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借助朗读体会本文是如何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感人的。2、 能够以此文为例,初步归纳、掌握使演讲词具有感染力的要点。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质疑点拨情感态度价值观1、 领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情实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2、 学习马丁路德金恪守信念、不屈不挠的崇高品质和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总有一些面孔,总有一些声音,当时空过往的时候,在人们心中留下感动的痕迹。也许没有伟岸的身影,有的只是瘦削的脸庞和坚定的目光,但是却能将自由的希望注入绝望者的心理;也许没有动人的面庞,有的只是布满皱纹
2、的沧桑,但是却能用最无私的爱向人们诠释什么才是天使的模样;也许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只是发自心底细若游丝的心声,但总能在回首的时候,深深地撞击人们的心灵。 “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发自心底的呼唤,是二十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是划过漫漫长夜的一道闪电。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这堂课去走进马丁路德金,去走进他的梦想!二、合作探究,质疑解惑教师:本文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 题眼是哪个词?学生:“梦想”!教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正面描述梦想的段落。学生:1725段教师:既然这些段落就已经正面描述了梦想的内容,那么1-16段,26-32段能不能删去?学生:不能,理由可能是“不完整”等。教师:下
3、面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在1-16段中推荐最为打动你的句子或段落、章节,反复朗读,了解其中所表达的内容,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预设:第一段:运用比喻,形象的点名了解放黑奴宣言的伟大意义。第二段:“然而”笔锋陡转,揭示了黑人的生存状况 物质生活贫困;精神生活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情感痛苦(板书)(出示幻灯片“黑奴贸易和黑奴受压迫的生活”) 作者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这种情感? 修辞:比喻、排比、对比。 “一百年后的今天”与“一百年前”构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要实现梦想的原因。一二段诵读指导:充满激情,沉痛有力。第三、四段:指出集会的目的,明确美国曾经的诺言,摆出美国没有实践自己的诺言。第五段
4、:“现在是的时候”排比句式和比喻的运用,加强了内容的表达,形象的描绘了种族隔离的弊端和种族平等的美好前景。诵读指导:内容逐层递进,情感逐层抬升。学生试读,教师评价总结:我们能从该同学的诵读中,体会到黑人实现梦想的急切。板书:急切过渡:这么急切的心情,这么具有感召力的演讲。如果我们是当时聆听演讲的一名黑人,心中一定涌动起要反抗、要战斗的极大热情,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该拿起武器去对付压迫我们的美国政府和白人了呢?学生:不是,斗争的方式是和平的争取正当的权益。(非暴力抵抗) 斗争的策略是团结白人兄弟,用爱去感化。教师:现对于之前的激情我们诵读的时候语调应平和的、理智的、语重心长。(板书:理智,平和)过
5、渡:还有哪些段落可以看出这种理智、平和的心态。学生:15-16教师:如果用关键词概括这两段的内容,可以是什么?学生:坚持,忍受,不要绝望。教师明确:坚忍。板书(坚忍)过渡:黑人纪律严明,只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竟然还有人质问和挑衅。你能找出相关的语段吗?学生:914段教师:让我们齐读这一部分。“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言外之意是,你们怎么还不满足?那我们不满足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概括其中的内容。教师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诵读指导:面对黑人的
6、现状,面对质问和挑衅,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使得愤怒的情感逐层抬升。板书:愤怒学生参与:请一位同学将这种愤怒的情感表现一下。评价: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教师总结: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以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三
7、、交流讨论,总结概括1、示意板书:过渡:在1-16段中,作者在内容上交代了实现梦想的原因、方式、策略、决心,将痛苦、理智、急切、平和、愤怒、坚忍的情感有机的融为一体,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情动人,以理感人。在感情上充分蓄势,为表达梦想的含义做了必要而充分的铺垫。下面,我们来读17-25段,同桌间探讨梦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教师明确:平等、正义、自由、友爱。2、教师提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明确: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
8、地表现出来。学生试读教师评价: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小结: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拓展延伸:1、(幻灯片显示)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
9、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提问:为什么说“让美国变得公平”,而不说让“黑人享受到了更多的公平”?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要用“非暴力”方式争取正当的权益?这体现了他什么情怀?纵观全文,哪里体现了?明确:爱国的情怀。2、明确: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也是他爱国情怀的体现,他希望人人平等,民族团结,国家奋起。让自由自由之声在美国的每一个角落响起来。(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读)四、写法借鉴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现在,我们对我有一个梦想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么,请同学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以此文为例,初步归纳、掌握使演讲词具有感染力的要点。1. 学生思考,自由发
10、言.。2. 明确: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众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五、课堂总结马丁路德金深受民众的爱戴,却引来敌人的仇恨。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他还活着,因为生命的陨灭并不妨碍精神的升华。他是不可战胜的,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六、作业1、再读文本,体会情感,感悟精神。2、交流讨论,当今社会美国黑人在美国的地位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