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70052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6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19 期植物保护学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研究唐 强吴翠翠吴小兵蒋 明王学平(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如皋 226500)摘要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新型高效药剂及研究其对小麦品质、产量的提升效果,在如皋市丁堰镇新堰村开展了施用不同药剂组合药效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先正达方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病指防效均达99%以上。拔节孕穗期施18.7%嘧菌 丙环唑悬浮剂750 mL/hm2+40%环丙唑醇悬浮剂300 mL/hm2+22%噻虫 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750 mL/hm2,扬花初期施27.5%麦

2、甜预混剂悬浮剂1 200 mL/hm2+22%噻虫 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375 mL/hm2,扬花盛期施27.5%麦甜预混剂悬浮剂1 20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375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95.00%和95.39%,且有一定的增产提质效果。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赤霉病;药剂组合;防效中图分类号S435.121.4+5;S435.12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3)19-0094-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9.026开

3、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大面积种植。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白粉病在我国发生面积不断扩大1,主要侵害小麦的叶片和叶鞘,严重时也会对穗部造成危害,一般叶片正面的病斑比背面多,下部叶片发病严重2,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和稳产3。赤霉病作为小麦生长期重要的病害类型,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4。该病害不仅造成小麦减产,而且产生的毒素会危害人畜健康,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及麦类食品安全的重要病害之一5。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常常在小麦抽穗后并行发生。罗家传等6在小麦开花期采用不同用药方案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

4、明,使用麦甜+扬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小麦千粒重提高,穗粒数增加。李深峰等7研究表明,麦甜+麦甜伴侣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突出,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当前,常规药剂的使用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不够突出。因此,需要加强防控意识,选择好的防治产品和技术,优选新型、绿色、高效农药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措施。为明确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笔者在如皋市丁堰镇开展了不同药剂组合的药效示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如皋市丁堰镇新堰村 28 组。试验田土质为沙壤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1.2试验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 10 号,长势均

5、匀,长相良好。供试药剂为 22%噻虫 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阿立卡),由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8.7%嘧菌丙环唑悬乳剂(扬穗),由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环丙唑醇悬浮剂(力承),由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麦甜),由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0 g/L 丙环唑乳油(麦甜伴侣),由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7.5%麦甜预混剂悬浮剂(麦甜预混剂),由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益施帮),由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由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由江苏省农药研究

6、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由江苏三山农药有限公司生产;5%高氯吡虫啉乳油,由济南科海有限公司生产;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聚天门冬氨酸),由河南沃普丰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第一作者唐强(1988),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植物保护工作。E-mail:收稿日期 2023-02-0294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 6 个处理,各处理施药情况见表 1。其中,处理 T1、处理 T2、处理 T3为先正达方案,处理 T4和处理 T5为常规处理。不设重复,各药剂处理区面积0.33 hm2。小麦播种时间相同,其他栽培模式也相同。除药剂处理因素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试验前及过表 1田间试验各处理施药情况处

7、理CKT1T2T3T4T5拔节孕穗期扬穗 1 050 mL/hm2+力承 300 mL/hm2+阿立卡 150 mL/hm2+益施帮 750 mL/hm2扬穗 750 mL/hm2+力承 300 mL/hm2+阿立卡 150 mL/hm2+益施帮 750 mL/hm2扬穗 750 mL/hm2+力承 300 mL/hm2+阿立卡 150 mL/hm2+益施帮 75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600 mL/hm2+5%高氯 吡虫啉乳油 45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600 mL/hm2+5%高氯 吡虫啉乳油 450 mL/hm2扬花初期麦甜 900 mL/hm2+麦甜伴

8、侣 600 mL/hm2+阿立卡150 mL/hm2+益施帮 375 mL/hm2麦甜 900 mL/hm2+力承 300 mL/hm2+阿立卡150 mL/hm2+益施帮 375 mL/hm2麦甜预混剂 1 200 mL/hm2+阿立卡 150 mL/hm2+益施帮 375 mL/hm240%丙硫菌唑 戊唑醇 600 mL/hm2+5%高氯 吡虫啉乳油 450 mL/hm2+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600 g/hm248%氰烯 戊唑醇 750 mL/hm2+5%高氯 吡虫啉乳油 450 mL/hm2+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600 g/hm2扬花盛期麦甜 900 mL/hm2+麦甜伴侣600 mL/hm

9、2+益施帮 375 mL/hm2麦甜 900mL/hm2+力承 300mL/hm2+益施帮 375 mL/hm2麦甜预混剂 1 200 mL/hm2+益施帮375 mL/hm240%丙硫菌唑 戊唑醇 600 mL/hm2+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600 g/hm248%氰烯 戊唑醇 750 mL/hm2+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600 g/hm2程中,试验区未施用其他药剂。1.4施药时间与方法分别于拔节孕穗期(4 月 10 日)、扬花初期(4 月18 日)和扬花盛期(4 月 24 日)各用药 1 次,共 3 次,采用无人机飞防,用水量 30 L/hm2。1.5调查内容与方法1.5.1安全性施药后观察各处理

10、作物是否有褪绿、灼烧、斑点等明显的药害症状,记录药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同时,观察并记录各处理对作物的正面影响,如增强作物长势、改善叶片颜色等。1.5.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药后 14 d 调查病害发生情况,每小区对角线固定5 点取样,每点调查 50 穗,调查每株旗叶及旗叶下第一张叶片,记录病株数和严重度。严重度根据病叶上病斑菌丝层覆盖叶片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设8 个级 别,分别 用 1%、5%、10%、20%、40%、60%、80%、100%表示,对处于等级之间的病情则取其接近值。虽已发病,但严重度低于 1%,按 1%记。相关指标按以下方法计算:严重度(%)=(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

11、病叶数100;病情指数=病叶率平均严重度100;病指防效(%)=(1-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1.5.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小麦蜡熟前期调查病情,每处理对角线 5 点取样,每点调查 100 穗,各点单独记录,取平均数。记录病穗数、发病级数,并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以枯穗面积占整穗面积的百分比来分级,分级方法:0 级,全穗无病;1 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 1/4 以下;2 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 1/41/2;3 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 1/23/4;4 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3/4 及以上。相关指标按以下方法计算: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病情指数=(病级

12、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4)100;病穗防效(%)=(对照区病穗率-施药区病穗率)/对照区病穗率100;病指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1.5.4产量调查小麦收获前每个处理小区取样测产,实收计产。1.6数据处理试验数据采用 Excel 2016 进行处理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安全性根据田间观察和调查比较,各处理小区与空白对照区的小麦生状况基本一致,未发现试验药剂对小麦生长有不良影响。这表明在设计用量下,供试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2.2田间防效2.2.1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4 月 10 日田间施药时,小麦白粉病未见发生。随着气温升高,4 月下旬小麦白粉病

13、田间始见。由表 2可知,5 个药剂处理对小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 T1、处理 T2和处理 T3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指防效均达 99%以上;处理 T4和处理T5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病指防效在 95%左右。唐 强等: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研究95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19 期植物保护学2.2.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由表 3 可知,处理 T1、处理 T2和处理 T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处理 T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 95.00%和95.39%;处理 T1和处理 T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次之。处理 T4和处理

14、 T5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低于处理T1、处理 T2和处理 T3,其中处理 T5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 86.65%和87.64%;处理 T4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稍差,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 78.35%和 79.34%。2.3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由表 4 可知,与空白对照(CK)相比,各药剂处理小麦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处理 T1、处理 T2和处理 T3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处理 T3增产效果最佳,较CK 增产 1 376.24 kg/hm2,较处理 T4、处理 T5分别增加11.90%、8.25%。处理 T1较 CK 增产 1 088.85 kg/hm2

15、,较处理 T4增加 8.36%,较处理 T5增加 4.83%。处理 T2较 CK 增加 906.95 kg/hm2,较处理 T4增加 6.12%,较处理 T5增加 2.66%。3结论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先正达方案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效果比较显著,明显优于常规处理,尤其是拔节孕穗期施 18.7%嘧菌丙环唑悬浮剂 750 mL/hm2+40%环丙唑醇悬浮剂 300 mL/hm2+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 15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750 mL/hm2,扬花初期施 27.5%麦甜预混剂悬浮剂1 200 mL/hm2+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0 mL/hm2+含氨基

16、酸生物激活剂 375 mL/hm2,扬花盛期施 27.5%麦甜预混剂悬浮剂 1 20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 375 mL/hm2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麦甜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其他常规处理增加,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综合效果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药剂,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可以与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主流防治药剂进行交替使用,减缓抗药性产生,提升麦甜的使用价值。从防治成本考虑,防治方案可根据当年不同田间的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进行适时调整,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产投比。在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选择新型高效药物制剂,尤其在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大流行的

17、年份,推荐使用麦甜、麦甜伴侣等高效药剂,推进小麦病害防治药剂升级换代。鉴于试验年份气候条件,上述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增量提质效果为试验年份综合条件下的示范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参考文献1 陈万权.图说小麦病虫草鼠害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 王秀侠,莫从古.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45-146.3 黄冲,姜玉英,李春广.19872018 年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演变分析J.植物保护,2020,46(6):186-193.4 张爱民,阳文龙,李欣,等.小麦抗赤霉病研究现状与展望J.遗传,2018,40(10):85

18、8-873.5 陈云,王建强,杨荣明,等.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形势及防控对策J.植物保护,2017,43(5):11-17.6 罗家传,罗家俊,崔晓东,等.麦甜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农业科技通讯,2021(1):176-178.7 李深峰,朱唐霞,施慎年,等.麦甜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示范J.农家参谋,2021(19):75-76.表 2不同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处理CKT1T2T3T4T5病叶率/%45.83.65.65.812.213.1病情指数2.0400.0060.0090.0100.0980.102病指防效/%99.7199.5699.5195.2095.00表 3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

19、效处理CKT1T2T3T4T5病穗率/%20.002.372.431.004.332.67病穗防效/%88.1587.8595.0078.3586.65病情指数5.420.580.620.251.120.67病指防效/%89.3088.5695.3979.3487.64表 4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处理CKT1T2T3T4T5有效穗数/(万穗 hm-2)555.0555.0567.0561.0562.5561.0穗实粒数36.5638.5037.9038.7337.3337.50千粒重/g38.0241.2040.1241.8438.6939.92产量/(kghm-2)7 714.568 803.418 621.519 090.808 124.178 398.17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