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以康定鱼通地区婚丧习俗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4461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以康定鱼通地区婚丧习俗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以康定鱼通地区婚丧习俗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以康定鱼通地区婚丧习俗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第3 2卷第4期 2 0 2 3年8月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V o l.3 2 N o.4 A u g.2 0 2 3M I N Z U C O L L E G E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 以康定鱼通地区婚丧习俗为例张 筠(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 2 6 0 0 1)【摘 要】康定鱼通地区在历史上既是汉边社会也是藏边社会,其所处位置即在被费孝通称为藏彝走廊上“围棋子”式的社会文化地理单元的区域。鱼通婚丧习俗呈现汉、藏、羌等多族群文化与原生文化多元并置、共生共荣的特质。通过康定鱼通地区婚丧习

2、俗的田野调查,以婚丧习俗为视角,从微观层面考察鱼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多族群文化与原生文化多元多次互动交融的情状,有助于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关键词】藏彝走廊;康定鱼通;婚丧习俗;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D 6 3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8 8 2 4(2 0 2 3)0 4-0 0 0 1-0 8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科研项目“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野下康定鱼通民俗信仰研究”(X Y Z B 2 1 1 7 Z X)作者简介:张筠(1 9 6 9),女,四川泸定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人类学、民俗学。2

3、 0世纪8 0年代初,费孝通在反思中国的民族识别问题时提出了著名的“民族走廊”概念,并首次使用了“藏彝走廊”,即“以康定为中心向东和向南大体上划出一条走廊”,认为这条走廊“一向存在着的语言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一旦串联起来,有点像下围棋,一子相连,全盘皆活”,1本文所讨论的康定鱼通地区正处于费孝通所描述的藏彝走廊“围棋子”式的社会文化地理单元的区域内。该区域是历史上西北氐羌系民族南下、西南地区越濮系民族北上、汉族西进、藏族东渐的“藏彝走廊”东沿,族群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该区域表现得特别明显,故此鱼通的民俗文化既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梳理了鱼通婚丧民俗中的文化因素,考察婚丧习俗文化

4、的交往交流交融,以鱼通的视角观照藏彝走廊族群文化的接触、互动和交融,以“鱼通”为样本进行研究能够回应费孝通提出的“将藏彝走廊整体描述出来,可解决民族的形成、接触、融合、变化”2等重要命题,对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具有启示意义。在民俗文化中,丧葬习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婚姻习俗近年来虽变化较大,但据笔者亲身经历和长期调查,2 0世纪末期的鱼通婚俗仍然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形式。笔者认为,婚丧习俗是观察鱼通文化接触互动、交流互鉴的重要维度。目前关于鱼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房仪式3、民间音乐4、民间文学5、民间信仰6等方面,婚丧习俗方面的研究极少,仅2 0世纪8 0年代,六江流域联合调查组成员金绥之

5、等人在大渡河流域对康定鱼通和泸定岚安两地贵琼人的宗教习俗进行调查,其中涉及对鱼通地区婚丧习俗的调查;丧俗方面的专门调查有仁真洛色在2 0世纪8 0年代对竖棺火葬的调查74 4-4 6。其中金绥之的婚丧习俗调查因嵌于宗教信仰调查之中稍显单薄,仁真洛色的丧俗调查较为周详,但仅有现象呈现,对其中各族群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问题未做深入研究。近十年来,笔者对鱼通民俗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田野调查,本文便是基于长期田野调查所获第一手材料,同时参照前辈学者对该区域相关研究成果作出的论述。1 一、鱼通婚丧习俗的田野调查 (一)鱼通婚俗 鱼通传统婚姻多为姑舅表婚,不同辈分的男女禁止结婚。族群内婚直至2 0世纪8

6、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打破。鱼通婚事仪程主要有说亲、定亲、开话、结婚、回门等环节。各环节有汉、藏、羌及当地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呈现出多族群文化互动的痕迹。鱼通人说亲多是男方主动,男方父母有意于某家姑娘,便聘请当地德高望重且善于言辞的人为“红爷”前往女方家说亲。“红爷”说媒会极力夸赞主家根骨好、家产好、家族兴旺等。“红爷”说亲一次不成,往往要往返数次,经过多次说合,女方家有了明确意向,“红爷”再前往女方家将婚事说成。说亲之后是合八字。鱼通人非常重视婚配中二人八字是否相合。合八字由男方请公嘛测算,如果公嘛测算双方八字不完全相合,就会给主家提出“改叫”的折中办法,即通过修桥铺路、在神山上修塔子等方式,矫正

7、八字不合之弊。公嘛测算男女双方八字无冲克,就算定亲,一般不准反悔。定亲时,男方须给女方家送礼物以示诚意和对女方的尊敬。鱼通各地所送定亲礼物略有不同。大渡河西岸勒树村讲究送“三件(匹)布”,即女方爸爸妈妈一件、爷爷奶奶一件、三锅庄一件,因为三锅庄代表祖先,送三锅庄就是给祖宗先辈也要送一件的意思。2 0世纪8 0年代金绥之在鱼通调查到舍联、时济、前溪等乡镇有送女方家三丈二尺布、放置三个锅庄的银元三枚、哈达三条的习俗。8大渡河东岸厂马村有“送泡酒”的习俗,即是用羊皮口袋装两批泡酒、面、三枚银元、一丈二尺白布。厂马“送泡酒”的习俗较为古朴,送泡酒的人半夜五更前往女方家,把羊皮口袋装的两批泡酒、放置三锅

8、庄的三个银元、一丈二尺布、一些面等放于女方家门外就要及时离开,如被发现就会被抹锅烟。金汤边坝有定亲之后“送节”的习俗,凡遇年节如八月十五、五月端阳、正月初二拜年,女方父母或爷爷奶奶过生日,男方都要到女方家送礼,礼物包括白酒、挂面、腊肉、鞋、袜、衣服等。合完八字就要择定婚期,男方家请公嘛根据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测算婚期和吉时。择定日期后,男方家请“红爷”到女方家告知婚礼时间,并商量结婚事宜,称之为“开话”。新娘在鱼通被称为“新迎子”,迎娶新娘时男方不亲往,须在家门亲戚中挑选一个能说会道的“迎亲娘子”,可以是“青头姑娘”,也可以是儿孙满堂、家庭和谐、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已婚妇女。还要挑选一个与新娘八字

9、相合的迎亲女伴。在兄弟姊妹中挑选几个人,由“红爷”陪同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人到达女方家时,女方鸣炮,迎亲人不能立即进门。女方家在门口摆上“迎风盘子”,男方迎亲人要与女方长辈说言语。说言语之间女方家故作刁难和煞有介事,红爷立即称说男方根骨好、家境殷实、为人宽厚等。迎亲娘子放低姿态夸说新娘,并说新郎也是人才难得,与新娘般配。说完后向女方长辈敬酒,女方长辈并不接酒,称新娘高贵,不能嫁到男方家吃苦。“红爷”便说男方的殷实和厚道,说明新娘到男方家不会吃苦,并向女方长辈敬酒,对方仍不接酒。迎亲娘子又说恭维话再次敬酒,并唱敬酒歌。女方长辈推托女儿小不懂事,不肯喝酒。如此三番,直到女方亲长喝酒表明同意迎娶

10、新娘,亲事告成。此时男方赶忙敬酒,先敬家神,次敬锅庄,再敬长辈,送三锅庄银元三枚,送新娘衣服一套。双方说言语之后敬酒结束,女方总管、主人家向客人敬酒,摆宴席待客。酒后通宵达旦跳锅庄,当地称之为女方家“花夜”。新娘到男方家,关于进门的风俗,大渡河西岸的勒树村和大渡河东岸的厂马村略有不同。勒树村迎接新娘是在门口搁四张桌子,桌子上放干盘子,里面放置剖开的四瓣鸡蛋、两块烧白、两双筷子、2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 9 8 6年创刊)2 0 2 3年8月四川地区称媒人为“红爷”,鱼通受汉地官话影响,称媒人亦为“红爷”。此据2 0 1 6年3月1 3日康定市舍联乡勒树村杨金山(8 6岁)处所得资料整理。

11、此据2 0 1 5年1月1 0日康定市金汤乡边坝七家寨村高绍荣(7 8岁)处所得资料整理。鱼通地区称尚未结婚的女子。此据2 0 1 5年1 0月2日康定市麦崩乡厂马村张学明(7 3岁)处等所得资料整理。指新娘进门的仪式。新娘进门前公嘛念诵敬山神的经文,摆上一张桌子并摆放4个香碗、4瓶酒、4双筷子,表示对新娘的尊敬。两个杯子,一张桌子放一个银元。新娘到了之后公嘛要念一则经祈福,用酒杯的酒敬神。新娘跨门槛时,门内站的人要与新娘新郎八字相合。新娘进门和新郎站在三锅庄下方,爷爷奶奶、父母双亲、叔爷长辈坐在三锅庄上方,开始给新人说法事姻缘,一般说三则。第一则大致意思是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天上太阳、月亮、星

12、辰汇到一起,是最好的一天。第二则说藏王到中原迎娶唐朝公主的故事,讲述唐朝公主众多追求者中藏王的聪慧和出类拔萃,这个故事流传西藏广为人知,而在勒树村的婚礼法事中讲述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第三则大致意思是祈愿新人儿女满堂、有吃有喝、长命百岁、有社会声誉等。说完法事,新人就向坐于三锅庄上方的长辈磕头,领取拜钱,当地称之为长命钱。婚宴当晚通宵达旦跳锅庄,跳锅庄之前要举行仪式。仪式之前在堂屋家神牌位前放上一张桌子,桌上摆盘子,盘子里要放上两杯酒、钱、米等。新娘新郎站在桌子下方,由公嘛或寨子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家神敬酒,并给新人说一曲祝福语。仪式结束之后就开始在堂屋里跳锅庄直至天亮。天亮时跳的最后一曲锅庄

13、,当地称之为“找斯”。“找斯”在鱼通话里就是“闭幕、结束”的意思。“找斯”锅庄跳完,就意味着整个婚礼结束。鱼通人称结婚为“吃宴席”,婚礼操办前后三天,包括花夜、正宴、谢客三个仪程。鱼通传统婚俗待客,一般给每位客人准备一斤重的猪膘肉、一斤重的荞面馍馍,猪膘肉放在三锅庄上烤熟即可食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了设宴待客的习俗。婚宴菜品约定俗成是“九大碗”,殷实富足的家庭也有摆“十三花”的,即每桌十三碗。其中香碗、烧白、墩子肉 是不可或缺的,香碗摆在中间,墩子肉是双份菜品,习俗与川西地区相近。婚礼三天后,新郎随同新娘一起回娘家,鱼通与内地称呼一致,也称为“回门”。回门男方要给女方家送五批 泡酒,男方还要给

14、女方亲长和兄弟姊妹送菜包子。回门耍三天就是转人户,菜包子送到哪家就要请哪家人吃饭。(二)鱼通丧俗 鱼通丧俗从初终之礼到火葬仪式,各环节都要遵循严格的礼俗,汉、藏、羌文化互动互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事象。丧俗法事主事人喇嘛和公嘛既分工又合作,初终之礼中开路由喇嘛主持,看期由公嘛完成,火葬由喇嘛和公嘛共同完成。1.初终之礼初终之礼包括报丧、开路、念经、小殓、看期、大殓等。开路、念经主要受藏文化影响,小殓、看期、大殓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其中又有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人死之后丧家首要之事是迎请喇嘛和公嘛。喇嘛负责给死者开路,开路即是为亡灵超度,免其误入歧途。法事完成后喇嘛和公嘛上到四楼经堂开始念经。丧事

15、念诵的经文主要是 金刚经和 招财经,当地人认为诵念 金刚经可以给死者改罪恶;认为死者离世会让家里破财,念诵 招财经就是给家里添财。金刚经一天可以念七八遍,招财经较长,通常一天才能念一遍,或两天念一遍。金刚经和 招财经需要念诵七七四十九天,逢“七”的晚上丧家要上门请寨子里的老年人到家里堂屋念玛尼。对于帮忙念玛尼的邻里,主家要在念诵中间煮面或荞米子饭招待,还要给每一个帮忙念玛尼的邻里每人送一绞手工线一根针,当地老人对此解释为死者在阳间因家用会到邻居家借线补衣服鞋袜,被认为借了债,阴间会记住这个3第3 2卷 第4期 张筠: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此据2 0 1 6年3月1 3日康定市舍

16、联乡勒树村杨金山(8 6岁)处所得资料整理。婚礼事务繁杂,其中婚宴环节最为忙碌,一般由家门族人帮办。婚宴帮办由主家在家族找德高望重、统筹协调能力强的人当总管,总管负责选定内管、外管、支客等,厨房、库房、烧水、端盘、喊客、倒茶、煮饭、炒菜、管桌等凡涉婚礼大小事情均由总管安排,管理层级分明,井然有序,总的原则是帮助主家排忧解难、热情待客,促成婚事圆满。鱼通地区在婚丧等宴席中必备的一道菜,即将鸡蛋、葱姜等搅入肉末,放入香辛料蒸熟成饼状,切成小块三角形,对放呈山尖状盛盘。四川官话称方形块状肥肉。鱼通地区度量粮食的木质量器,形状似敞口壶。人死之后,当地老人齐聚丧家,在公嘛和安区带领下念诵经文。罪恶,死了

17、之后借了多长的线就要用多长的肠子还债,因此念尼玛时候都会准备线,帮助死者改罪。小殓就是为死者穿衣。穿衣之前先要洗尸,洗尸的水用柏枝丫浸泡,尸体洗干净之后,殓服穿单不穿双,早前为死者穿衣一般是一件。随着明清以来汉文化影响,有穿三件、五件、九件的不等。当地葬式是竖棺火葬,衣服穿多了不宜燃烧,现在一般穿三件,颜色分别是红、白、蓝等不一。各村寨穿衣颜色和穿法略有不同。大渡河西岸勒树村给死者穿衣男女有别,男女里层都穿红色,对于为什么里层穿红色,勒树村老人解释说人死之后到阎王那里去,因为在生之时犯的罪恶,鸡脚神就要一层一层地刮皮,刮到红色就不敢刮了;鱼通腹心区麦崩乡为舍村三件衣服的颜色和顺序是里层蓝色,中

18、间红色,外层青色;鱼通北部边坝村的殓服较为特别,该地只有女人死后穿红衣,男人不穿,对此解释是女人生前月事期间在火塘、灶台和菩萨、家神跟前做事背了罪恶,死后要到阎王殿坐深河,河水会将女人淹没,狗看见红衣就会帮助女人把河水舔下去。老衣做好以后,生前都要试穿两天,死后才能得到。当地老人死后必须穿一件白大绸做的殓服,或者做成长衫子,或者直接用白大绸裹尸。白大绸将尸体通身裹好,只露出眼睛、鼻子和耳朵,裹至脚趾拇手趾拇要将绸剪开,将每根趾拇都要裹好。老人解释白大绸会干到尸骨上,不会生蛆,尸骨不散。鱼通核心区的火葬棺流行汉地使用的棺材,用大板切割,头大尾小,火葬之时竖放,被称为“竖棺”。用嫩竹篾条捆绑扎实之

19、后,从小口一方将尸体推入棺材。鱼通地区人死后,尸体一般要放三天才请公嘛测算出丧时间和火葬灶台的方向,按照十二甲子测算,在公嘛算好的时间,当地人说即使下刀子也要发丧。大殓就是移尸入棺,棺材颜色是黑色,有丧家用黑漆把棺木漆黑,一般用墨汁涂黑即可。尸体入棺男的要戴临时缝制的红色帽子,女的戴青布帕子,也有戴红色帽子的。棺木内先装柏枝丫,给死者垫上当地称“半肚子”样红色的三角形枕头,枕头里面放柏枝丫。也有一些鱼通人家受汉地文化影响,将竹子编的甑壁子放在死者脚后跟,头上放三匹瓦,就是有钱的意思,两边垫纸钱和柏枝丫,家庭殷实人家还要放金银铜铁锡。棺木内还要放上五谷粮食,在为舍村田野调查时,当地人说人死了没有

20、五谷粮食抬不走,不能出门。开孝本是当地汉族丧葬习俗,“文革”期间禁止喇嘛、公嘛念经,为了纪念死去的人,就跟汉族学习烧纸钱和开孝帕,从此鱼通丧事兴起开孝帕的习俗。开孝之前要理出孝单。开孝仪式中主事人要讲清楚主家开孝是怎么开,根源是怎么来的,讲不清楚就会被认为看不起人而拈过拿错,引发吵嘴打架等。2.火葬仪式鱼通地区通行竖棺火葬,葬式独特,为其他地区鲜见。火葬仪式主要环节有出丧、点火焚化、喊财、捡骨尸等,其中棺木的形制受汉式葬式影响,形似汉式棺木。火葬各环节都有相应的规程和讲究。喇嘛负责在葬地焚烧尸体时念经给亡灵超度,公嘛负责主持葬地和回到家中的喊财仪式。出殡之前,喇嘛或安区领念追述死者一生功过,求

21、神收纳的祈祷经“各卡”,此经约念5个小时。天刚亮时在楼顶鸣放三枪,再由喇嘛念一段超度经,然后再鸣七炮,表示死者起身了。出殡之时青壮年抬棺,喇嘛、公嘛在最前面,火把、锣鼓随后,尸棺跟随缓行,撒五谷和撒纸钱者随后一起到葬地。鱼通人的火葬地一般选择较为开阔的平台,出殡前一天,丧家请喇嘛到火葬地行谢土仪式,并要搭建完成火葬灶。棺木抬到葬地后围着火葬灶顺转三圈,死者头部的棺木回头取掉,脚下的回头留两寸的木条以便死者踏脚,以防死者从棺木中滑落。棺木等到公嘛测算的时辰到了,才能立起来,搁置一段时间,喇嘛开始念经,经文念完后开始准备火化。点火焚化之前,点火的人要请公嘛测算,点火者须与死者、家庭、邻居无犯冲。当

22、地人认为点火的人是要背罪恶的,公嘛测算好适合点火的人,丧4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 9 8 6年创刊)2 0 2 3年8月此据2 0 1 5年8月7日康定市麦崩乡敏千村高文良(7 3岁)处所得资料整理。此据2 0 1 6年3月1 3日康定市舍联乡勒树村杨金山(8 6岁)处所得资料整理。此据2 0 1 5年3月2 0日康定市金汤乡七家寨村高绍荣(7 8岁)处所得资料整理。鱼通男子捆绑于腰间的皮制倒三角形袋子,可装钱、物等。此据2 0 1 5年8月7日,康定市麦崩乡为舍村杨绍全(7 8岁)处所得资料整理。家带上两把挂面和一斤酒亲自上门说明缘由,请求帮忙点火,并表达谢意。点火时间到了,点火人手执

23、火把围竖棺转三圈,跟随出丧的群众齐念“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点火者转完三圈后将火把送入火葬灶,这时要用贵琼话喊“火去了,你跑哦”。点火时,喇嘛坐在旁边念经,还要吹莽号和萨拉子。喇嘛一般请4-5人,最多请7人,请上7人就算齐全了,会被认为最为孝道。棺木燃烧至差不多快倒塌时,喇嘛念经完毕即离开。这时公嘛开始念招财经,公嘛在火葬地做一套“喊财”的仪式,当地人认为人死之后会带走丧家的财运,公嘛通过仪式把财运“喊”回来。火葬的仪式完成后,公嘛即和死者家属一起返回,在死者家里继续完成仪式。从火葬地返回死者家里的路上,公嘛走在前面,陪伴妇女手托茶盘,其中放置公嘛用面粉或糌粑捏制的祭品、油饼、小麦、首饰,甚

24、至现金等,队伍中敲击铙钹,年长妇女手执“财孝”,一路高喊“欧吼”而回,寓意把财运“喊”回家。回家之后,妇女们将托盘之物放在供神的神位上,公嘛要在三锅庄上进行“喊财”仪式,仪式完成之后,公嘛还要在每个房间、中柱等处洒麦面,并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念一遍招财经,表示将四方的财都“喊”回来了。尸体烧完三天之后捡骨,丧家男性亲属参与捡拾燃烧后落到火葬灶灰里的骨殖,女性不允许参与。凡是眼睛能够看见的骨头渣渣都要捡起来装在红色口袋里,口袋装入泥土烧制的土罐里,坛底要钻洞,以接汗气。2 0世纪4 0年代前后,装骨的土罐一般都是汉源、荥经烧制的,做生意的人背来卖。更早以前骨殖装入红布袋后直接丢入大渡河

25、,后来较为普遍的是将骨灰进行二次葬,并逐渐趋向内地葬法。骨灰处置完成之后,丧家按照丧事规程隔七天请全村寨人念一次玛尼,到第四十九天念一次大经,并将死者的祭品和生前衣物烧掉。至此,丧事宣告全部完成。二、鱼通婚丧习俗中的文化交融 (一)婚丧习俗中的多族群文化因素 1.汉文化因素 鱼通将媒人称为“红爷”、男女双方“合八字”、婚期测算吉日吉时、挑选与新娘八字相合的女伴、婚宴办“九大碗”、新人三天后回门等习俗都是汉文化因素。其中“合八字”、请公嘛测算吉日吉时、挑选迎亲女伴等都有阴阳五行和九宫八卦思想的运用和实践。婚礼仪式结束跳唱“找斯”锅庄也是婚俗中的重要环节,“找斯”是“闭幕”“结束”的意思,主要在新

26、房建成、婚礼礼成等鱼通人的重大事件中进行,其创世神话表述对九宫八卦、阴阳五行由来的解释有汉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婚宴中摆“九大碗”“十三花”,以及必不可少的香碗、墩子肉等菜品习俗与川西地区雅安、汉源等地相近。鱼通丧事期间测算出丧时间、火葬灶台方向、送邻人亲友一绞线、女人死后穿红色的讲究、开孝,以及死者入棺头上放瓦、脚底放竹甑壁、竖棺棺木、二次汉式葬等都有汉文化的影响。出丧日期和时间,以及火葬灶台的方向由公嘛根据十二甲子进行测算,送绞线被认为是改死者生前的罪恶,女人死后穿红衣避免到阎王殿坐深河被河水淹没等解释,以及死者入棺头顶瓦片、脚踩竹甑壁喻示后代儿孙吃穿不愁等都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竖棺棺木外形

27、形制与汉地棺木形制一致,棺头“寿”字符同于内地,当地称之为“绣”。2.藏文化因素婚事中的藏文化因素有男方送女方家放置于三锅庄上的三条哈达、为新人祈福说法事言语中关于藏王迎娶唐朝公主的故事等。三锅庄是鱼通人的神圣空间,男方为女方家三锅庄敬献哈达表达对女方家神的尊崇。婚礼仪式中说法事言语专门讲述藏王和唐朝公主的故事,这一故事应该是随七世纪吐蕃东扩在鱼通地区的传播。鱼通勒树村老人讲述称藏王为“倍孜叫布”,称汉家姑娘为“降勒安支”,称汉藏为一家人,并认为历史上就是一家人。喇嘛开路、念经,以及棺木内垫藏制皮纸、死者胸部放置“森枯”、喇嘛在火葬地行法事等是鱼通丧俗中的藏文化因素。死者胸前放置的“森枯”是手

28、帕大小的方纸,上面印有寺庙和玛尼经文。棺木5第3 2卷 第4期 张筠: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 此据2 0 1 6年3月1 3日康定市舍联乡勒树村杨金山(8 6岁)处所得资料整理。此据2 0 1 5年1 0月2日康定市麦崩乡厂马村张学明(7 3岁)处等所得资料整理。抬至火葬地后,喇嘛在火葬灶底铺一层大渡河河沙,将印有玛尼经文的方形木板反印在河沙上,并念经通告地脉龙神、益虫蚂蚁等。3.羌文化因素婚丧习俗中的氐羌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对三锅庄的敬奉和相关仪式。婚俗中敬奉三锅庄银元和哈达的仪式和丧俗中在三锅庄上进行的“喊财”仪式等都是氐羌文化的影响。金绥之调查泸定岚安贵琼人丧俗时,了解到有

29、公巴杀羊查看内脏的损伤病变,以断吉凶的法事,认为贵琼人将人视为与羊同体,其作法同于松理汶茂羌族。9在鱼通丧俗调查中,笔者并未发现杀羊的习俗,同为贵琼人,鱼通是本来就没有这一习俗还是后来流失,就不得而知了。但羊年会杀羊,以羊为牺牲可证鱼通与古羌人的渊源。鱼通通行竖棺火葬,火葬最早在氐羌系族群流行,据 荀子大略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1 0注曰:氐羌之俗,死则焚其尸。吕氏春秋义赏载:“氐羌之虏,不忧其系垒,而忧其死不焚也。”1 1鱼通葬礼虽然融合后来汉、藏等文化因素,但其仪式仍有古老文化遗存的保留,作为羌语支民族,推测所行火葬是古羌族群的丧葬文化延续,应该是合理的。(二)

30、婚丧习俗中的文化交融 鱼通婚丧习俗中的汉、藏、羌文化因素,呈现各族群文化接触和交流较为复杂的样态,如汉藏文化交流的持续性和多层次性在该区域较为突出。汉文化因素在鱼通民俗中的沉淀的多层次性表现为明清以后内地移民带来的影响,如婚俗中称媒人为“红爷”,婚丧习俗中的待客宴席及菜肴摆盘讲究,及丧俗中的开孝、烧纸钱、穿衣、棺木内死者头顶放瓦片脚底放竹甑壁、二次葬进行土葬等习俗都是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果。而勒树村老人祝福新人的法事言语讲述唐朝公主与藏王和亲的故事,应该是汉藏文化交流随吐蕃东扩在鱼通的传播。阴阳五行、九宫八卦思想在鱼通的传播较为复杂,婚丧习俗用于测算时间、方位的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等古代华夏哲学思想

31、,普遍存在于鱼通人的生活实践,这可能是多次文化交流的结果。鱼通婚俗中婚礼结束跳唱“找斯”锅庄,讲述创世英雄贡则楚杰吉布射杀鳌鱼,鳌鱼化生万物,世界由此生成,东西南北四方五位由此确立,鳌鱼手掌幻化八个甲子、十二个甲子、六十四个甲子等,公嘛以此进行测算。“找斯”锅庄讲述的贡则楚吉杰布,在西藏苯教和藏传佛教文献中是以孔子为基础建构的形象,具有神异的消灾和占卜能力。苯教认为贡则楚吉杰布“借助双手掌上与生俱来的神奇字母,就能预测未来”,佛教将其塑造为消灾仪式创始人“可能与较早发展出的苯教传承对孔泽楚吉杰波的描述有关”1 2。较晚期的藏传佛教文献,贡则楚吉杰布成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到内地传播西藏命理学。笔者

32、以为贡则楚吉杰布成为鱼通的创世英雄是汉藏文化交流随吐蕃东扩在鱼通地区再传播的结果,而贡则楚吉杰布射杀鳌鱼的表述可能还另有源头。第司桑结嘉措 白琉璃除锈采用西南民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大金龟传说阐释九宫八卦的起源,传说称天神文殊菩萨用九刃剑在金龟背部刺了九个洞就形成九宫格,刺穿其肋骨,刀把、刀尖端及金龟的头尾四肢等构成宇宙的八个方向和八卦。“找斯”锅庄阐释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的起源既有苯教讲述贡则楚杰吉布手掌幻化神奇字母的影子,也有宇宙金龟传说文殊菩萨用九刃剑刺金龟而生成九宫八卦的关联,其间经历了怎样错综复杂的文化接触和碰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找斯”锅庄创世神话对阴阳五行、九宫八卦来历的专门解释

33、,可见其对鱼通社会的重要影响和鱼通人的特别重视。这些古代华夏哲学思想对鱼通社会生活实践的影响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从“找斯”锅庄对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缘起的解释来看,不会晚于吐蕃东扩以后。汉、藏文化对鱼通人普遍实践的九宫八卦、阴阳五行思想是随吐蕃东扩而传入,还是更早前即被鱼通人接受?笔者在同样因吐蕃东扩受到藏文化影响的康定木雅地区开展田野调查,九宫八卦和阴阳五行等思想的影响在该区域不如鱼通地区丰富而深刻,而贡则楚吉杰布射杀鳌鱼的创世神话也不见于鱼通周边如嘉绒、木雅、蟹螺等族群。从鱼通的田野考察需要继续追问的是,苯教吸纳孔子形象改造的神灵贡则楚吉杰布何以成为鱼通的创世英雄,贡则楚吉杰布射杀鳌鱼幻化阴阳

34、五行和九宫八卦的神话与藏地流行的宇宙金龟传说有何关联?是吐蕃东扩带来的藏地大金龟和九宫八卦传说的影响,还是有更早的古老的源头,这都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6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 9 8 6年创刊)2 0 2 3年8月藏文化因素对鱼通人婚丧习俗的影响也较为深刻,婚俗中给三锅庄敬奉哈达,向新人说法事言语讲述藏王故事等都是藏地文化的影响。丧葬仪式如喇嘛开路、诵玛尼、火葬、收骨、念经等与涉藏地区葬俗相似,但差别也较大,有学者调查指出最主要的差别是涉藏地区“一是棺木为小方形薄柜,二是少见竖棺立烧,三是藏族中没有公巴这个角色,一切都由喇嘛主宰,四是没有开孝、烧纸钱等仪式。而鱼通藏族的火葬中,穿衣、棺

35、木、请公巴、烧纸钱等在大渡河沿岸的汉族中又可见其影”74 6。鱼通贵琼人的竖棺火葬在涉藏地区鲜见,其他民族中也难与求同,汉藏文化对丧俗影响较大,公嘛、喊财等元素和仪式又有苯教的色彩。婚丧习俗中敬奉三锅庄的仪式与氐羌系族群文化关联,由此可见鱼通地区各族群文化和原生文化多元交融的复杂状态。考察康定鱼通婚丧习俗中文化交融的复杂形态,汉、藏、羌文化因素与原生文化相互杂糅,形成多元并置、共生共荣的文化生态,其文化丰富性、共融性在藏彝走廊具有典型意义。学界较为普遍地认为鱼通贵琼人是古羌人后裔,“贵琼人就是藏化的古羌人,这支古羌人很可能是从丹巴迁移而来的牦牛羌”1 3,“贵琼人本是川西羌人的一支,唐代以后因

36、受吐蕃统治而逐渐藏化,在语言、风俗、服饰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古羌人的痕迹”1 4。2 0世纪8 0年代民族语言学界将贵琼语确定为羌语支语言,鱼通人与古羌人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其民俗中必然有古羌文化的历史沉淀。从“找斯”锅庄讲述的贡则楚吉杰布射杀鳌鱼,鳌鱼化生万物和手掌幻化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的故事模式,与流行于西藏和西南地区的宇宙金龟神话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个神话传说是吐蕃东扩带来的宇宙金龟神话的在地化演化,还是另有渊源?从鱼通人对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的解释和重视程度及普遍的生活实践考察,鱼通人在唐以前甚至更早就接触华夏古代哲学思想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况且涉藏地区及西南流行的宇宙金龟神话可能有一种共同的

37、古老源头1 5。从婚丧习俗的微观视角考察鱼通汉、藏、羌等族群文化与原生文化的接触、互动和交融,形成多元多层次交融的情形,各文化因素彼此之间共生共荣,呈现出各族群文化多元并置、合之又合的特征,较之周边族群及藏彝走廊其他族群文化,既有独特性,又有共同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鱼通”的地方性呈现。三、结语鱼通婚丧习俗呈现汉、藏、羌等族群文化接触、互动、交融的情状,形成鱼通文化多元并置、合而未融的特征。羌文化因素是鱼通作为古羌后裔的文化底色,藏文化因素是七世纪吐蕃东扩在鱼通地区的深刻影响,汉文化因素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形,具有多层次特征。汉文化在鱼通的多次传播和影响有伴随吐蕃东扩而来的汉藏文化交

38、流成果的再传播,如贡则楚吉杰布的再创造等;有随明清以来汉地移民进入的汉文化的影响,包括道教文化的影响。考察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等华夏古哲学思想在鱼通人观念和实践中的影响,鱼通创世神话解释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的起源,既有汉藏文化交流的再传播的因素,可能也有更早前汉藏文化接触的可能。从婚丧习俗的视角考察鱼通多族群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情状,从中可看到在纵向的历史进程中区域内的族群迁徙和文化互动整合,与身处汉边和藏边的特殊地理空间内的汉藏文化交流。鱼通自汉唐以来从异域到边地、从徼外到归流,逐渐纳入中央王朝的治理体系,以及历史进程中的时代变迁,在多族群的文化接触、互动、交融中成为“鱼通”。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鱼

39、通婚丧习俗也还在变化之中。在汉、藏、羌等族群文化与原生文化继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具有了内在统一性,这是鱼通历史进程中“合之又合”1 6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地方性呈现。“鱼通”可以从微观处照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其多元并置、合而为融的特质正是各族群文化交流互鉴中费孝通先生提倡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生动写照。参考文献1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1 9 8 5-2 0 0 3)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 0 0 6:3 0 7.2 费孝通.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 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 9 8 2(3):2-6.7第3 2卷 第4期

40、 张筠:藏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俗表征 3 吴明刚.康定贵琼藏族建房仪式及文化内涵 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 0 1 8(5):1 1-1 8;张筠.“世俗居所”与“神圣空间”康定贵琼藏族的建房仪式与象征表达 J.中华文化论坛,2 0 2 2(4):4 9-6 2+1 5 6.4 江影.康定鱼通民歌的旋法特征与调式属性分析及其根源追溯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7(8):1 8-2 1;江影.藏汉佛教音乐的融合 康定鱼通庄上村佛教音乐的田野调查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8(6):2 4-2 6;樊力菡.鱼通民间音乐的旋律与唱词分析 J.音乐探索

41、,2 0 1 9(4):7 7-8 5.5 王自红.康巴藏族民间故事传承的现状 以鱼通地区为例 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1 1(1 0):6 9-7 1.6 郭建勋.互动与区分 川西鱼通人的信仰、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M.北京:民族出版社,2 0 1 2.7 仁真洛色.“鱼通藏族”独异的竖棺火葬 J.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 9 8 6(0 0).8 金绥之.康定县鱼通区贵琼人宗教习俗 J.宗教学研究,1 9 9 8(3):8 2-8 7.9 金绥之.泸定县岚安乡贵琼人宗教习俗 J.宗教学研究,1 9 9 9(2):8 1-8 7.1 0 诸子集成(第3册)荀子集解 M.长沙:岳麓书社,1 9

42、9 6:3 6 4.1 1 诸子集成(第8册)吕氏春秋 M.长沙:岳麓书社,1 9 9 6:3 2 8.1 2 曾德明,林纯瑜.西藏文化中的孔子形象 J.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 0 0 7(2):2 0 1.1 3 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 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6:1 1 1.1 4 郭声波.贵琼人的来源与迁徙初探 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 0 0 1(3):8-1 3.1 5 孙林.唐九宫算、藏族九宫历以及纳西族巴格图的比较研究 J.中国藏学,2 0 0 7(2):1 0 4.1 6 麻国庆.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性 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 0 2

43、0(4):1 3-2 3.责任编辑:唐明钊 责任校对:黄明海T h e F o l k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E t h n i c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x c h a n g e,a n d B l e n d i n g i n t h e T i b e t a n-Y i C o r r i d o r T a k i n g t h e M a r r i a g e a n d F u n e r a l C u s t o m s i n Y u t o n g A r e a o f K a n g

44、d i n g a s a n E x a m p l eZ h a n g J u n(S i c h u a n M i n z u C o l l e g e,k a n g d i n g,S i c h u a n 6 2 6 0 0 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Y u t o n g a r e a i n K a n g d i n g i s b o t h a H a n s o c i e t y a n d a T i b e t a n s o c i e t y i n h i s t o r y,a n d i t s l o c a

45、t i o n i s c a l l e d b y F e i X i a o t o n g a s a s o c i a l a n d c u l t u r a l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u n i t o f“G o”t y p e i n t h e T i b e t a n-Y i C o r r i d o r.T h e Y u t o n g w e d d i n g a n d f u n e r a l c u s t o m s p r e s e n t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46、f m u l t i p l e e t h n i c c u l t u r e s s u c h a s H a n,T i b e t a n,a n d Q i a n g,c o e x i s t i n g a n d t h r i v i n g w i t h t h e i r n-a t i v e c u l t u r e s.T h r o u g h t h e F i e l d r e s e a r c h o f m a r r i a g e a n d f u n e r a l c u s t o m s i n Y u t o n g a

47、r e a o f K a n g d i n g,t h i s p a p e r e x a m i n e s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a n d b l e n d i n g o f m u l t i-e t h n i c c u l t u r e a n d o r i g i n a l c u l t u r e,w h i c h i s h e l p f u l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f o r m a t i o n o f t h e p a t t e r n o f p l u r a l i s t i c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n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T i b e t a n-Y i C o r r i d o r;Y u t o n g A r e a o f K a n g d i n g;m a r r i a g e a n d f u n e r a l c u s t o m s;c u l t u r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8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 9 8 6年创刊)2 0 2 3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