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习题集 带答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536958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习题集 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习题集 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疾病 一、填空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首发症状多为___,和___。 水肿,血尿 2.急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___。 链球菌感染 3.急性肾炎尿液检查以出现___,为其特征。 红细胞管型 4.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的原因是___, 引起___, 由于___,而出现 水肿、高血压等症。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肾小球损伤,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 5.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上以___,等为其特征。 管型的出现 6.慢性肾炎肾脏基本的病理改变为___, ___, ___。 细胞增生,炎性渗出,组织变性坏死 7.慢性肾炎随病情进展病理表现趋向一致,出现___, ___,肾小管___, 相对正常的肾小球___,以维持肾功能,肾小管相对的___。 普通毛细血管腔狭窄、闭塞而缺血,肾小球玻璃样变性,硬化、萎缩而消失,随之萎缩代偿期肥大,增粗、延长 8.肾单位包括___,___,两部分。 肾小体,肾小管 9.慢性肾炎发展至晚期,肉眼下两侧肾脏变小而硬,称为___肾。 终末性固缩肾 10.慢性肾炎的共同性表现有___,___,___,和___。 水肿,高血压,尿异常改变,贫血 11.慢性肾炎产生水肿的原因为:①___,②___。 (1)球管功能失衡、水钠潴留,(2)低蛋白血症、血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12.慢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多为___,高血压,且以___,升高较明显为其特点。 持续性中度以上高血压,舒张压 13.慢性肾炎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为:(1)___,(2)___。 (1)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心搏出量高,(2)肾素分泌增多、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使小动脉收缩 14.慢性肾炎蛋白尿主要由于___。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致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15.慢性肾炎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由于___。 至晚期,由于肾实质大量被毁损减少,贫血加重。 蛋白质大量丢失引起的营养不良、促使红细胞生成因子分泌减少 16.慢性肾炎临床分型可分为四种类型:(1)___, (2)___, (3)___, (4)___。 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急性发作型 17.肾病型慢性肾炎的特点为:___, ___, ___, ___。 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高度水肿,血脂升高 18.对慢性肾炎高血压型的治疗原则应是___,___。 在选择降压药时应___。 调节血压,防止持续高血压损害心、肾功能,不减少肾血流量 19.目前对慢性肾炎肾病型的治疗采用___, ___, 及___,联合治疗,疗效较好,疗程缩短,减少复发。 激素,免疫制剂,中医辨证论治 20.急性肾炎若病情迁延___年以上应警惕发展为慢性肾炎。 一 21.慢性肾炎诊断疑难时可作___检查。 肾活检 22.慢性肾炎高血压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继发肾损害的主要鉴别是___, ___, ___,等。 后者病史中高血压在先,尿改变异常在后,肾功能损害较严重、有眼底病变 23.慢性肾炎肾病型与微小病变型肾病鉴别要点是___,___, ___, ___。 微小病变型肾病常见于青少年,无高血压及血尿表现,肾功能常正常,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好 24.慢性肾炎需与哪些全身疾病引起的肾损害相鉴别___, ___, ___, ___。 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遗传性肾炎,痛风性肾病 25.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目的是___,___。 维护和改善肾功能,终止或延缓其恶化进程 26.慢性肾炎并发感染时选用抗菌药物应避免使用___。 肾毒性药物 27.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具备标准是:___,___,___, ___, 前两条必备。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高脂血症 28.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为:___,___。 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随尿排出体外 29.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多种,其常见的有___,___, ___,___,___, 等。 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病,膜性肾病,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 3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为两型:___, ___, 其中___,对糖皮质激素治疗 效果好__,常伴有不同程度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受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Ⅰ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Ⅱ型,Ⅰ型,Ⅱ型 31.明确引起肾病综合征病因的检查手段是___。 肾脏组织活检 32.肾病综合征易并发___,___, ___。 感染,高凝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33.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___, ___,___。 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利尿作用 34.临床对肾病综合征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情况将其分为:___,___, ___,3种类型。 激素敏感型,激素依赖型,激素无效型 35.尿路感染通常是指___,病变。常分为___,感染和___,感染。 泌尿系统受细菌的直接侵犯而引起的炎症性,下尿路,上尿路 36.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___,最为常见,其次有___, ___,___等。 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 37.细菌侵入尿路可通过以下四条途径:(1)___,(2)___,(3)___,(4)___。 (1)上行性感染,(2)淋巴道感染,(3)血源性感染,(4)邻近组织感染的直接蔓延 38.引起上行性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有:(1)___,(2)___,(3)___,(4)___,(5)___。 1)女性前尿道短、加之月经、性生活、妊娠等因素、细菌易侵入,(2)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3)膀胱输尿管返流,(4)导尿及尿路器械检查,(5)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39.急性膀胱炎多由___,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___,___,___,等尿路刺激症状。 上行性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40.急性肾盂肾炎若高热持续不退,往往提示合并有___,___,或___。 尿路梗阻,肾脓肿,败血症 41.慢性肾盂肾炎发展至疾病晚期,常有肾功能受损,首先出现___减退,继而___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浓缩功能,肾小球 42.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夜尿增多,多尿提示___功能减退。 肾小管浓缩 43.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提示___功能受损。 肾小球 44.尿路感染时尿常规出现白细胞或颗粒管型,常提示___。 肾盂肾炎 45.尿路感染时尿细菌培养应包括___,和___。 治疗原则包括___, ___ ,___等。 菌落计数,药物敏感试验,积极彻底进行抗菌治疗,消除诱发因素,防止复发 46.急性膀胱炎根据___, ___, ___,等可明确诊断。 尿路刺激征,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 47.急性肾功能衰竭根据病因分为:___, ___,___,三类。 肾前性,肾实质性,肾后性 48.急性肾衰典型表现是:___, ___, ___。 少尿,氮质潴留,水、电解质紊乱 49.肾后性急性肾衰的特点___。 突然无尿 50.急性肾衰的发病机制有___, ___, ___, ___,等方面的理论。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管堵塞、反漏,肾小管上皮细胞粘附改变、钙离子内流,表皮生长因子对急性肾衰修复的重要作用 51.肾缺血引起急性肾衰的病理改变为:___, ___, ___,而出现少尿。___引起___, 形成尿流障碍。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血管持续收缩,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52.急性肾衰改善预后的关键是___, ___。 早发现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早处理 53.急性肾衰根据病情的演变规律,可分为3期:(1)___, (2)___, (3)___。 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54.少尿期超过4周提示___。 肾实质损害严重 55.急性肾衰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___,___,___,等表现。 水潴留,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56.治疗急性肾衰的有效疗法___,___。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57.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一系列___,为主及___,失调的综合征。 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8.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各种肾病中,以___,最多见,其次有___, ___。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症 59.诱发和加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因素有___, ___, ___, ___,___, ___, ___, ___,等。 感染,肾毒物质,失水,高血压,降压过度,心衰,手术,创伤 60.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各种中毒症状是由于___所致。 潴留于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 61.临床将肾功能不全分为下列三期:(1)___,(2)___,(3)___。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3)尿毒症期 62.氮质血症期,肌酐清除率低于___, 血肌酐___, 血尿素氮___。 正常值的50%,〉177μmol/L(2mg/dl),〉9mmol/L(25mg/dl) 6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1)___,(2)___,(3)___,(4)___。 (1)治疗原发病,(2)去除诱发因素,(3)调整饮食,(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64.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过程中,应防止___,及___。 心衰,低钙抽搐  二、判断题 ( 对者打“√”,错者打“×”) 1.目前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损伤多数是通过体液免疫。 ( √ ) 2.免疫复合物型慢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必须要有补体参与。 ( × ) 3.免疫复合物型慢性肾炎是属于Ⅲ型变态反应。 ( × ) 4.慢性肾炎最后使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也随之萎缩。 ( × ) 5.慢性肾炎蛋白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致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 √ ) 6.慢性肾炎蛋白尿中的蛋白70% 以上为球蛋白。 ( × ) 7.慢性肾炎患者常因呼吸道感染而急性发作,使病情急剧恶化。 ( √ ) 8.慢性肾炎即使在缓解期,肾小球病理改变仍在继续,因而有复发倾向。 ( √ ) 9.慢性肾炎发展至晚期尿量减少,蛋白漏出也减少。 ( √ ) 10.慢性肾炎高血压型以血浆白蛋白降低为突出表现。 ( × ) 11.慢性肾炎患者血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的30%,血浆中尿素氮已发生潴留。 ( √ ) 12.慢性肾炎均是有急性肾炎迁延不愈的结果。 ( × ) 1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各型慢性肾炎的治疗。 ( × ) 14.慢性肾炎肾病型的治疗应首选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 ( × ) 15.慢性肾炎水肿开始出现于下肢,以后波及全身。 ( × ) 16.慢性肾炎肾病型的胸水或腹水属于漏出性。 ( √ ) 17.管型是慢性肾炎特征之一,最常见的是白细胞管型。 ( × ) 18.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尿内红细胞增多,甚至出现肉眼血尿。 ( √ ) 19.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多,肾功能恶化快。 ( √ ) 20.急性肾盂肾炎的抗菌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 × ) 21.慢性肾盂肾炎静脉肾盂造影可显示两侧或一侧肾脏缩小,肾盂肾盏的形态异常等改变。 ( √ ) 22.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出现的中毒症状是胃肠道症状。 ( √ ) 23.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就是尿毒症。 ( × ) 24.尿毒症患者因从尿排出大量蛋白,故宜给予高蛋白饮食。 ( × ) 25.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比重可在1.018以下。 ( √ ) 26.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摄取足够的植物蛋白,如豆类等。 ( × ) 27.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衰较有效的办法,可延长生命。 ( √ ) 28.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放射性核素肾图呈低水平延长线或低水平递降线。 ( √ ) 29.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高血钾(>10mmol/L)的危险性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 √ ) 30.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长期治疗不能完全治愈时,应寻找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 √ ) 31.水肿常为急性肾炎的首发症状。 ( × ) 32.急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常为一过性。 ( √ ) 33.红细胞管型为急性肾炎的特征性尿液改变。 ( √ ) 34.肾小球滤过率一过性下降,并出现短期氮质血症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 ( √ ) 35.急性肾炎即使原发病不明显,也应在发病后常规使用青霉素。 ( √ ) 36.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呈全身性明显浮肿,指压不凹陷。 ( × ) 37.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应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但预后好。 ( × ) 38.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正常者,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食物。 ( √ ) 39.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治疗可以应用利尿剂及补充血浆胶体渗透压。 ( √ ) 40.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均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 × ) 41.肾病综合征合并溃疡、结核、严重感染者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 × ) 42.尿路刺激症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夜尿增多。 ( × ) 43.尿液培养到球菌,虽菌落计数〈105/ml仍可认为尿路感染。 ( √ ) 44.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炎抗菌药物应首选G-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 √ ) 45.早孕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应用庆大霉素治疗。 ( × ) 46.对于无症状细菌尿者无需进行正规抗菌治疗。 ( √ ) 47.急性肾衰严重者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 ) 48.急性肾衰病人尿比重常大于1.020。 ( √ ) 49.急性肾衰肾前型应及早补液,越多越快治疗效果越好。 ( √ ) 50.急性肾衰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钾血症。 ( √ ) 51.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称为少尿。 ( √ ) 52.慢性肾衰病人皮肤表面干燥,常有皮疹及色素沉着。 ( √ ) 53.慢性肾衰病人检查肾图时会出现分泌段延长。 ( √ ) 三、选择题  (一)单项选择 1.慢性肾炎每日排出尿蛋白3.5g以上,见于下列哪一型。 ( B )  A.普通型 B.肾病型  C.高血压型 D.隐匿型 2.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灵敏的检查是。 ( B )  A.血尿素氮测定 B.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 C.酚红排泄率测定 D.尿浓缩稀释试验 3.慢性肾炎肾病型与肾小球肾病鉴别,下列哪项最有参考意义。 ( D )  A.水肿程度 B.尿蛋白量  C.低蛋白血症 D.肾功能测定 4.患者,50岁,头昏,乏力,浮肿。检查:血压23.9/13.3KPa(180/90mmHg),血尿素氮12mmol/L,降压治疗应选用: ( B )  A.美加明 B.甲基多巴  C.胍乙啶 D.优降宁 5.女,45岁,头昏乏力一月,尿频、尿急。检查:血压23.9/13.3KPa(180/100mmHg),尿 常规:蛋白(+)、红细胞0~1/高倍、白细胞4~5/高倍,尿培养大肠杆菌〉105/ml,血尿素氮15mmol/L,诊断为: ( C )  A.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型  B.慢性肾炎普通型 C.慢性肾盂肾炎  D.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6.女,30岁,突起尿频、尿急、尿痛。检查体温37℃,脉搏80次/分、血压14.6/9.3KPa(11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10 /高倍、白细胞15~40/高倍。诊断为: ( C )  A.慢性肾盂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 C.急性膀胱炎 D.急性肾炎 7.慢性肾炎晚期,尿蛋白减少,表示: ( B )  A.肾小球多数修复 B.肾小球多数损坏  C.肾小球无变化 D.肾小管重吸收 8.对无全身表现,泌尿系刺激征不明显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下列哪项对诊断最有帮助: ( B )  A.尿沉渣镜检脓细胞 B.尿细菌培养加菌落计数  C.血细菌培养 D.酚红排泄试验 9.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或感染症状不易控制,下列何种检查对指导治疗意义较大。 ( B )  A.浓缩稀释功能试验 B.尿细菌培养加菌落计数  C.血细菌培养 D.酚红排泄试验 10.下列哪项是尿路感染最多见的侵入途径。 ( A )  A.上行性感染 B.淋巴道感染  C.血源性感染 D.邻近组织感染的直接蔓延 11.尿路感染时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多少才有临床意义。 ( D )  A.菌落计数〉102/ml  B.菌落计数〉103/ml  C.菌落计数〉104/ml  D.菌落计数〉105/ml 12.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有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至多少应给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 ( C )  A.二氧化碳结合力20mmol/L  B.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ol/L  C.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  D.二氧化碳结合力18mmol/L 13.高血压浮肿多年,近感气促、无力、尿少,血压23.9/13.3KPa(180/100mmHg),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0~1/高倍、红细胞0~1/高倍。血尿素氮20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0mmol/L给予5%碳酸氢钠300ml静脉滴入后,患者发生手足抽搐,应给予。 ( C )  A.速尿 B.苯巴比妥纳  C.葡萄糖酸钙 D.氯化钾 14.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磷升高是由于。 ( B )  A.肾小球滤过下降 B.肾小管排泄功能减少  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D.肠道内吸收增加 15.急性肾盂肾炎与膀胱炎鉴别,下列哪项结果对前者有诊断价值: ( C )  A.尿频、尿急、尿痛不明显  B.尿沉渣白细胞较多  C.尿沉渣有白细胞管型  D.尿沉渣红细胞较多 16.尿毒症伴有高血磷时,下列哪些药物可降低血磷。 ( D )  A.氯化钙 B.高渗葡萄糖胰岛素  C.苯丙酸诺龙 D.碳酸钙 17.下列哪项提示尿毒症患者病情垂危: ( C )  A.高血压 B.水肿  C.心包摩擦音 D.皮肤瘙痒 18.慢性肾炎高血压型,合并尿毒症,酸中毒、贫血及高钾,治疗应选用: ( C )  A.静注速尿 B.静注葡萄糖酸钙  C.进行血液透析 D.静注碳酸氢钠 19.急性肾炎有水肿者下列治疗哪项不正确: ( D )  A.应限盐 B.控制进水量  C.饮食宜清淡、营养高  D.大量进食蛋白质 20.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为: ( B )  A.选择性蛋白尿 B.非选择性蛋白尿  C.少量蛋白尿 D.蛋白管型 21.尿路感染女性高于男性发病的原因下列哪项错误: ( D )  A.女性尿道短易在经期、妊娠期受细菌侵入  B.女婴尿道口常被粪便污染  C.性生活增加女性的易感性  D.女性易发生前列腺增生  (二)双项选择 1.慢性肾炎高血压的原因是 ( BD )  A.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 B.水纳潴留,血容量增加  C.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 D.肾素分泌增多  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2.慢性肾炎贫血的原因为: ( BC )  A.血尿  B.蛋白大量丢失引起的营养不良  C.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分泌减少  D.铁吸收不良  E.维生素B12缺乏 3.氮质血症是指: ( BD )  A.血氨升高 B.血尿素氮升高  C.血肌酸升高 D.血肌酐升高  E.血氮升高 4.慢性肾炎尿中可出现的管型有: ( BD )  A.红细胞管型 B.颗粒细胞管型  C.上皮细胞管型 D.蜡样管型  E.白细胞管型 5.下列哪项可在肾小管功能减退时出现: ( AC )  A.酚红排泄率下降 B.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 C.酸中毒 D.血尿素氮升高  E.血肌酐升高 6.尿毒症伴有高血钾时,下列哪些药物可降低血钾: ( AB )  A.氯化钙 B.高渗葡萄糖胰岛素  C.苯丙酸诺龙 D.氢氧化铝凝胶  E.维生素D 7.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是: ( CD )  A.输入必需氨基酸 B.肠道排毒疗法  C.透析和血滤疗法 D.肾移植  E.消除诱发因素 8.下列哪种抗生素对急性肾盂肾炎是适用的: ( BE )  A.青霉素钠盐 B.庆大霉素  C.红霉素 D.麦迪霉素  E.氨苄青霉素  (三)多项选择 1.慢性肾炎肾病型的主要表现为: ( ABDE )  A.大量蛋白尿 B.高度水肿  C.血浆球蛋白降低 D.高胆固醇血症  E.血浆白蛋白降低 2.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BCDE )  A.慢性肾炎的唯一病因是链球菌感染  B.慢性肾炎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大  C.慢性肾炎普通型的尿蛋白量每日在3.5克以下  D.50岁以上的男性由于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发病率增加  E.糖尿病患者,细菌易于侵入尿路 3.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BC )  A.多尿、比重在1.018以上  B.尿蛋白量较前增加 C.肌酐清除率在50%以上  D.血常规示中度以上贫血  E.尿比重可固定在1.010 4.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 ( ABC )  A.高钾或低钾 B.高钠或低钠  C.低钙高磷 D.低磷高钙  E.高氯或低氯 5.对于慢性肾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BD )  A.多见于青少年或老年  B.均有急性肾炎史  C.类肾病型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  D.高血压型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 E.普通型可有轻度血压升高 6.慢性肾炎高血压可出现 ( ABCD )  A.左心室肥大 B.心功能不全  C.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  D.眼底有渗出或出血 E.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7.下列哪项检查对慢性肾炎的诊断与鉴别有帮助: ( ABCDE )  A.血清补体测定  B.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  C.尿蛋白分析  D.静脉肾盂造影  E.放射性核素肾图及肾扫描 8.典型的慢性肾盂肾炎的的诊断依据有: ( ABCDE )  A.有反复发作史  B.发作时有典型的尿路刺激征  C.尿检白细胞增多 D.尿沉渣有白细胞或颗粒管型  E.尿细菌培养阳性 9.下列哪项符合肾结核的特点: ( ABCDE )  A.起病缓慢  B.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而持续存在  C.常有肉眼血尿 D.尿检有结核杆菌  E.X线肾盂造影区有结核钙化影或破坏征象 10.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检查有下列哪项异常: ( ABCDE )  A.血常规示中度以上贫血、血小板减少  B.血浆白蛋白下降 C.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  D.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 E.血钙低,血磷高 1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 ABCDE )  A.水肿 B.高血压  C.少尿 D.血尿  E.蛋白尿 12.急性肾炎尿液检查常见到: ( ABC )  A.红细胞 B.透明或颗粒管型  C.红细胞管型 D.蜡样管型 13.慢性肾炎临床分为: ( ABCD )  A.普通型 B.肾病型  C.高血压型 D.急性发作型  E.混合型 14.慢性肾炎并发感染时避免使用的抗生素: ( ABC )  A.庆大霉素 B.卡那霉素  C.磺胺嘧啶 D.青霉素钠 15.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发病有: ( ABCD )  A.IgA肾病 B.膜性肾病  C.微小病变肾病  D.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 16.男性患尿路感染低于女性的原因主要是: ( AB )  A.男性尿道较长 B.分泌前列腺素有杀菌作用  C.尿路粘膜有抗菌能力  D.尿液不断冲洗尿道 17.慢性肾衰紧急透析的讯号是: ( BD )  A.心律失常 B.心前区出现摩擦音  C.心力衰竭 D.心包炎  E.胸腔积液  四、名词解释 1.免疫复合物: 细菌和病毒等物质侵入机体后,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当这些抗原物质在血内再次与相应的抗体相遇,便发生特异性结合,成为循环免疫复合物(IC)。 2.终末期固缩肾: 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肉眼下两侧肾脏小而硬,称为终末期固缩肾。 3.肾性高血压: 血压持续性中度以上升高,且以舒张压升高较明显,血压常在18.6/12.0KPa~26.6/16.0KPa左右,称为肾性高血压。 4.氮质血症: 肾损害加剧引起肾功能减退,当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的50%时,血浆中非蛋白氮潴留,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称为氮质血症。 5.选择性蛋白尿: 微小病变肾病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排出大量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6.非选择性蛋白尿: 当肾小球滤过膜的组织结构遭到破坏,除白蛋白外,其他大分子血浆蛋白均可滤过,随尿排出,称非选择性蛋白尿。 7.膀胱刺激征: 当泌尿系受细菌感染时,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称膀胱刺激征。 8.非少尿性急性肾衰: 排尿量每日超过400ml,甚至如常人,但其尿素氮和肌酐仍随病情进展而升高,引起肾功能急骤下降,此型肾衰称为非少尿型肾衰。 9.尿毒症: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出现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为主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种综合症。 10.尿毒症毒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随着病情进展,残存肾单位越来越少,血液内开始出现有毒代谢物质潴留。这些潴留于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统称为尿毒症毒素。 11.代谢性酸中毒: 机体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在疾病过程中不能被体液缓冲系统中和,也不能由肺、肾排泄来调整时引起的酸中毒。  五、问答题 1.急性肾炎的发病机理? 答:当致病因素(细菌或病毒等)侵入机体后,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若抗体与抗原在血液循环中形成可溶性复合物(IC),沉积在肾小球基膜中,激活补体后,引起肾小球的炎症和毛细血管内凝血。 2.慢性肾炎临床分型有几型?各有何特点? 答:(1)普通型:表现为中等蛋白尿、每日排出尿蛋白1.5~3.5g,可有轻度血压升高,水肿时有时无,尿中常有红细胞和各种管型。 (2)肾病型:本型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排出尿蛋白〉3.5g,高度水肿,血浆白蛋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尿中有红细胞和各种管型。 (3)高血压型:除上述普通型表现外,以持续中度以上高血压为突出表现。本型心血管并发症多,肾功能恶化快。 (4)急性发作型:慢性肾炎过程中在感染、劳累等诱因作用下,肾功能急骤恶化,进入发作期,常可经及时治疗缓解。 3.慢性肾炎肾病型如何治疗? 答:(1)一般治疗:水肿重者卧床休息,限制摄入食盐(3~5g/d)。如肾功能正常,可给予高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者应控制蛋白质的入量,水肿严重者应注意入水量,合并感染者应及时控制。 (2)利尿消肿:可联合应用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速尿等利尿药物。大量利尿后须防止电解质紊乱,适当补充钾盐。血浆蛋白过低时,利尿效果不佳,应补充血浆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进利尿。 (3)糖皮质激素,一般采用强的松,开始剂量40~80mg/d,分3~4次口服,显效后可逐步减少药量,每1~2周减少5mg,当减至每日15~20mg/d时,减药速度还要减慢,减至最小有效量后,维持6~12个月。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4)免疫抑制剂:当用激素疗效不佳或病情反复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100~150mg/d,分2~3次口服,或2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总量6~8g。用药期间定期检查白细胞。 (5)中医中药与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从而降低其副作用。 4.慢性肾盂肾炎应与那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 答:(1)急性肾盂肾炎仅有发热、腹痛或腰背痛,而尿路症状不典型者,应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膈下脓肿及腹膜炎等相鉴别,一般尿液检查常能协助诊断。 (2)肾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起病缓慢,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而持续存在。常有肉眼 血尿,尿检有结核杆菌,X线肾盂造影肾区有结核钙化影或破坏征象。多数病人存在有肾外结核或结核病的中毒症状。 (3)慢性肾炎:可有急性肾炎史、水肿及尿蛋白含量较多,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胆固醇可升高,尿细菌培养阴性,抗菌治疗无效。 (4)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与急性肾盂肾炎的区别,前者多有:1)病情迁延不愈超过6个月;2)以前的反复发作史;3)病期不明确,而在急性症状控制后仍有肾功能减退或X线异常表现者。 5.尿毒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应作哪些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 答:尿毒症的临床表现:(1)中毒症状:1)消化系统最早出现症状,表现为口内常有尿味,恶 心、呕吐、腹泻,甚而呕血、便血等;2)神经表现为精神萎糜,头痛嗜睡,甚者可有癫痫样抽搐,意识障碍;3)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心包摩擦音常示病情垂危;4)造血系统常有严重贫血,出血倾向、鼻衄、紫癜等;5)呼吸系统可有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大的呼吸;6)其它尚可见皮肤干燥、瘙痒、骨痛等。(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水代谢紊乱;表现脱水或水肿;2)电解质紊乱,可出现高血钠或低血钠,低血钾或高血钾,低血钙、高血磷等;3)代谢性酸中毒。 有关尿毒症的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包括:1)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浆蛋白、血尿素氮和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的测定。2)尿液检查;3)放射性核素肾图;4)放射核素肾扫描或肾B型超声检查。  六、病例分析 男性,55岁,10年前血压增高,近2~3年未测血压,2年来夜尿多,并常有双下肢浮肿,视力减退。体检:血压28/16KPa(210/120mmHg),血红蛋白110g/L,尿蛋白(+)~(++),尿中红细胞4~6/HP,血浆白蛋白35g/L,血尿素氮9mmol/L,血胆固醇7mmol/L,血肌酐187mmol/,L眼底Ⅲ级动脉硬化。静脉肾盂造影双侧显影欠佳,无类似家族史,应诊断为什么病?为什么? 答:病人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史,尿蛋白量不多,虽有肾功能损害,但贫血不显著,血浆白蛋白降低不明显,血压较高,视网膜动脉硬化较明显,以上均支持高血压病Ⅲ期。但病人有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所以也应与慢性肾炎高血压型鉴别。慢性肾炎发病年龄较轻,高血压在肾炎之后,蛋白尿较多,贫血与低蛋白血症较明显,肾功能损伤相对较严重,该病人与此情况不符。由于病人既往无泌尿系统感染史,尿沉渣白细胞不多,静脉肾盂造影双侧病变对称,所以也不支持慢性肾盂肾炎。 最后诊断为①高血压病Ⅲ期 ②慢性肾动能不全。  参考答案  一、填空题 1.水肿 血尿 2.链球菌感染 3.红细胞管型 4.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肾小球损伤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 5.管型的出现 6.细胞增生 炎性渗出 组织变性坏死 7.普通毛细血管腔狭窄,闭塞而缺血 肾小球玻璃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