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毒害性物质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39670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害性物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毒害性物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类物质都是对人体特别有害的物质和物品,按其致病的机理不同分为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一、毒性物质(6.1)指进入人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物质和物品。第第6 6类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第6.16.1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1、危险特性(1)毒害性(按中毒途径分)呼吸中毒 挥发性液体的蒸气和固体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尤其在工作场所、火场和抢救疏散毒害品过程中,接触毒品时间较长,消防人员呼吸量大,很容易引起呼吸道中毒。例如:氢氰酸、溴甲烷、苯胺、西力生(有机汞)、三氧化二砷等的蒸汽和粉尘,都能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被肺泡表面吸收,随着血液循环引起中毒。此外,鼻、喉、气管的黏膜,也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呼吸中毒比较快,而且严重。因此,扑救毒害品火灾的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毒器具,以免引起中毒。冬季取暖不当煤气中毒冬季取暖不当煤气中毒 消化中毒 指毒害品侵入人体消化器官引起的中毒。通常是进行毒品作业后未经漱口、洗手、沐浴、更换工作服后就喝水、饮食、吸烟,或在操作中误将毒品服入消化器官,进入肠胃引起中毒。由于人的肝脏对某些毒物有解毒功能,所以消化中毒较呼吸中毒缓慢。有些毒品如砷和它的化合物、碳酸钡,在水中不溶或溶解度很低,但通过胃液后会变成可溶物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人身中毒。第第6.16.1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 皮肤中毒 一些能溶解于水或脂肪的毒物接触皮肤后侵入体内引起中毒,尤其是皮肤有破损的地方更容易侵入人体,并随着血液循环而迅速扩撒,引起中毒。例如:芳香族的衍生物,硝基苯、苯胺等;农药中的有机磷、有机汞、西力生、赛力散等毒物。特别是氰化物的血液中毒,能迅速导致死亡。此外,苯乙酮等对眼角膜等人体粘膜有较大的危害。第第6.16.1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2)易燃性 列入的毒害品中,约有89%都具有火灾的危险性。无机毒害品中的金属氰化物和硒化物大多本身不燃,但都有遇水、遇湿放出极毒的易燃气体;锑、汞、铅等金属氧化物,硝酸铊、硝酸汞、五氧化二钒等大都本身不燃,但都有氧化性,在500时分解,与可燃物接触时易引起着火或爆炸;此外,毒害品中许多有机物都为透明油状液体,闪点在23以下,具有易燃性,例如:溴乙烷(61564)的闪点为-20。第第6.16.1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3)易爆性 叠氮化钠和含硝基的芳香族化合物,遇热撞击等都可能引起爆炸,并分解放出有毒气体。例如:2,4-二硝基氯化苯,毒性大,遇明火或受热至150以上即可燃烧或爆炸。第第6.16.1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第第第第6.16.16.16.1项项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2、毒害性物质的定量标准 根据施毒的途径,按照半数致死剂量来确定的,通常是指:(1)急性经口吞咽毒性,固体LD50200mg/kg,液体LD50500mg/kg;(2)急性经皮肤接触毒性LD501000mg/kg;(3)急性烟雾、粉尘的吸入毒性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蒸气;(4)列入品名表中的农药。第第6.16.1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3、毒性的分类 按照LD50和LC50的大小,把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性。例如:61001氰化钠LD50=15mg/kg,属剧毒品;61007的三氧化二砷(砒霜),误服0.1g可致死,属剧毒品。本项物质的分级:分级分级口服口服LD50(mg/kg)皮肤接触皮肤接触LD50(mg/kg)吸入粉尘或烟雾吸入粉尘或烟雾LC50(mg/L)一级毒性物质一级毒性物质(剧毒品,(剧毒品,61001-61499)50 200 2二级毒性物质二级毒性物质(有毒品,(有毒品,61501-61999)固体:固体:50200液体:液体:50500 200 1000 第第6.16.1项项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4、毒性大小的影响因素(1)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也越大。如:氯化钡毒性大而硫酸钡基本无毒;三氧化二砷比三硫化二砷毒性大。(2)毒物的颗粒愈小,愈易引起中毒。颗粒越小,越容易进入呼吸道而被吸收。因此,氰化钠要制成颗粒状进行运输与储存。(3)毒物易溶于脂肪,则易渗过皮肤引起中毒。如:苯胺、硝基苯一类的毒物很容易渗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4)毒物的沸点越低,越易引起中毒。沸点低,挥发性好,蒸气浓度高,而引起吸入中毒。第第6.26.2项项 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二、感染性物质(6.2)1、定义:指凡有能使人或动物感染得病的活的微生物或毒素的物品,与毒害品一样,同样可能使人受到毒害。本类物质无法给出衡量参数,也无法用化学实验确定,而由卫生防疫部门认定。2、常见感染性物质 基因突变的微生物和生物、生物制品、诊断标本和临床及医疗废物。第第6.26.2项项 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3、医疗废物的处理(1)医疗废弃物装入容器内后不得再取出,容量达到3/4时应紧实、严密封口,不渗漏遗撒;(2)每个包装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内容包括产生单位、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3)承担医疗废物运输的单位要符合危险货物运输者的资质要求。采用专用车辆运输,不得采用邮寄、铁路和航空运输。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4)禁止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5)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第第6 6类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三、常见毒害品1、四乙基铅 无色油状液体,有苹果香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主要作汽油抗爆剂。因高度挥发易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中毒,毒性大,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2、氢氰酸及其盐 氰化物为剧毒物质,最毒的是氰化氢,有苦杏仁味,极易扩散。但是易被分解,遇双氧水分解很快,故小剂量的含氰毒物可用双氧水解毒。H2O+KCN+H2O2=KHCO3+NH第第6 6类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3、苯胺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室温下强烈挥发,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污染性强,冲洗不易彻底清除,中毒事件时有发生。4、生漆 是一种漆树分泌的白色粘稠液体,接触空气后颜色逐渐变深,成分复杂,对皮肤有刺激性,容易引起漆疮。操作后应用乙醇擦去,再用肥皂水洗净,不可用热水洗浴,防止皮肤过敏。四、本类物质的装卸、储存注意事项1、包装依据:人类中毒事故的经验及物质具有的特殊性质。缺乏经验时,采用动物毒性试验划定包装类别(如下表)。包装类别包装类别 口服口服LD50(mg/kg)皮肤接触皮肤接触LD50(mg/kg)吸入粉尘或烟吸入粉尘或烟雾雾LC50(mg/L)l 5 40 0.5 5 50 40 200 0.52 固体:固体:50200液体:液体:50500 2001000 210 对易挥发的液态物质容器应气密封口,其它的应液密封对易挥发的液态物质容器应气密封口,其它的应液密封口,固态应严密封口。口,固态应严密封口。第第6 6类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第第第6 6 6 6类类类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2、装卸与搬运 装卸车前应先通风。装卸搬运时严禁肩扛、背负,要轻拿轻放,不得撞击、摔碰、翻滚,防止包装破损、装卸易燃毒害品时,机具应有防止发生火花的措施,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防皮肤破损处接触毒物,作业完毕及时清洁身体后方可进食和吸烟。3、存放与保管 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内,不得露天存放。与酸类应隔离存放,严禁与食品同库存放。必须加强管理,严防丢失和发生误交付。第第第第6 6 6 6类类类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4、撒漏处理和消防(1)固态毒品撒漏时,应谨慎收集处理,如氰化钠可用漂白粉或次氯酸钠处理;液态毒品渗漏时,可先用砂土、锯末等物吸收,妥善处理。被毒物污染的机具、车辆及仓库地面,应及时进行洗刷除污。(2)发生火灾时,对遇水能发生危险反应的毒性物质(金属铊、锑粉、磷化锌、磷化铝、氟化铝等)不得用水灭火。(3)处理撒漏毒性物质和扑救毒性物质火灾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或防护面具,施救人员要站在上风处。发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要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防护装备防护装备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防毒口罩 防毒面具案例案例案例案例1 1 1 1 金属铊中毒事件金属铊中毒事件金属铊中毒事件金属铊中毒事件 李天乐和王晓业分别毕业于北大和清华,后赴美留学并定居新泽西州。王晓业于2011年1月26日因病去世,尸检显示死于铊中毒。警方调查发现,李天乐案发前曾多次向公司申领过不同剂量的剧毒金属铊。金属铊中毒事件金属铊中毒事件金属铊中毒事件金属铊中毒事件 朱令铊中毒事件 1994年冬和1995年春,朱令至少两次摄入致死剂量重金属铊盐,第二次中毒后昏迷多日,几近植物人。如今已经37岁的她生活不能自理,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然而究竟谁是“肇事凶手”,迄今仍是不解之谜。铊(Tl)是一种剧毒的放射性金属,一般呈粉末状或结晶状,1克即足以致命。铊会阻断人体对钾的吸收,影响细胞生存,还会攻击神经系统、胃与肾脏。其毒性不会立即显现,中毒者通常要几个星期后才会出现呕吐、腹泻、头发脱落、四肢末端有灼热感等症状。案例案例案例案例2 2 2 2 对硝基苯胺中毒事件对硝基苯胺中毒事件对硝基苯胺中毒事件对硝基苯胺中毒事件 2011年7月11日清晨六点,江西省科泰化学有限公司在厂外雇佣9名未经培训的搬运工,将对硝基苯胺原材料从厂区内装车运往浙江。由于天气炎热,从业人员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对硝基苯胺通过汗腺渗进皮肤,引发了8人中毒事件。事故原因:1、该企业超生产范围储存有害原材料;2、未向作业人员告知所搬运原料的危害性及防患知识;3、搬运工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违章作业,在高温天气下搬运对硝基苯胺。案例案例案例案例3 3 3 3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概况: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联碳农药厂异氰酸酯(铁危编号:61144,比重0.87-0.95,闪点 23,剧毒,遇水爆炸,高热、遇水、遇酸放出有毒气体)储罐发生泄漏,造成4000多当地居民中毒死亡,200000人深受其害。有毒气体的储罐有毒气体的储罐 双目失明的受害者双目失明的受害者案例案例4 4 环氧氯丙烷泄露事故环氧氯丙烷泄露事故 1、事故概况 2005年3月6日,从满洲里站换装发往黄山站的一车环氧氯丙烷(剧毒品,铁危编号61052),编挂11016次货车第46位,车号G110886014。11:27达到长春北站2场3道,货检员发现该车上部法兰盘处有液体外溢,立即向车站领导汇报,车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了警戒和疏散人群措施后,把事故车调到换装线,会同消防人员进行泄漏事故处理。经开启人孔降低车内蒸汽压力使环氧氯丙烷液面回落,并对法兰盘用螺栓紧固。由于处理及时得当,未造成人员中毒及周围环境污染等问题。2、事故原因分析(1)环氧氯丙烷密度1.22g/cm3,蒸汽压1.33kPa,罐车容积36m3,该车最大允许充装量为40t,而满洲里车站在换装时,多装了1.7t。因此,这起泄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超装所致。(2)该事故车于2月12日在满洲里换装,2月17日编挂19012次货车。由于长时间在哈尔滨铁路局管内停滞,未采取严密的监护措施,造成法兰盘与盲板脱落,导致环氧氯丙烷直接泄漏。(3)满洲里车站违反“自备罐车严禁租赁使用”的规定,擅自办理了某贸易有限公司租赁自备罐车运输环氧氯丙烷。案例案例4 4 环氧氯丙烷泄露事故环氧氯丙烷泄露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