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发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8278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发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发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发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091958年,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成立,在彭沛民、施绍辰、马宏道、章仁缘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和带领下,江西油画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他们以工农兵为对象,创作了一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为改革开放初期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做好了铺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题材渐渐冷却下来,尤其是近些年,这个题材几乎无人问津。如果对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进行简单梳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丰盛的20世纪80年代,趋冷的20世纪90年代,开拓创新的21世纪。一、丰盛的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全国的油画同行们集体进入了对艺术的反思,他们逐渐从过去的创作原则中解放出来,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

2、也许他们认为农民身上的“小、苦、旧”等真正现实才更值得人关注,因此一场以农民为题材的乡土美术浪潮在全国迅速展开。江西油画也在此时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画家及其代表作,如马宏道的难忘的岁月、倪芳华的家、徐东林的金舟、栾布的离离原上草、张鉴瑞的五月的端阳、万基元(又名万纪元)的晌午、刘颖悟的月子酒、李一新的村女、袁小斌的故垒春秋、姚腊远的我们是主人、袁格林的招魂、卢瑾的小河、王勇的龙南女以及孙勇的晚年等1。这一时期,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作品数量颇丰,并且呈现出明显的特点:首先,从主题上来看,这一时期纯粹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的作品并不多见,红色主题仍占主流。以第六届全国美展为例,在江西入选

3、的10件优秀作品中,有7件是农民题材,而其中反映红色主题的就多达5件,分别是万基元的封不住的梅岭、马宏道的难忘的岁月、施绍辰的依依亲人泪 茫茫赣水长、章仁缘的正道沧桑、彭建斌的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数量占到了入选总数的一半,这个比例与中部其他五省比起来非常高(河南 1件,其他四省无),即使放在全国也很突出。其次,从意识形态上来看,这个时期江西农民题材油画极少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出现,大多数作品都透露着对生活的赞美,只是与之前的浮夸风气有所不同,此时的作品因注重对现实的客观描绘而更具艺术价值。这种带有明显“积极意识”的作品在江西尤为突出,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革命年代延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还在

4、统领大部分人的思想,江西作为中国革命发源地,“积极意识”自然成了其油画不可避免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江西接收外界信息的通道相对闭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画家的创作。虽然如此,这却并不全然意味着江西画家们集体思想的保守。艺术创作是各方面因素集中的自然体现,美术作品固然会受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我们也绝不能忽略艺术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气质。从整个艺术发展史来看,艺术家关注什么,表现什么,以至怎么表现,往往更受主观情感的支配。以马宏道为例,笔者通过对比发现,虽然同样经历过苦难的岁月,但人性的“迷失”或“怨尤”几乎从未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过。因此,20世纪80年代江西农民题

5、材油画呈现出的思想意识,与其说是艺术家思想的保守,不如说是特定时期地域人文的反映。从造型语言上来看,这一时期江西农民题材油画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发展研究刘伟何志辉摘要:农民作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社会群体之一,一直都是中国油画重要的表现对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及全球视野的打开,江西的油画家们对西方油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在融合本土与外来文化方面做出了大量尝试,农民题材佳作迭出。但近些年,农民题材油画作品数量锐减,这种传统题材似乎已经“过时”了。以时代为脉络,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原因。关键词:油画;农民题材;绘画语言基金项目

6、: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创作发展研究”(YS20213)研究成果之一。45【中国美术研究】方面固守西方写实油画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探索性地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养分,逐渐形成了两个方向:一种是延续现实主义手法,但画面逐渐由那种主题性的宏大场面过渡到无主题、无情节的小画面;另一种则是致力于形式上的变革和创新,希望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油画的研究,逐步建构起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写实派画家代表有马宏道、倪芳华等,他们受苏联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颇深,始终坚持写实的道路。马宏道的乡音以正统的学院派技法描绘了普通乡村生活的一景,笔触细腻,技法娴熟,画中的小女孩倾注了画家对未

7、来的无限憧憬。倪芳华的帕蒂古丽则以小构图的方式描绘了少数民族小姑娘的纯真和善良。在形式变革方面,徐东林可说是江西最早进行艺术实验的画家之一,他坦言早期的作品金舟受到了席勒和拉斐尔前派的影响,而湖畔又受到了柯尔尼留巴巴的启发2。但饶有趣味的是,在与湖畔几乎同年创作的作品晌午中,画面似乎又呈现出了“立体派”的意味(图1)。事实上,当时很多致力于变革的艺术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还在进行绘画语言上的多样尝试,对西方现代主义油画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之,虽然这一时期江西农民题材油画没能在全国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标签,但画家们根植本土、情系农桑的朴素创作态度,在今天看来非常可贵。二、趋冷的20世纪90年

8、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十年,也是江西油画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面临着重大考验。首先,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便是人才的流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江西油画的创作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章仁缘、施绍辰、马宏道、万基元、刘颖悟等一批有实力的画家先后调离了江西,导致农民题材油画失去了群体优势。其次,画家的关注焦点发生转变。相当一部分画家在题材选择上从原来的农民转向都市或风景,原因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大部分年轻人来到城市务工,变成了新的“城市居民”,这种身份上的转变模糊了画家的焦点;二是在市场经济下,资本开始运作于艺术市场,那

9、些“土味儿”浓厚的农民题材似乎再也无力满足当代艺术市场的口味;三是青年艺术家登上艺术舞台,相比传统油画的再现性和陈述性,他们更注重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索。大概由于风景比人物更适合画家自由地进行发挥,抑或它抒情达意的特点更适合探索本土油画的特色之路,总之,艺术家对农民题材的创作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关于后者,徐东林就是一个例子。自觉对西方古典了解并不透彻、对现代绘画的认识也尚肤浅的他从中央美院进修回来以后3,便坚定了对西方现代绘画的探索。他认为想要与西方油画进行平等对话,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因此他不断地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吸取养分,又努力在其中融入东方审美语汇。从早期带有古典主义色彩的鄱湖渔女到后来抽象的

10、“伊水”系列,可见画家这一时期的转变。无独有偶,马志明也是这样一位画家,20世纪90年代由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为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灌注了新鲜的血液,如看场者 沙化时代砌墙的人土地-生命-土地 等。其中,土地-生命-土地是画家这一时期黄土高原情结的集中体现,画家用浑厚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农忙后酒足饭饱的恣意状态,也正是从这幅作品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画家日后意象化的创作倾向。与此同时,栾布却是江西少有的几位一直还在坚持农民题材油画创作的画家之一,自创作以来,他始终以现实主义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但即便如此,在鄱阳湖的传说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画家对于传统的挑战,其中平面化的处理手法及符号化语言的应用,

11、大概是出于年轻画家对当代艺术的敏感(图2)。当然,这并不能说明画家开始放弃对经典的追求,相反,画家始终相信现实主义绘画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江西的油画家们大都有了新的创作动向,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日趋式微。但此时的油画语言都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画家们的视角也逐渐从宏大主题转向对人自图1 20世纪80年代的江西农民题材油画462023 09身生命状态的捕捉和细腻描写上来。三、开拓创新的21世纪进入21世纪,江西油画在模仿、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一种明显的原创风格。以严智龙为代表的年轻艺术家们,以抽象的方式暧昧地宣泄着自己的情感,新兴的“八零

12、油画学社”也以颇具意象的形式语言诠释着自己的观念。相比上一代,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一开始接触的便是纷繁的当代艺术,比起沉重的农民题材,他们更愿意关注个人和当下。由于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风景,导致意象油画似乎成了近些年概括整个江西油画面貌的标签。尽管如此,江西农民题材油画也没有完全消亡。在创作了在收获的日子里之后,栾布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少数民族题材,他在长期深入藏族聚居区、考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气势恢宏的藏族人民题材作品,奔腾的高原便是其中的代表。卢杰则先后创作了夏布等油画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通过巧妙的光线处理,使画面看起来具有一种静谧的力量。事实上,到了21世纪,除了极少数画家还

13、在坚持农民题材油画的创作外,其他画家几乎无人涉猎,即便有个别画家偶尔创作出一两幅作品,如汪辉近两年以农家婚事为题材的作品囍,以及封治国近几年的“古竹调查”系列,但毕竟数量有限,难以形成群体优势。四、结语不难看出,形成江西农民题材油画如今发展格局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江西农民题材油画还在强调主题性和思想性的话,那么在“85新潮”以后,画家们就开始逐渐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这种内容上的转变显然比风格上的转变缓慢得多。当时的画家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又间或创作了一系列革命主题的农民题材作品,这几乎构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总体特

14、色。到了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才真正冷却下来。当然,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这一发展趋势,可能也与部分艺术家的狭隘认识有关,至少有一部分艺术家认为农民题材已经过时,不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艺术市场。纵观整个油画发展史,虽然题材有新旧,风格亦千变万化,但无论如何,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题材和风格,而是作品本身散发出的精神力量,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如果说工业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农业便是国家的支撑,古往今来农民一直都是一个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体,农民身上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烙印,其生存状态与社会密不可分。油画家要敏锐地发现他们身上新的时代特征,敏感把握他们的生存状态,在本土文化语境中不断开掘创新

15、,从而创作出既具有时代审美品质又感人至深的作品。封治国近几年的“古竹调查”系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回归,也看到了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生命还在延续。参考文献:1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江西美术作品选M.南昌:江西省美术出版社,1992.2徐东林.徐东林油画作品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3张海军.黑龙江省农民题材油画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139-140.作者简介:刘伟,硕士,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史。何志辉,硕士,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史。图2 20世纪90年代的江西农民题材油画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