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的周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教学难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教学准备:卡纸,计算器,软尺每小组1把,直尺、毛线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谁来说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圆的哪些知识?二、
2、探究新知1、教学例4。我们知道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车轮有一些规格,出示:22英寸、24英寸、26英寸的图片。如果把它们各滚动一圈,哪种车轮行的路程比较长? (1)猜测滚动的路程与什么有关?(2)你认为什么是圆的周长?指出:车轮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学生在图中指出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3)比较这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你又有什么发现? 车轮的直径越长,车轮的周长就越长。2、教学例5。(1)出示例5。他们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要研究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小结:我们可以画几个圆量量它的直径和周长,算一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2)在卡板上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用手指一指这个圆的周
3、长。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量你这个圆的周长呢?小组讨论。(3)汇报方法。 谁来把你的方法演示给大家看?要想量得比较准确的话需要注意些什么?(4)操作活动。填完以后思考表格下面的问题,并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5)交流发现。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6)认识圆周率。介绍圆周率。阅读“你知道吗”内容。说说你了解了哪些知识?(7)公式推导。如果用C表示周长,d表示直径,怎样用字母公式表示圆的周长呢?(板书:Cd)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要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知道半径如何求周长呢?(板书:C2r)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93页“试一试”。学生尝试练习,交流算法。2.完成教材第9
4、3页第一个“练一练”。学生独立计算。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四”第3、4题。板书设计:圆的周长CdC2r教学反思:我在设计圆的周长这节课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大胆猜想,再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测量、观察和讨论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圆周长这课时,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2、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猜想验证又是学生探索中常用的方法。本节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收获,还有关于教学不足的思考,比如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课上不能注意倾听学生回答,圆的周长的概念教学不扎实,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