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巩固训练13时间20170922编写孟昭君审稿孙华学生姓名组别1、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B、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C 、与酸反应的速率:NaHCO3Na2CO3 D 、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NaHCO3能转化成Na2CO32、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 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填装置序号)。(2) 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_
2、(填选项序号)。A比复杂 B比安全 C比操作简便D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行(3) 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填化学式)。3、图像分析题【思考】下列图像与实验对应的是 (1)向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3)向等物质的量的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4)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4、将0.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
3、量的关系的是5、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的计算【思考】1L1mol/LNaOH溶液分别与0.5mol、1 mol、1.5 mol、2 mol、2.3 mol的CO2反应后的溶质是什么?物质的量是多少?CO2换成S O2结果如何?n(CO2)溶质的化学式溶质的物质的量6、实验探究:过氧化钠固体中加水,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无色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空气中的CO2进入溶液中和了碱液,使红色褪去,你认为合理吗? ;原因是 。乙同学查阅资料有如下说法: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以分成两步先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Na2O22H2O=2NaOHH2O2(阴阳离子相互交换,适合所有水解反应)过氧化氢不稳
4、定分解 2H2O2 = 2H2OO2 双氧水具有较强氧化性、漂白性乙同学认为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后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因为Na2O2和水反应得到了双氧水,双氧水使红色的酚酞褪色。【实验验证】验证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实验1: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 色,滴入 ,发现红色褪色。实验2: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滴加酚酞先变红后褪无色的溶液,加入少量的 固体,发现有气泡产生,用 检验产生的气体。实验3:在实验2的溶液中,滴加几滴 试液,溶液重新变红色。7、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人研
5、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min,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人蒸发皿中,灼烧2h,制得Na2CO3固体。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g水)盐 温度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NaHCO36.98.19.611.112.714.51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大于35时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高于35,则 ,若低于30,则 ;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2)加热完毕后,继续保温30min,目的是 。静置后只析出NH4HCO3晶体的原因是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 杂质(用化学式表示)。 (3)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以化学式表示),需加入 ,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是可回收NH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