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秀山高级中学2016级一轮复习地理试题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高2016级 班,姓名 ,考号 。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把符合题意的答案号码选在下面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图1为飓风“马西娅”影响某大陆的云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生成此云系图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APP B.RS C.GPS D.GIS
2.此时,甲地风向大致为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图2
图1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图2),回答3~4题。
3.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图3
图3为我国某城市1978---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单位:℃),图中虚线圈为该城市的中心区,读图回答5~7题。
5.获取该城市1978年~2008年近地面多年
平均气温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PS
6.据图中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
工厂的密度相对较大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某些城市中心区气温下降,而中心区外围地带温度却逐渐升高,形成“冷岛现象”,下列原因中与这种现象形成无关的是
A.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
B.中心区常住居民的人口密度降低
C.中心区商业网点的减少
D.热污染工业逐渐向外围地带搬迁
图4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据此回答8~10题。
8.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 B.计算机 C.全球定位 D.地理信息系统
9.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路程约为
A.1 000米 B.1 200米 C.1 800米 D.2 000米
图5
10.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图4
图5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1~12题。
1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1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图6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13~15题。
图6
13.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A.红外线 B.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14.在近红外线波段反射率变化最大的是 A.泥浆 B.草地 C.红砂岩 D.松林
15.图中显示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
A.判断水域状况 B.预测植被类型 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图7
16.精准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读图7,关于精准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植物生长模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实施监测
B.依据产量分布图,利用R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
D.利用GIS识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
图8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甲区有11 000人,乙区有18 000人,丙区有17 000人。已知城市计划分区中,每一方格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比例而定。据此完成17~18题
图8
17.在GIS软件中将人口数据与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向量图层结合后,转换为网格式数据,则图中网格代码6的人口为:
A.2 500 B.3 000 C.4 500 D.6 000
18.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图9中的
图9
图10是某高中学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的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情况及预测的“未来土地利用情况图”。据此回答19~20题。
图10
19.农业生产结构可能产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20.根据预测,本区在2050年以后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21.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现场施放“大黄鸭”测量水速。“大黄鸭”携带的测速设备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遥感技术(R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DE)
图11
图11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2~23题。
22.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
23.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图12
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15年“十一”黄金周出行大数据报告,北京居全国用户出行目的地之首。图12是“十一”假期两幅即时百度热力图。在热力图中方框部分是人流大量聚集区。据图文资料,回答24~25题。
24. 据图判断
A.图a人流集中于中心商务区 B.图b人流集中于住宅区
C.图a时刻可能为上午11点 D.图b时刻可能为早晨7点
25. 人们根据百度热力图选择出行路线,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可视化技术
秀山高级中学2016级一轮复习地理试题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高2016级 班,姓名 ,考号 。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把符合题意的答案号码选在下面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图1
图1为飓风“马西娅”影响某大陆的云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生成此云系图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APP B.RS C.GPS D.GIS
[答案] B
[解析] 一般来说,RS常用于信息获取,GPS用于导航定位,GIS用于通过计算机处理空间信息,辅助分析评价决策。由题意,生成云系图属于信息获取,故答案为B。
2.此时,甲地风向大致为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答案] D
[解析] 飓风属于低压气旋,根据水平方向气流顺时针旋转可判断为南半球。甲地位于低压正西,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来向正西)基础上左偏为西南。答案为D。
【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气旋和风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图2),回答3~4题。
图2
3.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图3
3.B 4.C [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则需要用GPS技术。]
图3为我国某城市1978---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单位:℃),图中虚线圈为该城市的中心区,读图回答5~7题。
5.获取该城市1978年~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PS
6.据图中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工厂的密度相对较大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某些城市中心区气温下降,而中心区外围地带温度却逐渐升高,形成“冷岛现象”,下列原因中与这种现象形成无关的是
A.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
B.中心区常住居民的人口密度降低
C.中心区商业网点的减少
D.热污染工业逐渐向外围地带搬迁
图4
图4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据此回答8~10题。
8.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 B.计算机
C.全球定位 D.地理信息系统
9.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路程约为
A.1 000米 B.1 200米 C.1 800米 D.2 000米
10.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8.C 9.B 10.D [第8题,导航仪主要为用户提供定位和导航功能,使用全球定位系统,C正确;遥感获取地物面状信息,提供事物特征、变化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第9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及汽车当前位置和百货大楼图上距离,估算出二者之间路程实际距离约为1 200米,故选B项。第10题,根据题干信息,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此时车头位置朝向西北,百货大楼位于西南方,故当汽车驶向百货大楼时,指向标中西南方朝上,指向标箭头朝右下,故选D项。]
图5
图5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1~12题。
1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1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答案】:11.A 12.D
【解析】:
1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城市管理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使城市发展合理化,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为服务功能,所以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提升服务功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图6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13~15题。
图6
13.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A.红外线 B.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14.在近红外线波段反射率变化最大的是
A.泥浆 B.草地
C.红砂岩 D.松林
15.图中显示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
A.判断水域状况
B.预测植被类型
图7
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16.精准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读图7,关于精准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植物生长模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实施监测
B.依据产量分布图,利用R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
D.利用GIS识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
图8
图8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甲区有11 000人,乙区有18 000人,丙区有17 000人。已知城市计划分区中,每一方格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比例而定。据此完成17~18题
17.在GIS软件中将人口数据与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向量图层结合后,转换为网格式数据,则图中网格代码6的人口为:
A.2 500 B.3 000
C.4 500 D.6 000
18.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图9中的:( A )
图9
图10是某高中学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的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情况及预测的“未来土地利用情况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农业生产结构可能产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20.根据预测,本区在2050年以后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图10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9.B 20.A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将1999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和预测的205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比较,可发现1999年我国东部某地区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和栽培苹果为主,2050年以稻田和甘蔗园为主;通过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可发现本地区在1999年1月份均温在0°C以下,2050年本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C以上;由以上分析可知此地区在1999年时为温带季风气候,2050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气候变暖有关。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1.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现场施放“大黄鸭”测量水速。“大黄鸭”携带的测速设备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遥感技术(R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DE)
21.A [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导航、测速功能,A对;遥感技术(RS)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片,获取信息,不能测速,B错;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数据,不能测速,C错;数字地球(DE)是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共享,D错。]
图11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2~23题。
图11
22.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
23.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15年“十一”黄金周出行大数据报告,北京居全国用户出行目的地之首。图12是“十一”假期两幅即时百度热力图。在热力图中方框部分是人流大量聚集区。据图文资料,回答24~25题。
24. 据图判断
A.图a人流集中于中心商务区 B.图b人流集中于住宅区
C.图a时刻可能为上午11点 D.图b时刻可能为早晨7点
25. 人们根据百度热力图选择出行路线,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可视化技术
图12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