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57109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94 不同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 杜国梅 青海红十字医院检验科,青海 西宁 816000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共 68 例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细菌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式在布鲁氏菌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细菌学检测发现布鲁氏菌病 50 例,占比 73.53%;非布鲁氏菌病 18 例,占比 26.47%。布鲁氏菌病患者中,急性发作期

2、28例,占比 56.00%;慢性活动期 22 例,占比 44.00%。两种方法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 RBPT 以及 SAT 检测(P0.05)。RBPT 灵敏度 58.00%、特异度 50.00%;SAT 灵敏度 54.00%、特异度 44.44%;联合检测灵敏度 94.00%、特异度 88.89%。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 RBPT 以及 SAT 检测(P0.05)。结论 RBPT 与 SAT 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诊断能提供参考,RBPT 具有简单快捷的优势,可用于临床筛查,再通过 SAT 进一步诊断,有利于避免发

3、生误诊、漏诊等情况。关键词:关键词:血清学检测;细菌学检测;布鲁氏菌病;诊断;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516 布鲁氏菌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导致对应疾病发生的病原微生物为布氏杆菌。这一细菌通常比较容易对各类家畜形成感染,造成人们的经济利益受损,但同时如果人员与对应的感染源接触,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受到感染,从而产生这一疾病1。当布氏杆菌侵入机体后,会对内皮系统造成损伤,导致内皮系统增生,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进一步累及至机体循环、神经、免疫以及生殖系统,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有临床研究显示,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皮毛加工、屠宰、兽医等于家畜

4、频繁接触的行业,早期的诊断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对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探讨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共 68 例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39 例,女性29 例,年龄 20-59 岁,平均年龄(44.566.17)岁。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布氏菌病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病或精神病史;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1.3 方法 R

5、BPT 具体方法如下:抽取受试者 2-3ml 血液标本,血液凝固后分离血清。将抗原与被检血清放置在室温下 30-60min,准备洁净的玻璃板,用蜡笔划出 4cm2的方格,每个格子中滴入被检血清 0.03ml,吸取抗原0.03ml 滴于血清样本旁,搅动使抗原与血清充分混合,5min 内读取结果。若在试管中发现有凝集颗粒,则表示结果为阳性。SAT 具体方法如下:进行对相关个体的血液样本的有效获取,并检查血样情况,如相关样本出现溶血、蛋白凝块,则不能用于检验过程;将合格样本进行处理,分离血清,并以 0.5%石碳酸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完成相关处理工作之后,检验人员需于血清样本之中加入抗原,并对该样本进行

6、摇晃,确保其整体均匀;将该样本放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培养,该过程中温度为 37,持续时间 24h;以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检验人员对该样本实施检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95 表 1 血清学与细菌学诊断结果 组别 例数 布鲁氏菌病急性发作期 布鲁氏菌病慢性活动期 非布鲁氏菌病 检出率 RBPT 68 20(29.41)18(26.47)30(44.12)38(55.88)SAT 68 19(27.94)18(26.47)31(45.59)37(54.41)联合检测 68 24(35.29)25(36.76)19(27.94)49(67.65)注:RBPT VS SAT(X2=1.609

7、,P=0.205);联合检测 VS RBPT(X2=3.860,P=0.049);联合检测 VS SAT(X2=4.554,P=0.033)。表 2 血清学以细菌学诊断效能 检测方法 金标准 合计 布鲁氏菌病 非布鲁氏菌病 RBPT 布鲁氏菌病 29 9 38 非布鲁氏菌病 21 9 30 SAT 布鲁氏菌病 27 10 37 非布鲁氏菌病 23 8 31 联合检测 布鲁氏菌病 47 2 49 非布鲁氏菌病 3 16 19 合计 50 18 68 1.4 观察指标 对比 RBPT、SAT 以及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以及诊断效能。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

8、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 X2检验。若 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经细菌学检测发现布鲁氏菌病 50 例,占比 73.53%;非布鲁氏菌病 18 例,占比 26.47%。布鲁氏菌病患者中,急性发作期 28 例,占比 56.00%;慢性活动期 22例,占比 44.00%。2.2 诊断结果 两种方法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 RBPT 以及 SAT 检测(P0.05)。如下表 1 所示:2.3 血清学与细菌学诊断效能 RBPT 灵敏度 58.00%、特异度 50.00%;SAT 灵敏

9、度54.00%、特异度 44.44%;联合检测灵敏度 94.00%、特异度 88.89%。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 RBPT 以及 SAT 检测(P0.05)。如下表 2 所示:3 讨论 布鲁氏菌病主要是由于布鲁氏菌侵犯导致的,属于人畜共患的疾病类型。根据临床实践发现,该细菌在造成感染的过程中,可以经由受感染对象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黏膜等达到发感染效果,引发对应疾病4。而由于其感染途径的丰富性,所以日常生活之中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比较有效的防范。对于常见的受感染家畜而言,该细菌则可能对其的种群繁育构成危害,并引发睾丸炎等疾病,而当人体感染布鲁氏菌后,临床症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中较常见的症状

10、包括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引发败血症或累及其他功能器官,后果严重5。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部分与家畜接触较密切的行业,且有着从牧区扩展至非牧区的趋势,具有发病突然、范围广、复发率高等特点,暴发流行后一旦缺少有效的控制措施,即会发生大规模的疫情,目前我国已将其定位乙类法定报告传染性疾病6。因此,布鲁氏菌病的及时、准确诊断至关重要,能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参考,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该细菌共有 9 种不同类型,最为常见的是主要是羊、猪等种类,其次则是牛和犬等。而在这些种类之外,其他的类型则相对比较少见。羊种布氏菌在

11、对相关个体形成感染之后,会带来比较典型的中毒症状,而猪种则会对相关个体身体的多个脏器功能形成影响,同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96 患者往往还会伴随一系列感染症状,例如发热、发汗等。此外,相关疾病在发生之后具有反复性的特点,长此以往可能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永久性损伤8。相比之下,牛种与犬种布鲁氏菌的发病症状较轻,多数患者仅表现为发热,预后相对较好。有临床研究显示,约 10-30%布鲁氏菌病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是其中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但热型有一定的差异,弛张热最为常见,波状热最具有典型特点,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规则热、低热等9。同时,多汗也是布鲁氏菌病较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夜间或早

12、起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浑身乏力的现象。随着布鲁氏菌病的发展,当布鲁氏菌侵入关节时,会引发关节炎症,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且疼痛较为剧烈,多数患者难以忍受,常规药物在应用的时候,一般难以实现对患者相关症状的有效控制,因而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此外,对于男性受感染者而言,其也会呈现出睾丸炎现象,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也因之受到影响1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疾病发生之后应当及时针对感染者采取治疗措施,而如果没有有效控制病情,则会导致疾病进入到慢性期。该疾病进入慢性期之后,患者依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且持续性恶化,同时还会引发机体多个系统的病变。因此,布鲁氏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分析了常规血清学与细

13、菌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采取两种诊断措施之后,两种单一的诊断方法在诊断效能方面并没有比较显著的差异。而应用联合诊断方案,最终所形成的诊断效能显著更高,这一结果可能提示,在单一诊断措施之下,无论采取何种诊断方案,均不能对患者形成准确有效的诊断结果,而联合诊断措施,则可以高效地实现对患者具体病情的掌握。本次结果之中,以血清学手段进行检测的结果为,灵敏度58.00%、特异度50.00%;细菌学灵敏度 50.00%、特异度 44.44%;联合检测灵敏度 94.00%、特异度 88.89%。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血清学检测以及常规细菌学检测(P0.05)。现阶段临床进行

14、布鲁氏菌病诊断的时候,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有效获取,依托从该样本培养结果之中检出的感染源,来判断患者是否已经感染对应疾病11。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细菌相较于其他细菌来说,其增殖速度更高,也因如此,所以培养的时候其所消耗的营养物质数量也更多。且因为该细菌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严重性与危害性大,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实施更为严格的安全管理,避免其引发重大公共安全危机。然而,该细菌在检验的时候,整体阳性率却不高,这也是目前临床漏诊误诊现象常见的关键原因12。从这些特征之中也可以了解到,当前临床诊断的时候,针对该疾病的有效诊断仍然面临重重阻碍13。RBPT 诊断方法应用的时候效果比较良好,成本低

15、,操作简单,往往应用于进行该疾病的大规模筛查。ELISA 诊断法是针对该疾病实施诊断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敏感度高,实施的时候主要针对于 IgG 抗体,对其他抗体的敏感性相对较弱14。CFT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抗原及血清,且检验过程较为繁琐,同时试剂的稳定性与敏感性也难以保证,目前在临床中开展的相对较少15。SAT 诊断措施对于相关感染者进行诊断的时候,整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保持在相对理想的范围之中,也是实施对应疾病诊断最早的一种方法16。不过其应用的时候也存在诸多不足,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其应用,特别是进行诊断的时候,其需要的时间相对其他措施而言显著更长,同时对于疾病的性质判断也无法形成

16、支持作用1719。本次研究之中,通过采取RBPT、SAT 两种诊断方案联合的措施,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相应诊断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全面提升诊断效能,对于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疾病性质等具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联合,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误诊与漏诊,而通过联合检测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检测方式的优势,达到互补的效果,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综上所述 RBPT 与 SAT 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诊断能提供参考,RBPT 具有简单快捷的优势,可用于临床筛查,再通过SAT 进一步诊断,有利于避免发生误诊、漏诊等情况。参

17、考文献 1刘佳音,姜海.我国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应用及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160-163.2赵婷婷,赵世刚,苏霄,等.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及预防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0,36(6):503-508.3马紫恒,赵鹏翔,马雪梅,等.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 行 病 学 及 防 治 研 究 进 展 J.江 苏 农 业 科学,2021,49(1):28-32,4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97 4黎舒,陈秋兰,殷文武,等.2013-2018 年全国布鲁氏菌病诊断现状分析J.疾病监测,2019,34(12):1052-1057.5张治,谷丽.

18、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7):827-829.6台锦阁,汪定成,杨铭,等.149 株布鲁氏菌病原快速诊 断 方 法 的 评 价 J.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报,2020,36(12):1047-1050.7张鑫,王慧敏,李伟健,等.北京市平谷区 65 例布鲁氏 菌 病 患 者 临 床 特 征 分 析 J.传 染 病 信息,2021,34(1):79-82.8沙桐,陈志强,李智伟,等.新疆儿童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2):193-195,200.9林国跃,何雯雯,张蕊,等.新疆布鲁氏菌病住院患者细胞因子表

19、达水平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7):76-79.10范晓辉,王云玲,丁书明,等.IL-1Ra/IL-1 比值联合血清学方法在布鲁氏菌病感染鉴别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21):3238-3241.11赵梦川,李贵霞,李文辉,等.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0,36(2):163-168.12郭永琳,王锦艳,张瑞卿,等.宁夏儿童布鲁氏菌病47 例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35(2):179-181.13李峰,黄兴军,董炳梅,等.某地区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与 4 种血清学检

20、测方法的比较应用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0,40(2):48-50.14吕素芳,王建军,董炳梅,等.羊场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血清学检测方法选择与优化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1,41(6):45-49.15王慧飞,宗鹏,徐磊,等.Brucellacapt RBT SAT iELISA 四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检测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4):672-675,641.16蔺旭光,史量全,李佳怡,等.羊布鲁氏菌病 4 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4):471-473.17马丽,赵志军,李积权,等.一种改进的微量凝集试验 检 测 布 鲁 氏 菌 病 抗 体 J.医 学 动 物 防制,2021,37(5):471-473,477.18尉瑞平,王美霞,宋利桃,等.布鲁氏菌病 3 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35(7):711-713.19范晓辉,王云玲,丁书明,等.IL-1Ra/IL-1 比值联合血清学方法在布鲁氏菌病感染鉴别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21):3238-32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