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6639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德育教育 206 道德与法治 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刘进明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纳定小学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教师不应该质疑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杠杆”。而是需要在新时代社会的全面要求下,培养学生等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共同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念渗透下,教师更应该关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所谓的劳动教育,需要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与情境,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提升对劳动技能、劳动智慧以及劳动精神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性提升。本篇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现状,对进一步促进劳动教育教学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

2、道德与法治;小学教育;劳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并未注重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渗透,经常性的以书面语言或文字对学生进行较浅层次的教育。而道德与法治并不只包含对学生的德育与素养教育以及法制理念的渗透推行,更融合了学生的劳动理念的建设。在劳动建设方面,教师要贯彻实行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理念,真正的将劳动教育贯彻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与情境中。以达到让学生培养劳动智慧,提升身体素质的目的。教师更要柔和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让劳动教育深入到学科中,被学生所理解、渗透、感悟与提升。对此,本篇提出如下见解: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现状现阶段的 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育教学虽然实行有所改观,但

3、是仍旧无法做到真正的让学生通过课程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弘扬道德与法治精神。首先,对于教师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辅助课程,这也是课程被大多数教师所不重视的原因。教师认为,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中所渗透的理念相较于学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是可以被忽视的。导致现在大多数教师在课程中不认真备课、课堂中随意上课,不认真讲解与引导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通过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其次,教师在课程中引导渗透劳动教育的方式是“机械单一”的。这种单一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师不注重课程活动的设置,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与体验到的劳动教育是枯燥无味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教师所实行的劳动教育方向是单

4、一的。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所实行的劳动教育知识让学生打扫卫生、整理书籍等方式;或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渗透。而这种劳动教育的渗透形式,违背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所实行的教育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掌握程度。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思维发展不够敏捷,再理解与渗透发展的方面有待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实行有效的劳动教育渗透活动,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策略(一)爱国精神渗透1.思想引领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推行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生需要褶皱掌握的,因为在校学生的思想中并未形成更多的

5、思考与发展内容。所以教师的引导便显得尤为重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生此时对教师具有极大的依赖性,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思想引领能够完善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例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视频内容可以是关于“大国工匠精神”的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树立劳动教育的意识,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发展建立榜样;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渗透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可以体现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劳动教育的渗透。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大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及其事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探索兴趣。随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与引导。如:在“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大国工匠李万君作为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被国人所知他是

6、见证了我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的重要人物。从他身上可以体现出一名技术工人的责任与担当。让学生通过视频进行情感的渗透,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样的体会?让学生说一说自身的体会与理解。这时学生便会思考,从大国工匠身上应该学到哪些值得敬佩的精神。当学生理解劳动精神内涵所在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从大国工匠身上所学到的劳动精神,我们如何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呢?有的学生便会联系自身的生活与学习,积极探索劳动精神的建立。2.身体力行为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渗透理念,教师需要在思想引领2022.03真情 德育教育207 后,让学生身体力行进行实践。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在

7、身体力行方面,教师更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深入其中探索劳动教育的内涵;丰富生活与学习的的劳动智慧。同样的,也可以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建立“身边的榜样”。例如:教师可以建设“榜样突围”,即在第一个时间段内,以学生前一阶段的劳动表现建设榜样。班级内的劳动榜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奖励,更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劳动榜样的优良氛围。在另一个阶段内,如果学生的劳动榜样积分突破了上一阶段的劳动榜样,那么便可以成为新一阶段的劳动榜样以此类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劳动自我管理氛围。而对于教师进行的思想渗透、引领大国工匠的爱国精神以及劳动精神,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身体力行”的建设。如:在某位大国工匠的身上,一

8、位学生学到了他的劳动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是具有责任与担当意识的。那么这位学生并学习其身上的责任与担当,自己承担起了班级卫生管理的责任。即当班级内卫生脏乱差时,他会选择自己拿起卫生工具进行打扫与清理;如果在适宜的条件下,他会动员班级的其他学生共同维护班级环境。教师便可以以此让每位学生学习大国工匠的精神,并且实践到具体生活与学习中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记录,看哪位学生的劳动记录更多。最后,教师对其进行评价与奖励活动。这种形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鼓舞学生的劳动教育理念渗透,提升学生理解与感悟能力发展。(二)健康能力发展1.思想引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发展也提出了重要要求。而在劳动教育的渗透

9、中,基于对学生身体素能的要求与建设目的,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健康能力的自我发展。即如何通过劳动智慧、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提升自身的健康发展能力以及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这不仅是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进行深入渗透的内容,也是教师实行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例如:在二年级所学的健康游戏我常玩这一课中,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及作息习惯。保护身体的同时,能够提升思想道德的渗透与发展。更让学生明确何种运动与活动是“健康的”,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又如快乐门诊部这一课,便是让学生调节自身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关注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念。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劳动教育需要

10、着重渗透发展的一方面。如:有的学生说“当我拿了爸爸妈妈的钱去买好吃的,但是他们没有发现时,我会很快乐”。这时便体现出学生对于“快乐”的认知是浅薄,其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严格要求自身建立健全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格。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同学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成果,这时才是真正的“快乐”。学生便会思考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想要的成果?有的学生会问老师:我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不想学习应该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生活体验,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辛苦与学习的重要性。也有的学生非常苦恼自己不会骑自行车,这时教师便引导学生: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自行车,那么你就会由苦恼

11、变为快乐。也有的学生会反映自己在班级内没有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耍,那么教师要通过本质去引导学生建立班级形象:你想一想,如果你不愿意帮助别人,或者对别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别人是否还愿意和你玩耍?如果你主动帮别人打扫卫生、用和蔼的态度对别人微笑2.身体力行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小学中成长的学生具有诸多的烦恼,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教师并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缓解学生的焦虑。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取友谊、获得知识,提升自身的素养发展。例如:在学生参与的运动中,有各种项目所构成,但是学生的每个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在运动的过程中,也会

12、有不同的素能体现。教师可以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探索在运动中哪些行为或事情是我们平时所没有关注到。随后,学生变可以通过认真的观察与记录对运动进行探索。有的学生观察中写道,每个项目都需要团队与协作;也有的学生观察到,某些学生在没有获取机会参与运动项目时便会出现沮丧的心理。随后,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具体观察,引领学生共同探讨与探寻解决办法。此项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关注到运动中所不常见的事情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及情绪方面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针对运动后所产生的垃圾进行拾捡与分类。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素能,也能够建立学生的劳动素养,提升学生的劳动智慧。(三)法治精神

13、建设1.思想引领在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中显示,其思维发展并不完善,在道德与法治等方面的理念建设不完全。甚至在进行劳动教育渗透时体现出学生消极方面的发展。那么教师并可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建立健全法制精神,树立法治观念。德育教育 208 渗透劳动教育。教师可以据此根据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小学生教育问题,进行热点性探讨与理念渗透。例如: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电子产品。而在小学的年龄阶段中,并未形成对网络及电子产品的正确认知与辨别。那么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探讨法制渗透。如: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学校内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采访活动,采访的主题是网络。教师让学生分小组

14、设定采访题目,类似的题目可以是“你会通过网络干些什么?”、“网络带给你的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等。并且分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采访活动。收集学校中各个年级学生对于网络使用的情况与理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汇总、总结与发展: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总结自己的题目并且到讲台前发言有效训练学生语言规范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日常活动的规范性。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与提升:我们所使用的网络建立学生的网络使用安全意识,提升辨别网络是非的良好价值观念。在思想引领中所体现出的劳动教育,便是让学生不只是通过课程知识与教师讲解进行理念的渗透,而是在采访活动等具有特特色的活动中对理念进行反馈与实践。2.身体力行对于法治

15、方面的身体力行,教师也可以采取相关的活动或竞赛。如:在班级或年级中举办“垃圾分类创新方法大赛”。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参赛活动。每个小组在参赛的过程中,首先讲解如何创新垃圾分类;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知识;最后,组内共同演示创新垃圾分类的方法。由“讲”到“演”的过程,能够切实体现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与思想方面的提升。通过此类的活动或竞赛,可以拓展学生的日常生活法治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举办相应的活动“法治小能手”。通过竞赛选举班级中法律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组成“法治小能手”讲演活动。班级内的各个学生互相配合,几个“法治小能手”观察鉴别校园内或校园外所出现的相关法治事件。而班级内的给予学生便可以

16、辅助这几个“法治小能手”进行法制规范。如:发现校园内某几个班级的学生倒垃圾时,总是将垃圾倒在垃圾桶外面。这时便可以组成“法治小队”,其中一队将倒在外面的垃圾进行清理与分类;另一队便可以在校园中进行法治理念建设与巡演。也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共同建设劳动教育。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够建设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三、结束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课程理论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渗透。并且着重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关注爱国精神、提升健康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最终弘扬劳动精神,实现核心素养的建设。参考文献:1 李云.劳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

17、J.科学咨询,2020(50):291.2 肖山.教学做合一 思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解与运用 J.教师,2020(15):102-103.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0.15.051.3 李素梅.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劳动教育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694.4 罗燕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6):36-37.5 贾海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6):1567.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1.16.1550.6 关凯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J.文渊(中学版),2021(4):311.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21.04.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