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艺术对消费者的影响摘要: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为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广泛的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因此,设计艺术在日常生活中与消费者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涉及更广的领域,设计艺术的各个方面对消费者都有各种深浅的影响,无论是消费者需要、动机、行为等,所以说,设计艺术对消费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消费者 艺术设计一、 消费者(1) 消费者需要消费需要是推动消费从而也是决定销售的首要因素。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它是机体或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形成需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确有所
2、需;二是个体期望得到这种东西,确有所求。消费者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欲望或愿望。需要是人们有了某种需要,才为自己提出活动目的,考虑行为方法,去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以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需要得到满足,给人以愉悦的情绪体验,更加焕发新的热情;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势必影响活动的效能。消费者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人生俱有的,它反映了人对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如饮食、睡眠、休息、阳光、水、空气等,它是人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性需要是在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如对劳动、交往、友
3、谊、求知、尊重、道德的需要等。在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希望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各种心理需要也不断产生。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发展性、可诱导性、周期性、伸缩性、时代性。多样性,由于不同消费者在年龄、性格、工作性质、民族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经济条件、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对象与满足方式也是纷纭繁杂的,对主导需要的抉择是不一致的。发展性,消费需要的内容,从静态分布上看就是多样化,从动态观点看就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心理需要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对象
4、,消费者对某项需要一旦满足以后,就不再受该项需要激励因素的影响,而渴望并谋求其它更高一级的需要,并不断向新的需要发展。可诱导性,消费者决定购买什么样的消费品,采用何种消费方式,怎样消费,既取决于自己的购买能力,又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周围环境、社会风气、人际交流、宣传教育、文学艺术等等,都可以促使消费者产生新的需要。或者由一种需要向另一种需要转移;或者由潜在的需要变成现实的需要;由微弱的欲望变成强烈的欲望。因此,消费者的需要可以引导、调节而形成,也可以因外界的干扰而消退或变换。周期性,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些需要在获得满足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再产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重新出现,显示出周而复始的特点。不
5、过这种重复出现的需求,在形式上总是不断翻新的,也只有这样,需要的内容才会丰富、发展。伸缩性,伸缩性表现在消费者对心理需要追求的高低层次,多寡项目和强弱程度。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以精神产品满足的心理需要,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可多可少,时强时弱。当客观条件限制了需要的满足时,需要可以抑制、转化、降级,可以滞留在某一水平上,也可以是以某种可能的方式同时或部分地兼顾满足几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在有些情况下,人还会只满足某一种需要而放弃其它需要。时代性,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还会受时代风气、环境的影响,时代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也会不同。不甘落后于时代,随周围环境变化而变化,是一般人常有的心理特
6、征。(2) 消费者动机人们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消费者的任何购买行为也总是受一定的购买动机所支配。消费者的动机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并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各种各样的动机体系,指导、激励、制约着消费者沿着一定的方向行动。消费者动机的分类:第一,根据动机对于行为的驱动作用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所谓积极动机,是驱使我们朝向某个目标的驱动力,消极动机则相反,它迫使我们远离或避免某些目标或行为;第二,根据动机产生需要的差异性可以将动机分为层级性动机,与各个层级的需要一一对应。因此,这些动机也存在逐层升级的趋势,并且越底层的需要导致的紧张感越强烈,所
7、以导致的动机也就越迫切。由于消费者侧重满足的需要存在差异性,因此同一消费行为背后的动机也不尽相同;第三,动机还可以根据消费者采取的行为分为感性动机和理性动机。理性动机是指消费者感受到一定需要后,理性的考虑所有选择,选择那些能提供给他们最大效用的产品。感性动机是指消费者直接按照情绪和情感来选择不同的目标。 消费者购买动机产生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即消费者的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两类。内因,消费者的动机与需要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都是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是达到满足需要的行为动力。当消费者产生了某种消费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紧张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产生动机。所以,动机是由个体需要引起的达到满足
8、需要的行为动力,是需要的具体体现。外部诱因,消费心理学把能够引起个体需要或动机的外部刺激叫做诱因。但诱因毕竟只是消费者动机的外因,它终究还要通过消费者的内因需要起作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绝大多数是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合力促成的,就每一具体商品来说,只是需要的侧重点不同。有些商品,消费者除了追求其基本功能满足需要以外,更主要地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具有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商品构成因素,就是商品的心理功能。二、艺术设计(1) 环境设计对消费者的影响商店外观是消费者认识一个商店首先看到的客观事物,会给消费者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以至影响其进店后的情绪和行为。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橱窗既是一种重要的广告形式
9、,也是装饰商店店面的重要手段。同时,商品橱窗对于消费者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它可以激发购买兴趣、促进购买欲望、增加购买信心。商店外观是一个商店总的外部特征,它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一)门面 商店的门面是一个商店的“脸孔”及构成商店形象的关键部分。它的设计风格对消费者最初主观地判断商店的新旧、优劣、大小等有很大影响。 具有新颖独特风格的门面,带民族特色风格的门面,简洁明快风格的门面,古老庄重风格的门面,凡此种种都会给消费者留下不同的印象。 用对联的形式装饰门面是我国的独创。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一年除夕为阉猪户写过一副春联:“双手辟开生死路,一刀切断是非根。”清乾隆皇帝为一家鞋店作联:“大楦头小楦
10、头打打打出穷鬼去,粗麻绳细麻绳绑绑绑着财神来。”以后文人学士竞相仿效,对商业对联的产生和流行起到了一定作用。一副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语词凝炼的对联,再配上精湛的书法或其它别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如镶嵌、表饰等),能使人过目难忘。 总之,门面设计,一要满足消费者方便、实用的心理愿望,二要考虑到商店经营的具体商品。如经营日用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的商店、金银首饰类贵重商品的商店、眼镜钟表文具等特色商店及农副产品、副食品、水产禽蛋类商店的店门大小、装饰及与招牌、橱窗的对比关系,都要有自己的特色。 (二)招牌 商店招牌,是用以识别商店,招徕生意的牌子,就是一家商店的命名。消费者在市场上,往往首先浏览大大小小、各
11、式各样的商店招牌,从中寻找实现自己购买目标或值得游逛的商业服务场所。招牌的好坏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它往往会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正因为如此,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强 烈吸引力的商店牌号,能够有效地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并引起相应的行为。我国商店招牌命名的方法主要有: 1.与经营特色或主营商品属性相联系这种命名方法通常能使消费者易于识别商店的经营范围,引导和方便消费者选购,达到招徕生意的目的。如“大光明眼镜店”“,万里皮鞋店”的店名,反映了经营者主营商品是眼镜和皮鞋。 2.与服务精神或经商格言相联系这种命名方法通常能反映经商者文明经商,讲究信誉,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商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使消
12、费者产生信任的心理感觉。如“十点利百货店”“、半分利小吃店”,寓意经营者实行薄利销售的宗旨。 3.与历史名人或民间传说相联系这种命名方法通常能使消费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敬重的心理。如“陆羽茶叶店”,以撰写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唐代学者陆羽命名,反映了经营者熟知茶经,具有一定的茶叶经营经验。 4.与享受意境或美好愿望相联系这种命名方法通常能反映经营者乐意为消费者的生活增添乐趣,同时包含对消费者的良好祝愿,引起消费者有益的联想,从而对经营者产生亲切的心理感觉。如“陶陶居”,寓意来这里定能沉醉于乐陶陶的环境中。又如“甜美咖啡馆”,寓意来此品尝咖啡的情侣们获得甜美的结局。 5.激发消费者的兴趣或好奇心
13、理如浙江宁波开明街人民电影院附近有一家小店的招牌上画了一只小缸,一只白鸭和一条黄狗,来往行人看了无不好奇,进店方知是家汤团店。因原店主名叫江阿狗,经营有方,创出名牌老店,现在的招牌是依原主人名字的谐音而画的。如此新鲜有趣的招牌,常使小店顾客盈门,远近闻名。香港一百货店老板用自己的巨幅照片作招牌,也引来顾客纷纷进店一睹其真面目为快。 6.借用国外店名、地名由于我国实行了正确的经济开放政策,国内人民的生活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世界上一些有影响的大公司在中国树起自己的招牌,广揽中国消费者。如“肯德基”“、麦当劳”“、派尼”,由于其独特、新颖的经营管理,在消费者心理上唤起了想尝鲜的欲望。显然,这类企业
14、以其店名符合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而取胜的作法值得借鉴。 商店招牌设计,应力求言简意赅、清新不俗、易读易记,赋以美感,使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促使消费者的思维活动,达到理想的心理要求。但值得提出的是,近些年,不少地方一些怪七怪八的店名也冒了出来,如“帝国娱乐宫”“、夜猫子餐厅”“、魔鬼酒家”“、丫头咖啡厅”等等,引起了群众的不满,现已普遍得到了纠正。我们认为商家取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实际上负有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责任,既要群众喜闻乐见,更应拥有格调高尚、健康有益的内涵。那种哗众取宠的怪名是不利于净化社会风气的。 (三)出入口 设计要考虑出入口的数量、形式和宽度,以吸引消费者视线和方便进店为原
15、则。如果出入口的位置和规格设计不合理,造成拥挤等现象,会使人望而怯步,留下不良印象。 (四)建筑结构 “好的建筑物是一首凝固的交响乐”。商店建筑是城市美的一部分,往往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会形成不同的形象,如北京琉璃厂文化街的仿古建筑,采用砖木结构,雕梁画柱,给人以古朴美。广州华夏公司用钢铝、玻璃幕墙装饰,具有现代感。 商店的一种特殊装饰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且以它崭新的面貌,象诱饵一样吸引许多人。被奇特的建筑吸引的人们,总会进来瞧一眼,免不了要买些东西。 (五)能见度 位置不醒目,能见度差的商店必然对消费者吸引力小。消费者光顾商店的行为习惯性特征是:喜欢靠右行进,顺路进路边的商店,不愿来回横穿街道
16、;喜欢商店的位置明显、交通方便,不愿地处偏僻或多次换乘车。此外,提高能见度要与商店门面、招牌相结合。 (六)商店环境 在一个地区内既要使商店本身超群出众,也要照顾到与周围建筑、景物等相得益彰。因为良好的商店环境有益于树立良好的商店形象,如果商店与环境不相协调,往往会令人觉得不伦不类,影响公众的消费心理。商店内部的装饰和商品摆放的位置,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理想的店内装饰,一方面可以使消费者在观赏和选购商品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在优雅、舒适和友善的环境气氛里,从容选择,顺利完成购买活动,并留下对商店的良好印象。另一方面,它也能使营业人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态度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
17、质量。 店内装饰要适合消费者的心理要求,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利用照明度诱导购买活动 商店营业厅明亮、柔和的照明,不但可以保护营业员和顾客的视力,缩短顾客的选购时间,加快营业员的售货速度,还有着显著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心理效力。科学地配置、调节商店照明度,是一种较为经济的促销手段。 照明可分为:基本照明、特别照明和装饰照明三大类。基本照明以在天花板上配置荧光灯为主。照明光度的强弱,一般要视商店的经营范围和主要销售对象而定。如对呢绒服装、妇女用品之类需要细致挑选的商品,光度要大些;对日用杂货等一般不会太细致挑选的商品,光度可小些。营业厅最里面配置最大光度,营业厅前面和侧面光度次之,营业厅中部
18、光度可稍小些。这样可增加商店空间的有效利用,使商店富有朝气,还可以使消费者的视线本能地转向明亮的里面,吸引他们从外到内把整间商店走遍,保持较大的选购兴趣。特别照明属商店的附加照明,一般视主营商品的特性而定。如珠宝玉器、金银首饰、美术工艺品、手表等贵重、精密商品,就需要特别照明。装饰照明也是附加照明主要起一个对商店的美化、商品的宣传、购买气氛的渲染等方面的作用。 (二)利用颜色调配激发积极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色彩的选择常常是与人们的自身性格、生活经验、爱好、情趣相联系。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从我国人民习惯上来说:黑色是严肃、悲哀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文雅、庄重的感觉;白
19、色是纯真、洁净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恐怖、神圣的感觉;绿色是青春、生命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恬静、新鲜的感觉;紫色是高贵、威严的象征,也能给人有神秘、典雅的感觉;红色是热情、喜庆的象征,也能给人以焦躁、危险的感觉;蓝色是智慧、安静的象征,也能给人以寒冷、冷淡的感觉等等。 色彩光波的长短,对人的视神经的刺激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并由此引起情绪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商店内部色彩调配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营业场所的空间状况由于淡色具有扩展空间、深色具有压缩空间的感觉,所以可利用色彩调配,扬长避短,改变消费者的视觉感受。 2.主营商品的色彩装饰用色彩要有利于突出商品本身的色彩和形象,把商品
20、衬托得更加美观、更具吸引力,以刺激购买。 3.季节变化与地区气候店内装饰的色彩调配要因季节和地区而异,利用色彩的特性,从心理上调节消费者由于气温与自然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绪。如在严寒季节里,要设法使消费者进店后有温暖如春之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促进购买行动。 4.装饰色彩与灯光照明有些颜色会吸收光线,而有些则反射光线;颜色愈深,吸收光线愈多,反之亦然。因而要考虑到调配的色彩在不同光线及照明情况下的变化和效果。 (三)利用环境设施提高商店声誉 营造商店舒适的环境和先进的设施,既是消费者和营业员生理上的需要,也是心理上的需要。环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它包括: 1.气味商店中的气味直接
21、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清新芬芳的气味吸引消费者欣然前往;反之,则使人难以忍受,同时心理上引起反感,对其购买活动无疑是起消极作用的。好的气味还可显示商店的服务精神,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良好的形象。 2.音响当商店的噪声超过一定的分贝数,会使人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不愿留步,也使服务人员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服务质量。只有和谐的音调、柔和的音色和适中的响度才能令人感到舒适。适当播放一些轻松柔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3.空气保持空气清新宜人,温湿度适中,才能保证消费者产生舒适、愉快的心理感受。污浊的空气有害于消费者和营业员的身心健康,无异于将消费者推出门外。 4.店内设施有条件的商店在适当的地方设置顾客休息室、饮食服务部、购货咨询处、临时存物处等各种附设场所,这些也是提高商店声誉,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的好方法。 据有关商场的经验认为,顾客停留在商场的时间和商品销售额成正比。商店(场)应重视店内装饰,以漂亮、舒适的环境吸引消费者,增大商品销售额,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商品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否则,给消费者的印象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