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微波技术与天线(重修学习作业)
教材:《微波技术与天线》(第三版),王新稳,李延平,李萍,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
1.1 长线理论
1)了解分布参数电路与传输线方程
2)传输线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
3)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Smith圆图
4)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1.2 波导与同轴线
1)导波系统一般分析,波导传输线
2)矩形波导,TE10模分析
学习重点:
1)传输线分析与计算,输入阻抗与驻波分析(习题1-7,1-8,1-10,1-45,1-46)
2)阻抗匹配分析与设计;(习题1-21)
3)波导截止模式,矩形波导,TE10模分析;(习题1-25,1-30)
4)矩形波导传输模式与工作参数,矩形波导设计与分析;(习题1-49,1-50)
书本:26页,例1-2;28页,例1-4;40页,例1-10;
第二章 微波网络
1)了解网络概念,微波元件等效网络;
2)散射矩阵S; 双端口网络传输散射矩阵,工作特性参数
学习重点: 1)无耗互易网络S参数,
2)S参数测量;(习题2-11,2-17,书本:105-107页)
第三章 微波元件
1)阻抗匹配与变换元件
2)定向耦合元件,匹配双T
3)微波谐振器
学习重点: 1)阻抗匹配;(习题3-2);矩形谐振器;(习题3-28)
2)定向器(习题3-17);匹配双T(习题3-21);
书本:152页,例3-6;
第四章 天线基本理论
1)了解基本振子的辐射场;
2)对称振子的辐射场
3)发射天线的电参数;
4)接收天线理论;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学习重点: 1)对称振子方向图(习题4-9);
2)天线电参数(习题4-20);电波传播与接收天线理论(习题4-28)
书本:198页,例4-2;199页,例4-3;
一、传输线理论
1-1)均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50Ω,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l/8,测得传输线上的电压驻波比为3,求终端的反射系数GL与负载阻抗ZL?
1-2) 已知长度l=1.25l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0=500Ω,终端接负载ZL=(300+j400)Ω,已知传输信号波长l=30cm,求负载反射系数GL?传输线驻波比r?离负载第一个电压波节点距离zmin?输入端阻抗Zin?
1-3)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负载阻抗,信号频率时测得终端电压反射系数相位角和电压驻波比。求终端电压反射系数?传输线特性阻抗?第一个电压波腹点离负载的距离zmax?
1-4)特性阻抗Z0的无耗传输线馈电系统如图,信号源由长度为l的传输线连接到一段总长为l终端分别接负载R1与R2的传输线上,信号源内阻Rg=Z0。当接入点在距离R2为l/4的B点,问负载R1与R2应满足什么关系,信号源能输出最大功率?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1-5)特性阻抗Z0=50Ω无耗传输线如图,负载阻抗ZL=(50-j50)Ω,通过并联短路支节与l/4变换段实现匹配。已知信号频率为3GHz,求并联短路分支线的阻抗Zs?变换段的特性阻抗Z1与长度l?
1-6)如图所示传输线,B支路为特性阻抗Z0长度为λ/4的传输线端接阻抗2Z0的终端;C支路为特性阻抗Z0长度为λ/2的传输线端接阻抗Z0/2的终端;B与C并联在D点连接源阻抗为Z0的信号源。求B支路,C支路与D处的输入阻抗?源端D处的反射系数?
D
B
Z
0
2Z
0
C
Z0/2
Z0
源阻
抗Z0
1-7)矩形波导BJ-100尺寸为a×b=22.86mm×10.16mm,则波长为2cm,3cm,5cm的信号能否在该波导中传输,能传输的信号存在哪些传输波型?问该波导的单模工作波长范围?
(注:)
1-8)矩形波导BJ-100尺寸为a×b=22.86mm×10.16mm,信号频率f=10GHz,求该信号的工作模式与截止波长?主模的波导波长,相移常数,相速,群速,?
(注:;)
二、微波网络与微波元件
2-1)对互易双端口网络,输入端的反射系数为:。用阻抗法测得双端口网络的三个反射系数为, , ;求网络的散射矩阵S?
2-2)设某系统如图所示,双端口网络为无耗互易对称网络,在终端参考面处接匹配负载,测得距参考面距离处为电压波节点,驻波比为2,求该双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 S]
T1
T2
Z0
Z0
2-3) 一个双端口网络,终端接负载,假设网络参数矩阵S已知;证明其输入端口的反射系数为:。
2-4)如图所示的理想3dB微带混合环耦合器,补齐S散射参数矩阵。假设信号从端口(1)输入,分析其他3个端口的输出信号性质?
2-5)两段阻抗为的同轴线(注:同轴线特性阻抗为:),采用介质套管构成的/4段进行阻抗匹配。已知工作频率为3GHz,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及变换段的长度?
D
d1
d2
2-6) 已知匹配双T的S矩阵为:。当信号从端口(4)E臂输入,其他端口接匹配负载时,分析其他3个端口的输出?如果匹配双T接匹配源,且输入信号,求端口(4)输出信号b4?
2-7) 一个填充空气的矩形谐振腔,其波导横截面尺寸为a×b=2 cm×1 cm,长度为l=2 cm;求该矩阵谐振腔的最低谐振模式,谐振波长λ?
三、天线基本理论
3-1)假设相距20 km的两个微波中继站在空气中进行通信,工作频率为6 GHz;发射功率为100 W,发射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为1 m2,接收天线有效接收面积0.01 m2。写出有效接收面积与方向系数的关系式?求发射与接收天线的方向系数Dt与Dr?接收天线的最大接收功率?
3-2)已知某天线的发射功率为540π (W),频率为3 GHz;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为,求最大辐射方向上r =60 km处P点的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在P点用方向性系数D=144的接收天线对准接收,求接收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与接收功率?
3-3) 写出电基本振子与半波对称振子天线的E面方向函数F(θ, φ)?并给出电基本振子与半波对称振子天线E面方向函数的半功率波瓣宽度HPBW与方向系数D?
3-4) 设计一个适用于450 MHz的半波对称振子天线(忽略天线终端效应的影响)的长度?给出该天线E面方向函数F(θ)与H面方向函数F(φ)?
3-5)假设在相距20 km的两个微波中继站之间进行通信,收发天线的增益均为20 dB(注:设天线效率),工作频率为900 MHz;发射功率为5 W,假设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求接收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接收站的最大接收功率?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