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初步设计.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39730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初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初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 2012年度江苏省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初步设计 XX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目 录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 一、建设地点及规模 1 二、建设内容及投资 1 三、项目效益 4 四、项目建设情况汇总表项目建设情况汇总表 5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8 一、自然概况 8 二、社会经济状况 10 三、现状基础设施情况 12 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布局规划 15 一、指导思想 15 二、目标任务 16 三、设计依据 17 四、建设标准 18 五、总体布局 21 六、水资源供需分析 23 七、科技推广方案 31 八、规划建设内容汇总 34 第四章 主要单项工程方案设计 36 一、土方工程 36 二、水利建筑物工程 37 三、道路工程 47 四、林网工程 53 第五章 施工组织设计 58 一、施工条件 58 二、工程施工方法 59 三、施工总进度 64 第六章 项目概算与资金筹措 65 一、编制方法 65 二、编制依据 65 三、工程概算汇总 76 四、项目总投资 76 五、资金筹措方案 77 第七章 项目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 78 一、经济效益 78 二、社会效益 80 三、生态环境效益 81 第八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 82 一、项目实施与组织 82 二、项目管理 83 附件: 一、附图 1、项目区位置图 2、项目区现状图 3、项目区规划图 二、附表 1、建筑物概算汇总表 2、各分项建筑物概算表 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 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种植业情况表 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6、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预期效益表 三、项目工程设计图纸 1、目录 2、工程图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2012年度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初步设计 第一章 综合说明 一、建设地点及规模 (一)建设地点 XX县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金北规划区位于XX县金北镇陈渡、董河两个村,项目区基本集中连片。具体范围为:西起陈大涧河,东至丰收港,北起老三河,南到洪金南干渠。规划区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其中规划耕地面积为1万亩,总人口4428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在▽7.0m-▽8.8m之间,地面起伏较大,是个易涝易旱的地区,土壤均为粘土,透气性好,土壤肥沃,适宜发展优质粮食基地。该地区属提水灌区,引用洪泽湖水源。 (二)建设规模 项目将围绕优质稻米主导产业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打造1.0万亩优质稻米、小麦生产基地。 二、建设内容及投资 (一)项目主要规划建设内容如下: 1、水利措施 (1)土方工程 ①开挖疏浚沟河64km,土方26.86万方。 (2)灌排配套建筑物工程 新建、改造800ZLB-125排涝泵站2座。新建250ZL-2.5灌溉泵站15座,400HW-7灌溉站2座。 新建机耕桥32座,其中新建中沟12×5m机耕平板桥2座;新建中沟8×5m机耕平板桥3座;新建中沟6×5m机耕平板桥4座,新建小沟3×5m机耕平板桥5座,新建小沟2×5m机耕平板桥18座。 ③新建节制涵147座,其中包括Φ60×5m农渠节制涵30座;Φ60×6m农渠节制涵30座;Φ80×6斗渠过路节制涵34座;Φ80×8斗渠过路节制涵16座;Φ100×8斗渠过路节制涵7座;Φ100×10斗渠过路节制涵7座;Φ100×10m过路涵3座。 ④拆建B=2.5m节制闸2座;拆建B=3.0m节制闸1座,拆建渡槽1座。 ⑤⑥新建1.2×0.5×1.0防渗渠6.2km。 2、田间道路设施 根据生产需要,项目区内新建3.0m宽砂石机耕路11km,3.5m宽砂石机耕路4.72km;新建3.0m宽水泥路机耕路8.18km,4.0m宽水泥路机耕路0.2km,2.2m宽水泥路机耕路2.0km ,C30混凝土路面厚15.0cm。 3、农业措施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改善灌溉面积7200亩,新增灌溉面积2800亩,新增除涝面积4000亩,新建各种大小防渗渠6.2km,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平整土地,改善灌溉条件。 4、林业措施 田间机耕路两侧使用球型矮生灌木,使之既不会产生遮阴作用,又有起到景观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作用。总植树造农田防护林面积0.01万亩,植树0.32万株。 5、农业科技推广 围绕项目区优质水稻产业发展需要,本项目着力推广有机稻米的生产技术,秸秆还田等2项先进适用技术,技术培训400人次,示范推广面积0.4万亩。推广单位为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高级农艺师黄建国进行指导。 (二)项目总投资及投资构成 项目概算总投资1363.7万元,土方工程投资120万元,水利措施投资 906.47万元,田间道路工程投资399.63万元,林业措施投资9.6万元,科技推广措施投资10.0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工程维护费12万元。 项目总投资1363.7万元,申请中央资金600万元、省级配套570万元、县级配套3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63.7万元以投工折资,农民投工投劳累计6万工日。自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区开挖疏浚渠道,机耕路修筑,四级渠整理,田间道路修筑,土地平整,累计土方量26.86万方。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项目区的筹资投劳全部由项目区的农户负担,并予以公示。 三、项目效益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通过稻、麦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提高效益,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当地粮食产量每亩均能提高100公斤以上,亩收入2000元左右。每年可新增粮食产量157万公斤,新增油菜7万公斤,新增产值232.32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23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500元。 本项目建设后,稳产年作物年生产能力达936万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增加生产能力157.33万公斤。其中水稻亩生产能力增加60公斤,幅度达12.0%;小麦亩生产能力增加43公斤,幅度达10.78%,油菜亩生产能力增加10公斤,幅度达9.09%。无项目稳产年项目区总收入为1501.08万元。有项目时,稳产年项目区总收入为1733.40万元。有项目总收入比无项目增加232.32万元,增幅达15.48%。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项目建成后,促进项目区的结构调整,所有产业项目将得到充分发挥,不仅造就一代新型农民,而且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生活质量;同时,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可观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为高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交易、展示的平台;项目区机耕路的铺设,便于机械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益,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促使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推广优质稻、麦生产技术和技术培训,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有利于该地区干群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壮大优质稻、麦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区域农业发展。 (三)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遵循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产理念,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的安全农产品生产,实施绿化工程,使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建成蓝天碧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结构优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高效现代农业示范生产基地。 项目区建设将重点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逐步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同时积极推广病虫害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改善。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减少因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节水措施的实施,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基地上,还防止了水资源的污染。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改善了示范区的生态小气候,保证示范区的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建设情况汇总表项目建设情况汇总表 XX县2012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见下表: 表1-1 项目建设情况汇总表 项目名称 XX县2012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XX县金北镇陈渡和董河 项目申报单位 XX县农业资源开发局 法人代表:杨红梅 电话:051786888734 项目规划 XX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资 质:丙级 设计单位 负责人: 周开富 电 话:0514-87637485 建设规模(万亩) 总土地面积:1.42 耕地面积:1.0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0.63万亩 项 目 作 物 布 局 情 况 现状种植情况 作物种类 水稻 小麦 大豆 油菜 大棚蔬菜   合计 面积(万亩) 0.84 0.83 0.11  0.1     1.88 单产(kg/亩) 500 399 150  110       规划种植情况 作物种类 水稻 小麦 大豆 油菜 大棚蔬菜     面积(万亩) 0.85 1.0   0.15     2.00 单产(kg/亩) 560 442   120       项 目 主 要 建 设 内 容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投资(万元) 其中 投资占总投资(%) 备注  财政 自筹     1 水利工程 906.47 786.47  120  66.48   (1) 土方工程 万方 26.86 120.00 120     (2) 建筑物工程 1) 排灌站 座 19.00 226.73 226.73       2) 衬砌渠道 公里 6.20 79.55 79.55       3) 渠系建筑物 座 183.00 480.19 480.19       节制涵φ100×10 3.00 9.47 9.47       节制涵φ100×8 7.00 20.04 20.04       节制涵φ100×6 17.00 46.71 46.71       节制涵φ80×8 16.00 39.40 39.40       节制涵φ80×6 34.00 76.13 76.13       节制涵φ60×6 30.00 33.86 33.86       节制涵φ60×5 40.00 42.53 42.53       12×5m平板桥 2.00 28.44 28.44       8×5平板桥 3.00 26.83 26.83       6×5平板桥 4.00 28.30 28.30       3×5平板桥 5.00 15.16 15.16       2×5平板桥 18.00 44.43 44.43       2.50m节制闸 2.00 35.55 35.55       3.0m节制闸 1.00 27.37 27.37       1.0×1.5×20m 渡槽 1.00 5.97 5.97       2 田间道路工程 公里 399.63 355.93  43.7  29.30   (1) 硬质路 公里 10.38 268.19 224.49  43.7     1) 4.0×0.15m混凝土道路 0.20 7.15 4.4  2.75     2) 3.0×0.15m混凝土道路 8.18 220.91 179.96  40.95     3) 2.2×0.15m混凝土道路 2.00 40.13 40.13       (2) 砂石路 公里 15.72 131.44 131.44       1) 3.5m砂石路 4.72 43.44 43.44       2) 3.0m砂石路 11.00 88.00 88.00       3 林业工程 9.60 9.6    0.70   (1) 防护林 万亩 0.01 9.60 9.6       4 科技推广 10.00 10    0.73   (1) 技术培训 人次 400.00 2.00 2       (2) 示范推广 万亩 1.00 8.00 8       5 其他措施 38.00 38    2.79   (1) 项目管理费 元 26.00 26       (2) 工程管护费 元 12.00 12       项目总投资 1363.70 1200       资 金 筹 措 计 划 总投资 万元 1363.7 占总投资(%) 其中 中央财政 万元 600 44.00% 省财政 万元 570 41.80% 县(市)财政 万元 30 2.20% 项目区自筹 万元 163.7 12.00% 项 目 经 济 效 益 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10000Kg 166.83 年新增粮食收益 283.77 万元 年新增大豆生产能力 10000Kg -16.5 年新增蔬菜收益 -82.5 万元 年新增油料生产能力 10000Kg 7 年新增油料收益 31.05 万元 年新增水果生产能力 10000Kg 年新增水果收益 万元 年节约灌溉用水量 万方 年节水收益 万元 年节省用工 工日 788 年省工收益 2.32 万元 年节约农本 万元 2.32 年节本收益 2.32 万元 项目新增年总收益   万元 备注 可修改编辑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概况 XX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属淮河下游高宝湖地区,三面环湖,东濒白马湖、南傍高邮湖、境内入江水道横穿腹部,陆路与宁连路、盐金公路相连,与京沪高速公路相通,水陆交通方便,县境属水网地区,湖河沟渠较多,水面70多万亩,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等水生资源丰富,全县现有耕地面积75万亩,素有“鱼米之乡”美誉。 规划区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0万亩。项目区有行政村2个,18个村民联组,农业人口总人口0.4428万人,农业人口0.4428万人,农业劳动力0.2326万人。项目建设1.0万亩。 (一)气候、光热资源 项目区位于亚热带北缘,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受太平洋暖湿气候和西伯利亚寒流交替控制,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100mm之间,年降雨量季节分布与气温同步,夏季充沛,冬季偏少,春秋相当。降水量全年集中在4月上旬至9月下旬,降水量达796. 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9.1%,7月份平均气温15. 2℃,最热日为7、8月份,日平均气温27. 3℃和27. 2℃,,全年≥0℃的积温为5530.2℃,>10℃的积温为4748.7℃,全年无霜期为218天左右,太阳无辐射总量为110. 6千卡/平方米,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 (二)地形地貌、土壤状况 2012年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金北规划区位于XX县金北镇陈渡、董河两个村。具体范围为:西起陈大涧河,东至丰收港,北起老三河,南到洪金南干渠。规划区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其中规划耕地面积为1万亩,总人口4428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在▽7.0m-▽8.8m之间,地面起伏不大,是个易涝易旱的地区,田块大且方整化较好,透气性好,土壤肥沃,适宜发展优质粮食基地。项目区现有中低产农田6300亩,其中渍涝田2200亩,干旱缺水型2800亩,其他1300亩。项目区土壤为二合土,是湖积冲积过渡母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6%、全氮0.17%、碱解氮140ppm、全磷0.13%、速效钾150ppm、PH值7.5。 (三)水资源 项目区位于XX县东北部湖西地区,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XX境内东部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中国知名的淮河入江水道自西而东横穿腹地。项目区位于亚热带北缘,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受太平洋暖湿气候和西伯利亚寒流交替控制,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100mm之间,年降雨量季节分布与气温同步,夏季充沛,冬季偏少,春秋相当。降水量全年集中在4月上旬至9月下旬,降水量达796. 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9.1%,7月份平均气温14. 6℃,最热日为7、8月份,日平均气温27. 3℃和27. 2℃,,全年大于0℃的积温为5530.2℃,大于10℃的积温为4748.7℃,全年无霜期为218天左右,太阳无辐射总量为110. 6千卡/平方米,引水源为洪泽湖,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雨涝也由固定电力排涝泵站向高邮湖抽排。 在2012年规划区,有洪金中干渠、洪金南干渠和朝阳河由西向东贯穿项目区,此外还有陈大涧、丰收港和老三河等排涝河道,水资源总量2100万立方米/年。规划区内水资源丰沛,灌溉水源有保障,排水有出路,周边环境较好,交通相对方便。但由于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差,建筑物配套不完善,排灌不分,水系混乱,水路长、建筑物配套不够完善,导致灌溉、排涝不通畅。水的利用率较低,农田的灌溉用水、排涝还存在较大困难。虽然近年来项目区内陆续疏浚了一些中沟,并新建了一些建筑物,但是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 二、社会经济状况 (一)基本情况 2012年项目区位于淮河入江水道北側,涉及金北镇陈渡、董河两个村。规划区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0万亩。项目区有行政村2个,18个村民联组,农业人口总人口0.4428万人,农业人口0.4428万人,农业劳动力0.2326万人。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农业产值概况 2012年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42万亩,耕地1.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0.1万亩,水域河流面积0.12,村庄和其它用地0.2万亩。项目区规划耕地1.0万亩,项目区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一直以稻麦两熟粮食生产为主,种有少量油菜,是本地区农民生活和收入的基本来源。但土地生产力不高,产出率仅相当于全县平均水平的90%。而项目区内所能使用的排灌站多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排灌设备动力严重老化,月降80㎜雨量,该项目区内发生严重涝渍,灾害的现象常有发生。农区内灌溉多由小型临时水泵抽水,渠道硬质没有硬质化,造成水资源不足或浪费严重。 项目区内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结构以油菜栽培、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常年种植水稻8300亩、小麦8400亩、油菜1000亩,水稻亩产500千克、小麦亩产399kg、油菜亩产110kg,年产粮食750万kg,农业总产值1523农民人均收入5662元。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状况的平均水平就全镇而言,居于中等,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项目区内所能使用的排灌站多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排灌设备动力严重老化不足,排灌设施的不配套,土地利用率不高,产量低,效益低,加之涝渍等灾害常有发生,影响农业产量进一步的提升。 项目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耕地的翻耕、开沟、灌溉、排涝等主要农艺过程全部实行机械作业。小麦的播种、植保、收脱全部实行机械化,水稻除插秧外,其他生产环节也全部机械化。全区的粮食种子都由县种子公司统一供种,各村有农业植保队伍,实行有偿服务,产品收购由公司统一向农户收购。 项目区2010年农业总产值1523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662元,均居全县中上等水平,项目区属全镇平均水平,经济基础较好。 三、现状基础设施情况 (一)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 1、防洪设施 金北镇区位于入江水道北堤和老三河防洪堤内,防洪圩堤6.8公里,基本达到防洪标准。 2、排涝设施 主要骨干排涝河道有陈大涧、丰收港和学田港3条排涝河,排涝泵站4台套,184kW,排涝流量2.6m³/s,防洪涵闸2座,排涝建筑物大多建于七十年,代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排涝要求。另外,项目区处于洪泽湖下游、地势低洼,内涝及渍害为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项目区现有中沟以上建筑物 27座,需要拆建。 3、灌溉设施 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区内水利工程大、中、小沟已形成,灌排渠道总长122.26公里,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达60%,田间工程配套率为45%,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目前已配套中沟以上建筑物 27座。 (二)田间工程现状 项目区由于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田间建筑物严重缺乏,田间工程配套率仅为45%。田间交通、水利设施明显老化,桥梁多为简易桥梁甚至年久失修已成为险桥;涵闸老化严重,已出现漏水现象;灌排水系不畅,沟渠淤积严重,灌排矛盾突出,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此外,项目区位于洪泽湖出口下游,地势低洼,遇到汛期和雨季项目还承受上游部分汇流,需要拆建1座排涝站、新建1座排涝站。另外,对于部分地势比较高的田地需要提水灌溉,因此需要加强灌溉措施,提高灌溉保证率。 (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拥有农机动力5068千瓦,农业机械2063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0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小型拖拉机50台等。农机服务设施良好,现有农机服务队1个,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四)交通与电力 项目区外部交通条件较好,交通十分便利,宁连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项目区内主要有X203、省道S331、S332、S328和新建的金桥公路,为项目区主要运输大动脉。但项目区内机耕道路条件较差,多为土路,如遇雨天就严重影响农用机械下田作业及出行交通。电力设施方面,项目区内现有电力线路不足,需要新建输电线路,以满足排灌站的用电要求。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状况的平均水平就全镇而言,居中等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水系不通畅,建筑物配套不完善,有的田块每年排涝期间高洼混排,有些低洼田每年只能种植一季粮食,土地利用率不高,产量低、效益差。 1、水利设施 项目区由于位于入江水道和宝应湖畔,境内地势低洼,项目区内沟、河淤塞严重,田间渠道通而不畅,排涝动力不足,水利工程建筑物配套率低,不能满足控制调度和节水、治水要求。农作物有涝难排,遇旱难灌,受渍难降,一旦遇上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将造成农田减产,农民减收甚至绝收,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村级工作难度, 2、田间道路设施 项目区交通路道骨架已经形成,但大部分地方的机耕路还是土路,有些种养承包户集资铺设的砂石路由于标准太低,早已毁坏。尤其是土路面,每到汛期泥泞不堪,防汛抢险的民工和物资运送车辆无法通行。 3、农业措施 该区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气候适宜。稻麦种植是该区的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传统的农业生产是高投入、低产出,只能解决温饱,不能发家致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稻米和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必须排除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物配套率,使沟渠相通、道路相连,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交通条件。 4、林业工程 农林防农田林网覆盖率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可修改编辑 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布局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江苏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该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就是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夯实农田水利重要基础,加强农田基础建设,确保粮食的生产。本项目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以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原则,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利用先进技术的方针,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注重效益,按照现代化农业的要求进行土地开发治理规划。 本次规划具体遵循如下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的原则 坚持集中连片、项目管理的原则 坚持效益优先、务求实效的原则 坚持综合投入、激励先进的原则 具体措施是: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据地形条件、水源位置和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合理确定田块规格和布局,统筹安排田、林、路、沟、渠系统。 (2)切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发挥项目区的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统一。 (3)以发展高效农业、增加经济效益为目标,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以先进工程技术为基础,确保工程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二、目标任务 本项目规划按照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发展高效农业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项目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在项目区内新建、维修排灌站,增强项目区内的排涝防洪能力;新建改建渠系建筑物、田间配套建筑物,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和推广,完善农田林网建设,改善项目区内的排灌条件,满足控制、调度和节水的要求,铺设砂石路,改善项目区内的交通条件,推广优质农产品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种田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0亩,其中:优质稻10000亩,优质小麦种植8500亩,油菜1500亩。植树0.32万株,折合面积100亩。 三、设计依据 本项目规划主要依据如下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基础资料进行编制: 1、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暨财务工作会议精神;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 4、全省16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及各地编制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实施计划。 5、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土地处和江苏省财政厅农发办联合发布的《关于编报2012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计划的通知》。 6、2010年《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概(估)算编制办法》(苏农开土[2010]22号); 7、《淮安市工程造价信息》; 8、《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B50288-99); 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1996); 10、《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11、《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1989); 14、《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1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1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98); 17、《江苏省农田水利八条标准》。 四、建设标准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和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要求,高标准农田是指在现代农业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配套水平较高的农田基础设施、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经营模式等要素的集成。其内涵具体可概括为: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生产方式先进、高产高效低耗。 通过本项目建设总体上要达到: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同时,对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具体建设标准为: (一)规划标准 1、土地平整工程标准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田地相对集中连片。淮北平原区条田面积200-400亩,其他平原区条田面积50-100亩,丘陵区条田面积20-100亩。水田田面坡度小于1/1000,旱地田面坡度小于1/800。(平原区田面平整达到±5cm以内,丘陵区田面平整达到±8cm以内。)农田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率达90%以上。 2、农田水利工程标准 灌溉标准:项目区土地整理后,主要种植稻麦和荷藕等作物。根据项目区现有灌溉条件,结合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的要求,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设计标准为95%。项目区实行斗农渠两级灌溉方式,农渠为土渠,农渠水利用系数η农=0.75,斗渠为硬质渠,斗渠水利用系数η农=0.9,田间水利用系数η田=0.9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 排涝标准:项目区属于湖滨圩区平原地区,保持土壤的适宜含水量。排涝标准为日降雨200mm不受涝,雨后一天排出。降渍标准:控制地下水位在田面0.8m以下。 防洪标准:①提水枢纽工程建筑物防洪标准:根据单站装机流量及单站装机功率,查《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确定建筑物等级为5级,对应的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设计排涝模数为(0.7m³/s)/km2。②灌排建筑物灌排渠道的防洪标准:根据灌溉流量,查《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确定建筑物等级为5级,对应的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 3、道路工程标准 田间道路分机耕路、生产路两级。机耕路与乡村公路相连接,路面净宽不少于3.0米,高出田面0.3~0.5米。先推去表面的种植土,(6~10)%灰土基层夯实,地面软弱层较多处,采用10%灰土为基底层,其厚度为15cm。基底层施工时应分层碾压,每个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最终压实度不小于0.9。主要路段硬质化,便于农机作业与农产品运输,路面两侧配合衬砌渠道建设和绿化工程。 生产路:路面净宽不低于3m,高出田面0.2~0.4m,采用土质压实或泥结石路面,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 4、田间工程标准 田间工程要做到田面平整、灌排分开、配套完善。具体要求是:农田做到田面平整、灌排分开、配套完善。格田南北向布置,一般长100m,宽20~25m。大、中、小排灌沟渠配套,灌排沟渠按照《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治理标准》、《XX县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中沟间距1000米,小沟(斗渠)间距200米,毛沟(农渠)间距100米,腰沟(毛沟)间距50米的标准规划,农田高低差控制在±3cm之内。 5、土壤改良工程 加大田地平整,实施测土精量配方施肥,秸秆全量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2个百分点,耕作层厚大于20cm。 6、防护林工程 主要道路、沟、渠两侧应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适宜造林长度达90%以上。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应符合《江苏省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技术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达到90%以上。 五、总体布局 (一)种植布局 规划种植水稻10000亩,亩产达到560公斤;种植小麦8500亩,亩产达到442公斤;种植油菜1500亩,亩产达到120公斤。 (二)工程布局 本项目拟对项目区内现有的中低产田开发,修建、完善灌溉渠道系统、排水排涝系统,建设灌溉泵站,改造排涝泵站,以保证项目区的农业用水,渍能降,涝能排,旱能灌,兴建桥、涵、闸、洞,做到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相协调;修建、完善道路系统,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道路网络,满足农业生产和防汛抗洪的需要;修建农田防护林体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而提高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和推广,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具体内容为: 1、完善输水、配水渠系 新建和改造排涝泵站2座,其中规格为800ZLB-125配备电机55kW的2座;新建灌溉泵站250ZL-2.5的15座;400HW-7灌溉站2座。 新建机耕桥32座,其中新建中沟12×5.5m机耕平板桥2座;新建中沟8×5.4m机耕平板桥3座;新建中沟6×5.4m机耕平板桥4座,新建小沟3×5.4m机耕平板桥5座,新建小沟2×5.4m机耕平板桥18座。 新建节制涵147座,其中包括Φ60×5m农渠节制涵40座;Φ60×6m农渠节制涵30座;Φ80×6斗渠过路节制涵34座;Φ80×8斗渠过路节制涵16座;Φ100×8斗渠过路节制涵7座;Φ100×10斗渠过路节制涵7座;Φ100×10m过路涵3座。 拆建B=2.5m节制闸2座;拆建B=3.0m节制闸1座,拆建渡槽1座。新建1.2×0.5×1.0防渗渠6.2km。 新建配套建筑物以控制水位,分级排涝,增加排涝动力,排除内涝,控制地下水位,以满足降渍要求,做足土方工程以达到排水畅通,拆除和新建外圩防洪建筑物,防止涝水倒灌,减少排涝费用,避免农田受淹。 2、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建设砂石与混凝土机耕路,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项目区内新建3.0m宽砂石机耕路11km,3.5m宽砂石机耕路4.72km;新建3.0m宽水泥路机耕路8.18km,4.0m宽水泥路机耕路0.2km,2.2m宽水泥路机耕路2.0km。 3、疏浚河沟,保证排水畅通 按照排水标准,对河沟清淤疏浚。项目区共规划疏浚大、中、小沟64km,开挖土方26.86万方,以保证排水畅通。 4、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主要道路、沟、渠两侧应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项目区共规划种植香樟0.16万株、紫薇0.16万株,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美化景观。 5、着力推广新技术 本项目着力推广有机稻米的生产技术,全量麦秸机械还田轻简栽培技术等2项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面积0.4万亩,技术培训400人次。 六、水资源供需分析 由于项目区灌溉面积不大,不具有代表性。本次规划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水资源平衡分析资料选取所在灌区的水文资料,从而推求项目区水资源的平衡。选取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2012年为设计水平年。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采用长系列法与代表年法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不同保证率的供用水量选取不同保证率的代表年型。 根据XX县40年(1967~2008年)降雨资料经验频率计算,以历年年降雨量为主选取的保证率为50%(平水年)、75%(中等干旱年),95%(特殊干旱年)代表年分别为1991年、1976年、1999年,现状年为2010年。 (一)可利用水资源量 1、降水 项目区位于XX县北部地区,临近入江水道,区内水网密布,外来水资源丰富,项目区内雨量丰沛。 据观测资料统计,1967年以来,多雨年份雨量一般在1200毫米以上,少雨年份雨量一般在850毫米以下。其中汛期7、8、9三个月雨量400~500毫米,占全年45%左右,而用水高峰的5、6两个月只有200毫米,仅占全年的20%。 据雨量观测系列大于40年的雨量站资料进行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