,张素芳,韩雪梅.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J.农业知识,2021(6):49 50.2 陈 然,李俊凯,李 黎,等.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12):1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