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716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7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4中国果树,2023(9):104-107本文于 2023-06-16 收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MD21E012)。罗君 E-mail:。果业论坛 DOI:10.16626/ki.issn1000-8047.2023.09.021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罗君1,龙又嘉1,高玥2(1 四川旅游学院,成都 610100)(2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摘要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品种独特、历史悠久、文化保护传承完整、持续发展利用效益显著,已成为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和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具有保护

2、和开发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保护和利用好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从国家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要求出发,系统分析了苍溪雪梨栽培系统的资源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管理模式,为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传承与保护、绿色发展、合理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苍溪雪梨;资源优势;景观;保护开发中图分类号:S66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8047(2023)09-0104-04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典范,关系到民族文化自信和乡村繁荣发展,尤其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更具有保护和传承意义1-3。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 2002 年发

3、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旨在建立相关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对当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促进可持续农业振兴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4。截至 2023 年 5 月,农业农村部已发布7批188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其中有 19 个传统农业系统被 FAO 认定为 GIAHS,总数量居世界之首。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依然严峻,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类型不丰富、学术研究滞后等一系列问题5。苍溪雪梨是四川省特色水果、四川省苍溪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5 年,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四

4、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是以种植苍溪雪梨为主,以“赏梨花、品雪梨、住农家”为特色的农旅文融合生态系统。遗产地位于四川省苍溪县陵江、云峰、运山等 31 个乡镇,目前已有近 1 200 年的栽培历史。苍溪雪梨以其果大核小、肉质脆嫩、汁多味香、甘甜化渣、品质上乘等特点而闻名6-7。当前有关苍溪雪梨栽培技术研究多集中于栽培管理、丰产技术、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8-12。而有关苍溪雪梨农业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尚未可见,并且,当前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积极发展产业融合是果业发展和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围绕苍溪雪梨的资源优势及价值进行了系统分

5、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利用对策,以期为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1苍溪雪梨遗产地概况苍溪雪梨属于蔷薇科梨属砂梨系统,树体较高大,层次不分明,果实基本呈倒卵形,果实较大,萌芽能力强,但成枝力较弱,定植后多在第 34年开始结果,随后产量逐年增加。苍溪雪梨原产于四川省苍溪县境内,是苍溪县历史最悠久、生产规模最大的传统特色产业。苍溪县地处长江以北、秦岭以南,气候适宜,土壤母质松软,非常适宜梨树生长。由于海拔变化幅度大,形成了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果品上乘。据多年观察,苍溪雪梨的生产适宜温度为 1320。研究证明,目前四川省种植苍溪雪梨的总适宜面积为 11.9

6、8 万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 24.87%,其中最适宜面积、较适宜面积、适宜面积分别为 0.69 万、105罗君,龙又嘉,高玥: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2.84 万、8.46 万 km2,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 1.43%、5.89%、17.56%13。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苍溪县政府积极鼓励雪梨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提升,品种得到更新,基本形成了东、中、南部早中晚熟雪梨生产区分布格局。据四川省苍溪县人民政府 关于苍溪雪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报告,苍溪雪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共包括陵江镇、元坝镇、龙山镇、运山镇、云峰镇等在内的 21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目前雪梨

7、产业覆盖苍溪县 39 个乡镇 536个村14.5万户,受益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75%。2000年苍溪雪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8 年获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 年苍溪县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现代农业梨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列入全国梨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目前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已形成 7 个绿色食品苍溪雪梨地方生产标准,建成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建有四川苍溪梨研究所,收集种质资源上百个。据 2021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苍溪雪梨品牌价值达 11.02 亿元,在我国果业百强区域品牌中排名第 86 名。截至 2021 年,苍溪雪梨栽培面积达 1.1 万 hm2,年产

8、量 10 万 t,综合产值 28 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当地农户的主要支柱产业14。近年来,苍溪县积极发展雪梨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以赏花、摘果、农事体验、传统美食、农家乐、农家民宿等为内容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显著提升了苍溪雪梨产业效益,延长了产业价值链。2资源优势及价值分析2.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苍溪雪梨又名施家梨、苍溪梨,是我国砂梨系统中著名的优良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陆游的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中就有对苍溪雪梨的描述:“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豆枯狐兔肥,霜早柿栗熟,酒酸压查梨”。明洪武十四年广元县志记载:“梨中最佳者,施家梨,种出

9、苍溪”。清朝时苍溪梨又被奉为贡品而备受推崇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苍溪雪梨先后被誉为“国优水果”“砂梨之王”“中国十大名梨”等称号。梨树在苍溪县被称为“脱贫树”,当地人对其具有非常特殊的感情。自 20 世纪 80 年代,苍溪县政府提出“要想富,分开住,房前屋后栽果树”,很多农户房前屋后都开始栽植梨树,自此拉开了苍溪庭院经济序幕。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苍溪县继续发扬“庭园富民,雪梨立县”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1995 年“庭院经济”再次升级为“庭园经济”,雪梨种植引领苍溪庭园经济发展成为全国庭园经济的样本。2.2价值分析(1)经济价值。苍溪雪梨果大核小,肉质脆,汁多味香,甘甜化渣,香气

10、浓郁,平均单果重 300500 g,最大果重可达 1 850 g,可食率高达 90.4%。苍溪雪梨果肉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各种膳食纤维,具有生津止渴、平肝降火、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苍溪雪梨既是鲜食上品,也可加工制作罐头、雪梨浓缩汁、雪梨饮料、烹制菜肴等,还可以与中药材白蔻一起熬制“苍溪雪梨膏”,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系树势旺,树姿较直立,萌芽能力强,早果性强,丰产稳产,嫁接苗定植后一般在第 3 年开始挂果,第 45 年进入盛果期,667 m2产量 1 0001 500 kg,经济效益高。此外,苍溪雪梨的花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苍溪雪梨一般于 3月下旬初花,花期可以延续 81

11、2 d。苍溪雪梨自花不实,花量大16,鲜花中的花蕾部分用于人工授粉,花瓣可以用来加工成化妆品,花瓣的园区收购价2436 元/kg。(2)景观价值。苍溪雪梨树体高大,树姿开张,树冠宽大,成龄树树高近 5 m,形成自然的圆锥形或伞形,其势葳蕤蓊郁,浓荫蔽日,既是优良的果树,也是难得的观赏树种。叶片颜色深绿,叶尖、叶边微锯齿,花蕾白色,每束 610 朵,花冠大、花瓣白、花药黄,花束饱满,其叶与花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苍溪雪梨开花量大,其高大的树体在开花时节形成错落有致的美感,尤其是老梨树古朴苍劲,虬枝形态各异,极具观赏价值。每年花开季节,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呈现一副盛大的“处处皆景观,人在画中游”的梨乡画

12、卷,以赏花为主的乡村旅游正逐年兴盛起来。(3)文化价值。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品种独特、历史悠久、文化保护传承完整、持续发展利用效益显著,2015 年苍溪雪梨作为全省首个特色水果农产品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苍溪县逐步探索出了该栽培系统保护与利用、106罗君,龙又嘉,高玥: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传承与发展的宝贵经验,为遗产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经显现。近年来,苍溪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充分利用乡村景点、特色农耕文化等使乡村休闲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业态。数据显示,2021年苍溪县接待乡村旅游游客 361.04 万人次,

13、实现乡村旅游收入 22.57 亿元17。目前雪梨产业已成为苍溪县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逐渐发展成为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和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3保护与开发现状“春赏花、夏品梨”。苍溪县一直在利用苍溪雪梨这一独特的优势资源,开发乡村文旅产业。从2003 年开始,苍溪县每年都在梨花盛开时节举办梨花节,至今已举办了十八届。精心打造了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围绕“红色苍溪醉美梨乡”品牌,建成了环嘉陵江 8 镇 100 村十万亩以苍溪雪梨为主的融合农业特色产业带和“百里香雪海”梨乡风情乡村旅游、四季寻乐汇乡村旅游、红色记忆旅游 3 条覆盖全县、连接全境的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同时,苍溪县结合当地特色美食

14、开发出了刀尖丸子、雪梨糯米、龙眼肉、坨子肉等传统美食,并积极鼓励村民将民房改建成民宿,目前已通过“旅游特色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开启了包括苍溪雪梨、苍溪猕猴桃等 60 多种特色农产品数字化经营模式。建成的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位于嘉陵江中游的三国文化旅游环线与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线及红色旅游线之上,是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全国百强农业科技示范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十大最具潜力花卉观赏地,目前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科技含量最高的雪梨园。该园占地 200 多 hm2,包括百年老树园、保存完好的施家老茅屋、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农耕体验区、梨乡水乡游乐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中国梨

15、品展示园、苍溪雪梨认养园等。其中的百年老树园现有100 年老树 200 多株,树龄最大的有 120 多年,不仅成了展示悠久梨文化的“大观园”,更是作为保护传统苍溪雪梨品种的“基因园”。2015 年苍溪县与武汉市金都源商贸有限公司签约万吨雪梨精深加工生产暨苍溪雪梨主题公园建设项目。该项目依托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以陵江镇红旗桥村、笋子沟村、玉女村、六包村、河山村,云峰镇青盐村、狮岭村、鼓锣村、紫阳村为建设基地范围,共计投入资金 3.8 亿元,建设内部包括雪梨种植基地、雪梨深加工车间、展示厅、自驾游露营地、儿童乐园、民俗体验场以及各项配套设施。为了充分发挥苍溪雪梨的综合价值,苍溪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

16、市场主体,整合有效资金,提升科技能力,大力发展苍溪雪梨乡村休闲游。截至 2023年年初,苍溪县已创建 1 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了 23 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 3 000 余个,培育雪梨生态庭院户 1 825 个,苍溪雪梨专业合作社 2 家,家庭农场 12 家,建立 4支“雪梨产业科技专家技术小组”的专家服务团队。在美丽乡村建设时代背景下,苍溪县利用苍溪雪梨这一独特优势资源,以花为媒,以节促旅,不断发展多产融合,丰富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川东北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多元融合发展的大文化旅游产业。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综上,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

17、蕴,资源优越,潜力巨大。但是截至目前并未形成相应的文化遗产影响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1保护利用意识不强农业文化遗产具有超越时间的生命力和价值,是培养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和先天优势,更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魅力点。苍溪雪梨缺乏对传统农耕文化底蕴的挖掘,传播范围有限,知名度和影响力尚不足。其首要原因就是整体上对农耕文化保护和利用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例如目前已经打造形成的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村史馆、农具展厅等,往往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看点,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变现能力不足。此外,还有很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器具基本处于保管状态,形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应充分利用每年的梨花

18、节加大宣传力度,以花为媒、以节搭台,通过举办梨花节招商引资,推进农文旅延链融合,积极探索“游玩赏花”“康养赏花”等新融合业态发展模式。同时借助“互联网”现代信息科技,对传统农业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形成多媒体宣传资料,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3.2资金和人才短缺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传承措施政策,易造成农107罗君,龙又嘉,高玥: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业遗产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经费支持不到位、人才短板、各级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特别是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往往出现传承人和受众群体的断层现象,专业人才短缺。针对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可以通过资金和政策扶持,分批次重点支持开展苍溪雪梨文化

19、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苍溪雪梨目前仍以小农户的分散经营为主,资金投入难以扩大,农民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因此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以“公司农业合作社”的模式,一方面解决农民的弱势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规模经营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积极性,最终建立“保护开发增值保护”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此外,应摸清遗产资源底数,建立档案名录库,积极培育专业人才,提升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积极性,吸引有情怀的年轻人回归农业。3.3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农文旅融合发展是提升苍溪雪梨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已经开启了将其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当地农特产品的生产销售、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

20、已初具雏形,但仍未形成产业深度融合和有效的保护措施。要做好产业融合,首先要围绕苍溪雪梨产业深入开展实地调查和资源综合价值评价,尤其是对区域内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合作社、种植户进行全面梳理,摸清资源总量。在此基础上,按照价值潜力有针对性地优先培育和发展一部分经营主体,通过建立优势项目的方式,实现上下游产业的连带作用,不断形成以一带多,将旅游、观光、休闲、餐饮、娱乐消费有机结合的全链发展模式。3.4问题案例分析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肩负着经济、生态、文化多重责任,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保守止步,盲目开发势必造成资源破坏,保守止步又限制了区域发展,难以调动各方有效资源和当地居

21、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开发,是下一步苍溪雪梨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为了方便管理和提升经济效益,苍溪雪梨栽培模式开始出现矮化种植趋势。苍溪雪梨本是相对高大的小乔木果树,原始树高 45 m,不利于农户从事授粉、疏果、喷药、采果等生产管理。2000 年开始,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苍溪县农业部门逐步引导农户将高大的苍溪雪梨树改至 2.5 m高,树冠减至 1 层,以方便、安全地进行生产管理。至 2016 年,苍溪县已将约 48 hm2的原始苍溪雪梨树由高改低,同时对引进的新品种直接实现矮化种植18。矮化后的梨树更有利于生产管理,同时实现了增产增效。尽管如此,苍溪县

22、仍有大量梨树仍保留着原来“高大的身姿”。一方面,由于其自身树龄较大,矮层没有果枝,没办法变矮;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考虑要保护苍溪雪梨品牌,留住苍溪雪梨高大优美的树形,高大的梨树虽然不能实现密植,但是产量与矮化树大体相同。再加上高大的梨树极具观赏价值,更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因此,在追求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兼顾保护好优良的原始景观特性。参考文献1 吴佩,施维,白锋哲.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古老智慧弘扬农耕典范.农民日报,2018-03-14(05).2 闵庆文,曹幸穗.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中国投资,2018(17):47-53.3 张予,林惠凤,李文华.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23、途径.农村经济,2015(7):95-99.4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资源科学,2009,31(6):914-918.5 闵庆文.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中的问题与建议.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1):8-11.6 宋俊.陵江名果苍溪雪梨.中国果品研究,1985(1):31.7 李菊兰,李菊英.沙梨之冠苍溪雪梨.林业经济,1992(6):57.8 溢彩.砂梨之王苍溪雪梨.中国果菜,2016,35(1):70.9 李剑平.苍溪雪梨贮藏保鲜技术.四川农业科技,1992(2):33.10 汪德先.苍溪雪梨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四川农业科技,1997(2):41.11 罗

24、学刚,曾明颖,韩顺利,等.名特产水果苍溪雪梨贮藏保鲜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0,16(6):88-91.12 李俊.苍溪雪梨高产优质栽培经验总结.四川果树,1993(3):25-27.13 张鑫,张丽芳,冉丹阳,等.基于 GIS 的四川省引扩种苍溪雪梨适宜性评价研究.北方园艺,2019(3):176-182.14 张敏.第十八届苍溪梨花节开幕.四川日报数字版,2023-03-13(07).15 宋俊,吴伯乐.苍溪雪梨来源及历史的初步调查.四川果树科技,1984(3):32-34.16 张云贵.苍溪雪梨最佳授粉组合.四川农业科技,1991(1):47.17 汪国义.苍溪梨花“颜值”变产值.广元日报,2022-03-21(02).18 周金泉.保护老苍溪雪梨品种!矮化的雪梨树林里还有“小巨人”.川观新闻.2023-03-22.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