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10/1,#,医疗服务协议,医疗服务合同,1/73,第一节 医患法律关系,一、,医患法律关系性质,一个民事关系。,由医事法律规范调整,由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其亲属等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医疗服务合同,2/73,民事关系,关系两个主体,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患者及其亲属,由医事法律规范调整,医疗服务合同,3/73,医患法律关系,医疗公益说,医疗消费说,医疗协议说,还应包含无因管理、强制医疗,医疗服务合同,4/73,(,3,)“,公益说,”,主张医患关系应由行政法给予调整。,(2)“,医疗消费说,”,主张医患关系应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调整。,(,1,),“医疗协议说,”,主张医患关系应由协议法给予调整。,医疗服务合同,5/73,医疗协议概念,医疗服务协议:是指医疗服务提供方以其拥有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及其它可调动医疗资源,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处理患者特定健康问题而与前来就诊患者订立实施详细医疗行为协议。,医疗服务合同,6/73,医疗协议性质,医疗服务协议,就其性质上来说,属于服务协议性质,德国:雇佣契约,日本:准委任契约、承揽契约,我国大陆:还未形成固定学说,医疗服务合同,7/73,医疗,服务,协议特点,(旧),(1)缔约强制性,(2)协议标是医疗服务过程,而不是诊疗结果,(3)医疗内容专门性与双方当事人能力不对等,(4)当事人之间含有协力关系,(5)患者有最终决定权,医疗服务合同,8/73,强制缔约,在民法理论上,为了约束民事法律关系中占优势一方和保护处于弱势者正当权益,普通都要求:,只要一方发出了要约,另一方不得无故拒绝,即强制缔约关系,。,医疗服务合同,9/73,医疗服务协议,强制缔约,性,要求医疗机构在参加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得,无故拒绝对患者诊治和救助,只要患者有明确要约表示,医方就应承诺实施医疗行为,不然就应该负担强制缔约过失责任,。,医疗服务合同,10/73,医疗服务协议特点,(新),1、医疗服务协议属于默示协议,特例:健康体检协议、,孕期保健协议,2、医疗协议含有强制缔约性,3、医疗服务协议内容含有不确定性,4、医疗承诺推行及时性及延时性,医疗服务合同,11/73,协议关系,无因管理关系,强制医疗关系,普通医疗服务协议,保健,服务协议,特殊医疗服务协议,协议说,医疗服务合同,12/73,1、,普通医疗服务协议,:,是以诊疗服务作为订立协议目标,双方权利义务也是围绕疾病诊疗来设置。,医疗服务合同,13/73,2、,保健服务协议,是以疾病,发觉而非诊治,为根本目标,以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诊察而成立医疗协议。,包含考试、入学、招工、保险所实施,健康检验协议,;,单位或个人与医疗机构约定定时健康检验协议,母婴保健协议,孕期检验协议,另外,护理机构、康复机构等项目,医疗服务合同,14/73,特殊医疗服务协议,属于患者特殊生理需求,由患方提出,明确,医疗服务要约,医方承诺实施该医疗行为而订立医疗服务协议。,如整形美容、变性手术、增高手术、器官移植、无痛分娩、终止妊娠、人工受精、试管婴儿,医疗服务合同,15/73,医疗,服务,协议主体:,医方,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个体诊所,一些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置医务室(所)、医院,患方,患者方面包括年纪、精神状态等原因,其协议当事人也应是有缔约能力人(不一定是患者本人),医疗服务合同,16/73,医疗,服务,协议主体,医方,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医生及其它工作人员、个体执业医生,有学者认为,医务人员通常是属于医院医疗行为推行人。,医疗服务合同,17/73,1999年12月21日早晨9时许,原告到被告处接收中医按摩服务,按摩师是孙某,另外还有两个按摩师一起为原告按摩。在推拿按摩过程中,发生了右股骨骨折。被告方马上将原告断腿用夹板绑扎起来,派人与原告家眷一起将原告送往当地中心医院检验治疗。经诊疗为右股骨中段转移瘤并病理性骨折。,另查:被告系个体工商户,并领取营业执照,某患者诉某个体工商户案,医疗服务合同,18/73,医疗协议主体:,主体之,患方,患者本人含有民事行为能力,,患者本人即为患方主体,。但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被送往医院就诊时,在成立医疗协议实践中,情况可能要复杂些。,(1)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2)患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突然发病失去行为能力或昏迷不醒,医疗服务合同,19/73,(二)患者,1.患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突然昏迷不醒或者因发病失去行为能力,(1)患者配偶送医。,(2)患者亲属送医。,(3)患者朋友送医。,(4)路人或者警察送医。,2.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医疗服务合同,20/73,2,(1)患者配偶送医:,法定代理,(2)患者亲属送医:,表见代理,代理人为无权代理;客观上使第三人相信表见代理人有代理权外在现象;第三人为善意且无过失;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本人负担,(3)患者朋友送医:,无因管理,(4)路人或警察送医:,无因管理,医疗服务合同,21/73,(3)社会医疗保险中医疗服务协议主体,医疗机构、保险企业、患者三方关系,医疗服务合同,22/73,医疗协议成立与终止:,医疗协议,成立,医疗契约成立与普通契约一样,经过要约和承诺达成合意而成立,即医疗协议含有诺成性特征,医患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医患协议即告成立。,要约、承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商业广告是否属于要约?,明码标价?招标?拍卖?悬赏广告?,医疗服务合同,23/73,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协议,意思表示,。应具备,:,1、内容详细确定。所谓详细是指要约内容必须必须含有足以使协议成立主要条款,对此,应依据协议性质和内容来加以判断。所谓确定是指要约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意思表示,。应具备以下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承诺必须在要约要求期限内或合理期限内抵达要约人。,3、承诺内容必须和要约内容一致。,4、承诺必须以要约方式传递。,医疗服务合同,24/73,医疗协议成立与终止:,医疗协议,成立,患方,要约,,医方,承诺?,医疗服务合同,25/73,医疗协议成立与终止:,医疗协议终止,(1)当事人双方协议终止协议,(2)当事人一方,(患方),解除协议,(3)推行,医疗行为实施完成,(4)医疗执业资格丧失,医疗服务合同,26/73,医患协议内容(权利义务):,医疗机构享受以下,权利,医疗机构享受对疾病紧抢救治、诊疗、治疗、康复、保健、预防等行医权,享受业务教育、科研、培训权。(自主治疗权),医疗工作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享受医疗意外、并发症免责权;在特殊情况下享受否定患者拒绝治疗和采取行为控制权利。(特殊干涉权、强制医疗权),医疗机构有收取医疗费用权利。,医疗机构有其它正当收益权。如:财产全部权、知识产权、名称权、声誉权、荣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侵权。,医疗服务合同,27/73,医疗机构义务,1、医疗机构有接收患者要求,为患者检验、诊疗、治疗、护理义务。,2、通知、征得患者同意说明义务。,3、医疗机构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应严格恪守推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技术操作常规等。,4、医疗机构有出具疾病论断证实、健康证实书、出生证实书、死亡证实书证实文件以及认真填写、出具病历资料义务。,5、,保护患者肖像权、隐私权、声誉权等义务。,6,、,医疗机构有安全保护、转诊义务。,医疗服务合同,28/73,1998年9月26日,张某(22岁)因呼吸困难、心跳过快,到原告处就医。值班医生接诊后让张某在门诊吸氧两小时,症状有所减轻后让张某回家。同年9月29日夜,张某病情加重,再次到原告处就诊并住院治疗,至同年10月2日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死者父母认为张某之死系原告单位医生误诊所致,并找到原告单位责任人协商处理。因双方在处理此问题时未能达成一致,于1998年10月25日下午始,二被告在人民路中段、小东街刘家巷3号其自家临街门面营业房前挂出标有“某医院误诊吾儿丧命”、“奇谈怪论空调病”、“草菅人命枉行医”字样条幅,搭起有“张某在某医院被误诊而死真相”文字材料展板,并大量向行人及围观者散发印有一样文字油印材料,造成众多群众围观,油印材料在社会上广为传输。原告(某医院)于1998年10月31日以二被告侵犯其声誉权为由诉至法院。,医疗服务合同,29/73,医患协议内容(权利义务):,患方,权利,患者享受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不受侵犯权利。,患者享受取得公正、适当医疗保健服务权利。,患者享受对自己疾病以及医疗费用知情权及同意权。,自主决定权。,医疗服务合同,30/73,知情同意内容,A、在什么情况下通知?,进行特殊检验时,应用新治疗方法或进行试验治疗时,输血时;,进行麻醉、手术时;,拟切除脏器或截肢时;,存在各种治疗方法,各方法间取舍困难时;,本院治疗条件不充分,医生指示患者转院时;,其它可能出现不良后果时。,医疗服务合同,31/73,B、,医生在向患者方面通知时,要通知什么,?,应通知:患者当前诊疗及预后;该疾病当前治疗方法;医生对拟施方法评价;若进行手术时,手术名称、目标、效果、危险及并发症;若是药品治疗时,会对患者有不良影响,如毒副作用、给药路径、用药时间和用药量等。,医疗服务合同,32/73,C、通知对象是谁?,普通情况下,患者是否接收治疗、接收何种治疗办法,应,由患者自己决定,。只要患者本人含有较为充分了解能力,医方说明都应该,向患者,作出。,当患者本人处于昏迷状态或因其它事由缺乏对应了解能力时,对患者采取手术、特殊检验等治疗办法,应向患者家眷或关系人说明,同意应采取书面形式(签字)。在实践中,有医疗机构在患者具备同意能力情况下,只要求患者家眷在手术文件上署名,而未取得患者本人同意,是违反法律要求。,医疗服务合同,33/73,自主决定权,A患者有权自由选择到任何一家正当医疗机构接收医疗服务。,B患者在任何医疗处置或治疗前,医生应通知其相关详情,包含目标、危险性、其它可选择方法等,以帮助患者作出决定。,C患者在接收治疗时,假如以为需要征求其它医生意见,患者有权向医生提出会诊要求,或自己向其它医生或医疗机构咨询。,D患者对于手术中切除器官、组织、以及遗体处理有决定权。,医疗服务合同,34/73,1999年6月11日,某医院接诊了一位病人张某。该病人高热、腰疼5天,在院外应用抗生素无效以后院。张某前曾行左输尿管切开取石术。6年来重复腰疼,入院后经用抗生素,完善术前检验,大夫诊疗张某“肾脓肿”。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大夫决定实施“左肾探查术”。术前讨论中,大夫们认为:术中若发觉该肾脏无功效可行左肾切除,但术前谈话中未向患者家眷交待。术中,大夫发觉该肾果已无功效,故切除。但患者出院后认为切除其肾脏没有征得其同意,故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服务合同,35/73,手術同意書,病患 (病歷號碼 ),性別 ,年,月 日生,因患 ,有接收 手術之必要,立同意書人經 貴院 醫師(由醫師親自簽名)詳細說明,已充份瞭解以下事項:,(一)施行手術之原因及其必要性。,(二)手術之成功率。(詳如背頁說明),(三)手術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及危險。(詳如背頁說明),茲同意病患接收該項手術,貴院應善盡醫療上必要之注意,若發生緊急情況時並同意接收貴院逕行為必要之處理。,此致,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立同意書人:簽章,身份證字號:,住址:,電話:,關係:病患之,年 月 日,医疗服务合同,36/73,医患协议内容(权利义务):,患方权利,患者人格尊严及隐私权、肖像权应得到尊重。,监督权,医疗服务合同,37/73,9月15日下午4时许,女青年王某到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从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向医生陈说已怀孕,要求人工流产。医师孙某问诊,并说要检验一下。王某说:“不要检验,就是怀孕。”孙医师告诉她:“手术前必须诊疗清楚子宫位置、大小,有没有合并症,才能确定是否能够做人工流产手术。”,王某进了检验室后,按检验要求仰卧于检验床上。随即,孙医师让15名见习生进来。这时,王某问:“怎么这么多人?”孙医师说“不用怕,这都是医学院见习生,没有外人。”接着,孙医师按照妇产科常规检验对王某进行内、外生殖器官检验,同时向见习生们讲授了本病关键点,全程约3分钟。在此期间,王某未提出异议。检毕,医生通知患者:“你怀孕了。”但王某什么也没有说,连病历也未让医生写便急忙离去。,医疗服务合同,38/73,事后,王某于9月23日以孙医师为第一被告、从属医院为第二被告,向三河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医院“以检验为名,诱使原告脱去衣服,把原告看成人体活标本,为众学生进行人体示范教学,其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价格尊严。原告未婚先孕属个人隐私,被告行为侵犯了原告隐私权”。为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向原告赔礼倒歉;赔偿精神损失费7000元。,问:原告诉讼请求应否得到法院支持?为何?应怎样尽可能防止这类纠纷发生?,医疗服务合同,39/73,患方义务,一、合作医疗义务,二、给付医疗费用义务,三、接收强制医疗义务,医疗服务合同,40/73,强制医疗,医方强制治疗权分为,绝对强制治疗权和,相对强制治疗权两种。,医疗服务合同,41/73,绝对强制治疗权,要求是必须恪守和推行,不然,就应该追究相关人员(包含医方和患方双方)法律责任,或者如不接收强制治疗或检验,就得不到相关权利、资格或证书(如从事饮食服务人员必须接收定时体检)。医方绝对强制治疗权是医方一个,权力,,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取得,主要有以下4种:,医疗服务合同,42/73,强制隔离治疗权,其主要法律依据有:传染病防治法第39条要求: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有强制隔离治疗权;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亲密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它必要预防办法。该条还要求:对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私自脱离隔离治疗,医疗机构能够请求公安机关帮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办法。,医疗服务合同,43/73,传染病防治法第4条要求: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经典肺炎、炭疽中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办法。,执业医师法第28条授予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对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它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紧急情况时紧急处置权。,国务院突发性公共卫生条例并单列了一章(第四章)“紧急处理”更详细规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置权。,医疗服务合同,44/73,强制性戒毒权,主要依据有:1995年6月18日卫生部戒毒药品管理方法,及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强制戒毒方法第5条明确要求: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实施强制戒毒。,医疗服务合同,45/73,强制推行计划免疫接种权,主要依据有:传染病防治法第15条要求:国家实施有计划预防接种制度依据传染病预防、控制需要,制订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医疗服务合同,46/73,强制进行体格检验权,主要依据有:食品卫生法第26条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验;新参加工作和暂时参加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验,取得健康证实后方可参加工作。,婚姻法第7条要求: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疾病,禁止结婚。,母婴保健法第7条要求:医疗保健机构应该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合同,47/73,自10月1日起施行婚姻登记条例第5条要求:办理结婚登记内地居民,只需提供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签字申明,即可登记结婚。该要求实施后,强制性婚前检验已被取消。但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婚姻登记条例相对于婚姻法和母婴保健法毕竟属于下位法,其法律效力有待全国人大作出裁决。,医疗服务合同,48/73,相对强制治疗权,相对强制治疗权,是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患者及其监护人委托或授权而产生强制治疗权;,这种强制治疗权,有时可因为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拒绝而得不到实现。相对强制治疗权是医务人员一个,权利,,主要有4种:,医疗服务合同,49/73,紧急处置权,这是基于法律授权。如执业医师法第24条要求:“对急危患者,医师应该采取紧急办法及时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抢救处置。”这是医方对急危病人一个处置权。如警方或好心人从马路上拣来一个病人,情况危急处于昏迷状态,必须作开胸或开颅手术,这时谁都不知道病人姓啥名谁,没有监护人在场,医生有紧急处置权。,医疗服务合同,50/73,对精神病人及其它无行为能力人及限制行为能力人处置权,这主要是基于,监护人授权,。,监护人有两种:一是病人亲属;二是国家,如民政局,以及社会福利院对其所收养未成年孤儿监护权。,医疗服务合同,51/73,强制推行新法接生及产妇必须到医院(保健院)生产强制性要求,母婴保健法第4条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依据不一样地域情况提出分级分类指导标准,并对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14条要求:医疗保健机构应该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合同,52/73,强制处置尸体权和对尸体强制解剖权,传染病防治法第46条要求:“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应该将尸体马上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患其它传染病死亡,必要时,应该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要求深埋。”“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能够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该通知死者家眷。”(张赞宁),医疗服务合同,53/73,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医疗服务合同,54/73,一、医师注意义务,医师注意义务定义为:医师及其辅助推行人在医疗行为时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详细操作规程,以及职务和业务上习惯和常理、接收期约或委托要求等保持足够小心慎重,以预见医疗行为结果和防止损害结果发生义务。,医疗服务合同,55/73,医师注意义务涵括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防止义务两部分。,医师注意义务包含预见必要内在义务、如诊疗时注意力集中,及外层行为义务,如慎重小心进行手术。,医疗服务合同,56/73,二、医疗过失概念及与医师注意义务关系,(一)医疗过失概念,大陆法系国家多以“医疗水准”表述医疗过失衡量标准。“医疗水准”,是指医师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其学识、注意程度,技术以及态度均应符合含有普通医疗专业水准医师于同一情况下所应遵照标准。,医疗服务合同,57/73,(二)疏忽大意、过于自信过失与医师注意义务违反,1.从注意义务违反角度看,医师疏忽大意过失是有认识过失。,2.从违反注意义务立场上考查,医师过于自信过失是有认识过失。,医疗服务合同,58/73,医师执业注意义务产生渊源,一、依法律、法规、诊疗规范产生注意义务,医疗行为含有高度专门性和复杂性,当代国家为保护患者利益大多有专门法律规范如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服务合同,59/73,诊疗规范,是,医疗标准,反应,对每个医疗差错案件包括相关问题,可将诊疗规范视为依据,以认定被告治疗行为是否符合医疗标准,同时还可降低医疗费用,促使医疗标准愈趋明确。,医疗服务合同,60/73,二、依业界习惯产生注意义务,医疗上有许多不成文习惯,如医师手术应有没有菌观念、止血彻底等均为医师所应熟悉习惯,这些习惯对患者生命健康有重大影响,为医师应遵照注意义务。,医疗服务合同,61/73,同时通例是会伴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专业通例也不例外。所以,那些曾被认为是正确程序可能不再被遵照。假如已经证实某项技术从本质上与全部已知专业意见相悖,专业人员就不能固守这项旧技术。这要求在利用专业技术同时,要保持该技术当代化。,医疗服务合同,62/73,三、依契约而产生注意义务,在传统大陆过失侵权理论契约义务仅能产生契约责任,但依据当代英美法责任负担理论,假如被告出于自愿而对原告承诺负担某种职责、责任或义务,则被告即应负担对原告注意义务,假如他违反此种义务,即应负担过失侵权责任。,(一)患者对诊疗方法特殊要求,(二)治疗效果尤其约定,(三)免责之特约,医疗服务合同,63/73,四、医学文件、当初医学科技抵达点确定义务,医学文件是指符合医学专业水准医学书籍等。其中相关各种治疗指示、药品使用说明,常为医师实施该诊疗行为时应恪守准则。,医学上医学水准在经验法则上可区分为若干阶段,大致可分学术理论研究阶段、动物试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推广阶段。,医师注意义务渊源应包含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详细操作规程,以及职务和业务上习惯和常理、接收期约或委托所要求注意义务。,医疗服务合同,64/73,医师执业结果预见义务,一、医师结果预见义务概念及内容,医师结果预见义务是要求医师集中注意力、保持足够慎重,以认识到自己医疗行为可能产生后果。,医师预见义务在于预见发生结果可能性结果是否发生,在本质上属几率问题,可分为绝对不会发生、极少发生、经常发生、确实会发生。,医疗服务合同,65/73,二、临床上几个常见违反预见义务医疗行为,(一)误诊,1.误诊产生客观原因,2.误诊产生主观原因分类,(二)诊疗方案选择与结果预见义务,1.疗效。,2.安全。,3.痛苦。,4.经济。,5.及时。,医疗服务合同,66/73,医师执业危害结果防止义务,医师仅仅尽到预见义务往往是不够,还必须基于对其医疗行为产生危险方式和危险程度作出充分认识和预计,并为防止该危险发生采取适当办法。普通而言回避结果发生有两种方式:一为舍弃危险行为;二为提升注意并采取完全办法,医疗服务合同,67/73,舍弃危险行为,行为人由其内在注意而认识或预计其行为危险性,为推行其外在注意义务,最简单方法是应马上舍弃为该危险行为。,结果回避义务另一基本要求是对病人采取以一切诊疗办法必要为标准。尤其是那些对病人风险较大医疗办法,无确切疗效,副作用尚不清楚药品,一定要慎重而为。,医疗服务合同,68/73,提升注意并采取安全办法,德国学者创设了社会相当性理论,认为:科技创造若与社会大众生活品质提升相关,纵使附带危险性,亦认为其适合于生活需要而容忍其危险。只是当代科技亦应有采取办法防止危险方法,直至公认足以接收程度,才能被法秩序所必定。,若行为人已保持必要注意并采取办法,预防这种不利结果发生,而不利结果依然发生,医师并不所以而负担责任,如护士为病人注射青霉素,过敏试验为阴性,而注射青霉素后却迟发过敏反应,病人因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这种结果是无法防止,医师并不应负担责任。,医疗服务合同,69/73,临床常见违反采取安全办法预防危险发生义务举例分析,在临床上违反安全办法医疗行为相当普遍,因为篇幅这里仅举例分析发生在手术、注射过程中,违反采取安全办法预防危险发生义务。,(一)手术违反注意义务,1.违反手术前注意义务,2.违反手术中注意义务,3.违反手术后注意义务,(二)药品注射违反注意义务,医疗服务合同,70/73,超出医师注意能力几个情况,通常以下情形超出医师注意能力,(一)医疗意外,(二)紧急治疗,紧急治疗是指患者因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受害及异物侵体内,身处于紧急状态或非常苦状态而采取抢救办法。,医方能够此免去或者降低法律责任,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医方必须推行了及时、全方面和必要紧抢救治义务。其次,在紧急治疗过程中推行了必要注意义务,对损害发生没有重大过失。最终,对患者损害应该控制在最小程度内,即紧抢救治办法所造成损害应该以挽救患者生命需要为界限。,医疗服务合同,71/73,课程邮箱,tjutcm_ysf,tjutcm_ysf,医疗服务合同,72/73,医疗服务合同,73/7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