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育保健学第五章运动性疾病.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325166 上传时间:2025-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保健学第五章运动性疾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育保健学第五章运动性疾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育保健学第五章运动性疾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育保健学第五章运动性疾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运动性疾病:是指因训练安排不当造成体内功能紊乱所出现的疾病或症状。常见的有过度训练综合症、过度紧张、运动性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中暑等。第一节 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的全称是“过度训练综合症”,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一、原因与发病机理(一)训练安排不当 1、教学与训练中没有遵守循序渐进和系统性训练原则,持续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缺乏明显的节奏,不会及时调整训练内容;2、在训练不够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3、训练中未注意个人的特点(如年龄、性别、运动水平和功能状态);4、没有考虑随着季节、气候变化而适当调整训练计划;5、伤病后身体未完全

2、康复就投入了正规的训练;6、训练内容单一,片面追求单项成绩,缺乏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训练等。(二)比赛安排不当 1、比赛前训练准备不够; 2、连续比赛缺乏足够的休息,赛后体力尚未完全恢复即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 3、伤病后过早参加比赛等。(三)其他原因 如生活制度遭到破坏、营养不良、环境不良、精神创伤、心理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身体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本来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过度训练的发生。(四)过度训练的可能机制 1、神经系统过度紧张,造成兴奋和抑制过程均衡性遭到破坏,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定型,从而使皮层和皮层下功能紊乱,引起各系统器官功能失调。幻灯片102、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机体内应激系统发生

3、一定的“衰竭”;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为下丘脑对低血糖的刺激不敏感,或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 4、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T细胞免疫力”暂时下降,白细胞总数减少,肌肉不能释放足够的谷氨酰胺,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二、发病时机 一般说来,运动员在刚开始训练阶段是不会出现过度训练的。通常只有达到提高成绩阶段,特别是接近个人最高竞技成绩(所谓良好的竞技状态)时,出现过度训练的可能性才逐渐增加。三、表现早期症状: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与神经衰弱相似:大运动负荷后出现睡眼欠佳、食欲不振、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易疲倦、运动时使不上劲,运动成绩下降等,客观检查无明显改变。 因此过度训练的早期极容易被忽

4、视。中后期表现 除早期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全身乏力,无训练欲望,小运动负荷也现疲劳,且在24小时内不能恢复,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明显下降;安静血压和脉率明显增加,联合功能试验异常反应多呈梯形反应,其次是紧张性不全型。血液检查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血睾酮水平下降等。 过度训练的运动员一般有身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球蛋白降低,容易患病;此外,还可能引起肌肉的持续性酸痛、僵硬和痉挛,甚至出现肌肉损伤和疲劳性骨折。过度训练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诊断时应详细、早期判断。四、 处理五、 关键:早期发现、及早处理。处理的基本原则:消除病因,调整训练内容或改变训练方法,对症治疗。1、早期只需要调整训练计划,控制运动负荷及

5、运动强度,减少或避免难度大的动作,减少速度及力量性练习;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营养。2、中后期则要暂时停止专项训练和比赛,多辅以全面训练和放松性训练,积极进行温水浴、按摩和药物疗法(以中草药、多种维生素为主)注意事项过度训练经恰当治疗后,轻者2-4周可治愈,较重者需要2-6个月,严重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过度训练病愈后恢复训练时要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及运动强度,以防复发。五、预防1、定期进行身体功能检查;2、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训练计划;3、遵守科学训练原则,加强全面训练;4、大运动负荷训练或比赛后,要积极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5、伤病后的恢复训练要加强医务监督;6、对早期的过度训练及时进行

6、处理。第二节 过度紧张过度紧张:是在训练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病理状态,常在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短时间内发病。多发生在中长距离跑、自行车、足球等运动项目。一、原因1、锻炼较少,训练水平差;2、缺乏比赛经验;3、长期伤病的困扰而中断训练;4、进食后不久即进行激烈运动者等。二、临床表现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型(二)心功能不全型(三)脑血管痉挛型(四)运动性猝死型(五)晕厥型(一)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型急性胃肠功能紊乱是过度紧张中最常见的表现。运动员常在剧烈运动后不久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腹部有轻压痛等。也可引起运动应激性溃疡。这可能是由于运动

7、员极度疲劳,再加上精神过度紧张,使胃酸分泌明显减少而致。(二)心功能不全型表现为运动后头晕、眼花、步态不稳、面色苍白、心前区和右季肋部疼痛等,检查时可发现脉率明显加快而弱,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等. 这可能是由于运动负荷超过心脏的负担能力,使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输出量明显降低,甚至造成心肌梗塞而引起死亡。(三)脑血管痉挛型 运动后突然发生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活或麻痹,伴头痛、恶心、呕吐等。 其原因为脑部缺血、缺氧和脑血管痉挛所致。(四)运动猝死1、运动性猝死的定义运动中或运动后,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死亡称为运动性猝死。2、运动性猝死的原因(1)心性猝死: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疾患所致,

8、在激烈运动中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如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心脏病、心瓣膜和心肌病变、传导系统异常)。(2)脑性猝死: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高血压等导致脑溢血。(3)不明原因型:其他某些原因。3、运动性猝死的预防(1)及早识别可能发生运动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通过体格检查及询问病史;(2)要注意观察运动性猝死的先兆症状:运动中出现较明显的胸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情况时应及时中止运动并进行详细检查;(3)若出现发热等时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4)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训练;(5)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6)重视运动员心脏的自我保健,如戒烟等。幻灯片29三、处理1、病情较轻者:让运动员平卧,注意保暖和吃易消

9、化的食物,一般12天会好转;2、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立即采取半坐卧位,保持安静,并针刺或点掐内关、足三里;昏迷者,应再加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等穴;3、有心跳呼吸暂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四、过度紧张的预防1、遵守科学训练原则:训练水平低、身体素质差及体弱患病者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而定;患病期间应停止训练;病愈后训练时要循序渐进;饭后要休息足够时间才能进行剧烈运动。2、 运动员选材时,要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 第三节 运动性贫血贫血:是指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正常成人的血红蛋白量:男120160g/L,女110150g/L。 运动性贫血:仅是指直接由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约占运动员贫血的35%左右,且半数以上属于缺铁性贫血,多发生竞走、长跑、体操、足球等运动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