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强化训练)(政治史).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668920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强化训练)(政治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强化训练)(政治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二模)《明会要》记载,明太祖特设通政使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均实封奏闻”,洪武、永乐年间,“实封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由此可见当时 A.通过增设中央机构约束相权 B.行政改革以澄清吏治为主旨 C.建立了完备的行政监察体制 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显著强化 【答案】D 【详解】 根据“设通政使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实封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可知明太祖设通政使司,强化了对全国事务以及各级官员的控制,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故选D;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排除A;明朝行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行政监察体制的“完备”,排除C。 2.(2021·江西鹰潭市·高三二模)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朝中大臣为了争夺阁权,爱恶交攻,睚眦必报,排斥异己,不择手段,相互攻讦,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这表明 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阁臣弄权是明亡的主要原因 C.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 D.封建制度在明朝发展到顶峰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可知阁臣争夺权力,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阁臣的权力来自皇帝,因此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A正确;皇帝昏庸无能是明亡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故C排除;封建制度在清朝发展到顶峰,故D错误。 3.(2021·山东临沂市·高三二模)明初进行官制改革,丞相、三省制为府、部、院、寺所替代,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军、政、司法三权分离,由一卿独尊变为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九卿并列。这一改革 A.有利于政令畅通政权稳定 B.削弱了长期以来士族阶层统治 C.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 D.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答案】A 【详解】 明初进行官制改革,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军、政、司法三权分离, 各司其责,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各自直属中央,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令畅通政权稳定,故选A;材料信息与削弱士族阶层的势力无关,排除B;明初进行官制改革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利于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排除C;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排除D。 4.(2021·福建高三二模)康熙曾打算采取招抚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甚至允许郑成功的继承者郑经“藩封,世守台湾”。郑经坚持以“比朝鲜,不削发”作为投诚条件,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材料体现了清代 A.夷夏之防阻碍国家统一 B.政府外交理念的逐步近代化 C.统治者明确的国家意识 D.朝贡体系随改朝易代而瓦解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可得出,康熙认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能像朝鲜一样比较,说明康熙有明确的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夷夏之防指的是重华夏,贱夷狄,材料与夷夏之防无关,故A项错误;当时清政府奉行的是天朝上国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未体现“政府外交理念的逐步近代化”,故B、D项错误。 5.(2021·河南高三一模)清史学家赵翼云:“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乾隆即位初以“西北二路既已无事,而苗疆之事亦少"裁撤军机处。两年后又重新恢复军机处的设置,并谕称:“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这一变化说明,军机处 A.分割并牵制了内阁权力 B.由办理军务到处理朝政 C.有利于强化皇帝集权 D.已上升为国家行政中枢 【答案】C 【详解】 根据“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可以看出,军机处的职能发生了变化,适应了皇权不断强化的要求,也是皇权不断强化的产物,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的权力分配及争斗问题,排除A;军机处不能处理朝政,排除B;军机处并不是国家行政中枢,排除D。 6.(2021·安徽淮北市·高三二模)洪武时期所有章奏的处理都是皇帝一人亲批,而永乐、洪熙时期则出现了皇帝与内阁阁臣共议的局面,虽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人”,但所批答之意见已经包含了皇帝与阁臣“造膝密议”的内容。这说明 A.君主权力受到内阁制约 B.阁臣意见影响皇帝决策 C.权力运行带有民主色彩 D.朝议制度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 【详解】 虽然是皇帝亲批奏章,但是所批答之意见已经包含了皇帝与阁臣“造膝密议”的内容,说明皇帝的决策参考了阁臣的意见,故选B;设立内阁的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服务机构,排除A;设立内阁的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皇帝掌握决策权,并非民主,排除C;朝议制度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制约作用,而皇帝与内阁阁臣共议,对皇帝不能产生制约作用,不同于朝议制度,排除D。 7.(2021·山东高三二模)清初随着军机处的成立,一种新的沟通管道,即奏折制度应运而生。奏折直接送往内廷由皇帝御览,皇帝军机处磋商,之后才往下层的内阁与相关部门进行附议或执行。奏折制度的产生 A.使军机处具有了决策权 B.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 C.说明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详解】 奏折直接送往内廷由皇帝御览,皇帝军机处磋商,即可作出决策,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选D;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A;皇帝不与大臣进行朝议,即作出决策,不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排除B;仅仅从奏折制度的产生不能说明封建制度逐渐衰落,排除C。 8.(2021·山西太原市·高三一模)清初,大臣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奏本章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乾隆年间,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人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这说明奏折制度的形成 A.使内阁权力名存实亡 B.体现了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 C.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助推清朝中央官制走向成熟 【答案】B 【详解】 材料“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人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体现的是乾隆年间通过奏折制度实现了皇帝同大臣之间的直接联系,说明的是皇权的加强,B正确;军机处的设置使内阁名存实亡,A排除;奏折制度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C排除;奏折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D排除。故选B。 9.(2021·湖北宜昌市·高三二模)雍正帝要求广大臣僚用密折言事,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当时除了雍正的少数几个心腹大臣稍敢勇于任事外,广大臣僚都“人人自危,斤斤自保”。据此可知,密折制度 A.减少了政府的决策失误 B.助长了官场的因循之风 C.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D.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答案】B 【详解】 密折制度使得军政要务直接从大臣送至皇帝案头,使权力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从而使大臣人人自危,不敢再有激进的政治行为,因循守旧,助长了官场的因循之风,故选B;密折都是私密公文而非经过公开讨论,不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枢机构的权力问题,排除C;密折制度增加了君臣之间的猜忌,不利于消除君臣之间的隔阂,D错误。 10.(2021·河南鹤壁市·鹤壁高中)廷议和廷推是明朝独特的决策机制,至天顺五年,应阁臣李贤之再请内阁不再参加庭议。宪宗曰;“内阁儒臣,所以辅朕裁处万机者,如举官论狱亦令参与,事有可否,谁更商榷,……先帝著令,宜永遵守。”以上材料表明内阁 A.职能是辅助皇帝参决可否 B.形成决策的权力遭到削弱 C.逐渐失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D.有利于明代的专制与集权 【答案】A 【详解】 明宪宗同意内阁大臣不参加庭议,认为内阁不宜参与举官论狱,皇帝日理万机“事有可否”要与内阁商榷等,表明内阁职能是辅助皇帝参决可否,A项正确;明代内阁没有决策权,B项错误;明代设立内阁是为了服务皇权,不是为了制约皇权,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内阁有利于明代的专制与集权,D项错误。 11.(2020·河北衡水市·高三零模)(明)景泰二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该史实说明(  ) 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 B.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 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 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 【答案】D 【解析】 皇帝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是由于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皇帝的意见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反映朝廷议决效率的提高,排除A项;明朝君主专制是在不断强化,但材料不是反映这一主题,排除B项;从最终结果来看,廷议制度未能确保公正法治,排除C项。 点睛:教材认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这是总体趋势,也有例外的情况。本题考查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的情况,本题的回答需要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得出。 12.(2021·陕西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下表是“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及品秩表”。该表反映的明朝政治的特点是 官员 职权 品秩 六部尚书 批答奏章的最高长官,掌各部事务 正二品 内阁大学士 批答百官奏章,兼管六部,商承政务 正五品 十三道监察御史 巡按州县,考察官员 正七品 知府 掌一府之政 正四品 A.行政官员权力相互制约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国家监察体系日趋完备 D.机构设置重叠臃肿 【答案】A 【详解】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大小和品秩高低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品秩低的官员可以利用职权制约品秩高的官员,从而形成行政官员权力相互制约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并非只是反映监察体系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机构设置叠床架屋的特点,不能说明机构设置重叠臃肿,排除D项。 二、主观题 13.(2021·全国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永乐时期的内阁大学士虽参与对国家机务的处理,但品秩低微,仅正五品,而且“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洪熙皇帝即位后,将内阁大学士的官秩提升至正二品,又加封他们“公”、“保”等荣衔。宣德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为其设置了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又令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形成了“阁职渐崇”的局面。与此同时,为防止内阁权力的过度膨胀,宣德皇帝打破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的禁例,设立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命翰林学士陈山等教授小宦官读书。还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所有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正如时人陈孜所云:“我朝祖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榷,取自圣裁。”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洪熙、宣德两朝中枢体制的变化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枢体制演变的影响。 【答案】(1)变化:内阁的权力扩大,地位提升;增设新的机构;扩大司礼监的权力。 特点:平衡中央机构权力。 (2)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明朝的统治;为宦官干政埋下隐患。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宣德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为其设置了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又令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可归纳出内阁的权力扩大,地位提升;根据材料“设立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可归纳出增设新的机构;根据材料“还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可归纳出扩大司礼监的权力。特点:根据材料“我朝祖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归纳出平衡中央机构权力。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及为宦官干政埋下隐患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天子“象天立宫”,紫禁城被誉为地上天宫。 紫禁城宫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实行对国家的统治。在600年的传承中,其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既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融合,亦有西学东渐的文化特质,是“有容乃大”文化情怀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大成之城”。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展览《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故宫六百年”展览设计其中一个展厅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从展览内容、依据、意义等方面予以说明。(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主题:皇宫里的太监 展览内容与依据:展览与太监工作有关的文物,如作为司礼太监,参与批红的文件;作为厂卫头目,负责监察的报告等;以此展示太监地位与职能的演变。展览与太监生活有关的文物,以此了解太监的饮食起居及空闲生活。 展览意义:太监是中国皇宫的特殊群体,反映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异态与残酷。了解明清太监生存状态,也可以间接了解明清两代中国皇权的运行与演变。 【详解】 论证:首先阅读材料,为展览设计一个主题,如依据材料中“紫禁城宫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实行对国家的统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确定主题“皇宫里的太监”;确定展览主题后,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的政治史知识,准备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文物展品,并说明将其作为展品的依据,如围绕与皇宫里的太监相关的展览,要提供明代司礼太监参与批红的文件、厂卫头目负责监察的报告等与太监工作有关的文物,选择这些展品展览的依据是,它们与太监生活有关,能体现太监地位与职能的演变,参观者可以借此了解太监的饮食起居及空闲生活;最后结合所学史实,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说明举办这一主题展览意义,如太监是中国皇宫的特殊群体,组织这一展览可反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异态与残酷,使人们了解明清太监生存状态,间接了解明清两代中国皇权的运行与演变;整个解题过程注意按照题目要求步骤,对展览内容、依据、意义等一一说明,特别要注意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