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RAINING OF FAMOUS TEACHERS体育教学名师培养北京市强师工程体育教学/2023年第11期P51“双新”背景下学校体育快速发展 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策略文/王 腾1 崔宝春2 孙 泽1 张 星1 叶芳麟1摘 要: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小学作为北京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的项目校,在资源、智力、平台等方面得到帮扶专家点对点的全力支持,使得一所农村完小转型后的学校体育工作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一方面精准对接了学校体育需求,从顶层设计学校体育特色课程、优化升级校本教研模式、营造搭建积极运动场景、规划引入特色校本项目,四路并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另一方面基于学校体育教
2、师人数多,且年轻体育教师占比大(85%)的实情,多措并行提升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科研写作能力。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为青年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升赋能增效。关键词:学校体育;项目引领;专业发展;赋能教师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11-0051-0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以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义考”)的实施,对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和体育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北
3、京市通州区龙旺庄小学成为北京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的项目校以来,在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培训项目团队的引领与带动下,锚定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需求,多措并举着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保驾护航。一、精准对接学校体育需求,激发引领促进内涵发展自2023年协同创新培训项目成立之后,指导专家通过问卷、访谈、公开课视导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体育发展概况、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及需求,结合现有的资源、平台,整合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顶层设计学校体育特色课程、优化升级校本教研模式、营造搭建积极运动场景、规划引入特色校本项目,四路并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一)构建体育特色课程,顶层设计
4、引领学校发展基于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顶层设计是对国家课程理念的校本转化。在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的帮助和引领下,立足于学校七彩龙文化的学校文化特色,从顶层布局,梳理并确定了“潜龙、跃龙、翔龙”的学校特色“健龙”体育课程体系(图1)。潜龙课程是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涵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家庭体育锻炼、生长发育类、青春期健康教育、全员运动会六大类别,其中课堂教学又分为必修必学、必修选学、选修选学;跃龙课程是拓展类课程,面向有部分体育需求和特长的分层学生,包括运动技能社团、健体社团、科技体育社团(航模社团、海模社团)、家长社团四个社团类别;翔龙图1 学校体育特色课程框架体育教学/2023年第11期
5、P52TRAINING OF FAMOUS TEACHERS体育教学名师培养北京市强师工程课程是优长类课程,面向少数个体特长突出的学生,包括校训练队课程、俱乐部课程、特色展示课程。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指出健龙体育特色课程的搭建要结合新课标、新义考对体育与课程素养目标、结构化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业评价等方面的新要求进行改进,进一步满足不同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有效衔接,凸显家校社联动育人的实践特色,把学生发展放在学校教育舞台的正中央,关照学生未来,帮助其打好人生底色。(二)优化校本教研模式,注重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多次参与了我校的体育校本教研
6、,指出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一线教师缺少参与互动,更多是教研组长或者个别教师的“一言堂”;校本教研内容多以传达学校工作及要求为主,缺乏彼此之间沟通讨论,缺少思维碰撞;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导致着力点不突出。基于校情、师情,提出了基于体育教师基本能力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讨论式的校本体育教研模式(图2)。图2 体育校本教研模式例如,本学期以“基于单一体育器材开发体质提升趣味锻炼方法”为教研主题,解决体能教学中体育教师手段单一、趣味性不高的问题,每周都会指派一名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教师的分享开展对话交流,教研组长或者主持人总结本次教研组活动产生的新方法、新思路进行
7、汇总分析,形成文字稿件反馈给分享教师,分享的教师制作成微课,形成基于“单一体育器材开发体质提升趣味锻炼方法”的系列微课,供全校体育教师学习借鉴,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教研模式的转变,提升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学校的体育校本教研模式作为典型案例被全区体育教师现场观摩,为一线学校的常态校本教研活动提供直接的参考和借鉴。(三)营造积极运动场景,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兴趣“场”主 要 是 环 境 和 空 间,“景”主要是互动和情境。运动场景是指学生运动时所依托的物理场所和情景,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落实必须构建积极的运动场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身、心双在线。积极运动场景的搭建应该具有
8、弹性灵活、真实安全、沟通顺畅的特点。为此,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与学校体育教研组采用多种方式,聚焦线下、线上体育运动场景的构建(表1),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等多感官参与其中,设置真实趣味的挑战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式的运动学习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四)规划学校创新项目,点燃教师参与动力引擎特色体育项目带动引领学校体育发展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凸显学校体育特色的重要抓手。基于学校实际,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与学校体育教研组联合研析并确定了学校近两年的创新项目:飞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家庭体育作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有400米正规操场且有多名专业的飞盘教练,飞盘项
9、目趣味性高、学生容易学练且积极性高、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也能够提供专业人员支持。基于此,学校开发了飞盘校本课程,并纳入学生必修必学的基础课程之中,在大课间锻炼、社团训练中开展飞盘训练及比赛,挑选优秀学生参加市区级比赛。组织全部体育教师进行学练,让体育教师人人会玩飞盘、人人会教飞盘,同时带动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其中,择期举办学校各年级或教研组层面的飞盘大赛。家庭体育作业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因为学校有前期的行动基础,且符合学生每天校外锻炼一小时的未来实际需求,针对家庭实际的需求开发素质类、运动技能类、亲子体育类的课程资源,实现校内和校外的有效衔接,也为教师进行家庭体育作业的布置提供有力支持。表1 线上、线
10、下运动场景营造策略及措施类别策略措施线下运动场景搭建打造良好硬件环境,形成体育文化1.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摆放各类体育器材,比如校园道路颜色鲜明跳格子,趣味轮胎的摆放等。2.打造墙面体育文化,展示体育精彩瞬间、明星体育学生、体育社团标志等。营造体育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氛围1.色彩鲜明、多样化体育器材的引入,比如颜色各异的标志桶、不同形状的接力棒。2.真实有趣的情境导入。比如耐久跑设计为游览本地山水的定向打卡赛、力量练习设置为快递小哥搬运货物。3.适切的音乐播放。比如放松活动的音乐要轻柔或者舒缓,快速跑的音乐节奏要轻快有力,耐久跑的音乐要有激励性。4.进阶难度的教学设计,能够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获得
11、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采用让距跑、强弱搭配分组的方式。5.多样化的语言引导。体育教师通过鼓励、正向、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参与情绪。线上运动场景搭建丰富体育微课程视频呈现方式1.视频背景要凸显运动项目特色或者运动元素,可通过实际运动场地的布置或者后期信息技术加工。2.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媒体资源融合的方式呈现学练内容。注重交互性、陪伴性的视频要素融入1.利用语言布置挑战任务,设置明确的等级或者达标线,激发参与者挑战参与的兴趣。2.通过倒计时、同屏竞赛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练。TRAINING OF FAMOUS TEACHERS体育教学名师培养北京市强师工程体育教学/2023年第11期P
12、53二、多点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多措并举助力能力提升协同创新培训项目以行动研究为主,开展主题性强、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指导专家认为我校体育教师多为年轻体育教师,夯实基本功,助推其专业成长是当务之急。为此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辨“症”施策,从磨炼教师讲解“嘴皮子”、挺直教师示范的“腰杆子”、握紧教师写作的“笔杆子”入手,多措并举助力体育教师快速成长。(一)架梯子,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和资源优势,为学校教师分类提供各省市地区的优秀体育课例,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素材,比如提供各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健康与健康教学课例。经常聘请体育教学名师对我校体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13、,比如邀请北京市体育教学名师入校指导课堂教学。指导体育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学习,如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中国教育学刊等,鼓励教师学习以书为友,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将书本所学应用于自身的一线教学中。(二)结对子,采用师带徒培养机制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十分重视青蓝工程的作用发挥,为青年体育教师配备师傅,所聘请的师傅均为市级、区级体育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出众,责任心强。师傅会根据徒弟的授课表现,给予详细的指导,从讲解示范的时机、组织调队的方法、教学手段实效性等方面予以点拨。同时制定了师徒考核制度,优秀教师指导新青年教师,通过一对一的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定期开展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
14、动,实现引领带动的效果。在师傅的指引下,学校多位体育老师实现了教学、科研、训练的多点开花。(三)压担子,参与挑战性研发任务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利用手中的培训项目,吸纳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到短视频课程开发之中,比如推荐体育教师参与到体育新义考京考课程、健康教育课程等课程的开发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基于学校体育组研究生占比高的优势,成立了3个科研小组,各小组基于问题导向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痛点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帮助教师以研促教,利用学校滚动课题申报制度,由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课题逐级孵化指导,提升课题研究质量,近一年体育组已有8项市级课题获得立项。鼓励并协助安排学校体育教师参与到市区
15、级的赛课、论文征集、优秀课例评选的竞赛中,并取得丰硕成果。(四)搭台子,开展联动式教研活动借助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实行“引进来”,在学校开展不同主题的市区级教研活动,给与学校体育教师更多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比如举办京津冀三地的体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推荐学校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北京各区县乃至全国的体育教研活动,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走出去磨炼,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三、结语 一人行快,众人行远。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理念先进、态度认真、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队伍。相信在协同创新培训项目团队的引领带动下,学校体育组全体教师必将戮力同心、精研业务,用体育教师的奋发有为换来尊重有位,
16、谱写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多感官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czjykt2023tz155)研究成果之一(1.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小学 101100)(2.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101100)(E-mail:)体育教学2023年第11期“一体化”专题研讨2023年10月27日,陕西省咸阳市乔亚君体育名师工作室主持的体育教学杂志2023年第11期一体化专题研讨活动成功举办。研讨活动邀请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史兵
17、教授,体育教学编辑部主任李海燕老师,安徽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张纪胜老师,全国十佳体育教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体育教学名师、硕士生导师徐仕岿老师参与点评。本次研讨共有23位教师通过视频连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教学案例,全国30多个体育名师工作室共计8000多人次通过直播观看本次研讨活动。围绕以下话题展开了研讨:1.体育教学中如何观察判断学生获得幸福感?2.体育教学中不同水平学生获得的幸福感有何不同?3.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幸福感的获得?三个话题从观察判断、不同水平学生的感知、到促进幸福感,层层深入,探讨体育教学中的幸福感,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同仁们,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发表各自观点。于素梅老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全面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要多观察,多分析学生,了解学情,在体育课堂上要从“乐、动、会”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判断学生幸福感的获得,最终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幸福体育课堂,追求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如何观察和判断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幸福感?活动回顾: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回放