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五可选案例分析模块五可选案例分析:刘成老师的地理课案例分析1、刘成为什么要选择个别化教学?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圆满的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地理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呢?刘成想到了网上个别化学习。一方面,在个别化学习条件下,刘教师能充分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他自己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基础,会制作精美的网页,而且学校每周都开设了微机课,学生可以自由分配2小时的微机练习时间,这些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硬件保障。2、在开始个别化学习之前,刘成对教学内容作了哪些处理?为什么?答:刘成老师设计的主题网站资源十分丰富,除了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
2、之外,还有他特地从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到的相关教学信息。他把主题网站分成两部分:课程内容部分和资源扩展部分。其中,课程内容部分涵括了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对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相关大气环境问题的介绍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这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资源扩展部分则是刘成老师从网络、报纸等渠道收集来的课外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有选择地学习相关内容。因为刘成老师注意到班里的几十名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地理基础很好,教师一点就会;有的则是因为各种原因基础不够好,需要比其他同学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相同的内容;有的同学非常有钻研精神,有的同学则更喜欢在给定的框架内学习。3、刘
3、成是如何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的?答:刘成老师将主题网站的地址告诉学生,同学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用户名(姓名拼音,不可更改)和密码(初始密码6个0,可以更改)登陆网站,进行相关的学习。当然,全班所有同学的学习记录教师都可以在后台看到。同时,他还公布了自己的邮件地址以及即时通讯工具帐号,同学们如果在操作上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提出,他都将尽快解答。刘成老师还密切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登陆时间、退出时间、在线学习的时长等。刘成老师最关注的还是学生在学习测评中的表现,因为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度。有些同学给他留言,对个别题目的解答仍然有疑问,刘成老师马上予以回复。他发现,虽然学生
4、的积极性很高,对于测评部分设置的思考题回答得相当认真,但是显然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网上学习习惯,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4、刘成是怎样将信息技术服务于个别化教学的?答:任务布置下去后,他经常在线,并尽量将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以便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还密切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登陆时间、退出时间、在线学习的时长等。当然刘成最关注的还是学生在学习测评中的表现,因为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度。有些同学给他留言,对个别题目的解答仍然有疑问,刘成马上予以回复。5、在你的教学中尝试过个别化教学吗?你能否举例说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适用于哪些情况?答:在我的教学中尝试过。我感觉个别化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我感觉都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才会有好的效果,而不是机械死板。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使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掌握的情况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