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议论文贵在清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507337 上传时间:2025-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贵在清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议论文贵在清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贵在清晰 ——另辟蹊径谈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讲,分论点的设置至关重要。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设置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分论点的设置,让他们的议论文呈现出清晰的论证思路呢?按照习惯思维,我们会将中心论点的分解方法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无可非议,但是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更便于他们操作,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步骤”入手,分两步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中构建议论文的框架。 下面,就以学生作文“不要轻易说‘不’”为例,谈谈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的问题。 第一步,清楚设置角度。 对于一个中心论点或是一个论题,在设置分论点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的来说,每一个中心论点我们都可以试着从四个角度设置分论点,以学生习作的分论点为例: 习作一:不轻易说“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 不轻易说“不”,是一种一往无前的无畏; 不轻易说“不”,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包容。 习作二:不要轻易说“不”,因为我们还有坚持的理由;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这既可能是发现人才的方式,也可能是发现真理的途径。 习作三:不要轻易说“不”,我们得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不要轻易说“不”,我们得有永不言弃的信念; 不要轻易说“不”,我们得有“我不成功谁成功”的霸气。 习作四:不要轻易说“不”,我们会学会坚强; 不要轻易说“不”,我们会懂得承担责任; 不要轻易说“不”,我们会最终取得成功。 这四组分论点分别从分析中心论点的“类”“因”“法”“果”角度设置分论点,涵盖了议论文分论点设置角度的各种类型。 从“类”的角度设置分论点就是分析中心论点“是什么”,介绍中心论点的内涵或是外延; 从“因”的角度设置分论点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推导出它产生的原因;从“法”的角度设置分论点就是阐释如何实现中心论点;从“果”的角度设置分论点就是介绍中心论点导致的结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任何一个中心论点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置分论点,在设置时,要因地制宜。如作文《教养的芬芳》,如果选用议论文文体,在设置分论点时,我们最好从“果”的角度设置。 这一步,属于作文写作的思考阶段,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在选择设置角度的时候,我们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的设置角度。 第二步,确定呈现形式。 第一步只是写作前的思考,一篇成文真正展示的是分论点的呈现形式。议论文分论点的呈现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并列式,一类是层进式。 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并列式的分论点。使用并列式的分论点要注意的就是,所设置的分论点必须从一个设置角度入手,纯角度呈现,比如: 习作五:不要轻易说“不”,因为它传递着生命的坚强;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它显示出精神的力量;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它折射出坚定的信念。 这个分论点单纯从“因”的角度,阐述“不要轻易说‘不’”的原因,再如: 习作六:不轻易说“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 不轻易说“不”,是一种一往无前的无畏。 不轻易说“不”,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包容。 这个分论点单纯从“类”的角度,阐述“不要轻易说‘不’”的内涵。 这些都是规范的形式。 这种形式学生虽然使用较多,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比如: 习作七:不要轻易说“不”,坚持的人。 不要轻易说“不”,执着的人。 不要轻易说“不”,不放弃的人。 这组分论点的错误较为典型。首先,这三个分论点存在重复,“坚持”“执著”“不放弃”在一定意义上讲,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其次,这样的分论点并没有深度可言,泛于表面,以这位学生的思路展开,我们可以无限制的写下去: 不要轻易说“不”,勇敢的人; 不要轻易说“不”,坚强的人; 不要轻易说“不”,善良的人……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错误,在讲解并列式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告诫学生——使用并列式设置分论点的时候,切入点一定要小,比如说,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说“不”的原因等。 并列式可以反映出一个同学的知识面,递进式则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 递进式的分论点同样可以是纯角度呈现,比如: 习作八:不要轻易说“不”,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不要轻易说“不”,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不要轻易说“不”,用自己的双手去战胜困难。 这组分论点就是纯角度呈现的递进式分论点。从“面对困难”这样一个切入点入手,抓住了接受事物的过程,这样的分论点就是递进式的。 递进式的分论点除了这种纯角度呈现之外,还可以是多角度呈现。这种呈现方式受启发于议论文的三段式: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们样),即“类”“因”“法”的组合,比如: 习作九:不要轻易说“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我们还有坚持的理由。 不要轻易说“不”,我们得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这就是递进式多角度呈现的例子,但是这种呈现同样要注意,以例子说明: 习作十:不要轻易说“不”,体现了对困难之人的帮助。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会面对无数的挫折。 不要轻易说“不”,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 这组分论点很具有代表性。作为议论文,我们要注意分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而这组分论点的“类”部分与“因”部分之间没有很大的关联,我们可以将“类”部分进行改动,使它与“因”部分呼应,可改为: 不要轻易说“不”,显示了我们坚强的毅力。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会面对无数的挫折。 不要轻易说“不”,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 这样,这组分论点就将范围缩小在了“面对困难时”,便于我们把握。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分论点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步骤”的角度,讲解分论点的设置,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设置角度”,选取最适合自己写作的方向,最终确定议论文分论点的呈现形式。这样的教授形式,更便于学生掌握与使用。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