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声现象2.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474145 上传时间:2025-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声现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声现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现象 设计意图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本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呈现与展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实验探究、定性观察、定量测量、简易实验、小制作等 2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呈现顺序做了适当调整 3强化过程,简化概念,着眼于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形成及内涵 4关心科技发展,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3尝试根据声音的特征将各种声音进行分类。倡导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制作简易乐器。会用不同的方法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 4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 ,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5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3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响度和振幅、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4噪声的防治 教具和学具 刻度尺,粗细不同的皮筋、砝码若干等 课前准备 请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声音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主要复习回顾: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3声音的速度 4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怎样。 教师引导:声音从产生到传播的过程,我们知道哪些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 学生总结:1发声体在振动 举例 各种昆虫动物的发声和风水等自然界的一些声音。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的问题需要和原声间隔0.1s才能区别 本节内容为识记1要求学生能正确区分各种声音的发声体。2了解声音的传播实际是传播了振动传播了能量 巩固练习 1家家把耳朵贴在一根长为200m的充满水的钢管一端,另一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钢管,家家能听到几次响声。 有水的钢管理论上能听到3声,分别是钢管、水、空气传声。由于人的听觉分辨率是0.1s所以要计算三次的声音是否相差0.1s以上。本题可以听到3声。 有的同学会错误的认为有回声。回声是在原地听到,而本题的条件是在另一端。 2生活中的乐器 回顾乐音的特征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 响度 音色 教师引导: 谁能告诉我,怎么区别一个乐器,比如小提琴发声时有什么特征? 拉得轻重,会有声音响度的变化;拉出不同的音符会有音调的变化;用不同的琴弦,会有不同的音色变化。 学生归纳:1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1s振动的次数。2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3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本节内容为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用手边的器材如刻度尺做一些小实验验证以上结论。注意在实验中影响结果因素较多时应控制变量。 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一根绷紧的橡皮筋,拨动时可以发出声音,其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介绍: 玄乐器:发声体 琴玄 音调高低与琴玄的粗细、长短、松紧程度有关。一般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 管乐器:发声体 空气柱 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体积有关。空气柱体积越小音调越高 学生猜想: 1、 皮筋的长度 2、 皮筋拉得松紧程度 学生同座位两人合作实验: 实验结论:一根绷紧的橡皮筋,拨动时发出声音音调与皮筋长度有关,长度越短,音调越高;与皮筋拉紧长度有关,拉得越紧,音调越高。 例:向水瓶中冲开水时音调和响度的变化情况是什么情况? 学生:空气柱变小,音调变高;振幅变小,响度变小。 注意讨论实验中应该控制的因素 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探究程序全,结论易于得出,可以对知识、探究能力两方面训练。 回顾噪声: 令人厌恶的噪声 两种分类方法:1物理学角度 2环保角度(重点) 噪声的控制 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1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2声音的等级。知道50dB 70dB 90dB的环境对人的影响。3噪声的控制: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学生练习: 手枪上的消音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教师外噪声大,同学们关好门窗后继续听棵,知识在 中减弱噪声的。 本节内容为识记。要求能和生活中的现象紧密结合,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复习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不同? 我们复习了有关声音的物理知识,请同学们归纳出这部分知识结构 学生总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频率大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超声波的特点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能量集中能成像等。应用有B超 雷达等。频率小于20Hz的是次声波。次声波传得远,可以绕过障碍物。地震海啸等能够引发次声波。 交流学生写的知识结构图。 本节内容为识记。提示学生超声波也是声音。速度为340m/s与光的电磁波加以区别。了解超声波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评析 本节课复习注意这部分知识的全面性,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有知识的重温和探究活动,题目选择精当,教学效果比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