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MH∕T 1008.1—2021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1部分 喷雾设备(民用航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3311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H∕T 1008.1—2021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1部分 喷雾设备(民用航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MH∕T 1008.1—2021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1部分 喷雾设备(民用航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MH∕T 1008.1—2021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1部分 喷雾设备(民用航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MH∕T 1008.1—2021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1部分 喷雾设备(民用航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MH∕T 1008.1—2021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1部分 喷雾设备(民用航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60 CCS B 90 MH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用 航 空 行 业 标 准 MH/T 1008.12021 代替 MH/T 1008.11997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 1 部分:喷雾设备 Technical indexes of aircraft distribution equipment performance Part 1: Spraying equipment 2021 - 09 - 22 发布 2021 - 10 - 01 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 布 MH/T 1008.1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2、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 MH/T 1008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的第 1 部分。MH/T 1008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已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喷雾设备; 第 2 部分:播种设备。 本文件代替 MH/T 1008.11997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 1 部分:喷雾设备 ,与 MH/T 1008.1199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 1 章,1997 年版第 1 章) ;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见第 2 章,1997 年版第 2 章) ; 修改了“流量”和“喷雾角”的定义(见 3.1 和

3、3.3,1997 年版 3.1 和 3.6) ; 增加了“有效喷幅宽度”和“紧急释放性能”的定义(见 3.2 和 3.4) ; 删除了“雾滴大小” 、 “体积中值直径” 、 “数量中值直径” 、 “90%累积体积直径” 、 “10%累积体积直径” 、 “雾滴谱宽度” 、 “雾滴谱绝对宽度” 、 “雾滴谱相对宽度” 、 “雾滴分布均匀度” 、 “喷雾沉积量”的定义(1997 年版 3.23.5) ; 将飞机喷雾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修改为“流量” 、 “有效喷幅宽度” 、 “雾滴直径及雾滴谱宽度” 、“喷雾角” 、 “耐化学腐蚀性” 、 “密封性”和“紧急释放性能” (见第 4 章,1997 年版第

4、 4 章) ; 将飞机喷雾设备性能的检测方法修改为“流量检测” 、 “有效喷幅宽度检测” 、 “雾滴直径及雾滴谱宽度检测” 、 “喷雾角检测” 、 “耐化学腐蚀性检测” 、 “密封性检测”和“紧急释放性能检测”(见第 5 章,1997 年版第 5 章)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小波、唐赫、王秉玺、罗伍周、徐勐、熊奎、宋绪家、赵富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7年首次发布为MH/

5、T 1008.1199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MH/T 1008.12021 引 言 飞机喷施设备是开展农林航空作业的必备工具, 其性能质量不仅关系到作业成效, 同时也关系到所加装航空器的飞行性能及安全性,因此制定飞机喷施设备的性能技术标准,规范设备的生产、配备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飞机喷施设备的规范化管理需要,民航局于1997年发布了行业标准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MH/T 1008) ,确定了飞机喷施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由于飞机喷施设备主要分为喷雾设备和播种设备两大类,因此该标准按设备类型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喷雾设备(MH/T 1008.1) ,适用于飞机喷雾

6、设备的性能检测; 第2部分:播种设备(MH/T 1008.2) ,适用于飞机播种设备的性能检测。 MH/T 1008.1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飞机喷雾设备行业标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飞机喷雾作业机型、机载作业设备和检测技术手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作业机型从原来单一的运五飞机发展到现在的多样化机型; 飞机喷雾设备的性能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也有较大提升; 雾滴参数检测手段从传统的显微镜观测转变为智能化的雾滴检测系统。 以上情况导致该标准的相关技术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行业发展需要,难以发挥标准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有必要对标准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本次对MH/T 1008.1的修订,增加了飞机

7、喷雾设备的性能指标,细化了技术指标的定量和定性要求,完善了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为飞机喷雾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单位开展定型检测和使用中的检测提供了操作规范, 有助于确保飞机喷雾设备性能满足作业质量要求, 提升飞机喷雾设备的国产化水平。 MH/T 1008.12021 1 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 第 1 部分:喷雾设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飞机喷雾设备性能技术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飞机喷雾设备的定型检测及使用中的检测, 使用其他类型航空器开展的喷雾设备性能检测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8、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H/T 1002.12016 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 第1部分:喷洒作业 MH/T 10312010 农用飞机喷洒设备性能检测规范 MH/T 10402011 航空喷施设备的喷施率和分布模式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MH/T 10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量 flow rate 飞机喷雾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排出液体的体积。 注:流量的计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3.2 有效喷幅宽度 effective spraying wid

9、th 飞机喷雾作业中喷雾沉积量达到生产上要求的最大喷幅宽度。 注:有效喷幅宽度的计量单位为米(m)。 3.3 喷雾角 spray angle 扇形、圆锥形喷嘴喷雾时,靠近喷嘴的两侧喷雾直线之间的夹角。 注:喷雾角的单位为度()。 3.4 MH/T 1008.12021 2 紧急释放性能 emergency release performance 飞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排放装载物料的能力。 4 技术指标与要求 4.1 流量 地面和空中流量误差均应不大于5%。 4.2 有效喷幅宽度 飞机喷雾设备在定型前及使用中应测定常用作业高度下的有效喷幅宽度, 有效喷幅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3 雾滴直径及

10、雾滴谱宽度 不同的喷雾类型的雾滴直径及雾滴谱宽度要求见表1。 表1 不同喷雾类型的雾滴直径及雾滴谱宽度要求 喷雾类型 雾滴直径 m 雾滴谱宽度 常量喷雾 250400(含) 2.5(液压式喷头) 低容量喷雾 150250(含) 2.0(液压式喷头或旋转雾化器) 超低容量喷雾 150 1.5(液压式喷头或旋转雾化器) 注1:雾滴直径用雾滴的体积中值直径表示。 注2:雾滴谱宽度用雾滴的体积中值直径与数量中值直径的比值表示。 4.4 喷雾角 扇形、圆锥形喷嘴在定型前及使用中应测定喷雾角,喷雾角误差应不大于5%。 4.5 耐化学腐蚀性 对于经常与原药或农药稀释液直接接触的密封垫以及其他零部件,应检测耐

11、化学腐蚀性。检测后,每个零件的重量和尺寸的变化幅度应不大于5%,且重新组装的飞机喷雾设备应满足设计要求。 4.6 密封性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药箱、泵、喷杆、控制阀、喷头(雾化器)等工作部件及连接处应无松动和药液渗漏现象。 4.7 紧急释放性能 对于配备有紧急释放装置的飞机喷雾设备,应检测地面和空中的紧急释放性能。药箱满载飞行时,应具备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排空药液的能力。 5 检测方法 MH/T 1008.12021 3 5.1 流量检测 按MH/T 10312010中6.5的方法检测。 5.2 有效喷幅宽度检测 按MH/T 10402011中4.4的方法检测。 5.3 雾滴直径及雾滴谱宽度检测 按

12、MH/T 10312010中6.6的方法采集检测样本。按MH/T 1002.12016中5.4的方法检测。 5.4 喷雾角检测 采用量角法测量时,单个喷头在试验压力下喷洒清水,将量角器置于喷头上方,使量角器两臂与喷雾边缘平行, 直接读数;采用摄影法测量时,将喷头固定在支架上, 喷头向下, 在试验压力下喷洒清水,用摄影仪器拍下喷雾角的正投影图像, 然后在图像上确定喷雾直线部分并测量其角度。 重复检测不少于3次,以算术平均值表示喷雾角。 5.5 耐化学腐蚀性检测 检测前应对每个零部件单独进行称重和测量。将这些零部件置于煤油、甲苯和二甲苯按40:20:4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溶剂(温度为20 25 )中

13、浸泡12 h,然后用清水把浸泡过的零部件漂洗干净、晾干,在气温20 25 ,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放置24 h,最后对每个部件进行重新称重和测量,分析每个零件在前后两次测量的重量和尺寸的变化。 5.6 密封性检测 检测前应将飞机喷雾设备的外表面清洗干净。 在药箱内注入1/3至1/2有效载荷的清水, 打开设备喷洒控制阀,使整个设备内充满清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最高的额定工作压力运转3 min,观察各工作部件及连接处、密封件处有无松动和渗漏现象。 5.7 紧急释放性能检测 地面检测时,应检查紧急释放装置及相关部件的可靠性,并测量药箱满载时清水的排空时间,若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进行空中检测;空中检测时,应在药箱满载时实施紧急释放,并测量清水的排空时间。地面和空中检测均不少于3次,以算术平均值表示排空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航空/航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