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47347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每周文摘 养老周刊 2023 年第 15 期 护理研究180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 琦(无锡市惠山区老年病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 2020 年 07月2021 年 05 月本院收治的 30 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 VAP 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胃液 p H 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资料,分析 VAP 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胃液 p H 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

2、种类3 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机械通气患者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 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 VAP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概率。【关键词】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2097-2644(2023)15-0180-03 前言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在临床危重症患者的精密仪器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也逐渐增多,导致医院感染率呈现出上升趋势1。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

3、ilation,MV)是 ICU 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患者会在通气 48h 内或拔出人工气道 48h 内出现肺部感染性肺部疾病,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2。VAP 一旦出现则会增加撤机困难,治疗时间明显延长,严重时可致患者出现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如何有效预防患者发生 VAP 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选择就诊于本院 ICU 患者 30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 VAP 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今后防护对策制定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07 月202

4、1 年 05 月本院收治的30 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 17 例,男13 例,年龄 3265 岁。原发病:脑出血 5 例,恶性肿瘤 6 例,心脏疾病 10 例,外科大手术 9 例。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机械通气时间2 d,年龄18岁。(2)符合机械通气指征,病原菌学、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手术史、免疫系统疾病和病原菌学检查结果不明。(2)机械通气 3d 内转院或死亡、机械通气时间2 d。(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1.3 研究方法(1)匹配资料的采集。通过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两组患者匹配资料的采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

5、U 治疗时间、院内总治疗时间、进入 ICU 时炎性因子水平、除气管插管以外的有创操作、输血史、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情况、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呼吸机管理情况、抑酸剂使用情况、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等。(2)炎性因子水平测定。患者进入 ICU 时采集外周血 3ml,送入检验科由经验丰富医技人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主要炎性因子的定量测定,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 Calcitonin,PCT)等。(3)病原菌检测。通过一次性无菌吸痰管采集研究组患者支气管分泌物,严格遵循无菌规范

6、送入检验科进行培养,并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菌的检测与鉴定。1.4 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患者感染情况。(2)单因素分析 VAP 发生的影响因素。(3)多因素分析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n(%)表示,用 2检验,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xs”指标由“t”检验,多因素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0.05,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护理研究 2023 年第 15 期 每周文摘 养老周刊 1812.1 VAP 感染情况 30 例患者中出现 10 例 VAP 感染,感染率为33.33%(10/

7、30)。2.2 单因素分析 VAP 组性别、使用利尿剂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肠饲营养时间与非 VAP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VAP 组年龄、胃液p H 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使用 H2 受体拮抗剂时间、APACHE评分、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及侵入性操作、应用制酸剂、意识障碍情况与非 VAP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 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为机械通气患者产生 VAP 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就实际情况而言,临床护理人员对 VAP 知识了解较少

8、4。VAP 与呼吸机的型号、压力和时间有关;VAP 的病原学特点是5:常为混合感染,而非单一细菌感染;VAP 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致病菌包括真菌、病毒和细菌;与此同时,VAP 与机械通气时间有明显关系,长时间机械通气易发生 VAP,短时间机械通气较少发生 VAP。但由于临床护理人员对其了解不全面,会影响救治工作的展开,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患者年龄越大,VAP 的发生率越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对 VAP 易感6;目前治疗 VAP 的抗生素以广谱抗生素为主,由于治疗时间短,加上没有正确的洗手和更换呼吸机管道等因素,造成细菌耐药现象严

9、重。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在我国进入老年期的人口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患者较多,而这些疾病也是导致 VAP 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 ICU 病房的特点,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机会增多,自身的职业暴露机会也较多,易造成医务人员感染7。病房消毒不严格,也是导致 VAP 发生的原因之一;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和对 VAP 知识的缺乏,易造成 VAP 发生。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呼吸机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

10、们生活习惯不同,致使 VAP 发生率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人群发生 VAP 的概率也有所不同;部分医院在应用呼吸机过程中没有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和时机,造成患者感染。ICU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VAP 的相关危险因素8:VAP 是急诊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治疗效果,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甚至增加临床死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 岁、机械通气时间7 d、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40 g/L、意识障碍是 ICU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VAP 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在于:患者机体各项器官系统功能明显衰退,机体防御能力与抵抗力明显降低,加上部分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肺组织

11、发生退行性变,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降低,一旦受到微生物侵袭,易下行侵犯下呼吸道,诱发 VAP。机械通气中气管插管打开呼吸系统与外界的联系,还会促使正常气道防御机制、纤毛清除能力与吞咽功能减弱,病原菌可直接下行至下呼吸道或经气道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进入下呼吸道,而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吸痰等操作随之增加,气道黏膜明受损,抑制咳嗽反射,影响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进而增加 VAP 发生率。气管切开、吸痰等侵入性操作可对肺部自身的防御体系造成直接影响,削弱气道防御功能,致使其保护能力丧失,并会损伤气道黏膜,引起水肿,增加排痰难度,呼吸道内分泌物无法获得有效清除,易坠积形成肺炎而诱发 VAP。血清白蛋白水平可

12、准确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其水平降低则表示患者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及易感性增加,并会影响呼吸机做功,促使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呼吸机依赖,增加脱机难度,延长机械通气时间,易诱发 VAP。预防 VAP 发生的措施9:首先,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具体操作环节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要充分了解,严格做好检测对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充分分析,把握动态情况,然后在明确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其可能出现的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进行充分了解,把握问题根源,然后在具体护理环节应用成功的案例对其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能量,有治疗和护理干预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健康教育方面也要进行有效匹配,要针

13、对机械通气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进行有效讲解,使其心中的疑惑得到有效接触。同时在集束护理的操作流程方面也要进行有效讲解,使其心中有数,在思想层面可以明确各项内容,并且在实际行动中有效配合。在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过程中要亲切细致,耐心真诚,对于整体通气流程都要 每周文摘 养老周刊 2023 年第 15 期 护理研究182进行有效引导,使患者和家属可以充分明确具体规范,在各类注意事项的关注方面也要有效强化,从而使患者的心理困惑或者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进而积极主动的进行配合,提升依从性,以此确保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缩短,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加快患者的医护进程。其次,着重做好呼吸机管道护理干预。在针对该类患

14、者进行护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做好呼吸机的管道护护理干预是必然要求。要确保气管导管在一次性使用的状态,对于湿化器要严格做好清洁和消毒处理,每天要对内部的残余液体进行清理,使其保持在清洁状态。同时也要在管道内部的血液分泌物的更换方面进行有效强化,更及时有效,对于内部的液体要进行严格检测,及时发现负面或者异常指标。在呼吸机管的调整和优化方面也要有效加强,使其保持在持续稳定的运行状态。第三,要充分做好患者气道湿化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护理过程中,要对其渠道进行有效湿化,以此体现出护理的精准性。同时也要遵循医嘱有效应用生理盐水,进一步融入敏感抗生素等,进而使气道湿化得到有效保障。要匹配相对应的湿化液,

15、对于湿化器的温度要有效控制,使其设置在 32 度到 34度间。对于吸入的气温要有效优化,使其维持在28 度到 32 度10。对于每天的湿化量要有效,把控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对其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和优化,从而体现出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第四,在吸痰护理方面要有效加强。要充分体现出吸痰时机的正确把握和有效调整,也要定时做好吸痰,结合痰液的具体情况做好吸痰处理。对于患者的肺部痰鸣音进行有效监测,明确具体的量,同时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也要进行有效控制,充分检测,如果血氧饱和度检测的过程中出现数据异常等相关情况,要进行进一步严格检测,充分查明原因,对于痰液的整体的分布和量要有效控制,充分分析和有效处

16、理进行,及时吸痰,以此体现出吸痰护理效果。第五,在口腔护理方面也要进行有效优化。结合口腔分泌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在机械通气的使用操作环节要做好口腔定期清洁,每天要至少两次的漱口。在漱口的过程中要对口腔内部的分泌物进行有效防范,避免漱口液或者分泌物进入到患者的呼吸道,进而有效防控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等相关问题11。第六,在体位护理方面要有效加强。要确保患者的床头部位可以抬高 45 度左右,且引导患者可以定时做好翻身指导,进而为其血液循环微循环的畅通提供必要条件。综上所述,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 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为机械通气患者产生 VAP 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需尽早明确上述因素

17、,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 VAP 的发生。参考文献 1陈悦,刘小煜.血清 PCT、NLR、PLR 及 CPIS评分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价值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13):1935-1939.2薛小琴.重症监护病房穿堂风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3,36(09):98-100.3王举,韩军侠,金正瑞.无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05):579-583+589.4廖明喻,郭晶晶,鲁菲菲,姚义勇,钱进先,曾刚.AECOPD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

18、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 EOS、RDW 联合 CPIS 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09):1755-1760.5武俊慧,柴海强,乔廉洁,樊建勇.外周血CD4+/CD8+、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水平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3,40(05):432-436.6何静漪,王芳,梁倩,税晓玲,李玲,林伦玮.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网状 Meta 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22(04):424-434.7刘秋月.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医药

19、,2021,34(02):473-474.8孔羽,张冉,杨利,臧鑫亚.ICU 人工气道干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调查及护理干 预 措 施 分析 J.全科 护 理,2020,18(28):3887-3889+3892.9胡萃,杜娟,李绍飞.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53-55.10陈莉,赵红梅,黄小英,叶祖峰.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9):28-30.11潘艳红.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9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