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刺孔时间对香菇生长及出菇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57197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刺孔时间对香菇生长及出菇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同刺孔时间对香菇生长及出菇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1-香菇作为世界第一大类食用菌1,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种类2。香菇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光茸菌科、香菇属,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以满足自身代谢3。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对香菇菌棒刺孔处理,可增加菌丝生长期所需的氧气,并且对香菇菌棒子实体的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4-6。目前,香菇菌棒刺孔规格、刺孔数量、刺孔深度等研究是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热点7,但是对于不同刺孔时期对香菇产量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宕昌县地处黄土高原向秦巴山脉过渡的地带,县域内山高谷深、海拔落差大,从北部阿坞镇海拔2 400 m到南部沙湾镇沙坝村海拔1 100 m,海拔相差约1 300 m,气候垂直变

2、化明显,昼夜温差大,适合香菇产业的发展。经现场调查发现,各食用菌合作社的香菇菌棒一般在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陆续进棚,但由于管理人员仅凭经验刺孔,对菌棒刺孔时期的把握无科学依据,导致大部分菌棒在七月底至八月中旬才开始出菇,使本年内香菇菌棒出菇受限,导致出菇期缩短,甚至作者简介:杨仁录,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通信作者:任爱民,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研究。E-mail:gs_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食用菌菌种扩繁及节本增效技术集成应用”(2021YFD1100503);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菌种扩繁及节本增效技术集成应

3、用”(CARS-20)。收稿日期:2023-07-11不同刺孔时间对香菇生长及出菇的影响杨仁录1,付爱芳2,刘明军3,李通3,韩爱民4,任爱民3*(1.宕昌县蔬菜种植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宕昌 742500;2.宕昌县兴宕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宕昌 74250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兰州 730070;4.甘肃省宕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宕昌 742500)摘要:为了明确菌棒不同刺孔时期对香菇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不同刺孔处理时期,T1:在菌丝长满期刺孔,T2:在瘤状物期刺孔,T3:在转色初期刺孔,T4:在转色后期刺孔。通过对不同处理时期香菇生育期、产量、

4、商品菇率的比较,结果显示,T1处理后瘤状物出现最早且量最多、转色期、出菇期最早,分别为83 d、92 d、176 d,总产量和商品菇率最高,分别为0.560 kg/袋、65.8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T2、T3次之,T4最小。以上结果说明,最佳刺孔时期为菌丝刚满袋时,且香菇刺孔时期越早,产量越高,商品菇率越高。关键词:香菇;刺孔时期;产量;商品菇率中图分类号:S6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23)09-0041-05作物科学-42-2023年第09期总第662期还导致部分菌棒当年未能完全出菇,至次年春季还需再次补水出菇,不仅使菌菇受到各种病虫害为害

5、及品质降低等问题,而且增加了香菇的生产管理成本,对本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刺孔是香菇菌棒培养阶段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由于刺孔环节处理不科学导致菌棒出菇迟、产量小等问题屡见不鲜。针对宕昌县香菇生产技术薄弱、刺孔转色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本试验通过探究不同生长时期刺孔处理对香菇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筛选出菇早、产量较高的菌棒最佳刺孔时期,为宕昌县香菇促早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菌种:香菇“L808”,由宕昌县兴宕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栽培料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石灰1%,菌棒含水量50%55%。1.2 试验设计香菇菌袋培养期间在菌丝长

6、满期(T1)、瘤状物期(T2)、转色初期(T3)、转色后期(T4)4个不同生育时期对菌棒进行刺孔处理,并比较在4个不同时期刺孔后香菇的生育期、产量、商品菇比率,最终得出最佳的刺孔时期。1.3 试验方法试验在甘肃省陇南市理川镇麻界滩村宕昌县兴宕菌业有限责任公司香菇生产基地的大棚内开展。1.3.1菌棒的制作与接种菌棒制作日期为2022年12月24日。采用17 cm58 cm的聚乙烯菌袋,并使用自动装袋机制作菌棒,共制作800棒作为供试菌棒,湿重约为2.42.5 kg/棒,108 灭菌8 h,灭菌完成后迅速转移至强冷室降温,待菌棒温度降至室温后(2327),使用自动接种机接种香菇“L808”菌种,接

7、种后给每个菌棒套上外袋,减少污染,完成后及时转至养菌室进行养菌管理(2026)。1.3.2菌棒的生长及不同时期刺孔处理待菌棒接种后,将其转移至相同环境下的养菌室中培养。选择状态一致且无污染的菌棒,设置4个不同刺孔处理,刺孔密度为6070个孔,深45 cm。T1:在2月22日菌丝长满期(接种后第60 d)刺孔,T2:在3月2日瘤状物期(接种后68 d)刺孔,T3:在3月23日转色初期(接种后89 d)刺孔,T4:在4月11日转色后期(接种后108 d)刺孔,每个处理180个菌棒。待所有刺孔处理完毕后转移至出菇棚中进行出菇管理,每处理菌棒分设3组重复,每组重复60个菌棒,进棚后随机摆放至各层架上,

8、并对菌棒进行称重,对菌棒失水严重(重量2.4 kg)的菌棒根据差异及时注水,让每个菌棒重量达到2.5 kg,保持棚内温湿度恒定,做好出菇管理。1.3.3产值测量每个处理出菇后,按照感官和市场要求评价将香菇分为优质菇和次级菇,并使用电子秤分别称重后进行数据记录,根据每天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每棒的平均值。1.4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整理、计算,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与分析2.1 菌袋生育期观察不同生长时期刺孔对香菇的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如表1所示,不同时期刺孔后,香菇菌棒产生瘤状物的数量不同,瘤状物出现时期也存在差异,T

9、1和T3处理瘤状物多,出现期较早,其瘤状物表1不同处理对香菇生育期的影响处理瘤状物瘤状物出现期(d)转色期(d)转色率(%)出菇期(d)T1+8392100176T2+8594100182T3+8493100201T4+889695201注:表中+表示多瘤,+表示中瘤,+表示少瘤。-43-出现时间分别为83 d和84 d;T2处理瘤状物适中;而T4处理瘤状物较少。T1处理香菇菌棒的转色最早,转色率为100%;T3次之;T4转色最迟,转色率为95%。T1处理菌棒最早出菇,出菇期为176 d;T2次之;T3和T4出菇最迟,出菇期均为201 d,T1比T3、T4提早出菇25 d。2.2 不同刺孔时期

10、对香菇出菇的影响不同刺孔时期对每潮菇出菇时间、单菇重及商品菇率均有影响(表2)。表中数据显示刺孔处理越早,前三潮菇出菇越早,T1、T2在5、6月及7月上旬气温较适宜季节中前三潮菇出菇品质较好,平均单菇重均在30 g/个以上,商品菇率均在60%以上;T3、T4前两潮商品菇率较高,平均单菇重也较大,但第三潮出菇正值7月中旬高温季节,菇质较差,平均单菇重低于30 g/个,而且商品菇率只有54%左右。2022年夏季,宕昌遭遇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为了预防高温热害,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试验菇房停止喷水和菌袋补水,至8月中旬气温下降后进行菌袋补水,8月下旬各处理第四潮菇正常出菇,但平均单菇重及商品菇率均有

11、所下降,T3、T4薄皮开伞菇较多,T4平均单菇重24.5 g/个,商品菇率只有50.32%。从出菇感官观察来看(表3),T1、T2由于刺孔较早,菌棒水分损失较多,第一潮菇较稀疏,但经补水后,后三潮出菇较密集,而且菌盖无开裂,菇质较好;T3、T4第一潮菇相对较多,但在整个出菇期间,菌盖有不同程度的开裂,而且T3、T4第三潮菇在高温期间出菇,次菇较多,T4在第三潮出菇也很稀疏。2.3 不同刺孔时期对香菇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由图1和表4可知,香菇菌棒不同刺孔时期,每潮出菇的产量不同,且不同处理下商品菇率存在差异。第一潮菇产量T3最高,为0.120 kg/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产量(P0.05),T3第

12、一潮产量高的原因主要是刺孔时间迟,菌袋失水较少,出菇产量较高;T1和T4次之,T2产量最低。菌棒补水后,第二潮菇产量T1最高,为0.210 kg/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产量(P0.05),T2次之,T4产量最低。第三潮菇产量T2最高,为0.141 kg/袋,表2不同处理每潮菇出菇时间及单菇重、商品菇率分析处理第一潮出菇第二潮出菇第三潮出菇第四潮出菇出菇时间(月日)单菇重(g/个)商品菇率(%)出菇时间(月日)单菇重(g/个)商品菇率(%)出菇时间(月日)单菇重(g/个)商品菇率(%)出菇时间(月日)单菇重(g/个)商品菇率(%)T105-2035.265.7406-1330.560.9807-

13、0531.662.6908-2130.158.86T205-2635.762.8406-1731.261.5507-0730.768.4208-2129.559.63T306-1432.668.2607-0232.565.2507-1829.454.2408-2327.259.03T406-1433.563.7607-0534.463.3307-2426.454.8008-2424.550.32表3不同刺孔时期的香菇出菇情况处理第一潮菇第二潮菇第三潮菇第四潮菇T1出菇较稀疏、均匀、无开裂出菇密集、均匀、无开裂出菇较密集、无开裂出菇较密集、无开裂T2出菇稀疏、均匀、无开裂出菇密集、均匀、无开裂出

14、菇较密集、无开裂出菇较密集、无开裂T3出菇密集、有开裂菇出菇较密集、无开裂出菇较密集、次菇多出菇较密集、无开裂T4出菇密集、较均匀、有开裂出菇较密集、有开裂出菇稀疏、次菇多出菇密集、有开裂作物科学图1不同刺孔时期处理后对香菇每潮菇单产的影响注: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cbabaabbaaabbaba00.050.10.150.20.25T1 T2 T3 T4 产量(kg/袋)处理第一潮菇单产第二潮菇单产第三潮菇单产第四潮菇单产-44-2023年第09期总第662期且与T1和T3产量无明显差异(P0.05),T4产量最低;第四潮菇

15、产量T4最高,为0.150 kg/袋,与T2处理的产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T1、T3差异显著(P0.05)。T1处理的香菇总产量最高,为0.560 kg/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总产量(P0.05),T2处理次之,T4总产量最低。T1处理的商品菇率最高,为65.89%,T2商品菇率次之,T4最低。需求,随着菌袋内氧气的逐渐消耗减少,菌丝生长将会受到抑制11。通过对菌棒刺孔可以补充菌丝对氧气的需求,从而促进香菇子实体的形成并提高香菇的产量12-13。本试验通过对香菇菌棒菌丝长满期、瘤状物期、转色初期、转色后期4个不同时期刺孔处理后,发现香菇菌棒刺孔时间越早,菌棒瘤状物形成越多,转色越早,出

16、菇也越早,出菇菇质较好,产量较高。香菇出菇最适温度在1318,出菇温度较低,菇质较好;出菇温度超过18,易出现薄皮开伞菇;气温超过25 以上,出菇困难,而且菇质较差14;正常管理下,香菇50%60%的产量主要集中在前三潮15。在试验过程中,香菇菌棒在菌丝长满期刺孔和出现瘤状物期间刺孔,出菇较早,前三潮出菇正好在宕昌县气温比较温润的5月、6月和7月上旬,此时香菇产量和商品菇率较高。因此在宕昌县理川河流域(海拔2 000 m左右)越夏栽培时适宜出菇的栽培期应该安排在4月中下旬入棚排袋,5月开始出菇,前三潮菇出菇温度比较适宜,产量品质较好。同时,在短暂的7月中下旬高温期间,菇房可以停止喷水,菌棒延迟

17、补水,采取高温休眠管理,防止高温高湿造成菌棒烧菌烂棒,待气温降低后,再进行正常喷水补水出菇管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菌棒最适宜刺孔时期为菌袋刚长满时期,在瘤状物期刺孔处理的总产量略高于转色初期刺孔处理的总产量,可能是由于刺孔时的刺孔深度、刺孔数目等不同所导致16。关于刺孔数目、刺孔深度、刺孔大小等对香菇产量以及商品菇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参考文献1陈前江.我国香菇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2庞杰,孙国琴,于静,等.香菇菌棒转色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3):99-101.3柳凤玉,梁晓生,程群柱,等.不同刺

18、孔次数和数量对香菇生殖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22(14):30-32+37.4吴学谦,吴克甸,陶祥生,等.刺孔通气对香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1993(6):19-20.5魏金康,邓德江,贺国强,等.一次通氧条件下不同刺孔数量与深度对香菇生长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17,36(2):9-12.表4不同刺孔时期对香菇产量及商品菇率的影响处理总产量(kg/袋)商品菇率(%)T10.560a65.89aT20.480b64.47aT30.455b60.38bT40.265c54.79c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19、P0.05)。结论与讨论在菌丝长满期刺孔,香菇总产量可达到0.560 kg/袋;在瘤状物期和转色前期刺孔,香菇总产量的差异较小,分别为0.480 kg/袋、0.455 kg/袋;但在转色后期刺孔处理后总产量显著降低,为0.265 kg/袋。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菌丝长满期菌袋内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该时期刺孔后,菌棒内的氧气含量迅速上升,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代谢8,使菌棒成熟更早,产量更高。随着刺孔时期的延长,菌袋内氧气含量逐渐降低,部分菌丝生长受限9,菌丝代谢缓慢,不能快速恢复正常生长,故导致香菇的产量及商品菇率降低10。香菇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菌丝的正常生长,因此对通风的强度有

20、一定的-45-作物科学6班新河,魏银初,王震,等.香菇菌袋刺孔方式及刺孔数量比较试验J.食用菌,2015,37(2):40-41.7姜宁,李巧珍,李玉,等.香菇菌棒不同刺孔分布对工厂化出菇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20(4):97-98+102.8董浩然,姜宁,李正鹏,等.小刺数目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6):50-51+65.9陈鑫.香菇菌棒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2.10李玉,尚晓冬,宋春艳,等.香菇工厂化栽培长棒模式与透气袋模式的比较J.食药用菌,2016,24(6):406-408.11黄毅,郑永德.香菇设施栽培菌棒制作

21、及培养的关键点解析J.食药用菌,2020,28(3):160-165.12贺国强,胡晓艳,魏金康,等.不同刺孔数量及深度对高温香菇出菇的影响J.食用菌,2015,37(5):39-41.13邱永乾,周庆幈,聂芳,等.赣北高质量香菇菌棒培养管理关键技术J.食用菌,2022,44(3):41-43.14刘静.延安地区温室香菇出菇期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对子实体性状的影响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15王辛,朱姝蕊,刘凌云,等.人工疏蕾对香菇定向出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OL.微生物学通报2023-08-22.https:/ EcplMm-yVNpGFC4G0jvd7Oyu3krci6t4Hj3

22、0an&uniplatform=NZKPT.”16雷伟冬,刘爽,丁建,等.设施化栽培条件下香菇菌棒刺孔数比较试验J.食用菌,2022,44(6):53-55.(编辑 张璐)一级政府要加强与省农科院、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一方面要为不同区域、流域的山区农业转型发展定向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依托县一级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开展生态农业转型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培训工作,为一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送去实用技术,培养基层农业技术能手,并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有关山区农业实现生态化转型、产业化运营的多种技术、机制,需要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做好结合,真正让有机肥料发酵工艺、生态环保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产品多样

23、化研发机制等落地见效,使农业技术与农业创业相互促进、互为动力,展现出山区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化运营、增收致富的蓬勃活力。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只有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发展与生态结合、生产与市场结合,统筹安排、谋篇布局,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参考文献1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EB/OL.(2022-04-01)2023-04-03.https:/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1-01(1).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4-13.http:/ 张顺全)(上接第3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