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的周长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圆的周长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巩义市第二小学 席景涛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有关本课的的要求是: 1、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应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结果的呈现要求学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绳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
2、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与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情分析在学习圆的周长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对周长这一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经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能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习惯于看,摸,画 ,做这些认知方式,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但由于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目标和长方形的周长学习要困难,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时是还是需要老师进行帮扶和鼓励,从而
3、建立起学习的信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知道圆周率的意义。2.通过圆周率的意义,能正确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3.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并能解决与例题类似的实际问题。评价任务:1.在小组内能通过测量和计算,知道圆周率的意义。2.向同桌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在练习本上用字母表示。3.对同学的板演情况做出正误判断,并能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出示一块钟表师:你能猜想小秒针的尖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那么小秒针走一圈的路程,也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又怎么来求呢?今天我们就
4、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生根据问题来回答。板书课题 :圆的周长。师引导学生打开记忆宝库,回忆周长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指出圆的周长究竟指的是什么部分。学生能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正确回答问题。环节二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总结。学生自由说出个人是如何找到圆的周长,并说出圆的周长是多少的。师在空中画一个圆,请同学们用大家猜想的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引起冲突。师:对于一些圆,我们无法用同学们刚才说的办法来完成,那么就应该寻找其他方法来解决。设置猜想环节: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学生猜想。进行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小组内合作完成下表。物 品周长直 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1号圆2号圆
5、3号圆观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师引导学生找出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教师出示圆周率的概念,并介绍祖冲之的事迹。师根据实验研究与圆周率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以及在练习本上写出其字母公式。1、学生在小组内能积极动脑思考,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操作意识强。2、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圆周率的意义。3、至少有90%的学生能根据圆周率的意义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环节三 及时反馈,巩固提高例题1:这辆自行车后轮轮胎的半径大约是33cm。这辆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大约可以走多远?小明家离学校1千米,骑车从家到学校,车轮大约转了多少圈?例题2:我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
6、周长是4.71 m,这个圆桌面的直径是多少?学生板演,并向同学们说出自己做题时的根据,其他同学独立完成。例1全班至少90%的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这轮周长。第二问至少有80%的学生在讨论后能正确计算。例2至少有90%的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环节四 知识回顾自我评价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做自我的评价。1、全课知识梳理,学生能正确说出圆周率的意义。2、能正确说出圆的周长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与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环节五达标测评达标测评:1、一张圆桌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一个木桩的横截面周长是37.6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正确率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