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物理《电流、电压、电阻》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一、学情分析:
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计算的基础,新课学习时间过长,学生记忆淡漠,为了不影响电学的计算,教师应要求学生对电学物理量物理量单位符号的记忆做严格要求,确保电学公式中各量对号入座;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对学困生稍有难度;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以及相关的电路识别与判断,是本节学生对学习难点,也是下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符号、单位及单位换算(95%)
2.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95%)
3.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90%)
重点
1.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难点
电路的识别
教学手段
讲练结合
教具
ppt
主要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一、基本概念(课前布置预习,课前检测)
1.电路中的三个电学物理量: 电流、电压、电阻
符号:I
电流 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回忆)
符号:U
电压 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
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回忆)
符号:R
电阻 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
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回忆)
2.电压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电压、闭合通路
常见的电压值(见教材)
3.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常见的电流值(见教材)
4.电阻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滑动变阻器制作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二、实验(课前布置预习,课前检测)
1.电流表
表头符号:A
符号
电路元件符号:
正确使用:(引导学生回忆)
2.电压表
表头符号:V
符号
电路元件符号:
正确使用:(引导学生回忆)
3.滑动变阻器
示意图:
符号
电路元件符号:
正确使用:(引导学生回忆)
三、课堂练习
练习1.如左下图所示电流表,如果选用“-”和“0.6”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 ,每小格表示 A,示数是 A;如果选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 ,每小格表示 A,示数是 A。
练习2.如右下图所示电流表,所测电流为0.48A,请在图表盘上标出接线柱和指针位置。
练习3.如图所示,甲电压表的示数为 V;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练习4.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导线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B.同种材料制成的粗导线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不同材料制成的粗细、长短都不同的导线的电阻可能相等
D.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练习5.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要使连入电路中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将这根铜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中
B.将两根这样的铜导线串联后接入电路中
C.用一根与铜导线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铁导线代替接入电路中
D.增大铜导线两端电压或减小通过铜导线的电流
(3)电阻箱读值
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电阻箱的示数如所示的电阻箱,它连入电路的电阻是 Ω。
四、课堂检测
1. 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北京市2010中考题)
图1
法 拉 第
A
焦 耳
B
安 培
C
欧 姆
D
2. 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北京市2010中考题)
L
V
R2
R1
P
S
图2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1
´100
´1000
´10
图3
3. 图3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北京市2010中考题)
4.小英按图4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4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北京市2010中考题)
图4
R
P
S
V
A
甲
乙
丙
作业
目标检测专题
板书设计
一、基本概念
1.电路中的三个电学物理量: 电流、电压、电阻
2.电压
3.电流
4.电阻
二、实验
1.电流表
2.电压表
3.滑动变阻器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