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17、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2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一)、导语: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
2、的发明创造,石拱桥的建设成就就令世人赞叹不已。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二)、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荷情万种(一)、荷花(二)2要求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学生谈阅读的感受,只要能谈到一两点就行。3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聆听入课明确说明文文体特征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1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四)、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1 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
3、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3)全班交流。2 局部探究。(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学生齐读第四、五段。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六)、布置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单拱卢沟桥:联拱解放后:长虹大桥、双曲大桥飞跃发展教学反
4、思课题17、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2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一)、检查作业: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
5、,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交流。(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1 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3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说明文常见顺序学生掌握说明知识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
6、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朗读课文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举例子:赵州桥 卢沟桥教学反思课题18.苏州园林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我
7、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
8、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一起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3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聆听感悟积累文学常识朗读课文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1)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五)、难点探究:文中多次提到
9、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六)、布置作业:1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交流初读感受划分层次概括段意探究说明顺序板书设计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整体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近景远景的层次美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局部 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教学反思课题18、苏州园林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
10、方法,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难点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第二课时(一)、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1教师简单介绍有关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的知识。2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二)、比较阅读,加强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运用从本文学
11、到的知识分析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语文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最后科代表作总结发言。复习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明确常用说明方法阅读课文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三)、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1探讨课后练习二(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4)假山的堆叠
12、,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四)、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1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2预习故宫博物院,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思考并回答问题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小结板书设计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四个讲究 假山池沼的配合艺术 花草树木的映衬重画意 近景远景的层次景致深 教学反思课题19.蝉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重点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弄清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
13、学方法。难点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提问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
14、生活。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建穴,第57段写伺机出穴。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次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目标导学二:默读课文,品
15、味说明语言提问2: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提问3: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4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5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推
16、荐阅读:昆虫记板书设计蝉蝉的地穴地穴特点出穴脱壳蝉的卵树枝产卵孵化幼虫钻入土里变为成虫生动形象的文学笔法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细致深入的科学观教学反思课题20.梦回繁华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2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
17、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提问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提问2:课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提问3: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明确: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
18、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目标导学三: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提问4:品读课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道纵横,房屋林立”“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这些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提问5:读了课文,你想对张择端说些什么?明确: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板书设
19、计梦回繁华作者朝代籍贯 职业 作品 画面开卷 中段 后段 价值艺术历史层次清晰且结构严谨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教学反思课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课型新授课时3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重点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难点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
20、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例文引路把握特点香烟的自白朋友,你一定认识我。不信?请睁大眼睛瞧一瞧瘦长而圆滑的身材,雪白的皮肤,戴一顶海绵帽子。你说我是香烟?对了,在下正是。(开头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香烟的外部特征,语言幽默诙谐。)我的“作用”确实不小。人们参加社交活动少不了我,我成了男子汉“气派”的体现;平常办事少不了我,据说不管多难办的事,只要我出面准能成;提神醒脑开通思路也少不了我。甚至只要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屏幕上的那位作家,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苦思索着,桌角的那只烟灰缸里满满堆积着我的残骸一顶顶海绵帽子。(第2自然段重点写香烟的作用。)实际上,我是由烟草加工而成的,我的体内含
21、有一种叫尼古丁的有毒物质。可别小看它,我们兄弟20个所含的尼古丁量,足以毒死一头强壮的大公牛!人体一旦吸进50至70毫克尼古丁就会死亡。虽然人们吸一支香烟吸收的尼古丁并不会达到使人立即死亡的地步,但长期吸取,就好像慢性自杀一样。不但如此,我的体内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据现代科学家分析,这些物质会促使人患肺癌、喉癌、食道癌等。有调查数据表明,近年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现在,我的外衣越来越精美,身价也越来越高了。我的足迹踏遍每一个角落。我也时常为自己能够风靡世界,在人类市场上能长盛不衰而骄傲。但是有时我也想,我们明明是在破坏人类的健康,为什么还受到他们如此的青睐呢?亲爱的朋友,你能告诉我这
22、是为什么吗?(第4自然段写了香烟的发展现状。)【总评】文章先说明香烟的外形特征,再说明其“作用”和内部成分,最后说明香烟的发展的现状。文章抓住事物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生动活泼。 1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2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来【写法指导】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其
23、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2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有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板书设计说明要抓住特征细致观察查阅资料 学会比较教学反思课题复述和转述课型新授课时3教学目标1、习转述,要听清楚、说明白。2、说话时态度大方,讲究礼貌。重点习转述,要听清楚、说明白难点说话时态度大方,讲究礼貌教学
24、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请人把话转告给别人,这就叫“捎话儿”,也叫转述”。(板书:转述)转述应注意:转述别人的话,首先要听清,记准人家的话,别弄错;转述的时候,要把原话说清楚,说明白,不然就会耽误事。(板书:听清楚、说明白)二、创设情境(X老师走进教室)X老师,您有事?X老师,打扰您了,请问X老师在这里听课吗?上课前有个人找她,她出去了,您找她有什么事?X校长通知她今天下午4:30到二楼会议室开会,要带一支2B铅笔和黑色钢笔。等一会儿X老师来了请您转告她。谢谢!三、练习转述1、复述通知同学们,等会儿X老师来了,谁能把X校长的同志
25、转告给X老师?转述时,一定要把原话记住,说得清楚明白。想想,刚才X老师怎么说的?不要忙着举手,每人先在心里说一遍,记不住的,可以问问同桌。现在,请同学把X校长的通知说一下。谁先说?(相机点评)2、扮角色转述现在我当X老师,你们先说给我听听,怎么样?不过,除了把通知的话说清楚外,还得有礼貌,说话态度要自然大方,说的声音要让老师听见,当然也不要太响,因为只讲给一个人听。为了说好,各学习小组先出声地练习一遍。一个人说,其他人仔细听,觉得不合适的地方帮他修改。(各小组练习)谁来试试?别忘了,我现在是X老师。(相机点评)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资源补充3、写留言条哎,X老师怎么还不来呀?看来,她可能有事
26、。等会儿我们就要放学了,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写张留言条放到X老师办公桌上,怎么样?我们学过写留言条,还记得怎样写吗?(复习留言条的写法)好,现在大家都写,谁写得好,就把谁的放到X老师的桌子上去。(学生写留言条,老师巡视指导。)多数学生已经写好了,请自己大声读一遍。同桌再互相检查一遍。谁念给我听听?(相机评改)4、情境转述(X老师推门而入)X老师,您早来一会儿,我们就不必费这么大事了!(怎么回事?)哪位同学来告诉X老师?(指名转述)四、教学反馈X老师这里还有一则好消息,想知道吗?请每组第一位同学到我这儿来听,再请他们传话给你们。分组传话。反馈转述情况。五、总结全课同学们,学会说话、写话多重要啊!今后要好好说,争取说得更好,写得更漂亮!六、课堂延伸请大家把今天上课的情景回去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板书设计 听清楚转述 说明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