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指导性文件汇编
大连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二零零六年五月
前 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践教学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各大高校对工程训练中心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和发展阶段。为了反映工程实践课程改革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新要求,特制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指导性文件汇编》。
参加编写的人员有:黄光烨 翟封祥 曲宝章 尹志华 温爱玲 于喜年 沈积军 王慧 石莹。
新制定的文件汇编不能保证所有内容都是准确无误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对本文件汇编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恳请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正。
工程训练中心
2006年5月
目 录
《工程训练(A)Ⅰ、Ⅱ》实训教学大纲 …………………………… 1
《工程训练(A) Ⅲ 》实训教学大纲 ……………………………… 7
《工程训练(B) Ⅰ 》实训教学大纲 ……………………………… 10
《工程训练(B) Ⅲ 》实训教学大纲 ……………………………… 14
《工程训练(A)ⅠⅡ》实训指导书……………………………… 17
《工程训练(A) Ⅲ 》实训指导书……………………………… 60
《工程训练(B) Ⅰ 》实训指导书……………………………… 64
《工程训练(B) Ⅲ 》实训指导书……………………………… 77
《工程训练》动员纲要 ………………………………………… 80
《工程训练(A)Ⅰ、Ⅱ》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02891
实验学时:4周
适用专业:机类、近机类
授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工程训练”是工科大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近机)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训练教学大纲”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组制定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保证本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唯一依据。
教学目的:“工程训练”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学习,通过实习要使学生达到:
⒈了解有关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
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能够进行一般的独立操作,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建立一定的质量和经济观念。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一)铸造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
⑵ 了解砂型造型材料的组成、性能以及对铸件的影响
⑶ 了解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其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⑷ 了解机器造型的特点,震压式造型机的造型过程。
⑸ 了解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作用
⑹ 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设备及工艺。
⑺ 了解常见铸件缺陷。
⑻ 了解常用特种铸造的工艺过程
⑼ 掌握零件、模样及铸件的主要区别及作用。
⑽ 掌握造型工艺:掌握砂型的结构,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的特点及应用,
⒉基本技能
⑴ 掌握手工两箱整模、挖砂、分模和活块造型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造型所必用的工具,要求各工序的操作正确,不漏工序,春砂松紧适度。
⑵ 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能制造较复杂的中、小型零件的砂型,并能合理地选择分型面、设置浇注系统和具有一定的修型能力。
⑶ 通过实际演示了解不同的浇注工艺造成的常见铸造缺陷。
(二)锻压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锻压生产工艺特点和应用。
⑵ 了解金属可锻性的概念及常用的锻造材料。
⑶ 了解锻造加热的目的。
⑷ 了解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镦粗、拔长、冲孔为主)的特点。
⑸ 了解板料冲压基本工序及冲压件的冲压工艺过程。
(三)焊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焊接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⑵ 了解手工电弧焊机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⑶ 了解焊条简单分类、电焊条组成及其作用;
⑷ 了解气焊原理和特点及安全操作。
⑸ 了解常见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搭接和角接)和坡口型式。
⑹ 了解气焊特点、应用及安全操作规程。
⑺ 了解气焊火焰种类、调节方法和应用;
⑻ 了解气体保护焊(例如氩弧焊)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⑼ 了解手工电弧焊焊接常用工艺参数(例如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等)。
⒉基本技能
⑴ 了解起弧的常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交流弧焊机(或直流弧焊机)。
⑵ 掌握对接平焊(堆敷平焊波)的操作要领,能够焊出较整齐的焊缝。
⑶ 了解气焊的点火、灭火过程及火焰的调节。
⑷ 掌握气焊平焊操作要领。
(四)热处理实习
⒈基本知识
(1) 了解热处理的概念与作用。
(2) 了解钢的热处理常用方法。
(3) 了解箱式电阻炉的工作原理。
(4) 掌握材料硬度的概念。
⒉基本技能
(1) 了解常用热处理方法的操作过程。
(2)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件的热处理(淬火)工艺。
(3) 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车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车削加工特点及其应用。
⑵ 了解普通车床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⑶ 了解车床常用夹具种类和应用。
⑷ 了解切削用量概念及表示方法。
⑸ 了解车刀的组成要素(车刀的主要组成表面和角度);
⑹ 了解车刀材料和常用车刀种类。
⑺ 掌握普通车床能够完成的主要切削加工内容。
⑻ 掌握一般轴类件的加工步骤与方法。
⒉基本技能
⑴ 了解车削加工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⑵ 了解螺纹、内孔的车削过程;
⑶ 掌握刀具合理的使用并能正确安装刀具。
⑷ 掌握车床操作技能,并能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
(六)机工实习
铣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铣削加工的应用范围。
⑵ 了解铣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⑶ 了解普通铣床的运动方式。
⑷ 了解常用铣刀的种类。
⑸ 了解分度头的用途及分度方法。
⒉基本技能
初步掌握操作铣床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简单零件基本表面(如平面、台
阶面)的铣削加工。
刨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刨削加工的应用范围。
⑵ 了解牛头刨床的组成及功能。
⑶ 了解刨床的调整方法及刨削平面操作要领,
⒉基本技能
⑴ 掌握B665牛头刨床操作方法。
⑵ 掌握刨削平面技术要领。
磨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磨削加工的应用范围,达到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⑵ 了解常用砂轮的种类和形状。
⑷ 了解平面磨、外园磨的加工方法。
⒉基本技能
了解平面磨床的操作过程。
齿轮加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齿轮加工的操作方法和应用。
⑵ 了解齿轮加工的主要运动形式。
⒉基本技能
了解齿轮加工操作步骤。
(七)钳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钳工的基本工作内容。
⑵ 了解钻孔、划线、锯切、攻丝的基本方法。
⑶ 了解常用工夹量具的使用方法。
⑷ 了解简单的零件装配方法。
⒉基本技能
⑴ 掌握钳工基本工作方法,能合理使用工具测量,并进行划线锯剖、锉削、钻孔和攻丝工作。
⑵ 能进行钳工基本操作,按图纸要求独立完成实习件的加工制作。
(八) 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是通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多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并能够使学生对特种加工、数控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的异同、特点及应用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与比较。
数控车训练
⒈基本知识
① 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② 了解常用数控系统名称。
③ 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④ 了解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⒉基本技能
① 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
② 初步具备正确操作数控车床加工一般的轴类及成型面零件的能力;
数控铣训练
⒈基本知识
① 了解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② 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③ 了解常用数控加工编程软件。
④ 了解计算机辅助加工的概念和应用过程。
⒉基本技能
① 了解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
② 了解给定零件的设计、编程与加工过程。
特种加工训练
⒈基本知识
① 了解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② 了解线切割、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编程格式、方法和程序输入方式。
⒉基本技能
① 了解数控线切割机床完成加工零件轮廓的操作过程。
② 了解零件简单型腔的电火花加工操作过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落实,承担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任务的工程训练中心要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教学日历、教案等;以规范的讲解内容与示范表演保证教学大纲要求的落实,指导人员要严格按教案实施教学。
⒈掌握冷、热加工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⒉了解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所用工、夹、量具及设备。
⒊了解机械制造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⒋具有操作一般机床加工作业件的实践动手能力。
⒌教学形式
⑴指导人员讲解基本知识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⑵指导人员操作示范表演。
⑶观看录像教学片。
⑷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⑸检查学生实习报告、实做件完成情况,评分。
四、课程教学环节
工程训练坚持以学生实际操作与强调学生自学实习教材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和参与各工种实习的创新实践,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辅以电化教学、参观、讨论等形式,加深和扩大知识面、充实教学内容。
考 核 采取实际操作与理论考试相结合,实际操作占60分,理论考试占40分;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题型为:概念题、选择题、简答题、应用题等。
五、建议学时分配
实习时间:总计四周。其中:车工5天;铸工2.5天;焊接2.5天;钳工2.5天;机工2.5天;先进制造技术约占总实习时间的5天。
说明:执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作适当调整。
六、在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认识层次的说明:
了解:指对知识有一般(初步)的认识。
掌握:指对知识有较深入的认识,并有初步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工程训练 (A)Ⅲ 》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0202893
实验学时:2周
适用专业:机类、近机类
授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工程训练”是工科大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训练教学大纲”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组制定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保证本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唯一依据。
教学目的:“工程训练”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学习,通过训练要使学生达到:
⒈对机械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⒉能够进行一般的机械电子产品的拆装操作,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⒊初步建立机器生产工艺过程的概念,对零件设计、制造、机器装配、调试等过程有较完整认识。
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课程教学内容
⒈基本知识:
⑴了解产品组成部分的标记、组件和部件等。
⑵了解机电产品一般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
⑶了解机电产品拆装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⑷了解装配工作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⑸了解装配工作中常用的检测、调试方法。
⒉基本技能
⑴通过典型产品如自行车、柴油机、半导体收音机和充电器等,掌握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的装配方法。
⑵能正确使用拆装一般机械电子产品所需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
⑶了解一般机械电子产品元件性能及检测方法。
⑷初步具备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的拆装能力,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能完成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的装配、拆卸和调试工作。
⑸初步具备简单机械电子产品元件的设计、制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落实,承担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实施细则,以实施细则保证教学大纲的落实和规范讲解内容与示范表演。
⒈了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⒉了解训练的目的、要求、实际操作步骤。
⒊认真预习实训指导书。
⒋正确使用的工具和仪器设备。
⒌了解所进行的机械电子拆装项目原理,能进行简单机械电子产品(部件)的拆装。
⒍教学形式
⑴ 指导人员讲解基本知识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⑵ 指导人员操作示范表演。
⑶ 观看录像教学片。
⑷ 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实际操作。
⑸ 检查学生实做情况评分。
四、课程教学环节
工程训练坚持以学生实际操作与强调学生自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和参与创新实践,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考 核 采取实际操作过程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平时成绩占20分:包括预习情况、出勤情况、实习态度、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过程。
机械电子拆装实作成绩占80分:包括可靠性美观性、仪器使用及性能测试,机械电子产品的拆装质量、速度。
五、建议学时分配
实习时间:总计二周;其中:机械拆装1周,电子拆装1周;(实际执行时可酌情作适当调整)。
六、在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认识层次的说明:
了解:指对知识有一般(初步)的认识。
掌握:指对知识有较深入的认识,并有初步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工程训练(B)Ⅰ》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02894
实验学时:2周
适用专业:非近机类:
授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工程训练”是工科大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是非机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训练B1》教学大纲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组制定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保证本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唯一依据。
教学目的:“工程训练”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学习,通过实习要使学生达到:
⒈了解有关机械制造工艺知识,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
⒉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一)铸造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了解砂型造型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
⑵了解造型材料型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型砂的主要组成与性能关系。
⑶了解造型工艺、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⑷了解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及内浇口开设要点。
⒉基本技能
⑴能够正确使用造型工具进行手工两箱造型(整模、挖砂、分模)的操作,操作正确不漏工序,春砂松紧适度。
⑵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能合理地选择分型面并能制造简单的中、小型零件的砂型。
(二)焊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焊接工艺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⑵ 了解手工电弧焊机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⑶ 了解电焊条组成及其作用;
⑷ 了解常见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搭接和角接)。
⑸ 了解气焊特点、应用及安全操作规程。
⑹ 了解气焊火焰的种类、调节方法和应用;
⒉基本技能
⑴ 了解引弧的常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交流弧焊机(或直流弧焊机)。
⑵ 掌握对接平焊(堆敷平焊波)的操作要领,能够焊出一般要求的平焊缝。
⑶ 了解气焊的点火、灭火过程及火焰的调节。
⑷ 掌握气焊平焊操作要领。
(三)车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车削加工特点及其应用。
⑵ 了解普通车床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⑶ 了解车床常用夹具种类和应用。
⑷ 了解切削用量概念及表示方法。
⑸ 了解车刀的组成要素(车刀的主要组成表面和角度);
⑹ 了解车刀材料和常用车刀种类。
⑺ 掌握普通车床能够完成的主要切削加工内容。
⑻ 掌握一般轴类件的加工步骤与方法。
⒉基本技能
⑴ 了解车削加工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⑵ 了解螺纹、内孔的车削过程;
⑶ 掌握刀具合理的使用并能正确安装刀具。
⑷ 掌握车床操作技能,并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
(四)热处理实习
⒈基本知识
(1) 了解热处理的概念与作用。
(2) 了解钢的热处理常用方法。
(3) 了解硬度计的操作。
⒉基本技能
(1)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件的热处理(淬火)工艺。
(2) 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钳工实习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钳工的基本工作内容。
⑵ 了解钻孔、划线、锯切、攻丝的基本方法。
⑶ 了解常用工夹量具的使用方法。
⑷ 了解简单的零件装配方法。
⒉基本技能
⑴ 掌握钳工基本工作方法,能合理使用工具测量,并进行划线锯剖、锉削、钻孔和攻丝工作。
⑵ 能进行钳工基本操作,按图纸要求独立完成实习件的加工制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落实,承担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任务的工程训练中心要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教学日历、教案等;以规范的讲解内容与示范表演保证教学大纲要求的落实,指导人员要严格按教学日历、教案实施教学。
⒈掌握冷、热加工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⒉了解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所用工、夹、量具及设备。
⒊了解机械制造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⒋初步具备使用工具、设备完成简单加工件的实际动手能力。
⒌教学形式
⑴ 指导人员讲解基本知识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⑵ 指导人员操作示范表演。
⑶ 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⑷ 检查学生实习报告、实做件及评分。
四、课程教学环节
工程训练坚持以学生实际操作与强调学生自学实习教材相结合;在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考 核 采取实际操作与理论考试相结合,实际操作占60分,理论考试占40分;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五、建议学时分配
实习时间:总计二周。其中:车工3天;铸工、焊接4天;钳工3天。
说明:执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作适当调整。
六、在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认识层次的说明
了解:指对知识有一般(初步)的认识。
掌握:指对知识有较深入的认识,并有初步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工程训练 (B)Ⅲ 》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02895
实验学时:1周
适用专业:非近机类:
授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工程训练”是工科大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训练教学大纲”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组制定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保证本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唯一依据。
教学目的:“工程训练”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学习,通过训练要使学生达到:
⒈对机械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⒉能够进行一般的机械电子产品的拆装操作,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⒊初步建立机器生产工艺过程的概念,对零件设计、制造、机器装配、调试等过程有较完整认识。
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课程教学内容
⒈基本知识:
⑴ 了解产品组成部分的标记、组件和部件等。
⑵ 了解机电产品一般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
⑶ 了解机电产品拆装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⑷ 了解装配工作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⑸ 了解装配工作中常用的检测、调试方法。
⒉基本技能
⑴通过典型产品如自行车、柴油机、半导体收音机和充电器等,掌握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的装配方法。
⑵ 能正确使用拆装一般机械电子产品所需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
⑶ 了解一般机械电子产品元件性能及检测方法。
⑷ 初步具备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的拆装能力,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能完成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的装配、拆卸和调试工作。
⑸ 初步具备简单机械电子产品元件的设计、制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落实,承担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实施细则,以实施细则保证教学大纲的落实和规范讲解内容与示范表演。
⒈了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⒉了解训练的目的、要求、实际操作步骤。
⒊认真预习实训指导书。
⒋正确使用的工具和仪器设备。
⒌了解所进行的机械电子拆装项目原理,能进行简单机械电子产品(部件)的拆装。
⒍教学形式
⑴ 指导人员讲解基本知识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⑵ 指导人员操作示范表演。
⑶ 观看录像教学片。
⑷ 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实际操作。
⑸ 检查学生实做情况评分。
四、课程教学环节
工程训练坚持以学生实际操作与强调学生自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和参与创新实践,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考 核 采取实际操作过程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平时成绩占20分:包括预习情况、出勤情况、实习态度、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过程。
机械电子拆装实作成绩占80分:包括可靠性美观性、仪器使用及性能测试,机械电子产品的拆装质量、速度。
五、建议学时分配
实习时间:总计一周;机械拆装电子拆装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作适当调整。
六、在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认识层次的说明
了解:指对知识有一般(初步)的认识。
掌握:指对知识有较深入的认识,并有初步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
《工程训练(A)Ⅰ、Ⅱ》实训指导书
一 铸造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铸件和模样之间的差别
3、了解浇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4、了解模样与铸件的区别
5、了解冲天炉的结构及熔炼过程
6、了解常见的铸造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
7、熟悉砂型铸造的典型工艺过程 (含整体模造型、分开模造型、挖砂造型、活块造型
8、了解开炉、浇注操作的基本过程(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二)实训材料、工具、仪器设备
1、型板、砂箱、模样、芯盒。
2、手工造型工具:砂刀、砂舂子、通气针、起模针、秋叶、砂勾、浇口棒。
3、造型材料:原砂(山砂或河砂)、粘土、植物油、煤粉等。
4、合金熔炼材料:铝料等
5、仪器设备:坩埚电阻炉,箱式电阻炉、温度控制器等。
(三)实训内容
1、 制备型砂和芯砂
2、造型
① 分模两箱造型
a. 将带有销孔的一半模型平放在型板上,套上砂箱,填砂、紧实、起模造好下型。
b. 翻转下型放在型板上,将另一半带销子的模型与前一半模型合好,均匀撒上一层分型砂。
c. 放置砂箱,固定好砂箱定位销,适当安放好浇口棒,同样造好上型并在铸型上面扎些许通气孔。
d. 取出浇口棒,开好池形外浇口,轻轻振动砂箱,取出定位销,向上平端上型与下型分开并翻转平放在地面上或斜靠在型板上。
e. 分别松动上下模型并垂直分型面取出(带销孔的模型用两根取模针,带销子的直接用手即可)模型,开好内浇口。
f. 清理铸型内腔的散砂,将已造好并烘干的型芯落在下型内腔的芯头上。
g. 上型套上定位销与下型合好。
②整模两箱造型
适用于零件的最大截面在端部,这样可选它作为分型面,将模样做成整体,采用整模两箱造型。
a. 造下砂型 将模样安放在型板上,套上砂箱,加砂、紧实,用刮板刮平。
b. 造上砂型 翻转下砂型,按要求放好上砂箱、横浇口、直浇口棒和定位销,撒分型砂后加型砂造上砂型。
c. 扎通气孔 取出浇口棒,开外浇口并按要求扎通气孔。
d. 开箱起模与合箱 打开上砂型,起出模样,修理后合型。
③ 整模挖砂造型
铸件的最大截面不在端部,且模样又不能分成两半时,常采用挖砂造型。
造型方法与整模造型相类似,只是要将下砂型中阻碍起模的砂挖掉;由于要准确挖出分型面,操作较麻烦,要求操作技术水平较高。
④ 活块造型
当铸件侧面有局部凸起阻碍起模时,可将此凸起部分做成能与模样本体分开的活动块。起模时,先把模样主体起出,然后再取出活块。
⑤ 讲解手工造型和机械造型的特点
3、浇注清理
开炉、浇注操作演示,有代表性的选出学生作品进行浇注,结合浇注铸件出现的问题分析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四)实训时间安排
实训模块
内 容
备 注
第一单元
(0.5天)
1、准备工具、制备型砂和芯砂
2、铸造工艺过程讲解
第二单元
(0.5天)
1、讲解示范整模造型的造型过程。
2、独立操作完成整模造型的造型过程
第三单元
(0.5天)
1、讲解示范分模造型的造型过程。
2、独立操作完成分模造型的造型过程
第四单元
(0.5天)
1、讲解示范挖砂、活块造型的造型过程。
2、独立操作完成挖砂、活块的造型过程
第五单元
(0.5天)
1、讲解示范浇注过程。
2、独立操作挖砂造型的考试过程
二 锻造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锻造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镦粗、拔长、冲孔为主)的特点。
3、了解板料冲压基本工序及冲压件的冲压工艺过程。
(二)实训材料、工具、仪器设备
1、材料
Q235板材与棒料
2、工具
夹钳,直尺,手锤,铁砧。
3、仪器设备
空气锤,剪板机。
(三)实训内容
1、讲解锻造加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2、讲解金属可锻性和锻件的加热。
3、讲解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4、讲解板料冲压基本工序。
(四)实训时间安排
实训模块
内 容
备 注
第一单元(0.5天)
1、锻造加工与板料冲压的基本原理。
2、手工自由锻造和板料冲压基本工序。
三 焊接与气焊、气割
(一)焊接
1、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焊接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2)了解焊条简单分类、电焊条组成及其作用和焊接规范的选择;
(3)掌握手工电弧焊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引弧、运条、息弧的操作技术。
(5)了解常见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搭接和角接)和坡口型式。
(6)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焊接变形和应力。
2、实训材料、工具、仪器设备
(1)材料
Q235板材,E4303(J422)焊条。
(2)工具
电焊面罩,电焊手套,清渣榔头,工作服。
(3)仪器设备
BX1-250-2 、BX3-500交流电弧焊机,ZX5-400/CH直流电弧焊机,DN1-25点焊机,NBC-350 CO2半自动焊机,ZXE5-315氩弧焊接。
3、实训内容
(1)讲解 重点介绍手工电弧焊的定义、特点及应用范围;焊接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简介焊条的分类、应用及组成;简介电焊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简介各种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
(2)手工电弧焊操作示范:步骤、操作要领;常见电焊缺陷及解决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平板堆焊和对接平焊。
第一步:连接电焊机,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
①焊条直径:Φ2.5mm,Φ3.2mm。
②焊接电流:根据I=Kd调整
③焊接层数:单层双面焊
第二步:引弧
焊接前,把工件接头两侧20MM范围内的表面清理干净,并使焊条芯的端部金属外露,以便进行短路引弧。 采用:敲击和摩擦法两种
第三步:焊条的运动
①焊条沿着焊缝从左向右运动
②电弧送进运动,即焊条的送进运动
③焊条的横向摆动
第四步:堆焊练习
首先在平板上练习堆焊,直线移动并且运条进行焊接。要求达到:①掌握引弧方法。②掌握好焊接速度,均匀送进,并保持焊条角度和一定弧长,做到不灭弧,不粘条,电弧稳定燃烧,。 焊接后观察焊缝外形及板料变形。
第五步:对接平焊:
取两块厚4mm左右的钢板,把两钢板平放、对齐,钢板两头进行焊前点固,以防止焊接变形。按堆焊的方法进行焊接。
第六步:焊后除渣。清理焊缝表面,检查焊缝形状、尺寸及有无焊接缺陷。
(4)讲解示范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和电阻点焊焊接方法特点与原理。学生进行简单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电阻点焊操作练习。
(5)根据学生的焊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主要针对焊缝的尺寸与形状,焊缝变形进行分析。
4、实训时间安排
实训模块
内 容
备 注
第一单元
(0.5天)
1、讲解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与焊接过程。
2、手工电弧焊操作示范。
第二单元
(0.5天)
1、学生练习平板堆焊和对接平焊。
2、学生完成考核件的焊接。
第三单元
(0.5天)
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和电阻焊焊接方法的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
2、根据学生的焊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
(二)气焊
1、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气焊设备的组成及作用,气焊火焰的种类和应用,焊丝与焊剂的作用。
(2)了解气焊的工艺过程及特点。
(3)了解气焊的安全操作规程。
(4)正确掌握气焊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要领及安全操作技术。
2、实训材料、工具、仪器设备
(1)材料
Q235材料二块 尺寸:150×25×2mm;H08A气焊丝。
(2)工具
12寸活动扳手1把,墨镜1付,布手套1双,钢丝钳1把。
(3)设备
氧气瓶和减压器,乙炔瓶和减压器,焊炬1把。
3、实训内容
(1)讲解与示范 气焊设备的使用方法、气焊工艺、操作要领及安全操作技术。
(2)学生独立完成简单件气焊
①点火、调节和灭火
先把氧气瓶的气阀打开,调节减压器使氧气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同时检查干式回火阻止器是否否正常。点火时,先微开焊炬上的氧气阀,再开乙炔气阀,然后点燃火焰。随即慢慢开大氧气阀,观察火焰的变化,最后调节成为所需的中性焰。灭火时,应先关闭乙炔气阀,然后关闭氧气阀。
② 焊接方向
气焊操作提右手握焊炬,左手拿焊丝,可以向左焊,也可以向右焊。
③施焊方法
开始焊接时,因为工件的的温度还低,所以焊咀应与工件垂直,使火焰的热量集中,尽快使工件接头表面的金属熔化。焊到接头的末端时,则应将焊咀与工件的夹角减小,以免烧塌工件的边缘,且有利于金属熔液填满接头的空隙。
4、实训时间安排
实训模块
内 容
备 注
第一单元
(0.5天)
1、讲解与示范 气焊设备的使用方法、气焊工艺、操作要领及安全操作技术。
2、学生独立完成简单件气焊
2、实训材料、工具、仪器设备
(1)材料
Q235材料一块 尺寸:300×100×10mm
(2)工具
12寸活动扳手1把,墨镜1付,布手套1付。
(3)设备
氧气瓶和减压器,乙炔瓶和减压器,割炬一把,CG1-30火焰切割机一台。
3、实训内容
(1)讲解与示范 气割设备的使用方法、气割的工艺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简单件气割
①点火、调节和灭火
先把氧气瓶的气阀打开,调节减压器使氧气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同时检查干式回火防止器是否正常。点火时,先微开割炬上的氧气阀,再开乙炔气阀,然后点燃火焰。随即慢慢开大氧气阀,观察火焰的变化,最后调节成为所需的中性焰。灭火时,应先关闭乙炔气阀,然后关闭氧气阀。
②气割方向
气割操作是右手握焊炬,可以向左割,也可以向右割。
③气割操作方法
先把工件切割处的金属预热到它的燃烧点,然后以高速纯氧气流猛吹。这时金属就发生剧烈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把金属氧化物熔化成液体。同时,氧气气流又把氧化物的熔液吹走,工件就被切出了整齐的切口。只要把割炬向前移动,就能把工件连续切开。
4、实训时间安排
实训模块
内 容
备 注
第一单元
(0.5天)
1、讲解与示范 气割设备的使用方法、气割的工艺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简单件气割
3、根据学生气焊、气割作品所产生的缺陷进行小结,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四 热处理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热处理的作用及操作过程。
2.了解钢的热处理常用方法。
3.了解箱式电阻炉的工作原理。
4.熟悉洛氏和布氏硬度仪的使用方法及硬度的测试原理。
(二)实训材料、工具、仪器设备
1.45钢锤头
2.箱式加热炉
3.高频感应加热炉
4.洛氏硬度计和布式硬度计
5.淬火用的油箱、水箱
(三)实训内容
1.讲解
①讲解热处理生产的安全操作规程。
②简介热处理的概念、作用。
③简介热处理的方法: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工艺过程及其作用。
④示范:锤头的淬火工艺过程,以及处理后机械性能的变化。
⑤在授课过程中,简单介绍当今热处理生产的发展情况,并结合热处理生产的特点,启发学生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要求
①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工件的热处理(淬火)操作。
②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学生操作
让学生独立进行锤头的淬火处理的工艺,独立完成自己制作锤头在淬火前和淬火后的硬度试验。具体操作按操作规程。
(四)实训时间安排
根据学生独立完成的热处理件在淬火前和淬火后的不同硬度,分析原因和热处理的作用。如果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缺陷,分析其原因。
实训模块
内 容
备 注
第一单元
(0.5天)
1.讲解热处理原理和工艺
2.独立完成淬火操作
3.独立完成硬度实验
五 车 工
(一) 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车削加工的一般过程及基本知识。
2.了解零件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值的要求和作用。
3.熟悉普通卧式车床的名称、型号、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了解主要附件的大致结构与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