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章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同步练习
【基 础 训 练】
1.从F = ma可以导出m = ,可见物体的质量( )
A 跟合外力成正比 B 跟加速度成反比
C 跟合外力与加速度均无关 D 以上三点均不正确
1.C
2.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
A 牛顿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
B 根据a = ,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 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
D 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零,所以原来静止的桌子还是静止的
2.D
3.(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必为零
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3.A D
4.用30N的水平外力F,拉一个静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kg的物体,力F作用3s后消失,则第5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速度是4.5m/s,加速度是0
B.速度是7.5m/s,加速度是0
C.速度是4.5m/s,加速度是1.5m/s2
D.速度是7.5m/s,加速度是1.5m/s2
4.A
【能 力 提 高】
5.(多)一个物体受几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当保持其它力不变,仅使其中的一个力由大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恢复到原值的过程中( )
A.其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其加速度先增大,后反方向减小
C.其速度一直在增大,最后达最大
D.最终将回到原来位置,并保持平衡状态
5.A C
6.重5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用多大的水平力推物体,才能使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
A.100N B.150N C.200N D.500N
6.B
7.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屉的加速度加速,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
A.2.5×103N B.9.5×103N C.1.2×104N D.1.45×104N
7.答案:D
(点拨:对物体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牵-f=ma
∴F牵=f+ma=2.5×103N+8×103×1.5N=1.45×104N)
8.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g取10 m/s2),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0
B.4 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向右
D.2 m/s2,水平向左
答案:B
9.(多)用力F1单独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可产生的加速度为3 m/s2,力F2单独作用于这一物体可产生的加速度为1 m/s2.若F1、F2同时作用于该物体,可能产生的加速度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9. BCD
10.质量为m的木箱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若作用力变为2F,而方向不变,则木箱产生的加速度a′( )
A.大于2a
B.等于20
C.小于2a,大于a
D.等于a
10.解析:木箱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向前的拉力、向后的阻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有:
F-f=ma
2F-f=ma′
由第二个式得2(F-f)+f=ma′
2ma+f=ma′
所以a′>2a.
答案:A
11.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后速度达到v.要使其速度增为3v,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只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1/3
B.只将水平恒力增为3F
C.只将作用时间增至3t
D.将质量、水平恒力增至原来的3倍
11. C
12.(多)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1 g/cosθ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 g tanθ
12. BD
13.一个物体受到F1=4 N的力,产生a1=2 m/s2的加速度,要使它产生a2=6 m/s2的加速度,需要施加多大的力?
13.12N
解:由可得:
14.质量2kg的物体,在8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从静止开始运动,(g=10m/s2)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当物体速度达到10m/s时,立即撤去水平拉力,问物体还能向前滑多远.
14 3m/s2,50m
15.质量m=10 kg的物体,在F=40 N的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30 N.在开始运动后的第5 s末撤销水平力F,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总共通过的路程.
15.解析:先匀加速,α1==1 m/s2,s1=12.5 m.
后匀减速,α2==3 m/s2,s2=4.2 m;s=s1+s2=16.7 m.
答案:16.7 m
16.如图所示,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 m/s的速度水平移动,将一质量为m=0.5 kg的物块从离皮带很近处轻轻放在A点,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之间的距离L=2.5 m.求物体由A运动到B所经历的时间t.
16.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
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mg=FN
水平方向上,物块匀加速的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α==μg=1m/s2
v=αt
匀加速时间:t1==1 s
匀加速位移:s1=at2=0.5m
物体匀速时间:t2==2 s
故: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t=t1+t2=3 s.
答案:t=3 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